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0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学习与系统性学习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4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学习与系统性学习




罗凯:每个学生的不一样。我们这边Minerva,应该说我们是在找什么样的学生,经常说的是最有智慧,最聪明,最有上进心,这点是有科学的根据,Minerva做的一切都是有科学的依据。很多人说你们这个东西那么有创新,这个那个的,跟大家讲一个秘密,这些东西没有一


  会议时间:2015年4月26日 下午
  会议地点:新世纪日航酒店
  会议议题: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学习
  嘉宾:泉源高中实验班的创始人 张良
              Minerva大学首届毕业生 李一格
              Minerva大学大中华区执行总裁 罗凯
              MOOC运营负责人 赵越
              果壳网CEO 姬十三
  李茂: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我们这个分会场的活动,我能不能现场先做一个小调查,今天来到这个会场是奔着互联网的请举手,奔着个性化学习的请举手。大家进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一个提示,奔着互联网来的请坐在左边,奔着个性化来的坐在右边。大家现在能不能换一下位置。
  提问: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我可以坐中间吗?
  李茂:这是一个玩笑,我想测试一下大家的反应能力。大家中午吃完饭会比较困。接下来我会对上午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做一个回复,我们反复的都在提复制,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不提复制这个词,很多国家对于教育创新,他们的初衷是希望一个新的能够去影响更多的人,但是英文里边没有复制这个词。比如说美国有很多解决教育公平的很多教育创新实践,他们有很多的学校,不止是办一所,可以办很多所,有很好的学校的话会有上百所学校,美国很多州都会有,我觉得它既可以保留它最原初的那颗种子的很多的内核,但是每所学校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要去纠结是不是要去复制,而是找到更好的方法,这样的话我们走得更远,我们要形成整个在社会上形成一个教育创新的文化个氛围。有更多的人愿意相信教育在当下是可以通过创新去找到出路的,我觉得形成这样的一种文化可能比具体的哪一个项目能不能复制更重要。
  下面,我们有请今天的第一位分享嘉宾,今天上午我们已经听到了泉源高中实验班的创始人,张良先生,有请。
  张良:很高兴跟大家见面了,上午因为时间关系把框架介绍了一下,下午我们的课表是什么样的,不断的迭代,1.0,2.0,3.0的版本,来展出我们个性化的教学。说到个性化大家会提到一个问题,教育是大规模来进行的事情,不是说带几个学生像私塾一样的,私塾带几个学生也不是随便来玩的,我们学校是面临着几千人的学生,这种个性化是到底怎么样展开。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我十多年前的时候,还是一名记者,对商业报道比较关注,我注意到商业领域一个现象,我们知道工业界典型的标志是流水线。我们说流水线代表着僵化,所有的程序固定,我们形容中国的教育一样。但是商业里边的流水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上海汽车的流水线,同一条流水线出来的颜色、饰样都是不同的,就是柔性的生产线,用新的技术把生产资源进行了重新的配制,这个在教育上也可以看到。
  我们看看传统的中国教育的流水线是这样的,所有学校的课表是这样,我称之为早期工业时代的原始流水线,所有的环节是固化的,刚性的,不可调解的。这个表动中间我们看到所有的时间是固化的,老师、时间,上课都是固化在这张表格当中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不同的方式。我们的课表是这个样子,这是最初,2012恩年十月份的时候,只有学习任务单,这是第一批六个学生,大家可能看不清楚,我简单念一下。
  第一个同学在这一天的学习任务是阅读教材第几章的内容,还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以及围绕这个概念的主要学术争议和政府间协调的行动,以及各种观点和行动的药剂,再看第二个,继续完善关于逻辑上一轮的任务,还要继续完善教材阅读。还有数学上的框图,让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具有高度观点性的内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分在两个学科里面。关于逻辑的成个基本概念,还要对比推理这个概念的政治、数学两个学科中的不同思考和表述的形式是什么,需要做这么一个任务。
  再一个研究就是说我们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高度的互联网化,我拿着一本教材是无法做任何研究的。所以我们所有学生进来的时候,每个人是有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平板。大家觉得这个成本有多高,我们笔记本电脑都是在淘宝上希望买的二手的,900多块钱的小黑,一直用到现在,功能可以满足一个学生的所有的学习需求,并不需要很高的投入。
  我们学生刚才给他们的任务单为什么是分开的,而不是每个人是同一个学习的任务。我们把学科的,高中九门学科拆成20多个模块以后,我们让学生来认领,你对哪一个模块最有兴趣,可以承担某一个板块的,我们称之为板主,这个学生负责的是数学,还有还有几个热门的板块,大家需要投票来抢。
  这是我们的课表,每个人在板块上承载的课题,还有往下承载的专题研究的任务,这是代表着每个人的不同的学习的内容。当然这个所谓的研究任务并不意味着他所研究的这一块东西,别的同学的研究成果是需要互相交换的,最终所有同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的范围,都是全部要涉及到。
  我们看其中一个例子,这位同学负责财政与经济这个板块,对经济非常有兴趣,做了很多关于经济的专题研究,比如说免费午餐,他做完这个专题以后写了一篇文章,就是《政府和NGO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个文章投到青旅经济社以后,青旅经济社在他们的主要位置做了一个隆重的推荐,这是第一次发表一个高中生的作品。
  当时我印象非常深刻,他是来自贵州苗族一个小孩,他从小失去了父母,他两泉源的时候完全不说话,我们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是低着头,不敢看你的样子,我们交流分享的时候,他站在台上不敢说话我们等了他二十多分钟,我们把这个小孩儿在这里,把电脑给他,让他有不一样的方式来学习,整个世界在他的眼里慢慢不同,我们上午说去意大利留学的就是他,他提出目标的时候,他非常的吃惊,我说为什么去意大利,这么冷的一个国家,他说我想去看更大的世界,所以我需要把全球的大学做一个分析,自己建了一个分析评估的系统,里边列出了七个指标,学术程度的高低,申请的难易程度和未来的学费的高低等等,全球的大学都划进去,意大利的综合评分最高,他说我要去,这是现实的体会,三年前他在贵州的大山里面,我想我们借助互联网的学习,整个世界在他的眼里完全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42:0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们第二年的时候有十八个学生,这个课程安排更复杂了,我们的课表是红色的色块是我们下面称之为共同的事务,有英语的学习,各门的专题,还有活动,黄色的专题是各个小组,每个人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可以提出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我们的课程表可以做相应的调整。比如说第二个和第三个是希望理科高考和文科高考,想参加高考没有问题,文科高考只有一个学生选,这里所谓的加和减的一串,意味着对我们整体的共同事务的安排做一个个性化的调整,减掉了很多个人的一些,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时间管理等等,还有一些积极活动的专题,增加了很多的知识性学习的专题,因为他的目标是说我就是要参加高考,高考当然也是我们其一个目标之一,我们也并不排斥,当然我们可以容纳更多的需求。比如说我们看一个例子,商业组,我们有一个同学对商业组有兴趣,我们在那个学期成立了单独的商业组,除了常规的学习以外,我们还研究了十多个商业创业的案例,我们对他的要求你的毕业考试是不是能够合格,你要设计一个实际的商业实操项目,最后赚钱就算及格了。  这是计划,去年我们是五月份到六月份画了一个月,到福建的一个村去游学,他们事先分析了这个村的现状,发现那里没有人卖文化衫,他们就把这个村里面一个著名的建筑拍成图片,然后找人设计,找人加工,自己带着宣传板,带到那里去卖给游客,这个项目确实成功了。
  最后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环球社是商业组的组长,去年九月份暑假回来,应该是升入高三了,这是他告诉我,我要去退学创业了,他自己深受鼓舞,看到自己身上的商业的才能,他现在在一个公司打工,准备积累资金和经验以后开始自己创业。
  这是他在自己微信里面发的一段话,我觉得代表了这个典型的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
  这是我们去年九月份以后我们又新招了两个班的学生,我们规模更大了,有80个学生,我们对各个学生的发展做个性化的支持,这是我们的课表看起来好像慢慢的回归传统了,这里我们做很多的新尝试。大家看到我们整个上午是没有课时的概念了,我们把四门学科全部放在这里,进行统一的反转大课堂的学习,这三天时间里边所有的时间是由学生来支配的,也就是说我在每一个学科上花最多的时间,我在什么时候启动哪一个学科的学习,这个自治权是交给学生的。
  我们的课堂是这个样子,左边是班级课堂,在各个学生评价老师给他各种学习资源展开某种程度的自学,中间有老师在巡回巡视。如果觉得教室的环境太沉闷,想坐到外面也可以。这个同学就坐在外面自己用手机在听微课。我们在手机一个网络电台上建立一个功能教室,老师录了很多的学科知识点的音频的微客,他可以用手机随时学习。还有背后的墙上贴了很多的二维码,用手机一扫描可以获得更多的老师预先整理好的各种学习资源。
  前面的这种学习方式可能有人会有担心,这种过程的时间由学生完全掌控,偷懒怎么办,不愿意学怎么办?我们会有两个方式,一个是自学的环节,教师由老师来巡视的,可以回答学生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对学习的成效做一个深度的评估和监测,刚才的教室里展开自学的同学,有一个分成中级、初级、高级的三种学习的阶梯,一个学生觉得过的初级可以到教室来进行中级的监测,除了做卷子以外,还有深度的问答式的交流。我们需要老师知道,不仅需要知道这道题对还是错,还要知道思考的过程,还有知道认知盲点,我们大教室里学习同学,还要逐批进入教室来找老师交流,小组范围内做深度的学习。我们不规定学习的能力,这是他自然的分开了。
  我们还有一个表格的管理,比如说货币,这个学习表格中,每个第一关,第二关的学习程度,学生和老师自己可以看到。
  还有我们在这里对老师的功能做了一重新的定义,我们说学习是一个问题和资源匹配的过程。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而教师主要是这个进程的引导者,所以我们称之为教练。这是我们的终极课程表,如果说对粤菜比较熟悉的朋友可以看出来这是广式早茶的点茶单,拿一个什么样的点心服务员会盖一个戳,我们未来的课表会变成这个样子,把整个学科知识彻底模块化以后,我们的一个一个模块可能就是这样的方式来展开。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就会盖一个戳,发一枚勋章,我们正在制定这个勋章,未来胸前挂满勋章以后就可以毕业了,你可以自己选择样式,这是学生离开学校之前一个最后个性化的纪念。这是我们整个学习的具体展开方式的全部构成,必须高度的在互联网的平台上进行。如果说早期我们更多的是运用互联网上的学习的资源,后期我们更加的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改造整个教学的组织的流程。
  这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各位。
  李茂:谢谢张良先生,如果说上午给了我们泉源大框架的话,今天我们从一个一个学生那里看到了学习是怎么样发生的,再次感谢。接下来我们有请Minerva大学的首届毕业生李一格,她可以作为一所创新学校的首批产品,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有请。
  李一格:谢谢,是这样,Minerva大学成立2012年,我们2014年招的第一届学生,我现在刚刚经过第一年的学习,但是希望成为一个好的产品。
  今天特别高兴我又见到了老朋友,亚洲地区的负责人,所以他一会儿可能会从学校的角度多讲讲,我作为学生会跟大家聊聊我的体验和想法。昨天我是坐飞机从旧金山飞回北京,一直到了落地的时候有一件事特别遗憾,没有在美国看《速度与激情7》这部电影,大家都有看这部电影吗?所以我想今天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能够给大家介绍一下Minerva大学是什么样的学校,我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所以我想让大家先看一个短片。
  实际上刚才这个短片实际反应的是我们在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去上课,然后它的学生和老师沟通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我们管它叫做深入的交互式学习。所以,我觉得在这个片子里的话没有跑车,也没有赛车手,但是在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介绍的时候,一年之前我是非常激动的,我认为他对于学生上课的模式和学习的过程有一个新的想法和新的突破。
  实际上在座的嘉宾我不知道大家对Minerva大学有多少的了解,所以我想先做一点介绍的背景。Minerva大学成立于2012年,是由凯克研究院共同创立的,创始人是企业家,院长是世界非常有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也曾经是哈佛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现在是我的个人导师。共同参与创建的是美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专家和前辈,比如说美国的财政部长等人,第一届28个人,第一批学生,录取是24.8%,Minerva大学希望打造的是一个不同的文理学院的体验。特点和目标实际上除了刚才我看到的运用尖端的技术打造科技平台之后强调了几个不同的系统。第一个叫做现代化课程。还有比如说终身的成就支持,还有全球沉浸式的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42:3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觉得时间有限,我希望我以学生的身份跟大家讲讲我在过去一年中学习的体会。今天我也是以学生的角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学习这件事是怎么样看的。包括Minerva大学对于我在学习这件事上有多大的思考上的转变。  第一个是我感觉快的平台是为了更好地做慢的事情。我觉得现在有很多在线教育的机构,很多人在说互联网改进了学习的进程,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Minerva大学是这样用技术来重新塑造一个在线的平台。
  比如说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快速的被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但是,它延长了那个时间是我们和小组里边同学们相互讨论的时间。比如说这样的平台上做很积极的辩论,但是很积进的辩论是延长了下定决心,为结论的时间也做了延长。慢慢这个平台会慢慢任性化,我们写如自己的标清,不同的时刻有什么样的情绪也可以体现出来,包括有一些设计可以点赞,可以给教授送花,评论一下也都有。所以在外界看来这个平台是希望非常快速的,利用这样的科技作为一些在快速迭代发展的事情。
  但是我在想说实际上他也是在慢慢延长一件事,就是学习。所以它不光是有一些反馈的积累,不光是有数据的分析,还会有学生和家人的表达的过程。
  第二点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我想一个完善的直觉体系是需要时间的积蓄和专业的训练,我有一个长者朋友是高管,我平时也是问他,你平常招那么多人,用什么样的方式下决心的,你做决定的过程是什么样的。他告诉我一个词,就是直觉。那个时候我觉得很奇怪啊,因为他积累了那么多的经验,为什么选择招谁的过程中选择用直觉告诉我呢?我后来想到说直觉的背后不仅是很漫长的时间的积累,还有自身丰富的经验的过程,还有一个人对深层次的反省、反馈和训练的过程。
  我有一个课程是逻辑分析的课程,有一部分会用到编辑代码,我们学校实际上班里有一些同学很不喜欢,我可能是更偏向于人文方向,我为什么要学这个代码的过程,我们创始人跟我有一个交流,他说他以前创办企业的时候,也不懂这些东西,他也不懂财务的事情,所以他在做重要的决策的时候,通常需要有经验的积累或者是说直觉的判断。所以说学习代码这件事,包括你学习整个逻辑的过程,包括看一看工程师怎么样解决问题的,实际上是为自己积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作为一种铺垫的过程。
  所以我在不同的故事或者是说看他们进行判断的时候,我会发现直觉这件事实际上是可以训练的,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非常专注的积累。这个是涉及到了Minerva大学的课程有什么样的特色。第一年有四门基础课程,叫做基石课程。就是逻辑分析、实证分析、多元模式沟通和复杂系统。实际上每一节课都融入穿插了不同的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为了凸显和强调某一条思维习惯。
  在我们看来实际思维习惯是一个基础的概念,或者是说一个核心的的最基本的思维的模式,那么我们在这个上边,在这个基石之上会有学科的了解和所谓的知识点的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这四门课都是基于这样的思维训练的培养,现在有129个思维习惯,比如说用音乐更好的传达情绪,比如说要用到不同人的个性特征曲解决问题等等,我们四门课程下来没有任何的考试,但是我们的考试就是说被放在了每天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还有作业的完成情况。教授根据每一条思维情绪和表现进行打分,看看你运用的层次和表现的情况,我们的希望学生在一年里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在未来大二到大四的时候进行补充,有训练和反复的琢磨这个思维习惯。
  第三个是我在想与是无止境的,但是学习是一个又一个的闭环。两周前我的同学,好朋友发了一个近万字的邮件,发给了我们所有的教授、老师和同学们。这封邮件里面想到了自己一年下来的学习的生活的反馈和总结,对每一堂课的判断,她认为我们这一年学习的生活应该怎么样更好的改进,我认为这个例子是最好的教材,对于我来说,就是说她是怎么样完成一个学习的闭环的工作。以前我从小学也好,到初中,到高中,我总觉得可能学习是一个直线的,或者是说一个递进性的解体状的东西,就是我们会完成一个知识的学习,再进入下一个层次,需要进行考试,再往前突进。但是我发现在Minerva大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螺旋状的东西,每一个学生会完成一个自我的反馈和反省,然后和教授进行深入的交流,形成自己的反馈,让自己的思维习惯或者是认识形成一个充分的闭环,在学生的心理留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以后进入下一个环节去做更多的学习,这是我在想学习是一个又一个的闭环,一个学生很大的和很专注的心情和严谨的态度面对这个学习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我的一个同学,他那天在一个咖啡馆,在自己做项目,我们小组在开会的时候,他就是要和我们远程的沟通,这一点感受很深的是与城市的深入互动才是学习的输入结果,Minerva大学有一个特点就是全球的沉浸式体验,大家一起四年去七个不同的国家和城市进行深入的体验。有的时候我们在想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很多的方式和机构,或者是说教育的大学也好,都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但是让你沉浸在里边生活两三个月的时候,会对里边的人文的了解,对城市的历史,包括自身的感受,都会不一样。
  比如说我举几个例子,在我们同学当中,我们之前有一个棒球赛,当时在旧金山得了冠军,我们的同学们在当地进行狂欢,比如说旧金山有一个给人提供不同的机械让你自己去发明创造,可以实现这样一个改革。当天我们自己做一个机器人大赛,小组有不同的活动。比如说我的同学来自英国,要搜集每一个旧金山最好喝的咖啡,他会去做一个大量的搜集的过程。我的室友喜欢画画,他走进城市不被注意的地方去拍照,每周还会更新博客,有一个月,我记得三月份的时候,他去政府办公室,有一个叫做城市创新的部门。我当时问一个设计师说你在设计一个城市创新的活动也好,或者是说一个建筑的时候,你怎么样运用你之前所学的知识的,他的背景是设计。所以他就告诉我说,他也自己没有想到,他只有深入一个城市的时候,他才能够感觉到自己有很多的无知,才能快速学习新的东西。所以说现在很多教育可能是一个关上一个大门学生沉浸在里边,沉浸在书本中,沉浸在活动中,我们如何把心打开,把自己整个生物系统打开,深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街道,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活动和事件中去,这个过程是我们真正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的一个途径,同时也是一个我们自己对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的养成,不断有更清醒的认识的一个好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43:10 | 只看该作者
我这次刚刚开始知道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这次论坛的主题叫做为了生活而重新教育,所以我觉得教育的主题就是生活,比如说有一些人总是问我说,你一天是什么实际安排,我说我七点半八点起床,去游泳和跑步,回来以后可能是把一会儿要上课的阅读材料进行一个梳理的刚才,我会上课,吃饭,在城市里边有什么活动会进行出行,学习和互动。有的时候把教育不能仅仅封闭在一个知识或者是说一个板块。或者是说某一个书本的点,但是我觉得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一次我听韩寒说,他说当赛车手,最好的赛车手心情是平静的,特别是速度到极致的时候,所以我在想可能Minerva大学一个概念是非常新,非常快速的,很多人看来是引领的作用。但是我有的时候在想,我前面自己反馈的那几点是需要慢功夫,比如说需要形成一个学习的闭环,比如说花时间去在城市里边进行体验。比如说你要在这样一个很精心设计的一个科技的平台上,你需要做很多准备的工作去把上课非常激烈的课程讨论完成得更好。所以我想说,也许我们的生物和教育里面有很多的速度与激情,但是我们需要很多的缓慢和沉浸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作为学生也好,和在座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好我们都在一条痕快速的变革的路上,同时教育是一件很缓慢的事情,我们都愿意做一个既安静又有激情的改变者,谢谢大家。
  李茂:谢谢李一格,我不知道大会邀请李一格做分享,我想可能是因为您对学习本身有很多的反思和研究,谢谢。
  而且我一个强烈的感受是虽然说Minerva大学运用了最高科技的手段来做教育,但是集中体现了西方教育的核心的特质,所以说无论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可能都是存在于西方教育当中的,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下面我们请出我们今天第三位分享者,是果壳网的MOOC运营负责人赵越。欢迎。
  赵越:今天我做的主题是MOOC,在座的各位非常了解MOOC的可以举一下手吗,不是特别多,我们先来快速过一下这个MOOC是什么,基本概念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2011年年底,有一些美国的尖端的学校把他们的专业课程录制在视频放在特定的平台上,配合以一些非常系统化学习的工具,类似于食品视频当中有反馈,学习完以后有小考试,同学之间会有互评,最后会有论坛这样的社交化的模式帮助你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资源在全世界,只要你有网络,任何人何以免费的去获取的。
  但是今天我要讲的,不是这个MOOC的基础的概念,对于我来说,MOOC是一个三无产品,为什么?接下来我讲几个故事,这样的话大家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感受一下这个三无产品究竟是怎么个三无?
  第一个故事从我自己开始,我自己也是一个MOOCER,在我小学到高中的时候,学习对于我来说一直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我成绩一直挺好,也没有花很多的钱去参加课外辅导。从来没有觉得学习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困难,直到第一次学习对于我来说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是在我高中毕业,大学要选专业的时候,我突然困惑了,这个题目好像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从来都是跟大家学一样的东西,考一样的试,所以觉得从来没有什么问题,也可能是因为我天资聪慧,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当时跟自己说,只要抱着逛超市的心态选专业就可以了,就像有多少钱买多少东西。我就选择了一个学校比较热门的专业,分数差不多够了。但是结果可想而知,四年以后我面临毕业的时候,这一个困境再次的降临了,我不知道我要找什么工作。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我唯一思考出来的一个结果是我发现我一点儿都不喜欢我的专业。所以在我毕业之后我花了近三年的时间,在不同的工作之间去转换,大家觉得我是那种特别心浮气躁的年轻人,我在寻找一个工作的感觉,我到了果壳网,我发现此地甚好,有意久留。
  也就是去年果壳网MOOC学院的建起,我了解到了MOOC,我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MOOC,我一直有学霸的潜质,我也拿到了证书,大家看看我身处的行业就知道了我为什么还要学习,互联网是当今翻台最快的行业,很多的网站前几年谈论的时候就是各种奇迹,但是今天他们当中有多少是存活着的。如果说没有顺应时代的改变,如果没有符合用户的需求,他们可能已经死了。所以保持一个旺盛的学习力对于我来说就是我最好的竞争力,没有之一。
  我的故事暂时讲到这里,其实就是说为了突出这个三无产品的第一个无,就是说MOOC没有毕业,没有时间的限制,任何人可以去上,学习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伴随你终身。反观我之前学习,一帆风顺,成绩很好,但是我发现更多的是我有外在的动力,老师会表扬你,家长会很有面子,自己也会受到一些同学的羡慕。所以这些都是外在的动力。当我已经离开学校,在没有人要求我学习的时候,我发现我去学习是一个内在的动力。因为我希望我赶上时代,不希望被淘汰。
  那么第二个故事,MOOC通常有一些特质,大家觉得特别学霸,学得也特别杂,我们看一下这是我们MOOC的同学的课单,有什么竞争策略,密码学,商业的基础,金融基础,大数据,中国历史,音乐和哲学,市场营销,特别不着边际,什么东西都有。
  但是这不是令你最惊奇的一件事,你知道这个同学在学完这些课程的时候,只要小学升初中。所以我这个标题也就是剧透了,世界上最好奇的小学生,去年采访过他,为什么他学这些,他学习很简单,因为小学的课程表满足不了我的求知欲。
  我们进行下一个故事,这个学霸比较不讨人喜欢,比较挑剔在我们MOOC同样发了一个帖子,他觉得他自己学校很多课程非常不满意,于是去MOOC上寻找一模一样的主题的课程,会给这些课程分别打了分,这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是一个学物理的同学,力学这门课,在学校得了四分,为了给学校的挽尊,我把学校抹去了。MOOC有一门MAT,力学的课程可以得到八分,所以他觉得MOOC的课程和学校相比大胜,所以他就毅然决然的来到的MOOC上重修这门课程。
  所以我想说这两个故事我想说的MOOC第二个无,没有课程表,和刚才介绍的学校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时间、能力去学习。
  最后看到这个图,大家知道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了,是很多人的故事,是这样之前我们做了一个采访,MIT在这个平台上开了两门课程,叫做创业101与创业102,这两门课程去年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招募了13万个同学来注册去上课。我们也同样采访了课程的老师,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不是因为这门课程是MOOC历史上接受同学报名最多的课程,是因为这句话是老师的原话,如果在MIT教那么多学生我要教650年,你可以想象一个老师教650年是多长寿,13万的学生是不是像千军万马一样的庞大,教室有多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43:5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是一个故事,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学术型的学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他开设了一个数据科学的课程,就是大数据,没有想到这个老师上课真的只能说非常的枯燥,我们想了一下可能因为这个老师的平时学生都是经过挑选的,这是一所非常有名的大学,所以老师随便点拨一下就理解了,但是网上的学生不同,各个基础都不同,所以在那个教学的论坛上,就有很多很多的学生吐槽这个老师。最厉害一次是因为老师读完了PPT,就是他的视频,布置了道编程作业,老师只是告诉你编程的软件怎么用,就是说你现在可以给我写一段程序了,这个作业怎么做,跨度太大了,论坛里哀号一片,但是有一个人过来帮助了,这是助教,一般是上一届学生中必须优秀的同学,因为他当过学生,也理解这个原因,他就写了一个很长的帖子,教所有的同学手把手解这道题,从老师非常枯燥的教学的视频,到鸿沟非常大的教育中架起了桥梁,很大一部分的人因为助教人化的教学版的内容通过了考试。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的人非常多,这个助教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后来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其他的助教一起用网络众包的方式把这一套课程所有的教学资源变成了一个特别丰富的资源,这是一个开源网站上课程的页面。大家可以看到比较小,有400多次的更新的记录,有35个改变教学资料的内容的贡献者,也就是这样的事情只有在互联网才能发生,用众包的方式。  第二个发生改变的是老师,虽然说之前网上的同学肆无忌惮的吐槽了他,这个老师也是为了挽尊,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不断的修改自己之前录的不太好的视频,包括补充资料,这个过程中有老师参与非常多的部分。这个老师发现因为教了那么多的学生,教学的水平也有了提高。最后改变最大的也有学习者,不但学到了知识,也在网络社交化的环境里面结交了很多的朋友,我是不会告诉大家,在MOOC学院就有好几位谈成了的,学成了的。所以这个故事的名字是全球学渣联盟。
  最后一个无是MOOC是没有教室,无论是多少人都是可以装得下的,你也可以跟全世界的学习者去做朋友。我今天的介绍主要是到这里,故事会讲完了,但是我相信这不是MOOC全部,而且MOOC也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东西,也经常有一些人会问,MOOC会不会颠覆传统教育,我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不但不会成为传统教育的威胁,相反会激励传统教育发生改变,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MOOC的话,我非常希望你点开MOOC的课程,把自己变成MOOCer,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KEEP CALM AND MOOC ON,我接下来会搜集一百个中国MOOC的故事,如果你们有线索,或者是说本身就是这样的MOOC,欢迎联系我,谢谢大家。
  李茂:我很想知道你提到的最好奇的小学生是哪里的。
  赵越:广西,是一所比较著名的实验学校。
  李茂:谢谢赵越,接下来我们是对话和互动的环节,请工作人员把椅子搬上来。
  还有两位嘉宾之前没有上台演讲,一个是Minerva大学的罗凯先生,还有一个是果壳网的CEO姬十三。还有张良先生、李一格和赵越。
  开场之前我一个小调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因为个性化学习来的人更多一些,我们可不可以先从个性化学习谈起。就是为什么,对当今社会或者是未来社会来讲,个性化的学习那么重要。
  姬十三:先抛个砖吧,都是教育界的,个性化学习和互联网是一个问题,互联网的技术应用和出现就是为了个性化的问题。
  李茂:大家同意吗。
  姬十三:我觉得这是一体的。我觉得当今为什么会需要个性化的学习,我自己觉得有两个原因啊,第一个是我觉得原有的教育机制,没有办法满足大家的需求,大家都看到了,过去我们叫做年级制嘛,所有人按照年龄被编成一个班,一个班,假设所有人都是同样的学习进度,美国是同级往上升一级,这是非常不符合真实的学习的规律的。
  第二个我觉得最近的十年,觉得互联网的发展,其实知识极大的爆炸,过去我小时候大家都假设一个人可以通过学校学习,掌握毕业以后生存所需要的大部分的知识。当时是这么假设的。
  可是今天这个假设已经完全不可能成立了。大家在高中的时候,大家在大学的时候,我觉得只能来设定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来决定我需要成为什么,按照自我的,个性化的需求来填框,这种情况下个性化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有价值。我先抛砖。
  罗凯(Kenn Ross):我蛮同意姬十三的想法的,我觉得原来的问题里边有一个假设就是说个性化的学习跟传统性的,或者是说我们常规学校里边甚至是体制内的教育里边有矛盾的。我觉得也未必,可能因为从我们Minerva的角度我觉得特别是说现在我们互联网技术或者是说我们学习科学的一些理念和数据的话,就证明了这个完全可以说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就是说我们常规的这个学校一样,不管是大学也好,或者是说什么中学也好的,也可以就是说是应用不同的一些,哪怕是先进的技术也好,哪怕是没有那么先进的数据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数据来让传统性的一所学校或者是一种课程更加的个性化了。我觉得这个未必是有矛盾的。
  李茂:觉得这是矛盾的吗?你还有什么。
  张良:我觉得现在大家对现有的教学制度批判比较多,觉得为什么要这么整齐划一。我的理解这个判断其实我们并不应该带有太多的价值判断的成分在里边。就是说想追求整齐划一的人,并不是说我希望这么做,或者是说我认为个性化学习没有价值,而是说我们过去缺乏实现既在大规模教学,又能够提供个性化,我们缺乏这样的工具手段和技术平台。我非常赞成我们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有这个可能性了,我们反过来去看没有可能星的上一个时代,对个性化的理解,我觉得每个人心理是不言而喻的,个性化是需要的,每个人天赋,能力,学习习惯是不同的,我们在教室看得很清楚,我们把中间的自由权给他们的时候,开始有人分堆了,有人喜欢在角落里,有人搬到外面来,有人喜欢粘着老师不断的讨论,基本的学习习惯会有非常非常明显的差异。这是一个人的天性造成的,我觉得个性化学习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李茂:您刚才谈到了和之前不要做一个割裂,是吧?你觉得之前的所谓的传统教育里边有哪些在个性化学习方面是有经验的,我们现在可以借鉴的。
  罗凯:刚才我表达的没有够清楚,因为我们说个性化,个性化也未必等于说是极度个性化。每个人理解不同,我们说极度个性化,等于可以说是没有一个系统,其实我的意思就是说我认为,这也是应该有一个系统,比如说Minerva和很多MOOCS比较大的区别,我们就是一个系统,不是说这边的MOOC不错的,可以学一点这个东西,也可以学一点那个东西,也是不错的,但是未必是一个系统,你就是说个性化,在有的系统的基础上还是可以利用比如说技术,互联网的技术,提高这个不管是哪一个教育模式的个性化,我觉得这个是完全可以同时进行的。所以我刚才说的不矛盾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是有系统,又是个性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44:26 | 只看该作者
李茂:刚才我听李一格分享的时候我想到一个问题很有趣。个性化不是个人化,不是一个人在那独自的,孤独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大家有没有同感,其实互联网还为我们提供了交互式学习,形成学习社区一个很好的一个便利。个性化学习实际上也可以是,可能同时也可以是群体性的学习,合作性的学习,是吧?  李一格:是,实际上我们用一个词语给一件事做了定义,什么是个性化的学习,我觉得这是一种趋势,代表着教育对人的关注,代表着学生对自己兴趣和想法的重视。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个性化什么,还有怎么样做到个性。我觉得Minerva大学有一个个性点,就是把环境融合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刚才说的一样,需要把学生推到这个城市里边去。我上午也是给大家分享,我们在做一个叫做流浪汉的主题项目,我们一个学期做这样一个,就是叫做与地点为基准的课堂活动,老师不给你任何的线索,只是给你一个提供,我们分成小组之后,我们就会去,比如说有一些小组会找政府的人员,NGO的机构,有一些小组去采访流浪汉,会深入城市中去做深入的了解,这个个性化就体现在一个环境和一个人深入的互动上去。
  赵越:正好因为钢材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我觉得我就是一个非个性化学习的牺牲者,但是也不至于死了,至少浪费了很多年的时间去想自己究竟是要什么,如果学习一开始就有导师去跟我说你现在要学会如何去制定目标,你是想象十年以后你想去做什么,我觉得可能我在开始有一些事情,很多年前我可能现在能够比现在的我做得更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因为我觉得会设定目标也是个性化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也经常的有这么一个对比,就是说大家都觉得美国人的数学特别差,有一些加减法都不太会,其实这个也是一个类似于个性化的一个地方,因为他会让大多数人,可能不需要特别高深的数学,普通的教育之后就去转向职业方向。但是美国人也有那些数学家是拿的奖拿得特别多,他们这些人对数学是特别感兴趣,特别有天赋的,所以继续深入的去研究,而不是说在中国很多人都要把数学学得特别难,特别难,已经难到实际运用到不需要的层次,就算是拿了很多的奥林匹克奖又怎么样呢?我们经常被问你们什么时候去拿诺贝尔奖或者是怎么样。类似于这样的,把有一个方向的人更深入的推进去,没有这个方向的人往别的方向发展,我觉得这是个性化很重要一个目标。
  李茂:其实有一些东西并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要学的,是这样吗?
  赵越:对。
  李茂:其实有一个悖论,你们有没有觉得真的有一些有那么一些东西每个人都必须要学的。
  罗凯:对,刚才我也想说到这一点,这也是回到我说的系统。就以高等教育这块这个阶段为例了,我个人认为,我们也认为是有一些东西,包括了我们称之为思维习惯,我说的是技能,比如说判断思维,创意思想,沟通能力这些东西,我觉得就是说还有一些是课本知识,到了高等教育这个阶段,是应该学习到,应该掌握到的。刚才说的个性化教育,要看个性化怎么样定义,我的定义里边是不仅包括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去进行,或者是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说选择课程。
  我觉得个性化真正的要做到个性化学习的,就是说还要考虑到怎么样的优化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就是说有的人会问Minerva你们为什么,你们虽然也是线下的,就是说是大学,为什么还要用这么一个先进的,科技的线上的平台,其实那是因为我们前几年退一步想说,我们怎么样创造一个更有价值的一个教室,一个课堂,怎么样可以提高传统性课堂的效果?我觉得这是个性化教育里边的一个因素。你要做到个性化,你就是要关注到每一个同学嘛,到底有没有学到东西,能够应用到这些不管是知识也好,技能也好,这些也是,个性化包括很多了方面,我觉得个性化是这个趋势或者是革命才刚刚开始而已。
  李茂:对,我很同意罗凯先生说的,个性化的学习不仅仅是说,有的东西有的孩子可以不学,可能罗凯先生强调的是我们更关注到每个人自己的学习状况、结果、对他是否有真正意义。甚至是过程,也许同样的学习内容,或者是说目标,但是我们可以允许每个人可以以他的不同的方式去学,这也可能是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吧?
  其实在英文里边个性化学习有几个词,有些许的差别,内涵有不一样。我们先暂时离开一下这个比较纠结的概念。就是说大家,咱们有三个教育机构,其实有一个很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说咱们对资源的整合力度都非常的大,大家能不能在这点上给我们做一些分享,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整合各种资源。而且我们整合资源的初衷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难点和经验有怎么样的体现。
  姬十三: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抛开来讲可能又回到这个问题了,整合资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个性化的学习,还是回到了源头,我觉得互联网最大的工作是消除中介,让资源和受众之间面对面,同时实现一个按需的分配,这可能是互联网在不同的形态下,在不同的领域里边所做的同样的事情。我们在购物,在阅读,在其他的领域都是这么干的,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互联网的好处或者是说我们今天呈现了更多的技术,在传统不被称之为互联网,可能更广泛谈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包括未来的VR等等的各种各样的手段,可以重新整合一些学习的资源和资料,或者是说把我们过去看,或者是说把过去可能不视为学习资料的东西变成了学习资料,整合全球这样的资源。然后就是通过技术的方式,来一对一的或者是说个性化的,传递给受众,我觉得这是互联网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那么,MOOC学院只是做很小一部分,过去的一到两年时间里边整合了全球大概三千门的MOOC的课程,所有的MOOC课程在果壳网里面都有自己的页面,每一个课程里边会有详细的介绍,这门课程应该去什么地方学,包括这个课程的打分,来自中国的上百万的学生进行打分,每门课下面会有几十到几千个学生打分,过去面对互联网上浩瀚的学习资料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是很难判断的,而且选一门课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比如说比选一门书的成本高得多,我们判断一本书是不是适合自己的,翻一下就知道了,判断一门课适合不适合自己这个难度很大,看第一个小时不适合自己,也许真的适合你,需要评价。当一门课积攒了评价了的时候,同学的主观性的描述和客观性的打分都会构成你选择这门课的动机,会形成了资源库,现在果壳网聚集了三千门课程,都有丰富的讨论、资料、学习笔记,我们这是在过去两年做的小小的积累,这是我们算是整合这个方面的资源,本身整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根据个人的需求出发判断一些问题,这是我们这个方面做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44:59 | 只看该作者
李茂:实际上果壳网是自己不做课程的,是吧?  姬十三:对,MOOC学院是果壳下面的资项目,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里边我们自己不做课程,我们帮助学生整合、整理全球最好的在线教育的资源和课程,进行点评、分享、讨论,我们可能还会做后续的服务。
  李茂:你知道现在台上就有一位你们的用户嘛。张良先生,你们的学生会不会选择果壳网。MOOC的学院。
  张良:我们会优先推荐一些比较专业的网站,既要专业,也要脱俗,我们在果壳网,知乎等等的在不同领域里边搜寻基础性的网站,这是在早期我们在专题研究的时候,学生需要有很多的一些比较可信的所谓的信任。但是后边是随着我们学生的规模扩大,发现专题的研究,学生在寻找资料的时候出现一个越来越大的挑战,这两年我们明显感觉到围绕高中阶段的各种各样的网上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公司,进入了在线教育一下子一个亿美金或者是多少钱砸进去,制造了无数的名师来录制课程,发现这种越来越多的时候,学生的声音越来越低,我们输入一个关键词,如果百度和谷歌都能上去的情况,百度出来的信息量越来越低,五页,八页,甚至是十页以后才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学生根本没有这个时间,也很少有这样的耐心,或者是说很少有这样的专业的判断,真正的去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现在我们在做一个工作,就是说刚刚说到我们中央厨房的概念,我们专门招老师的团队,这个下周可以上线了,我们叫做学习资源的导航站,就是做一个专门的梳理,我们觉得这个时代整理资产的价值比生产资产的价值更大。
  罗凯:我很同意,我觉得整合资源是必然的趋势,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工业革命的时代了,是信息的时代。我们这边发现有很多很多的机会,有一些本来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机会,可以就是说更有效率的利用这个资源。因为整合资源我觉得也就是说为了更有效率的利用资源,而且更有效率利用这个资源对我们来说是为了提高更有效率,更优越,或者是说更理想的,我们是大学生,高等教育的一种体验。
  比如说有人知道Minerva这边也提到了,我们没有传统性的校园,我们没有校园,我们Minerva在旧金山,在其他的城市,德国柏林,韩国首尔开始,我们一直在扩大。那么在这些地方我们也没有,除了宿舍以外,我们有我们的宿舍和公寓,除了这些以外没有去造实验室,图书馆,更不要去造什么食堂这一类的东西。为什么?因为旧金山、柏林、首尔这些顶级大城市所拥有资源已经很一流了。这个思维有一点互联网,绝对有一点互联网的思维。
  就是说既然这些地方已经存在着这么多优越的资源,为什么我还要花,如果我想复制韩国的首尔,像北京,我想复制这些资源,我自己要搞一个传统性的想法,我自己要造一个大学,造一个常州之城,我自己做一个校园,有我自己的图书馆,我有我自己的实验室,其实就是说,虽然那个所在的城市已经有那个东西了,我自己要做,我要做的和这个城市里最顶级的实验室,我自己要造一个那么好的,我可能要花几亿美金。按照世界的标准,按照美国的标准花费很高的,是吧?为什么我不使用,不利用,可能我要跟那个单位,要做一个长期的一个协议,就是说并不是说有一些资源不是随便的对外开放的,有一些是,有一些不是。
  但是我为什么不考虑说一让我的学生,就是说去利用这些已经存在的顶级的资源,这是一种资源的整合。比如说我们Minerva大学很欣赏MOOC网,还有我们做大学的工作可能更加难一些。比如说我们Minerva没有初级的课程,就是说经济101,最初级的课,往往是在传统大学里面,特别是第一,第二年同学的必修课,必须读的课。Minerva是没有的,其中一个原因,我们是精英教育,我们是针对精英的精英的,不好意思表扬你一下啊。就是说我们非常非常顶尖的学生,也不光是教学,很多人在高中的时候,不管是中国的高中,美国的高中,津巴布韦等等不管什么地方的高中,就是说已经有机会接触到的一样东西,现在有MOOC同学在高中的时候,或者是说高中毕业读大学的时候,已经可以去免费的获取这些,学习这些比较基本的课本知识。既然这些课本知识已经是很容易获取,很容易学到,可以免费的去学到,我作为一个大学的,我还要收你学费去教你这个东西干什么。所以举两个例子,我觉得就是说怎么样的利用这种整合这种资源,我觉得希望大家听到了觉得对,这是应该的,资源整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李茂:很有意思。
  姬十三:我想反过来问两位一个问题,我刚刚听下来,觉得泉源和Minerva做的事情蛮类似的,这两个学校和老师做的事情都是学习资料的整理和分配,其核心是做这样的工作,这个分配和整理过程中,你们更多的是对学生一对一的管理,根据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情况给他们分配资源,给他们辅导,让他们顺着一个合适的道路往前走,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两个学校本身做这样的事情。
  张良:我们传统老师是备课,讲课。
  姬十三:过去的学校是老师是资料,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新的学校里边老师是学习资源的整理、搜集、分配者。
  张良:这是我们给老师第一个职能是这样。
  姬十三:我想问一下这种形式的学习环境里面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是更高呢?刚才提到了精英教育,那么泉源是吗?
  张良:这个资源是给学生一个资源包,你的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像刚才我们看到的各个小组,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国内上好的大学,或者是说我的目标是去国外上大学,或者是说目标不想上大学就是创业,我们首先看你的目标是什么,然后配制什么样的资源给你。
  姬十三:你有没有发现泉源这样的机制下,学的好的学生会怎么样,或者是有没有学得更不好的学生,会吗?
  张良:这个会有,这种模式下对学生的自律有要求的。因为我把更多的选择权和自由的空间给了学生手中,我不可能再去给了你,再去监控你那个成本太高了。
  姬十三:您口中的精英和我们传统学校里边好学生的定义可能是不一样的。你们怎么样定义呢?觉得怎么样的定义?
  罗凯:每个学生的不一样。我们这边Minerva,应该说我们是在找什么样的学生,经常说的是最有智慧,最聪明,最有上进心,这点是有科学的根据,Minerva做的一切都是有科学的依据。很多人说你们这个东西那么有创新,这个那个的,跟大家讲一个秘密,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是我们发明的。没有一个是我们的,我们只不过是用了几十年所积累出来的有科学根据的一些做法和模式和经验去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45:34 | 只看该作者
最聪明,最有上进心啊,因为科学证明,如果一般我们人如果具备聪明,有上进心,有了这个,这两块,还有一个是对某一块专业,还要培养专业,就是说比较深,比较懂的。这三个特点,就是说是所谓的成功者经常会拥有的特点和特征。所以说Minerva也是说先培养未来,有广阔思想的,有世界观的领导者,这样的话我们就是需要找这些人。  张良: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问我们,泉源愿意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经常说的是我们没有任何的期待,我们心里有期待,我们要把我们的期待隐藏起来,我们认为我们把所有的目标把你学生,我们做的是不断的激发你,还有一个核心课程叫做自我规划,这个会花很多的时间,学生做各种各样的专题,包括下一步教育学生,全球的大学是什么样的类型,类似的主题不断的去做,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的激发你,最终你每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是不是往成功的方向去走,这是个人选择。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只要这里的资源足够,都可以支持这个目标的。我们这个贵州的学生说去意大利留学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老师可以教意大利语,我们在网上找了很多有没有免费的意大利语的课程,这个语言太冷了,没有找到,后来在广州市里找了一所意大利语的培训学校,每天上午要到意大利语的学校去学意大利语,剩下的课程在下午和晚上做了重新的安排。这样的资源支持的方式,我们总觉得每个人对未来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希望从泉源出来的人都拥有想象未来的能力。但是每个人对未来可能想象的是不一样的。我就是要做一个普通人,根本不想去搞得很成功,做很大的事业,我就是做普通的人,这是你的目标,我们就支持你这个目标了。
  李茂:我能理解,我想回到刚才姬十三提到的问题,你刚才观察到Minerva和泉源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不是自己创生资源,而是整合资源。我观察到他们是利用了已有的资源,但是在开发自己核心的资源,给我们介绍到思维的那四门课,是不是我们自己开发的。
  李一格:是的,对。
  李茂:张良先生做了很多主题的学习,探究的学习,这不是简单的资源放在一块儿去开发的,而是核心要开发的。
  张良:说到这里,刚才提到了很多东西不是自己创造的,把别的很多资源整合在一起。我提到这里是有同感了,我做泉源之前,我是2012年8月份创立了,我是2012年1月份开始进入教育界,前面大半年我做只一件事,我跑全国各地的创新的学校,哪里有创新的我就过去拜访,我自己成立了一个中国教育创新案例研究中心,我不关心所有理论的东西,我只关心在学校的一线,谁在做很多创新的动作,我看他如何做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大半年的时间我搜集了八百多个案例,大家看到全员很多的做法非常的激进,我可以告诉大家这里绝大部分的做法,我们最初的效仿来源是,在别的学校几乎成熟的,经过验证的方法我们集中在泉源的平台上。
  罗凯:你们在这个基础上精益求精了。
  张良:对,在这个基础上整合以后的新系统是我们的。
  李茂:这个过程中有你们的筛选和选择。
  张良:对。肯定有筛选。
  李茂:你会满意你们学校不提供高端的,专门的实验室吗?你会满意吗?
  李一格:是这样的,我们有实验室,但是和当地比较好的资源进行结合和合作的形式。我们还有一个专门研究式的负责老师,他就会,他以前在凯特研究院做项目负责人和实验室负责人,他通过教授这样的教授和老师,包括和当地的资源进行合作的方式,所以学生也是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实验室。
  但是实际上我也发现了有一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好处,就是说如果你是在大学的话你接触的研究者可能只是学校内部的人员。但是当你可能走到外面去一个机构有主题和方式做研究的时候,跟你说的个性化更有关系,可以进行自主的选择,还可以打开更多的窗户去看看。这个实验室有什么样的创新的方式,那个实验室和我的项目能做什么样的结合。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一个优势。
  李茂:对于中国来讲,这样的学校很多,但是可能有一个瓶颈,就是我们现有的社会资源,是否有那个意愿,是否做好准备跟的中学,当然你们是大学进行这种深度的合作。我觉得这个可能对中国来讲挑战大一些。我不知道张良先生这一块有没有经验,跟一些已经之前可能没有跟基础教育合作过的社会资源合作的时候。
  张良:现在我们有很多的课程是借助了社会资源来展开的,比如说经济与商业是我们核心的板块,有商业创业的课程,我们和一个GA的,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GA全球。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开发出了很多的成熟的课程,在高中还有四门的比较成熟的课程,其中有包括学生公司这样的课。他们全部的课程已经本身运作得很成熟,所有的老师基本上从五百强里边请一些雇员。我们就直接来合作,来引入。还有我们在跟新加坡有一个社会情绪管理的学院的教授合作我们学生的社会情绪管理的课程,直接引入这样的社会资源来进行做。
  这个方面我觉得学校的所谓的围墙逐步的打开,是因为我们看到除了MOOC这样的资源,无论是眼上和线下的资源其实是越来越多的,大家是可以共享的,但是现在反而最大的挑战是学校的教学是不是有足够的弹性。如果你是一个很干净的东西,外边的资源是无法嫁接过来的。
  李茂:我们谈资源有两种,一是像张良刚才提到的服务型资源,本身就是需要找到你们这样的用户的。刚才我很想知道Minerva在运用一些实验室,就是本身的定位是自己做试验的,我们如果去找到他的话,相当于是对他说来说是一个额外的一个任务,我们要形成一个很好的合作才行,就是说在这一块我觉得美国的经验尤其是值得给中国做一个推介。就是说如何去寻找这样的资源!因为中国的大学,研究所他们身上不是特别的有那么大的意愿跟中学去合作。
  罗凯:其实我们发现利用这资源,比我们想象的还容易。可能是因为几点,第一是我们不是中学,是吧?我们作为跟以后的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说大学的,本科的,虽然可能有人还要去读研究所,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出来工作,跟这个衔接可能会好一些的。
  因为我们发现这样子,当我们去接受一个,比如说在德国柏林,不仅是在美国,一个很好的,那边可能是我们先从最优秀的,最好的某一个资源开始找,我们最开始接触的时候,就介绍说我们的大学做什么的,我们是在培育,在教育什么样的学生,的时候问他们能否达成一个长期的协议,给一点钱也行。让我们同学利用他们的设备的时候,一般这样的单位和机构会怎么说?一般都会很愿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9#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46:05 | 只看该作者
李茂:是不是看你们给多少钱包。  罗凯:其实不是,关键不是在于钱,大家都喜欢聪明的人,大家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他们也要找员工和聪明者,这样的话就找一个共赢的方法,就发现其实还是蛮行得通。但是不是有一些地方说不行的。但是很多人就很愿意。
  张良:我们有一个制度和Minerva大学比较相似我们也有游学制度,高中三年,我们不是到全球去,我们国内转,我们不是去很多地方,我们会选择有一个特点的地点住下来,我们去年在福建那个地方,因为没有钱,我们找的地方要求,对方能够免费提供住宿,做饭我们可以自己做。这个是一个对生活资源的利用。为什么找到福建那边,因为有一个公益机构,是有一个社区中心,建了一个社区大学,目的是促进本村的社区的发展。但是这个里边有一些空的房子,平时因为只有三个留守工作人员,有大量的空床位,所以当时跟他去谈,我说我们可以带着什么,一个学生在这里,你是社区大学,带动本地村民的发展性的计划,我们学生过来可以参与很多的事情,比如说刚才说的学生做了那个文化衫的项目,因为村民,本地卖给游客的都是地里挖出来的土特产,我们学生带的文化衫带过去了以后,给村民很大的启发,后来我们走了以后,很多的村民也是加工这件事了,我们和社会资源对接的时候,不是一味的找他要资源,我们也是考虑需要带动什么,这个时候他非常愿意跟你合作,我们学生和老师二十多个人住了一个月,住宿费全部免掉了,如果收钱的话我们根本受不了。
  李茂:非常好的经验,接下来还有一些时间,我希望可以是我们现场的观众提问的时间。大家可以先酝酿一下。
  提问: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张良老师的,我自己也是从事个性化的导师制的培训,所以特别好奇,尤其是在你们现在已经有了八十多个学生而且还要扩张到不同的学校,你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样去做教师的培训,尤其是你们在做那个全员的试验班的时候怎么样保证学校的老师可以有相同的理念和这个教学的水平。
  张良:这个理念水平,既然找我们合作,理念是高度一致的,不可能选择一个学生或者是一个班级,非常不认可泉源,然后我拼命的让他们来做这件事,理念上大家是相通的,剩下的是比较新的模式,对于老师的培训如何进行,我们这里今天可能没有时间展开了,我们专门有一个大概12个模块的训练的内容。我们常规来讲,一个模块需要花一周的时间,大概需要花三个月的时间,才有一个老师比较能够掌握这样一套系统。所以现在的老师基本上是重新毕业研究生中间去招收,脑袋还没有被装进太多的学校,不需要被重要的格式化,这样的培训的效果比较明显。现在的老师的运行来讲,他们接受和操作这套模式的操作非常快。
  提问:各位老师好,刚才前面我们讨论的第一个话题是关于个性化,后来就停顿在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跟各位交流一下。就是说我们现在所提到的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个性化的学习形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说从学生的角度,自身的个性化角度来讲,比如说像一格这样的优秀学生,可以很准确的找到自己的特点在哪里,也可以针对性的选择适合她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还有一部分的孩子或者是学生,他自己受学习习惯,或者是说思维,或者是资源的限制,并不能真正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个性化到底在什么地方?或者是说有一些孩子的个性特征是不够明显的,或者是说自己找不到的,我想跟在座的各位专家交流一下,我们怎么样的发现真正的孩子自身的个性化在哪里,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方式。罗凯老师,可以吗?谢谢。
  罗凯:就是说其实也是回到我刚才的意思,我觉得真正的个性化,是需要建立在有一定的架构的一个东西上。其实大家都知道,就是说美国有一种教育模式,也是一个理念,叫做通才教育。今天也提到了,就是说让人家接触到非常广阔的,宽阔的一种跨学科的。我们也是很喜欢这种。我觉得是可能美式高端教育的优良传统的所在。这样子的话,李一格刚读完了第一年的时候,她就是因为这个叫做通才教育,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领域,我们知道当你,我一直觉得当你要一个17,18岁还没有读过大学的学生,在她入学之前,选择一个四年一直在专门读那个专业,我觉得这个也未必是最好的。我就是这样说,我知道中国是专才教育,基本上是这样的,可能因为我自己的经验不同,我自己在美国读大学的时候也是通才教育,我觉得这也有优势和好处,这样的话同学就是说接触到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科,这个当然也有助于他自我发现,自己去发他到底喜欢什么。不知道你有没有新的发现,你新的发现很多了。
  提问:好的,谢谢罗老师,我想更进一步来讲,中国有一句好话叫做三岁看老,七岁看小,不是适用所有的学生,但是还是有大部分的道理,在学习的方式过程中,有一些孩子不能很准确的希望了解他自身的特征,我们能否在这个互联网学习和记录的过程中,他的错误或者是说他的不同的方式来记录和发现他思维上的,应该说学习特点也好,个性化特点也好,如果是给予这样一个指导,对于中等或者是说中等靠后,甚至是更靠后的孩子,会有很大的帮助,让他很好的发现他的优势或者是个性的不足,可以以优势带动弱势等等的解决方法,我很岂在,我本身也是研究这样的差异化的教学,很期待更好的方式补充这种特征。
  李一格:我能补充一点,我特别喜欢你的问题,以前我听学者介绍,不同的机构只是在做点状的事情,接触相当人群以后才可以优化,我以前有一个学长,他做阳光书屋,他用平板电脑的形式给乡村的儿童做普及工作,做大量的研究和调查,他们理解力有限,对世界的认知也有限,什么样的课程在平板里面装载设置,教师和志愿者应该怎么样帮助他们更好的,贴心的服务他们,所以我在想说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针对性的人群,像Minerva、泉源、MOOC都有针对不同的人群,都是合力的过程,点、线,再到面的影响。
  李茂:好的,下一个问题。
  姬十三:我非常认同罗凯先生说的不够有自我个情化发展的学生来讲,首先是需要有个系统性的知识架构,才能够帮助他个性化的发展,如果不够有自我个性化,我觉得刚才也了解到了Minerva有一个私人导师制度,每一个导师管理四到五个学生,进行长期的沟通,发现学生的个性化而制定机制,我觉得在生物技术没有更好的发展的情况下,我觉得在当今,我们一对一的私人导师制度可能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46:35 | 只看该作者
提问:期待下面有更深刻的交流,关于这个话题。  提问:各位老师好,我问一个问题,这个时代是非常个性化的时代,刚才也讲了各种各样的,像MOOC,每个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学习,刚才也有一个问题,就是系统化的学习,有很多的学生来随心所欲选择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并不系统,只是知道了某一部分,或者是感兴趣的,但是对于这个人的终身的发展或者是人生所需,是不是完备的,是不是够的,这个系统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这个矛盾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学生有必要掌握全部的知识。
  罗凯:好的,谢谢您的问题,非常同意你这个问题。尤其是Minerva的角度,为什么我们成立了这个系统,我们系统和传统的顶尖大学的系统,美国的大学的系统就是不一样,我们就是认为传统的模式,哪怕是一个系统,在实用性方面还是很缺的,我举一个例子,我先不说哪一所学校的。一个常春藤的学校考虑到美国高等教育一百年以来没有怎么变和改革,应该算是相对来说,最大的一个改革也就是说在1960年代,中国也在革命,中国也有一些小革命,社会就是很多的变化。
  很多人认为这个学生应该有更多的选择,更加自由的去选择。所以说很多学校也有一点改变了,就是变质了,就是说让学生有的时候有无限量的选择。因为导致有一些被认为是非常顶尖的,美国的大学的,就是说四年当中有一个系统,但是在我们看来这里缺乏方向,就是说都是自由选择的课程,我选择一个非常,以后根本不能帮到我进入社会的,是吧?做什么工作的这种课,我可以自由选,四年当中差不多选择的几乎都是这种课程,我毕业以后还是有好学校的文凭,实际上能做到什么?能思维到什么,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为这个方面其实有很多我们说高等教育还是可以做的,比如说Minerva在这边作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我们所做就是把学生放在首位,我们不能忘记大部分的传统性大学是以研究为中心,他们重点是放在做研究,研究生,而不是在本科生,更不是说在本科生的学习,如果说真的考虑到本科生学什么东西,有没有用,有什么价值,出来后能够用上,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率的吸收到这个知识,不管是什么内容。今天我提到过,比如说这种技能,我说的,就是说怎么样的判断新思维,怎么样更加有创意的思想,怎么样更加有创意的解决问题。其实这种技能可以培育出来的。你问她,这是可以完全培育出来的。Minerva说有定下来129条我们叫做思维习惯,这是顾名思义,就是思维习惯,像什么,就是二等反应。这种过程可以培养去应用。因为这种东西,你掌握了,在不同的领域,不光是在历史这一块,或者是说不光是在物理这一块,你在很多的不同的领域,利用了一种方式一直不断的在练,这样的话就无往不利,就是毕业出来以后,不管是做什么,不管是读什么研究所也好,不去读什么研究所,直接进入职场了,不管是做什么工作,不管你以后要做的工作跟你学习有关系,我们知道往往做的工作和我们以前学的专业毫无相关。不管怎么样的,都是可以应用上的这些技能。我觉得这是提高使用性。
  提问:我们都知道个性化学习肯定是好的,但是其实我们也看到了面临着下一个问题是成本极其高昂的,尤其是现在的生物计算和云计算还没有发达到那个程度的时候,我们看到目前的所有的个性化的学习基本上是通过导师一对一,甚至是多对一这样的成本来实现的,所以我觉得这种成本的高昂,是不是我们现在国家能承担得起这个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所以我想听一下泉源高中的投入产出比有没有自己的思考。谢谢。
  张良:因为这件事最开始是我个人做起来的,我也没有什么钱。第一年我们租了房子,一年的租金四千块钱,三百多平米的大房子,那个村子已经空了,更多的房子都可以拿到,成本很低,我们学生的电脑都是淘宝上的九百多块钱的二手的,IBM的,完全可以使用,投入比大家想象的低非常多,包括我们师生比,现在有很多的技术性的工作需要招更多老师来做,我们80多个学生有二十多个老师。但是我们明年重新在广州还要各招两个班,我增加学生以后还是这些老师,我们老师要做到接近至少,我们不说公立学校,至少是一比八,或者是一比十左右,我们可以完全做到,到这个时候我们整体运行的效率比公立学校的费用是比较接近的,并不是说一味需要高投入,我们花了那么多心思把资源的重组拆成模块化,重新改造流程,就是说依照现有的资源,我只是通过重新的整合产生更大的效率,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美军现在所谓的数字化师,我们说一支军队的战斗力靠火力构成,一个师火力强不强,有多少坦克和大炮,美国的数字化战斗力是普通师的三倍,火力比所有的还要少,这个底层需要更多的信息链串起来了,需要更大大效率,所以需要体系的打造和流程的再造,需要更多的借助互联网信息快速交换的优势,让现有的各种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率,而不是说一味的,我要去增大资源的投入。我们泉源第二年开始已经有盈利了,我们很小的规模,运营成本比大家想象的低很多很多的,我们做个性化。你看我很多社会化的资源!包括刚刚讲到游学的时候,今年我们去贵州游学,又是可以通过我们做一个平台可以产出很多的价值,可以用这个去交换资源。并不是需要我们想象的所有的资源靠投入来做。
  李茂:时间已经到了,我们选择最后一排最远的一个问题。
  提问:我记得你刚才说是129个思维习惯,就是说针对是大学生的,我个人认为这对于高中生,或者是说已经毕业的人,可能都是需要的。所以我的问题是您的这些习惯,您的培养课程是不是像MOOC一样对外开放的,我觉得像李一格这样的优秀的人才,在高中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很多的,所以她才能进入到您这样28个人的优秀的学生,其他的人如果想要用这样的目标的话,可能是在高中的时候需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和训练自己。所以说我的问题,谢谢。
  罗凯:谢谢,问得好。非常欢迎来抄袭我们的一切。我们Minerva也是蛮公开的,我们不要忘记,我们在这里经常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的另外一个问法,就是说你们Minerva说是要对高等教育,就是说有所作为,希望就是说驱动一个改革什么的,但是你们教的学生是这么精英的精英,这样怎么样办?
  确实说我们是要有所作为,Minerva在一个更加宏观的层次上,确实说是要给予美国的教育,甚至是世界的教育充一些正能量,因为我们认为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怎么做?为什么只会招像李一格和她的同学们这么优秀的学生呢?因为如果我们要求,因为我们必须有美国传统性的大学,必须要有一个榜样。你要改变整个的系统,我们认为你唯一的途径是什么?定一个非常非常优秀,非常高的一个标准。就是说造成哈佛、耶鲁什么其他的学校,只能去跟着,其实在一个更加宏观,更加大的一个层次上,这是我们所做的,你说的没有错,这个东西,这个思维习惯,我们很多的教育方式什么的,不仅是可以用在像我们同学的身上,也可以用在我们经常说的,像我这种比较笨得像猪一样的学生的身上,完全是可以的,这是我们所做的,不过要时间,可能也要一些年来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2 19:05 , Processed in 0.18214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