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岱:超越平庸——我的人文观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09:1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徐岱:超越平庸——我的人文观
徐岱,“人文学者”,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文艺学与美学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社会思想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主任。著有《艺术文化论》、《体验自由》、《艺术的精神》、《艺术新概念: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等。
【精彩观点】
◆什么叫中国人?混日子的人,就是中国人。
◆有人说在中国活得成功的标志,就是让自己生活不能自理。
◆平庸之人什么都要,唯一可以不要的是人格。
◆没有一个人敢轻易的否定地说没有武士道,日本人动不动拿把刀割自己的肚子,难道拿把刀割自己的肚子就叫武士道?这太荒唐了,这只能叫脑瘫。你拿把刀杀自己,这不是人之常情,这是被彻彻底底洗脑过后脑瘫的人干的事。世界上没有武士道,只有愚蠢的屠夫。
◆日本的礼仪能让你明显地感觉到它有一种无意识的优越感,也就是它的礼仪是一种秀。日本的礼仪文明再发达,不会浸到内心深处去,不影响内心世界,它完全是表层的。礼仪很容易变成一种徒有其表的形式,这就是作秀文化的来源。
◆我们只有一种伦理学,叫欲望伦理学,满足人的所有的欲望都是合理的应该的。由欲望伦理学而派生出的另外一个很轻松的伦理学,叫无痛伦理学。所谓无痛伦理学就是不担当。
◆我们悲观的并不是大规模的战争,更无关乎近些年来的经济衰退。不是我们的房子空了,也不是我们的国库空了,问题在于空了的是我们的空灵。我们已经进入精神枯竭和绝望的年代,仿佛回到当初需要基督诞生的时候。
“错过是如此容易”:人文艺术的没落
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主题,关键就是在于一个焦点,两个方面。所谓焦点就是,什么是平庸?两个方面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超越平庸?还有就是我们怎么来超越平庸?
我想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起,题目叫“错过是如此容易”。被誉为当今顶级的小提琴演奏家乔舒亚•贝尔,用意大利制琴大师安东尼•斯特拉迪瓦里于1713年手工制造的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在华盛顿的一个地铁路口处演奏。他在波士顿歌剧院里演奏的时候坐无虚席。但是那一天他独自站在那儿演奏了43分钟,一共是6首曲子。根据统计,在这期间大概有1000多名行人匆匆走过,只有7个人停下来稍作停留。只有3岁的小女孩,对他的关注时间相对较长。演奏完毕,没有一个人理睬他,没有一个掌声,盒子里数了数只有32美元。这是由华盛顿邮报的一个记者杰恩•温佳特一手策划的行为艺术,目的是对大众的品位做一个真实的测评,看看我们今天的大众对高雅的艺术是什么样的反映。结果证明,在今天这个年代,人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听一听世界上最优秀的演奏家,用世界上最昂贵的乐器,演奏世界上最优美的旋律。
我觉得不仅意味着高雅音乐的没落,同时也是世上曾经自视甚高的人文学科的彻底边缘化。 这位小提琴演奏无人理睬,并不仅仅意味着所谓的经营艺术的没落,而是我们人类已经不重视精神生活了,意味着以提升人类的精神生活为职责的人文学科、人文事业变得毫无意义。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抗由来已久,一个标准的人文学者立场是对精神世界的至高无上的价值的强调。已故的当代中国作家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是这样表述:他说人和猪应该有差别,这体现在什么呢?人比猪要求的更多,而不是更少。所谓的人比猪要求更多,这个多是指超越物质满足的精神需要,而不是说猪住在猪棚,人住在豪宅。在王小波看来,人和猪依然没有区别,只不过人成了高贵的猪而已。王小波的意思是人和猪的区别要求,应该是猪只知道物质的,填饱肚子的东西,而人应该有精神方面的追求,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
斯诺理直气壮地反驳人不单是依靠面包活着的。这句话带有地方主义的偏见,就是带有发达国家的人偏见。因为发达国家人普遍不愁面包,他们的问题就是面包的质量和口味怎么样。我们应该承认工业化是穷人的唯一希望,而科学革命是大多数人借以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唯一办法。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科学化,这两个是密切相关的,工业化离开了科学肯定是没法“化”的。斯诺伪科学文化的鲜明立场就是,在当今时代全面压倒了人文文化的影响力,他认为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人文学者也不应该为此觉得太委屈。他说我们生活舒适,以为物质生活标准条件无关紧要的想法是浅薄的。哲学家说,一切活的事物都在寻求更加美好的世界,包括植物。所有生命都在寻求怎么样对自己更好。今天的人文学科没落是事实,诸多原因中有一个原因应该是人文学自己去反思的。你对你的使命,你对你的职业是否真的认识到家了,还是过于的头脑发热,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我们的一个同学曾经送过我一本诗集,我翻完这本诗集之后,我只留下一句话,一个真正的诗人,能够哪怕给自己提供一句诗,这也很不错了。他说希望这世界没有水,没有阳光,也没有诗人,希望这世界没有光明,没有母爱和高尚,那么来看看这大地是否更加沧桑。如果这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去掉,那会怎么样?我们不能做这样的假设,不能做这样的实验,诗人这样的问题是不需要回答的。所有脑子正常的人都明白,这个世界可以没有诗人,但是不能没有母爱,没有水和阳光。
我们只有一种伦理学叫欲望伦理学
我们只有一种伦理学,叫欲望伦理学,满足人的所有的欲望都是合理的应该的。由欲望伦理学而派生出的另外一个很轻松的伦理学,叫无痛伦理学。所谓无痛伦理学就是不担当。如果你有所担当的话,就免不了有痛,而且有杀生之祸。
斯诺曾经为科学家做过辩护,他说“是的,我们制造了工具,但是我们到此为止了,工具怎么用,不是我们的事,是你政治家在说怎么样使用这个工具,工具可以用于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好的目的,这也是事实,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只能说我们很遗憾,作为科学家这与我们的目的无关”。李胜道打过比方,科学就是制造汽车,至于车开往哪里,这不是科学家的研究范围。科学家不对汽车开往哪里负责,只对汽车的零部件质量好不好负责,所以科学讲究工具理性。
美国学者房龙说考察事物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是研究它的名称,有的时候只要一个字就能使你了解一切,解决你的问题。对房龙这句话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事情有的时候不是用一个字就能够解决的,但是有的时候确实起作用,比如说对我们现在所要谈论问题的焦点,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字,这个字就是人性。印度学者克里希那穆提,他说今天真正的问题是内心的品质,不是拥有的知识,而是拥有知识的心灵的深度。经营四大圣之一的先生稻盛和夫写过《人为什么活着》,在书里他提到人类一旦心存不良,就会变成万物之源。关于人性的问题,最著名的一本书就是前斯坦福大学教授的《路西法效应》。所谓路西法是拉丁文的翻译,原来指的是天使当中的大天使,后来成为撒旦的另外一个称呼,就变成恶魔。从一系列研究当中,他得出了一个很朴素的结论:好人变坏,最典型的是去人性化。只要把一个人身上人性的因素慢慢清理干净,那他就是恶魔。有一位哲学史家说过,信仰不在,希望不在,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症状。我们悲观的并不是大规模的战争,更无关乎近些年来的经济衰退。不是我们的房子空了,也不是我们的国库空了,问题在于空了的是我们的空灵。我们已经进入精神枯竭和绝望的年代,仿佛回到当初需要基督诞生的时候。
正义感是最高端的伦理。有正义感的人,他不仅为自己,也会为天下而献身。伦理是一个谱系,它有高端和低端,高端的伦理是正义感,低端的是同情心。同情让人成为一个人,同情是一个人作为人起码的伦理底线。如果你连同情心都没有,那你就不能成为人。前两天上看到身为人父,他自己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居然把别人的8岁孩子杀了以后若无其事。对这样的人我历来主张不要通过司法程序,有一种方法叫直接正义。什么叫直接正义?蜘蛛侠、蝙蝠侠等的电影故事屡屡被重拍的原因就是人类需要直接正义。因为这些侠在作出行为的时候没有程序,他们自己解决,不需要陪审团。就像柏克尔所讲的,我们人类只要存在一天,战争就不能取消,因为和平是用战争换来的。法律还远远没有做到能够维护和平,即便有一天做到了,我们还是需要直接正义。
日本礼仪是一种秀 礼仪是作秀文化的来源
作为一个种族的日本人不应该在这个地球上存在,除非这个地球上重新来过一次,日本人可以重生一次。在南京大屠杀中,从14岁到84岁的妇女日本人都要强奸,你会觉得这些日本人根本不是人,是外星人。你会觉得他根本不是人生的,你不会相信人生的怎么会干这样的事儿。有一本书叫《武士道》,书是会骗人的,世界上有武士道吗?没有一个人敢轻易的否定说没有武士道,日本人动不动拿把刀割自己的肚子,难道拿把刀割自己的肚子就叫武士道?这太荒唐了,这只能脑瘫,你拿把刀杀自己,这不是人之常情,这是被彻彻底底洗脑过后脑瘫的人干的事。世界上没有武士道,只有愚蠢的屠夫。日本人在中国打仗都是偷偷摸摸、偷鸡摸狗打,把中国的老百姓抓起来让他们在前面走,小日本在后面跟,这根本不是武士精神。世界上没有“武士道”这三个字,这是典型的日本人编出来的骗人的话。
我对日本人的认识,可以用禅宗的著名案例来加以解释,叫三座山,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第一眼我看日本人是屠夫,非常愤恨他们残杀中国人民。但第二眼我对日本人印象完全颠覆,非常好。因为我到了日本以后,发现日本很干净,环境很安静。有一个日本教授跟我说徐教授,只要你能找到大街上两个人互相吼,我就请你喝酒。我花了一天时间在街上逛,我就找日本人吵架的地方,但是我没找到。最后我只好使了一招,在东京我瞄准一个跟我差不多高的男人,我故意走过去蹭他一下看他的反映是什么。这男人一转身,一个鞠躬,鞠得很深,我当时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从日本回来以后,我对日本的看法大为改观,我不再这样痛恨日本人了,我不再随便就开口骂日本人了,我觉得很多日本人比我们中国人可爱得多。
第三眼我看日本人就是看山还是山,这个山已经不是原来那座山。日本的礼仪能让你明显地感觉到它有一种无意识的优越感,也就是它的礼仪是一种秀。日本的礼仪文明再发达,不会浸到内心深处去,不影响内心世界,它完全是表层的。礼仪很容易变成一种徒有其表的形式,这就是作秀文化的来源。用哲学的观念来说,礼仪越好的民族你越要警惕它。不要以为人性就是表面上的礼节,礼节很好的人不一定很有人性,这跟人的内心人性化不是一回事。
经济利益最大化跟人性的缩小成正比
我们怎么样让人性重新回来呢?我们依赖于文化让我们找回人性。一般来讲,我们把文化划分成六大形象,第一波是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第二波是科学经济或者经济与科学,第三波是现代,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后现代是社交和游戏文化。关于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法国国王路易斯十一有句名言,“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不可能不腐败”。
政治有没有人性,这是政治学家们长期在讨论的问题。法国路易斯十一说,“不会说谎的领袖,不是个好领袖;不会说谎的统治者,没法更好的统治”,这是政治学的一个经典。这句话的出处是著名的马基亚维利,他公开地和皇帝说,不要讲真话,讲真话会导致政权覆亡。 宗教强调服从,宗教的前提就是让你变得会服从。因为人不是天生就会服从的动物,要让人变得会服从的话,需要像训练狗一样地训练他。所有的宗教当中,都是服从至上。一般来讲,宗教文化让人觉得有价值的地方是对生命的怜悯,对生命的最后的一种同情,但伊斯兰教却不是这样。全世界的宗教当中只有伊斯兰教明文规定,可以把所有不信他的人都杀死,就是你不信我,我就要让你死。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写过《罗马帝国衰亡史》,他说什么叫历史?历史就是人类的犯罪史。所谓历史就是黑暗史,就是人类黑暗的记录。所有的黑暗导致服从,所以因服从而导致的罪行是无法估量。
元稹的诗句“一解市头语,便无邻里情”,意思是你一旦了解了买卖的奥秘,那么你就再不讲相信邻居之情。刘禹锡的诗句“贾客无定游,所游惟利并”,意思是做生意的人不安定的,他去有利可图的地方。这几句诗足以可以反映经济人的问题。经济人什么问题呢?据社会学的调查表明,经济学出身的人在伦理指数上是最低的。最少的投入,最大的产出,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一天到晚满脑子想的就是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跟人性的缩小有时是成正比的。
社交以独立性为前提 社交圈子是去人格化的场所
由科学文化产生的科学人,他们身上的人性因素有多少?斯诺对科学人的审美与伦理的这种保证已经落空。我借用斯大林的一句话来讲,他说,“兄弟们,你们要记住,杀一个人是悲剧,但是杀一千个人那就是一个数字”。数字化是去人性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因为数字是冰冷的东西,没有人的一点味道。 有人说在科学宗教和技术神学之中,悲天悯人的人性的只有一席之地。科学人还有以下问题:第一个问题,科学跟创新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科技创新带来的问题就是,它跟人文学科要强调的珍惜之情完全是两种文化。所谓珍惜指的是守住一个东西,这个手表是我儿子的,我为了经常可以想到儿子,我就不丢弃它,这叫珍惜。但是科学要求创新,手表要不断的换。科技人的喜新厌旧是必然的,这对人性会有影响。第二个问题,科技需要不断地挑战极限,不知不觉中会导致科技文化带有一种难以避免的疯狂,或者说一种狂妄。在典型的科技人心中,只要有时间和金钱,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科技人来说,研究就是打破任何神圣感,任何神秘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科技人的人性会失控,没有禁忌没有界限,彻底地丢掉敬畏之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游戏作为一种文化,跟政治文化一样的历史悠久。游戏的魔力类似于吸毒一样,它会让你欲罢不休。美国著名学者波斯曼说为什么人会成为娱乐至死的动物是因为没有人会拿起武器去反对娱乐。
著名的社会学家席美尔,他反对两种观点,一是现有独立的个体组成一个社会;二是只有在一个社会当中,才谈得上个体的人。他认为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一个互动关系,也就像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一样,社会是由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个体的人和由个体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是在互动当中慢慢同步建立的。在这个基础上,有人提出来社交是人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须的。因为在社交当中,人为了赢得自己在社交圈当中的一席之地,你必须表现出具有独立性必须有价值。他认为社交文明对人性的重大贡献是培养人格。人的社交是人类文明当中很重要的文化。人要有归属感,人才会形成一个圈子。
社交要有一个圈,这样的话才有归属感,但是在这个圈子里面,你还能保持你的独立性吗?不行,所有的人都要妥协。任何一个个性太强的人都进不了某一个社交圈,都不可能在这个社交圈当中长久地呆下去。社交必须以你的某一种独立性为前提,社交圈子不是成全人格文化的场所。相反,它是去人格化的好地方。有一句话叫孤独是每一个体生命骨子里的终极悲剧,你不能回避这个悲剧。你必须承受这个悲剧,你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你屈服于这个悲剧,你不愿意面对孤独这样的悲剧的话,那你永远不会获得幸福。悲剧是不幸的,但是你不承受这个悲剧,只会更不幸。
独夫之罪触目惊心 平庸之恶无法修复
我们要区分两种罪行,一种罪行叫独夫之罪,一种叫平庸之恶。平庸之恶这个词是由著名学者阿伦特在以色列审判艾希曼的时候提出来的。艾希曼是纳粹实施大屠杀,种族灭绝计划的直接的负责人但他身上没有一点反常的、变态的东西,犯下这么大罪行的人,居然是这么平庸的人。平庸为什么说是恶,而独夫是罪呢?独夫分两种,一种像斯大林、希特勒,这种类型的人都是极典型的权威人格性的一种人物。另一种是隐性的,比如说日本天皇裕仁。独夫之罪触目惊心,就像地震一样天崩地裂,它会让很多人遇难。平庸之恶常常被人忽视。独夫之罪尽管天崩地裂,但是他不会影响人类的终极文明。在上帝造人的时候,给了人类奇妙的一种机制,就是自我修复能力。南京大屠杀过后,没有永远的变成一堆废墟。 独夫之罪虽然可怕,但是并没有可怕到让你无法修复。平庸之恶虽然没有天崩地裂,没有触目惊心,也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不可修复。平庸的人和凡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人格。平庸之人,什么都要,唯一可以不要的是人格。
平庸之恶导致的结果是在以平庸人为主导的社会当中,绝对没有幸福可言。法国的著名小说家杜拉斯说过一句名言,上床45次,不如一次真正的爱情。 爱情并不是上不上床的问题,真正的爱情里面有幸福感。在没有爱情的单纯上床当中,有享受的快感,但是绝对没有可以命名为幸福的那种感觉。十五年后再看《泰坦尼克号》,你依然被它打动,因为他们演出了一种幸福感。《往日情怀》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是我们可以永远彼此拥有,但是我们可以不再相见。爱情是有内容的,幸福可以停留在你的回忆之中。平庸最大的危害就是让我们永远远离幸福感,而我们所要的不是快乐。吸毒也可以得到快乐,我们要的不是享受不是快乐,而是看起来跟快乐有点像,但是内容不一样的东西,就是幸福。你可以没有一切,但是有一样东西你一定要拥有它,一定要守住它,那就是信仰。这个信从何来?信从美感当中来。如果在这个解构的时代,解构主义认为一切都不确定的话,你可以不信一切,但你不能不信在美中呈现出的那种让你刻骨铭心的存在。当你情难自禁的被深深的感动,因而默默无语却泪流满面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在这个一切都不确定的时代,体会到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不来自你身外之物的东西,它来自生命本身,是生命对自身的那种祝福和肯定。超越平庸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自己不要平庸。我们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我们在今生今世才能善待自己。
中国文化里活得成功的标志就是让自己生活不能自理
有一首叫《幸福日》的诗,他说“从黎明到黄昏,阳光充足,生活一切过去的诗,幸福找到我,幸福说瞧这个诗人,他比我本人还要幸福。”这首诗把诗人界定为幸福的人,比尼采所说的轻松的人要深刻的多。尼采说诗人是什么人,诗人是让人生变得轻松的人。真正的诗不是写出来的,是活出来的。真正的诗人不写诗,写诗的人大多不是真的诗人,只不过是有一点文才而已。在今天这个时代,所谓的诗人差不多等于文雅的流氓。真正的诗人是不写诗的,他以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诗的存在,他让自己生活在诗当中,只有诗人能发现生活中的诗性。他发现诗并不是他写出了一首古文字式的诗歌。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要再补充一句,因为明白所以无畏。懂得生命是一种悖论,就是生离死别固然让人悲伤,但是永生不死会怎么样。如果永生不死的话那就不是悲伤的问题,那是让人恐怖的。哲学家对一个来访者说,如果我们的先辈,世世代代的祖先今天仍然活在这个世界说,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中国文化始终渴望一种不劳而获的生活,上班一杯茶、一张报纸,打发一些人,发钱的时候数一数,厚厚的一叠,感觉好极了。有人说在中国活得成功的标志,就是让自己生活不能自理。很多中国人觉得这样一种生活是成功,但是对于西方的一些人来说是悲哀。伊甸园的故事是一场悲剧,伊甸园是天堂的代名词。伊甸园的生活是无生无死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现成的就叫伊甸园。这样的生活是天堂吗? 女人比男人聪明,当亚当还糊里糊涂的时候,夏娃已经明白了。这种日子不能过,要离开这个地方。离开了以后,有忧患才懂得生命,才会珍惜生命。懂得死亡并不只有消极的一面,它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你会珍惜生命,其次你会尊重生命,再次你会热爱生命,你不会虚度每一天。在伊甸园里,你不用数着日子过,你不会死,你不死就没有意义。
“精英的反叛”对中国人来讲太奢侈
提问: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不仅很平庸也非常极端的,徐老师您是怎么看的?
徐岱:我说我们大家都应该超越平庸,你们如果有人想问我,你觉得这个可能吗?我只能选择我很赞赏的一句话回答你:“当你问我对这个事情有没有信心的时候,当我跟你讲我有信心,我对未来抱有信心,那是我说谎了;当我不说谎,我对未来很悲观、没有信心、绝望,这是真话,但是我不人道。”在今天这个时代讲希望就是谎言,但是绝望是一种犯罪。凡是稍微不甘于做平庸的人,都面临这个问题。你如果真实的话,你应该承认我们这个民族没有前途,我们永远成不了真正的负责任的世界大国。我们的文化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我们绝望了。绝望是一种犯罪,我们不能让自己绝望。好在没有上帝了,也没有那些先知先觉了,给我们留下了寻找希望的某种可能性。在希望的谎言和绝望的犯罪当中,我们不能犯罪,我们有的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甚至忍受善意的谎言。
提问:第一个问题,人性在您那里的定义或者内涵到底是指什么东西?第二个问题,徐老师您说超越平庸,一方面是个人的,另外一方面还有我们中国平庸的环境。您所谓的超越平庸是不是更多采用一种道德上的反省方式,或者是道德上的自我救赎,比如说像德国的总理下跪那样?第三个问题,我感觉徐老师好像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比较悲观,您认为中国平庸的这种社会结构无法改变,徐老师您是不是太悲观了一点?
徐岱:有一本书叫《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沦亡史不是做亡国奴的意思,而是堕落史。这本书从学术角度来讲,没有太了不起,但是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讲,它很有必要。在西方有两本名著,分别是《大众的反叛》和《精英的反叛》。《精英的反叛》这本书的前提就是对大众反叛的一种补充,他认为这个世界的问题是知识分子本身的问题。精英的反叛这个命题对中国人来讲太奢侈了,因为中国知识分子几乎没有反叛过。倬云老先生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谈到,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除了先秦时代的知识分子之外,战国以后的知识分子马上就彻底堕落了。他们完全是为了个人的名和利,对国家和民族根本不感兴趣。
今天科学与人文的争论已经不是问题。科学以它的非人化宣告失败,今天的大学教育也基本宣告失败了。比如说伦敦政经,英国为了国家的经济,把它当产业。前几年哈佛大学女校长在演讲中说,我们现在的大学培养人,首先想到是让他们有工作。这没错,但是千万要记住,人除了找工作之外,还要寻找比工作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人生的意义。科学教育的失败就是工具理性教育和单纯传授知识教育的失败。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类人:聪明的人和不聪明的人。衡量聪明的人和不聪明的人的方法就是看他做什么事。不聪明的人专门做一些很实用的事,去学的东西都很实用的。但是另外一些人他们专门学一些没用的东西,做一些看起来没用的事,但这些人是很优秀很聪明的。因为我们绝大多数后来要用到的东西,都不是你学来而是你无师自通的。没有一个专业可以让你找到一个现成的让你可以胜任的工作。真正的社会能力,不是学校教的,是你自学的。真正的大学要教的是要教让一般人觉得没有用的东西,但这恰恰是我们所有人不能接受的观念。
关于知识,汉语当中有三个概念,分别是知识,见识和胆识。知识不是一无是处的,知识是为长见识而服务的。见识是人对生命的关注,思考之后的收获,一个人很有见识是因为他能综合运用知识提炼出精华。胆识就是有胆量把知识付诸于行动的那种勇气,它也依赖于知识。 你不想做一个平庸的人,不能停留在语言的交流中,你得活出来,你得身体力行。我的绝望来自于中国人缺乏胆识。
中国文化的平庸源于看重身外之物
提问:您觉得中国文化的平庸,或者甘于平庸,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徐岱:对身外之物想不明白、想不通,对身外之物过于看重,唯一看重的就是身外之物。
提问:您认为中国文人的胆识是怎么消失的?
徐岱:胡萝卜加大棒。第一,你当奴才有饭吃、有好处;第二,你不当奴才杀头,就是两个结果。我年轻的时候身处中国平庸的环境,受到很多迫害,弄的我只好单腿下跪。我是搞体育出身的人,我的弹跳很好的,走路就蹦蹦跳跳的,他就看得不舒服,他说学生你走路怎么这样走,你不会好好走。我说什么叫好好走,后来我就宣布本人单腿下跪可以,你叫我双腿下跪,后果会很严重。
提问:我觉得大部分学生的审美都是很低的,他们并不认为这种低是一种问题,他们反而认为那些审美高的人做作,您是怎么看的?
徐岱:这说明我们的平庸文化非常厉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韦小宝。所有的宗教都钉死在幽默的柱子上。因为宗教是不能笑的,你一幽默这个宗教的权威感就没有了。民主社会才能幽默,所以为什么中国人没有笑话,因为我们实在笑不起来。
什么叫人文?人文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美来教。美可以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自然美有它的特殊性,艺术美可以把有些问题更加聚焦。在艺术当中最无聊的就是绘画,绘画的争论比较大,随便乱七八糟涂一涂就说是名画。说抽象两个字就是艺术的是胡扯。
提问:我觉得煽情和感动是有区别的,您是怎么看现在到处充斥着的那种煽情和滥情?
徐岱:打个比方说,幽默和油滑可以做一个比较,有两种笑声,一种笑声是有人在身体某个部位使劲的挠你,你开始不想笑,但是挠着挠着你忍不住,就哈哈笑,但是笑的时候很痛苦,这是纯生理的一种。还有一种是笑是情不自禁的笑,甚至对方没怎么表现,你就会心一笑。
提问:您刚才以一个学者的姿态,用逻辑的分析方法,说日本这个民族不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但我很喜欢日本的严谨。您能不能对日本人有另外一种评价呢?
徐岱:日本历史学家贾永三郎,他承认日本侵略了菲律宾、中国、韩国,后面发现教科书中删去了这部分历史。他到文部省去抗议无效后,就自己开始写教科书,他说我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犯下过多么可怕的罪行。随后,日本政府宣布封杀他所有的著作,你想想看,这样的一个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民族当中最优秀的人?
日本的动漫、动画非常可爱,但是你要记住这就是美学的诡异之处,美是可以被利用的。 “赏心”和“悦目”是可以分开的,赏心的东西一定要悦目,不悦目的东西不可能赏心,但悦目的东西未必是定赏心的。悦目会让你有煽情的感染,但是赏心真正叫刻骨铭心的感动。有一种感动是声音很响亮的,但是假的,比如说号啕大哭的悲痛,不如默默无言的悲痛。悲痛到极致的时候,是不会号啕大哭的。从目前的形势看,绝大多数悦目的东西是不赏心的,最典型的就是《阿凡达》。日本的文化只停留在悦目的层面,这是日本文化非常诱惑人的地方,也是日本文化毒害人心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16:21 , Processed in 0.08300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