《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转身,25年光阴飘过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6:5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转身,25年光阴飘过
黄耀红
日落日又升,春去春又来。岁月以舒缓而从容的节奏掩饰着一去不返的遗恨。
有时候,你并没有那么在乎自己的年龄。只到有一天,与你多年前的老师相见,与那些一起走过青春季的老同学聚首。
1986年那个夏天,在一个叫大塘湾的地方,我们曾有过一个转身。从此,将孤单的背影,留给那一碧清波和清波里水墨似的倒影,留给了校门外那条煤屑路,留给那些种着包菜的油绿菜畦,那些散着禾苗拨节气息的窄窄阡陌,留给河道里成群的麻色水鸭,瓜棚上紫色的豆角花……
甚至,没有凝望与作别。只像往常任何一次放学一样,我们踩着自行车,混在一堆人里,向着各自的村落和家园箭矢般归去。
从此没有到过母校,没有到过大塘湾。今天,校址已迁安沙镇,那里也不再有我的三中。
或许,隔的时光太薄,太浅,我们当年一心向着茫远的眼晴里还看不到藏在岁月深处的亲切。总以为那些岁月不曾走远,随时都能触到它的襟前。可是,25年之后,见到年少时的老师与同学,我们才从彼此的变迁里读到了人生的苍凉与梦魇。
25年前那些秋天的气息依然还在远近的田园,而那些年轻的记忆却如白云浮上山巅。
谁也回不去了,那是我们的昨天。说远不远,只在醒与梦之间。聚会从来是温暖的召唤,有一种无可抗拒的情怀。仿佛是走了许久,忽而在陌生的路上路到自己的绰号与乳名,不得不回头。
此次聚会的发起人是那个当年坐在后排的那个男生,叫冯志扬。学生时代的他话少,质朴而友善,聪慧,好棋,人缘佳。也是1986年那次转身之后吧,他在乡镇企业里学过汽车修理,学过驾驶,替私家老板开个小车,亦曾在邮政与电信工程公司做过工。世纪之交,开始介入邮电建设工程项目。以他的人品与能力,很快风生而水起,事业规模稳步扩张,如今已是业界口碑与实力俱佳的人物。此兄为人极义道,广交朋友,联络校友。事业有功之时,心中感恩师友情长。我与志扬,更是多年来相念相惜,情胜手足,见证着他的艰辛与真诚。他一个电话打来,我便驾着一车秋阳直奔到老家附近的凤凰山庄。
不是近乡情怯,而是近师情怯。志扬引我进得一间客室时,满室惊喜。黄德明师一下就认出我,亲切地唤我在乡下的乳名。她的性格爽朗正如干净的阳光,声音里有着明快与暖和。黄老师个子不高,待学生极为关爱。在《云弯》一文里,我曾写到她跟某女生洗头的细节。在云弯读初一的时候,黄是班主任。当时她先生在位于大塘湾的长沙县第三中学。初一结束,云弯不再办初中,我以插班生的名义考入长沙县三中初中68班。黄老师亦于当年调入县三中,在实验室工作。
黄老师的先生是县三中物理教师余正根,乡间学子盛传他的物理课上得相当精彩,后来他做过多年教导主任。可惜我后来读文科,不曾听过余师上课。今日余老师亦来了,不过,进门的时候,我一时没认得出来。他戴着一顶帽子(聚后结束后,他这顶帽子宣传失踪,呵呵),眼睛却炯炯有神,那里面似乎还流转着物理教师的那种灵光。
余师说话,全然不同于德明老师。他永远音色纯正,永远慢条斯理,仿佛为配合指间缓缓燃起的烟雾。听余先生说话,总疑心他有唱民歌或京剧的天资,他的音质里有年轻的阳刚。学子间有个传说,有一年冬,余先生正在上物理课,忽而咳地一个大喷嚏,教室的窗玻璃都当当有响。余师笑曰:此为声音传播中的频率加剧。然而,终究没有证实余师的唱歌。唯一被同学证实的只是他对于池塘或河汊垂钓有种痴迷,正如他喜欢以蓝色的烟圈去温暖空气里的沉默和沉静。
沙发上还坐着化学教师宋祥麟师。宋老师是三中的化学名牌,多年执教高三,深得学生喜爱。他说话有点方言,念硫酸的时候,酸字细而长,且有点变调,学生常常私下摹之。乡下同学冬日很可能会流着清鼻涕,我们便以宋师的语气笑称:你的鼻尖上有硫酸___。然后前俯后仰。今天的宋老师,七旬已远,背已微驼。好在耳聪目明,行走便利。宋师母亦身体康健,坐在沙发上和暖地注视我们这一群。
何旭红师曾是我们初68班的班主任,湘潭人,教数学,但喜欢笑话,制联与谜语,喜人文,对学生很是和气。其夫人刘镜如师教政治。据说刘老师大学毕业后曾留湖南师大,后随何老师至长沙县从教,一教便是几十年。刘老师也是湘潭人,说话均有点湘潭音尾,但刘老师的政治课,条清缕析,思路极其清新。老两口退休后定居长沙城北潘家坪。有一年,何老师不知从何打听到我在兴汉门彭家井,曾几次到办公室看我。我们此次算是重逢,但刘老师自毕业后一直未曾见。今日见她,气色依然好,只是腿脚不便,无法爬楼与登山,须拐杖相扶矣。
今聚首的老师中,就来了这三对夫妇,金玉双星。当年教我们时,他们也就在不惑而知天命之间吧,今日相见,俱发如飘雪,步亦龙钟。今天的我们,年龄上正是当年的老师。待哪一天今日的九零后请我们聚首时,我们也将一晃成为老者吗?
一层一层代射,一页一页翻过,这就是人生。我们见不到的是,始终是这翻动的时光。
午饭后,一车人特意驱走去看望了沈全兴老师,我尾其中。沈老已八十有四,行动不便,无法来聚。驱车至乡野沈家,一栋简陋的小楼前晒了一地秋收的谷子。先生就住在二楼。我们进去时,乡间上门的理发师正在跟先生剃头。新刮的光头,配着先生那大大的眼睛,眉宇间还见得到当年的生动。“请坐咯——请坐咯——”依然是爽朗的声音。这就是沈先生。只是,真的老了,走路颤颤,手亦哆嗦。听说刘镜如老师来看她,而腿脚不便不能上楼,他坚持攀着楼梯,缓慢地下得楼来。见了面,师友叙旧谈心,先生话语不多,但眼里有神,那里贮满了太多关于过往的感动与温存。先生的老伴朱老师,据说曾是旧社会地主家的小姐,即使在今天,她那种温润平和的闺秀气质依然可见。沈先生年轻时才华过人,曾做过随军记者,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之魏巍一同在战地出入。他不曾教我语文,我只是在三中大礼堂听过一个讲演。完全记不得他讲什么,只记得当时有种特别的文采与激情。
这些老人,在中国乡村教育的路上走了几十年,很纯朴的人生,很充实的岁月。他们的孩子多有出息,晚景亦怡然有乐。只是,与我们相伴的那些岁月,早如白云飘过。我们这些四十好几的孩子,与他们众多的学生一样,永远如火光一般闪在他们的记忆里,正如他们在我们的生命里微笑无语一样。
辞别沈先生。驱车至双冲的好兆山庄,此系我们的高中姚同学的私人山庄。那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山庄。三面青相拥翠,前有碧水如带飘。自好兆庄园门楼入进得庄园,红顶别墅建筑,精致而优雅,造型与布局,和谐与灵动,处处见出主人的田园性情与诗书情趣。野墅有正有侧,前后高低,相呼相应,后山有长廊。花木扶疏,桂花隐隐,饰以假山,动物造型,一切静美精致而又处处蒙发勃勃生机。登至别墅二楼,露天大阳台,四面青色入眼,上下清气入脾。那样的山光水色里,最宜于展纸挥毫或捧书而读吧。清晨或午后,看云起鸟飞,该有一种遗世栖居的天人相融吧。
晚饭依然是凤凰。夜色里,将何、刘二师送到住处后,再将同行的黄灿师姐送到家门口。方依湘江北行,至清竹湖。
想历历旧事,感人生有缘。25年的光阴不久,起于乡野间那次没有挥手的转身。
走了许多路,我们的生命已至日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5 21:11 , Processed in 0.15333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