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师读写修炼浅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0:1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师读写修炼浅谈
湖南 吴同和
语文教师的修炼,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德才识能、听说读写等专业水平的修养,包括语文专业以外知识的涉猎等等。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为达此目标,语文教师必须在读写两方面先学生一步。目前,老师们课堂教学,基本没有什么困难,教龄较长的老师还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很受学生欢迎——有一所中学,师生们戏将语文老师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并推出各派代表人物。但说到写作,老师们却面有难色。指导学生作文,讲得头头是道,而自己却无法垂范,包括写“下水文章”。尤为可悲的是,评职称,交论文,竟然请人捉刀!当然,老师们也有自己的苦衷:相对于其他学科,教语文最辛苦,最不能立竿见影;一星期虽然最多也只有十来节课,但要做好,绝非易事。找资料,写教案,写学案,改作文,上课,辅导,命题,阅卷,不时还要对付上级检查;很多语文老师是班主任,因此有更多的常规事务和非常规事务要处理,自然包括那永远也做不完的学生思想工作……一天24小时,可用的时间有限,这些工作忙下来,再干点油盐柴米、养老育小之类的家务事,确实也没有多余时间读书写文章。但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一方面,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参加教改教研,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不能只“教”不“学”,只“读”不“写”,而应该挤出时间读书作文,给自己定指标,下任务,积极参与教研教改课题建设。只有这样,写作水平才能日渐提高,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学教双赢。
读书是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举世闻名的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说得好:“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严谨。”
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之首的著名诗人、藏书家尤袤(1127-1194)曾对好友杨万里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意思是说,饥饿时读书,可当作肉(充饥);寒冷时读书,可当皮裘(御寒);寂寞孤单时,把它当作朋友(交谈);忧愁烦闷时,把它当作金石琴瑟(解闷)。民间流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换一个角度解读,这句话是否蕴含“读书可以招致财富,读书能够获得愉悦”的意思呢?
读书不仅可以占有知识,还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以养成高雅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1775—1849)《退庵随笔·政事一》曰:“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矣!”苏轼《和董传留别》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董传是苏轼的好友,很贫困,但腹有诗书,气质高雅,苏轼非常赞赏,离别时写诗赠予。“腹有诗书气自华”句,凝炼概括,阐述了读书与修养的必然联系,强调了高雅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是绝然不相同的。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质”自然超凡脱俗:这大概就是梁章钜所说的“书气”吧!
怎样读书?古今中外名家总结了许多经验。
后人将南宋大理学家朱熹(1130—1200)读书之法归纳为“二十四字诀”:
1.循序渐进。读书要按照书本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统、有步骤,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朱子曰:“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2.熟读精思。一是“读”,二是“思”。朱熹认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如果“只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仔细。”
3.虚心涵泳。读书要仔细认真,反复研磨,反复体会;切忌走马观花和浮光掠影。朱熹曰:“观书但当虚心平气,以徐观义理之所在。如其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人之言,亦须更加审择,自然意味和平,道理明白,脚踏实地,动有依据,无笼罩自欺之患矣!”
4.切已体察。读书要依靠自己努力,重视书外功夫。即要结合自己的思想、经验,从书外去体察书中之味。朱熹认为:“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复就自家身上推究。”
5.着紧用力。读书是一件费心费力的苦差事,须抖擞精神,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群疑并兴,寝食俱废”,才能有所收获。
6.须教有疑。读书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还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培根随笔录·谈读书》也有类似的劝勉:“读书不可存心吹毛求疵,不可尽信书中之论,亦不可为己言掠词夺句;而应该斟酌推敲,钩深致远。”
这些都是至理名言。
所以,对于书,借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句话:“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这是最基本的一步;就像进少林寺学武功一样,首先必须得学会站桩,扎马步,伸拳踢腿……然后才有可能系统学拳,进而博采众长,学攻防之道,悟法外之法。但是,有些朋友,不愿博览群书,读书常常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有些朋友,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满足于“快餐式阅读”,不看原著,无法吸取作品的精华。还有些朋友,读书不得法,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只是随意翻翻……
我读书不多,也没读好,但阅读兴趣比较广泛。无论精华糟粕,先“餔其糟而啜其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图书,乱七八糟读过不少,虽然是囫囵吞枣,虽然是一知半解,但给后来的教学和写作,带来了不少方便。“学问是逼出来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村中学教书,曾“瓜菜代”地教过中学数理化、政史地,甚至音乐体育;为此也读过几本相关的书刊。上世纪80年代初,受聘为函大、电大和在职教师上课,为多储存“几桶水”,不至于在课堂上闹“水荒”,于是“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1999年,年近花甲,正式在高校客串,兼任“中学语文教育学”、“写作学”、“大学语文”及省市初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为满足中文系学生和骨干教师要求,于是努力加油充电,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几个系列的书;但这时候,忘性大于记性,猴子捡苞米似的,边读边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啊!2006年,购置了电脑,将纸本阅读与电子阅读结合了起来;进入“中华语文网”,认识了很多会读书的朋友,从他们的博文里,又补充了不少营养……几十年来,读书如同“雨中登泰山”,有苦趣,也有乐趣,个中三味,难以言传!
中学语文老师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思维定势:教师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满意了,高考中考不拖后腿,就没有遗憾。至于写文章,搞课题,那是少数人的事。能发表几篇文章,当然是好事;不能发表,也很正常。因此,多数老师很少练笔。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语文教师超过半百,在各级教学大赛获奖,大有人在,有的老师甚至拿过国家级奖项;但在语文报刊、尤其是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却凤毛麟角。
殊不知,教书和写作,如一鸟双翼,缺一不可。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只会讲文章,不会写文章”的人,只能算“半个语文教师”。所以,老师们应该把写作修养纳入强化自身素质结构的计划。应挤时间,勤练笔,积极探索写作之道,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努力提高写作水平。这样,教学活动就会更自信,更得心应手,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实践证明,对于教师而言,写作活动可优化阅读品质,可提升认知水平,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文章一旦被发表,无论在哪一级报刊,无论稿酬有无,都有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举而三役济”的大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黑龙江劳动模范、特级教师白金声认为:“一个不喜欢写作,不擅长写作的语文教师是不能底气十足地站在讲台上的。因为一个语文教师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他教学质量的优劣。”
罗马尼亚文学家、哲学家埃·米·齐奥朗(1911—1995)曾深有感触地说:“假如没有写作本领,真不知道我会成为什么。”在他看来,“写作便是释放自己的懊悔和积怨,倾吐自己的秘密”。我们也有“秘密”,感怀更多。每天进行的教学活动,以及那无处不在的感动与困惑,回望与梦想、探索与迷失、经验与教训等等,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如果能及时捕捉,一定能写出锦绣文章。
写作活动是一条光荣而又布满荆棘的路。《文心雕龙·知音》曰:“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圓照之象,务先博观。”这句话意思是,演奏了上千支乐曲,才能懂得音乐;观察了上千把佩剑,才会识别宝剑。所以想获取全面察知的法则,务必事先广泛阅读。语文老师,要写好一篇教学论文,首先需要有“操千曲”、“观千剑”的积淀,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勇气。
清人郑板桥(1693—1766)画竹的体会,对老师们学写文章,极有启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写文章,投稿,不能怕失败。屡战屡败,也不气馁,接着再干,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这用得上毛主席1949年为新华社写的评论《丢掉幻想 准备斗争》一段话:“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几十年来,我潜心教学教研,将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整理成文字。刚开始,文章寄出去,多数是“石沉大海无消息”。终于,1983年4月,《语文教学》(现《读写月报》)刊发了我一篇关于中考研究的短文,600字左右。此后,陆续在《中学语文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了几篇高考作文研究的小文;上世纪90年代至于今,已在全国各级语文报刊发表文章、编制试题200余篇(次)——近5年来,每年都有十几二十篇长短文章发表在各报刊,部分文章见诸《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当代教育论坛》等核心期刊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柳州师专学报》《船山学刊》等高校学报;曾参编高等师范院校主干科目教材《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学》,参编中学语文教辅读物和柳宗元诗文研究等书30余种,出版了拙著《愚悟集》。
我写文章的大致流程:首先,确定主题,理清思路,拟定写作提纲。第二步,确定语言形式(语体文或文言文),写草稿。初稿写成,进入修改环节。常言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一步工作最要紧,也最花费时间;于我而言,写初稿与修改文稿的时间比是1:4,有时甚至是1:5,1:6。大约与年龄有关,或者是因为如今用电脑写作,修改起来特别方便的缘故,我写文章,习惯于修来改去。有时怀疑,改了若干次,会不会又返回到原稿?文章基本定稿,好像满意了,还得请好友提意见;然后“冷却”几天,再阅读修改……如此反复多次,才敢“出笼”。
契科夫有句名言:“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巴金则明确表示:“我愿意做一个‘写到死,改到死’的作家。”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作家,没有不重视文章修改的。唐代诗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曹雪芹《红楼梦》,合73万多字,自言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约5万字,手稿反复改了近200遍才最后付印。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68万多字,前后经过12次精心修改;而小说《为克莱赛尔乐章而作》,全文虽只有5页,原稿却有800页之多……学习这些名言典例以后,能更进一步认识到修改的意义:为使自己的作品经得起时空检验,使自己获得的认识或审美愉悦传递并感染读者,就必须对文章反复修改,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包括音韵平仄的调适。
定稿之后,就要确定标题的措辞。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非常重要;须力求言简意赅,形象醒目,语词精当,平仄谐和。列宁《农村贫民》,仅第一章标题就改了4次。我拟标题,常常修改更换无数次。有时睡在床上,想着想着,会忽然坐起来,打开电脑……《情景莫辨 悲欣交集》《思亭描古柳 染翰画河东》《“解愠阜财”与“内圣外王”》《放怀意气排空易 落指阳春定调难》《状物·抒情·明理》等标题,就是这样“诞生”的。
关于文章语言形式,有时用浅易文言文表述,会予读者以新鲜之感。我写书序、书评、舜文化、柳文化类文章,偶尔用之。如《柳宗元研究·晋湘篇》的书序《知人论世 稽古发微》,通篇竟使用了浅易文言文。现摘取两段:
三晋历史悠久,上溯春秋二周,代有才俊脱颖;湖湘文化厚重,祖承虞舜炎帝,不乏人神领衔。柳公河东者,祖籍永济,流贬永州,濡晋湘文化之养,集志士家国之忧,穷经悟道,言志抒怀,煌煌大著,泽被古今。晋湘二地学者文人,读柳研柳,纵横上下,知人论世,稽古发微;其高朗之作,亦学界之财富也!
……余之才学德行,不及中人,受命辑录师友治柳成果,虽力有未逮,而气倍辞前。遂行以心动,矢由意发,诚惶诚恐,依纲目而遴选之,惴惴然若履薄冰矣!入编尚顾瞻犹豫,割爱则愧疚踟蹰。一而再,再而三,校阅,勘误,编排……乃成雏形;历岁余,复如是者三,终得以付梓焉!
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我写作,就好像“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始而秤砣般沉到底,常呛水,多被淹,吃过许多苦头;继而可以在水上沉浮,获得些微自由;到如今,开始学习“沉到底”的本领……拙著《愚悟集·自序》一段话,是我几十年的写作体会:
余之为文,常顾此失彼,见兔忘犬,喜骛言语之谐和规整,多失立意之深刻鼎新,切中肯綮者鲜少,隔靴搔痒者甚多。囿于德才识能之有限,切磋磨砺之不足,积重难返,似成痼疾矣!虽孜孜乎欲入陆机《文赋》“文徽徽以溢目,言泠泠而盈耳”之境,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唯可痴想而无以企及也!
……
瞎吹了一通,“我是谁”呢?“棋罢不知人换世”,我却还痴迷于往昔梦境而做井蛙啼,不知井外之天有多大!
奢谈读写修炼者,更需加强修炼。
我就是如此。
                                          湖南
吴同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5 20:33 , Processed in 0.14148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