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汪政:日常叙事中的老师们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21:0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常叙事中的老师们
按:《江苏教育》杂志(教育管理版)暑期版(7、8合期)举办教师征文,分亲情、爱情、闲情等专题,这是为亲情专题入选征文写的述评。
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它提供一些路径,让老师们通过文字回到了日常生活。现代社会特征之一是专业细化与分工的明确,这当然有助于社会的进步,效率的提高以及行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但由此带来的负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人的片面化。在分工细密的社会,人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成为了工具。人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被训练和夸大,但其他的能力却被闲置和萎缩,生活与交往空间被分割,常常只局限于一个封闭与狭小的环境,特别是性格、心理与情感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不再丰富的自然的生气勃勃。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社会也在不断地创造和改善条件,甚至不断地缩短工作日,提供尽可能多的闲暇时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恢复人的健全心智,但是在一个崇尚效率的时代,人就如同爬上了滚筒的小老鼠想停也停不下来。这种个体的生存状况其危害性在不同的行业是不一样的,对一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它可能仅及于个体,但对另一些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受到伤害的就不仅仅是他本人,还会涉及到他的产品与服务对象,比如教师。教师是与人打交道的,从理论上讲,他要对一个人的终身负责,要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老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能力,而且要让学生认识社会,懂得生活。不能设想一个自身偏窄的人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与使命。现在对学校与教师的诘难之一就是只顾分数与升学率,只顾教书忘了育人,究其原因,除了体制制度外,教师自身的“片面化”应该是潜在的因素。所以,要让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要解放教师,让教师不断地回归生活,回归日常,回归社会。这方面的途径很多,以文字的方式进行日常生活的叙事,激活那些本职工作以外的经验,恢复并反复体验那些被遗忘、遮蔽的情感世界确实有其积极作用。在这次的主题征文中,我们看到了老师们工作之外的生活画面,他们敞开了自己的生活,请来了他们的亲人,他们从被社会、被学生格式化了的教师形象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里有他们的油盐酱醋,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甚至生离与死别。我们看到了他们幼稚的童年,成长的烦恼,生活的不易,种种世俗人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想,这样的回忆与书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一些习焉不察的事物会凸显出来,一些熟悉的人会变得“陌生”,一些情感会滋生起来。当老师们从稿纸或显示屏上抬起头来时,他们的目光将会变得深邃而又充满柔情,他对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肯定有了一番不同于往日的理解。
当然,当一个教师进行职业以外的日常叙事时,他的职业精神与职业思维还是会不自觉地参与进来。他会发现,其实变化着的不仅仅是学生,他自己也一直在变,一直在成长。促使自己成长的就是生活,教会自己成长的就有自己的亲人。正如林春曹老师在不惑之年所体悟到的:他“已从一个父亲的儿子,变成了女儿的父亲,从偏于一隅的老家,走进了现代都市的新家。身边的人事景物,每天都在变化,但我知道至少有一样东西一直没变,从我来到这个世界起,就一直庇护着我的,就是那份浓浓的亲情。亲情是一张网,它把父母、我、妻女织在了一起,去捕获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幸福。”(《菜饭·台灯·电话》)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生他养他的父母,许多老师出生在农村,他们的父母文化并不高,有的大字识不了几个,但是,他们的爱,他们纯朴的性格,他们的经验与生存的智慧和本领不少是书本与学校学不到的,而这些会让他们的子女终生受用。储冬生老师说许多道理都是从父亲那里明白的,比如遇到困难和矛盾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一个人的不怒自威来自于他平时的言行,他甚至在回忆中发现,父亲早就运用了赏识教育与“档案袋评价”的方法,他小时候“在家练字的时候,爸爸都会从我练字的纸当中选一些好的收起来。等到我下一次寒暑假再回家的时候,他又会拿我新作品和原来的作品作比较。让我能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是说父亲真的是个教育家,而是“有爱就有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智慧的源泉,爸爸的教育智慧就是源自他对儿子的深沉的爱。”(储冬生《父亲的背景》)父母的教诲或影响长并不因童年的结束而终止,这样的关系可以说是终身的,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韩素静老师发现,母亲的生病让她明白了不少事理,在服侍母亲的日子里,她不断强化自己的角色,磨练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品质,获得应对困难的能力,她的人生在升华,“我自己甚是惊讶:原来,我也能长大。”“原来,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原来,每次成长,都是一次痛苦的蜕变……劫难,使我悄然长大!”(韩素静《陪你走过……》)陈铁梅老师说自己与儿子是“彼此生命中的贵人”,因为她有一天发现,儿子“早就把自己看成了爸爸妈妈的守护者了。”(陈铁梅《彼此生命中的贵人》)杨采娟老师也对儿子充满了感激:“只因于你,我才是一个母亲。只因于你,我才得已成长为一个母亲,走向最好的那个自己。陪伴你成长的过程,我才得已真正长大。感谢上天的恩赐。我亲爱的儿子,感谢有你,谢谢你陪伴我成长。“(杨采娟《遇见,美好的岁月》)一个老师对自己的成长有清醒的认识是必要的,一个老师觉得自己仍然在成长更为可贵,因为只有对自己的成长经历有清晰的了解,他才会理解另一个人的成长,并与他分享成长的经验,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仍在成长,他就不会狂妄和唯我独尊,也才会平等地与人相处。而这些对一个老师来说是多么的不可或缺。
这些经验与认识还可以提升和迁徙,它会促使老师们进一步思考,教育其实不仅发生在课堂上,教育其实无处不在。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的历史并不长,但没有学校教育这种制度与形式,教育依然存在,否则就不可能解释人类的成长史与文明史。即使在现在,学校教育也依然只是教育的一种形式,社会与家庭仍然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俄国学者洛扎诺夫就说过“家庭是真正的学校”,当孩子在毫无自主的情况下来到人间时,他面临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当然是经济的,但它同时几乎含有这个社会所有的构成因子。孩子的降临使家庭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受益者首先是成人——“家庭会因为孩子而变得温暖和欢乐”。成人同时成为教育者和孩子的楷模。有孩子的家庭,“迫使成人在家庭中必须目光更敏锐,更热爱劳动。” 就像王凌老师所感悟的一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当然,年幼的孩子并不具有取其精华的辨别能力。父母必须做出好的榜样。”(《生活着幸福着》)按照分工和人类文明传承的惯例与模式,成人显然承担着对下一代培养与教化的职能,实际上在另一个意义上与孩子构成了教育上的授受关系。如果在一般的家庭,这种关系可能是偶然的,习惯的,经验性的,甚至是不自觉的,但对教师来说,就是自觉的,思考的,甚至是实验性的,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他会发现因环境与关系的变化而带来的许多在学校和自己职业中不易发现的东西,或质疑自己职业中的一些自以为有效的东西,当然也会促使自己坚持某些犹豫不决的理念,家庭在老师这里常常成为教育反思的空间。范崚瑱老师就觉得“教师的职业背景对我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好处并不多,目睹了那么多鲜活的小生命在当下教育中忍受痛苦,我逐渐觉醒——成人世界在对稚嫩的生命犯罪。”她认为,“人原本是最自由的——从那不可知的世界来到这个纷繁的人间,人都有着自己的天性,飞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纯良本性,没有城府的明净心性……孩子的心灵原本是多么的自由呀,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世界,解释着世界,世界以孩子本能感知的状态存在着,同时具有着无限的可能和丰富的意义。”所以她尖锐地指出,“现在的教育不但没有成为解放人的工程,反而越来越早地、越来越多地给人加上枷锁,精神的枷锁,以此驱逐、剔除不符合社会要求的、纯属个人的思维,体验,诉求,妄图用社会希望的共同意识置换个人的意识,抹平千差万别却无比真实的独特个性,犹如炮制了一批统一规格的罐子,要把所有的雏形期的生命体塞在罐中,生产一批标准的产品。而许多家长迫于竞争和生存的压力,不由自主地成为了这种教育的同盟。”(范崚瑱《陪着儿子走过的日子》)这样的反思当然是有价值的。
如果说到家庭教育,我对老师的尽职与努力感佩的同时也有保留意见。一些叙述好像是成功教育的经验介绍,甚至不无自恋与炫耀。涉及的方面也更多地集中在孩子的知识与能力上。因为不少作为家长的老师都是“好老师”,所以就把自己的职业带到了家庭,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这样,家庭就成了学校,这就值得讨论了。它实际上是当今教育功利化在家庭教育上的体现,也是整个社会教育焦虑化的典型体现。而在理想化的教育格局中,学校、家庭与社会应该各司其职。洛扎诺夫认为家庭应该“培养儿童最重要的文化品质,给儿童最高尚、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有规律的、宗教性的、富有诗意的东西。”我以为洛扎诺夫的这句话可以推荐给家长们,“我们实际上不能使儿童脱离我们,把他们隔离于我们生活和劳动方式之外。因此,谁能教导我们并号召我们劳动,指明劳动的意义,谁能向我们阐明生活,他就能向我们的儿童阐明未来。”在这方面,老师们理应为全社会,为其他家长们做出榜样。
我赞赏老师们从职业的角度对家庭、亲情与下一代的思考,同时对他们由家庭与亲情出发对人生的体察,对形而上的许多感悟也心生钦佩,这就使日常的亲情叙事显示出了思想的光质。帕斯卡尔称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但是,这样的品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特别是独立的思想在当代更为稀缺。我们的物质生活在一步步改善,然而与此相比,我们的思想品质却日趋下降。满世界看过去,到处是声音,到处是文字,在这个传媒、特别是网络异常发达的时代,似乎到处是“思想”,但只要认真地考察一下,许多都是泡沫,除了自以为是的、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的言论之外就是大量的拷贝、复制。谁应该对此负责呢?我觉得教育工作者应该勇敢地思想,他应该能思想、会思想,并将思想作为自己的追求与日常行为,学校从来就是思想的生产地与集散地。其实,思想不必求大,也不必求深,甚至也不必刻意求新,真正的思想应该从自己开始,从生活出发,它可以是抽象的,更应该是生动的和鲜活的。它可以是自己的独创,也可以是对经典与传统思想的传承或再思考,因为这样的思考是从自己出发的,是融入了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的,那就带上了自己的色彩,也就能为自己所用,而说到底,思想首先就是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寻找理由。因此,从许多老师对生活与亲情的感悟中,我不仅受到启发,更受到感动,它们看上去上那么平实,但我看得出来,他们是真诚的,对这些思考是发自肺腑的,他们是信赖这种思考的,对他们来说,什么都仿佛是第一次的发现。陈轶棠老师说,“总有一些人,默默地守护在我们身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无论走到哪里,我们以为他(她)们会一直紧随身后,所以没有一次愿意为他(她)们回头或是放慢脚步;直到有一天,那些事突然从我们的身边停止,那个人突然从我们的眼前消失,生命如同一件精美的瓷器,刹那间,出现了裂缝。那一刻,我们才惊觉,那些人、那些事,原来已经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陈轶棠《说不出的爱》)陈老师的文章是对祖母的回忆,但他超越了一般对长辈生平的介绍、对长辈养育的感激,他一边回忆一边思考,反省晚辈总是做得太少,总是留下遗憾,他用了一个词,“裂缝”,非常好,裂缝不仅是亲人的失去给生活带来的遗憾,还在于与亲人相处中的未能尽善尽美,裂缝就在那儿,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思想是真切的,有用的,也是形象的,带着生活的温度。杭蓉珍老师讲叙了一个妈妈接力的故事,母亲、我与女儿,一代代就这么过来了,看上去这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但一旦将目光投向遥不可及的过去,家族的故事就被超越了,“每当我的目光越过母亲的肩头,向后追溯,总能依稀能看到慈祥的外婆,看到外婆的母亲,以及很多很多个母亲……每个母亲都是生命的起源,她们并没有被时间的灰烬湮没,而是静静地站在我们生命的最深处,闪烁着神圣的光辉。她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排列成生命的中轴线,而母亲、我和女儿都是其中的某一个节点,而且,依然会不断延续、传承……”(杭蓉珍《牵手》)这就有历史的意味,有了关于生命的伦理。再如柳袁照老师对生与死的思考,高子阳老师对经典作用的叙述,朱煜老师对书写魅力的呈现,王艳芳老师的乡土情结,高万祥老师从情感中获得的力量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看上去似乎并不在意什么思想,但思想就在那些不经意的叙述中如夜空中的星星明灭可见。
    本来还想细细地说说老师们的文字的。教育是一种话语,是交流的艺术,可以想见文字对老师,对教育教学的助推作用,不一定是语文,一切教育与教学都离不了文字。我看到老师们在这次亲情叙事中文字上的努力,柳袁照老师的平实、随性显示出文学上令人吃惊的修养,范崚瑱老师则将散文与戏剧结合起来,尝试了文体上的复调,而高万祥老师的每一次叙述都由手机短信开始,表明了我们老师已经认识到新兴媒体对传统表达方式的渗透和改变……这些都可圈可点。相信这些都会对老师们的表达产生影响,甚至会带来他们教育叙事上的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3:39 , Processed in 0.08608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