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傅国涌:这个时代的教育、写作和启蒙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4:1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傅国涌:这个时代的教育、写作和启蒙
我们未必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时代。一位企业家如此总结道:自唐以来,但凡处在经济走上坡路时,就会出现四大社会现象:一是富人追求消费奢侈品,消费热情空前高涨;二是收藏市场空前活跃;三是富人喜做小慈善,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以获得内心满足;四是洗脚店到处都是,人们忙于养生,保命。这是小富之后就会出现的现象,也是当下社会存在的现象。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现的是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
我们需要大地,也需要星空。星空在每一个施教者与受教育者的心里,我们需要重新找到星空,怎样才能找到?唯有教育,才能改变社会。
1949年算起,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三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忙于搞阶级斗争;第二个三十年,忙于搞经济,我国已经成为GDP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种快速发展是以耗费资源为代价换来的,人口宏利、土地宏利已经吃尽了,地上资源、地下资源、廉价劳动力也用尽了,这就意味着不可能再持续性地保持高增长势头;第三个三十年,也就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期,重点应该落在社会建设上。而建设健康的社会,前提是要有健康的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当前,对我国教育批判力度最大的是电视媒体,《人民日报》对教育批判的力度也在加大,基本上对基础教育持否定态度。教育有毛病,社会就不健康。一位大学教授曾感慨:现在的大学生不读书,因为教授不读书。
我们谈教育,起点是批判性的,终点应该是建设性的。那么如何改善和转变我们的教育?我觉得有三个关键词:平台、精英、团队。
首先需要平台。网络是极其阔大的平台,平面媒体和互联网积聚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空间。
其次需要精英。何谓精英?我认为精英不是指那些有名、有权、有钱的人,而是对民族、社会和他自己负责任的人,他可以是任何一个职业的人。在古代,士与士绅是“支柱”,是社会的精英,不是因为他们有土地,读了书,而是因为他们承担了责任,用言行证明了自己是社会的“支柱”,赢得了尊重。在当下,愿意读书,而又有经济实力与闲暇提升致力于自己的企业家,最有可能成为精英。精英的另外一个特征是专业性,无论他是做厨师,还是做教师,甚至是修自行车的人,只要他在自己的专业上有出色的表现,都可能成为精英。此外,精英还应该是用行动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人,能够基于人类的同情心、怜悯心而去关心。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只有单位人、职务人,而缺少具有独立意识、担当精神、专业才能、心忧天下的精英阶层。有了互联网这个平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都有可能造就一批社会的精英。
再说团队。精英若是单个的、原子化的、孤立的,就容易被社会淹没,因而需要形成有沟通、交流的团队,形成渔网式的网络。精英是这个网络中互相呼应的节点,有能力辐射到整张网上。
一位教师曾说:“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哪怕力量很微小,但我在改变着中国。”他说,作为教师要将真正好的、健康的信息透露给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哪怕只是给他推荐三本好书,也许就改变了他的一生。
中国的教育重心正从大学逐步下移,到中学,再到小学。一位出版界的朋友将1912年的教科书影印出版,从这套书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语文教科书曾经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它是从孩子的认知角度出发,寻求打造新社会的基础。
我们正处在经济、文化、制度的变革路口。未来中国往哪里去?其主导方向是全球化社会。每一个鼠标都有可能在推动社会的进步,而推动社会向着健康方向演进的主力军是精英,是一个个负责任、敢担当的普通的中国人。
许多中小学教师做着平凡的职业,为应试拼杀着,但他们有很高的阅读眼光,视野开阔、判断能力强,与时代不脱节,他们就是精英,是时代往前走的基础。政治意义上的新中国可以靠改朝换代,但社会意义上的新中国靠人。不管时代背景如何,身为教师,你首先要把自己铸造成“器”,扎扎实实从一个起点做起,在完成这个铸造过程的同时,将自己的能力奉献给社会。
人的社会,只有改变人、塑造人。教育就是为了造就人。以前将中、小学降低为是升入大学的附属学校,是为大学输送人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只有恢复中、小学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否则,许多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仅仅将之视为自己养家糊口的一份职业,而缺乏身为教师的尊严感。
如果刚性的体制一时难以改变,那就要改变自己,让自己有尊严,有脸面,成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
怎么改变?首先是话语的改变。一些名师讲课是“浮”起来的“浅”,过于抒情,太有设计感,好的课应该是生命的对接、交流,中间有沟通。很多高级教师教学是技术性强,但超越性不够。我们不能只有土地,没有星空。中国的教育历来重视“数”,即技术性,而不重视“道”,即超越性。重建中国的“道统”“学统”是关键。做教育的人,找到一种新的话语方式,就是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梁启超的“新民体”影响了几代人。
“文明不是设计出来的,是在地上生长出来的。”在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就与生活、生命有关,与有付出、有责任的生命有关。
最后,送给大家几个字:“不慌不忙”“慢慢细细”。很多人一生都在忙于 寻找更多的“0”,但如果没有前面立起来的“1”,那所有的“0”都只是“0”。重新寻找资源,就是寻找前面的那个“1”。
(本文系傅国涌先生在本刊2012年重点作者会上的学术讲座录音,由王芸编辑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8 18:22 , Processed in 0.19945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