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有独钟的《日记杂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08:2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民间读书报刊扫描(二十四)情有独钟的《日记杂志》作者:高远斋康健博客
情有独钟的《日记杂志》

——民间读书报刊扫描之二十四
据我所知,有关日记的报刊曾经有过这样几种,按照创刊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青少年日记》《日记报》《日记人报》《日记》和由《日记报》演变而来的《日记杂志》。在这些报刊中,和我联系时间最长的,是《青少年日记》,从她一九八五年创刊那天起,我就成了她的忠实读者和作者,一直延续到二零零五年。
二十年的悠长岁月,是她伴随我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走到了天淡云闲的生命中年,是她把我引进了日记研究与日记教学的领域,也是她见证了我的人生的辉煌。
是啊,在那已经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在《青少年日记》上发表了数百篇人物专访、名人与日记系列文章。打开那二十年间出版的《青少年日记》,几乎每一期上都有我的文字,有时同一期上居然还能发表两篇。也是在那二十年里,我指导学生在《青少年日记》上发表了几十篇优秀日记,其中有八名学生先后登上了《青少年日记》《小学生日记》杂志的封面,创造了在全国范围内同一名老师所教的学生成为该杂志“封面人物”的人数最多之最,因此也奠定了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回想起来,那是我最为风光的二十年,也是我最为得意的二十年。可是,人这一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随时伴你左右。也许,生命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却会不遂人愿地渐行渐远,乃至成为终身的遗憾。
时间进入二零零五年以后,由于《青少年日记》的主编更换,更由于她的办刊风格的突然转变,使我从此以后便与她失之交臂,成了心中最深的隐痛。至于那些美好的往事,也已全部变成了再也无法复原的记忆。
是的,我告别了《青少年日记》,《青少年日记》也告别了我,我和她之间,再也没有了那种来来往往的密切联系,但这并不等于我告别了日记。相反,自从和《青少年日记》失去联系以后,又有一种与日记相关的刊物进入了我的生命之中,那便是民间读书报刊之一的《日记杂志》。
《日记杂志》的前身是《日记报》,关于《日记报》,我已写过《我爱〈日记报〉》一文,专门抒发过我对她的那份挚爱。今天,我只想谈谈《日记杂志》。
《日记杂志》由我的文学导师、和我有过十八年密切联系的自牧先生主编。由自牧先生来编《日记杂志》,应该说是再好不过:首先,自牧本身就是一个以日记闻名的作家,他的日记,记录了当代文坛上尤其是民间读书人的蛛丝马迹,成了读书人争相传阅的宝贵文字;其次,自牧在文化界有“好人自牧”、“及时雨宋江”之称,他能够更大范围地联系到更多的名家为杂志撰稿,能够最大可能地提高《日记杂志》的质量和品位。事实也确实就是这样。自从自牧主编《日记杂志》以来,《日记杂志》在读书界的影响“噌噌”上升,赢得了上至读书名家如姜德明、钟叔河、贾植芳、文洁若、杨静远、来新夏、龚明德、陈子善……,下至普通读书人的广泛赞誉。
打开已经出版的十多卷《日记杂志》,可以看出自牧先生在编辑《日记杂志》时的良苦用心。是的,为了编辑《日记杂志》,他约请作者撰写稿件,逐一校对文章内容,亲自设计栏目版式,跑印刷厂,跑发行甚至逐期给全国三百余名文朋诗友签名、题句并一一邮寄,其间的辛苦,绝非亲历者所能想见。
翻开触手可及的《日记杂志》,其精致的封面设计、丰富的杂志内容、精美的内页插图,真是叫人百读不厌、爱不释手。
《日记杂志》的封面设计和其他民刊全然不同,每期封面,都影印着一位文化大家的日记手迹,一方面展示了大家们的书法艺术,一方面让人看到了这些大家在写日记时的认真态度。每期《日记杂志》一到,我都要反复欣赏那些“封面手迹”,徐志摩的、陈左高的、阳翰生的……读他们的日记手迹,读出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品位,一种享受,一种境界。是啊,这些大家们在写这些日记的时候,绝然想不到它们会发表,更不会想到这些蕴含着自己喜怒哀乐的日记手稿,会被影印在杂志的封面。然而,正是这么多的不曾想到,让我们看到的却是他们的那份真的性情。表面上看,它们只是一些日记手迹,但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却绝非几行文字所能说清。
《日记杂志》的内容,更是异彩纷呈、精彩夺目。先看看它的栏目设置:“日志杂徂”、“日记情结”、“旅行日札”、“日影公园”、“连载·选粹”、“辞典·书简·拾遗”……,真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日记杂徂”,发表的是一些有关日记的历史钩沉,像柳和城的《〈传声杂记〉中的穆藕初史料》、傅国涌的《〈蒋介石日记〉中的抗日战争》、《〈沙汀日记〉中的赵树理》等等,这样的文章,既能让人了解一些历史的真相,又能给日记写作者极大的信心,从而使更多的日记写作者知道:今天的日记,也就是明天的历史。
“日记情结”选发的全部是日记爱好者、日记研究者的内心独语,一篇篇饱含着作者情与爱的文章,道出了每一位日记写作者痴爱日记的心声。陈学勇的《答〈中国百位作家教授谈日记〉编者问》、寇广生的《杜鹏程与日记》、周国平的《写日记的习惯》等,可以说是这类文章中的代表作品。在陈学勇看来,促使他断断续续地写了数十年日记的,不是别的,而是习惯。在《答〈中国百位作家教授谈日记〉编者问》中,他说:“比起坚韧毅力和崇高信念,习惯是平常得很的,然而它真有力量,这力量或可胜于毅力、信念。”
在寇广生的《杜鹏程与日记》一文中,寇广生引用了杜鹏程先生写给他的回信中的一段话:“照我看,不热爱人生,不热爱生命,不对生活充满火一样的热情,要坚持几年、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写日记,恐怕是不可能的。在我所写的日记中,数战争中写的最充实,最有用,最有感情。对我来说,最为珍贵。那时写的日记,真正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行军时,我便把好多日记本用包袱包起来,往腰里一缠,蹲在战壕里在膝盖上写,急行军后趴在老乡的锅台上写,在烟雾升腾、子弹横飞的阵地上写。”这段话,道出了著名作家杜鹏程对于日记的一往情深。
周国平先生是著名的散文作家、哲学家,他对于日记,更是情有独钟。在《写日记的习惯》一文的开头,他就直截了当地写到:“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面对着青年学生,我经常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中学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有两种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就终身受益。这里我只说一说写日记的好处。”接着,他分别罗列了写日记的四大好处:“第一,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第二,日记是灵魂的密室。”“第三,日记是忠实的朋友。”“第四,日记是作家的摇篮。”与此同时,他又一一阐述了他对这四点的深切体悟。读了周国平的这篇文章,使人不能不感到: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写日记真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
“旅行日札”也罢,“日影公园”也罢,发表的都是日记人的日记原作。读这些日记,仿佛是跟随了这些日记作者,或游山玩水,饱览祖国的秀丽风光,或与他们围炉琐话,倾听他们的真实心音。
“连载·选粹”,是《日记杂志》的一个保留栏目,几乎每期都有。陈左高的《中国日记史略》和自牧的《澈堂日录》,是这个栏目中我最爱读的两种文字。从《日记史略.》里,我了解了中国日记发展的历史,增长了许多日记知识;从《澈堂日录》里,我看到了自牧先生为文学、为朋友、为日记、为事业忙碌的身影,同时窥见了各地文朋诗友的一些行踪。
比如说吧,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举办的“全国第三届日记与日记文学论坛”,我也曾经躬逢其盛,但关于它的具体过程,我却不曾有过一个字的记载。而作为日记界这一盛大活动的主持人自牧,却把这天的日记记得格外详细,不但一一实录了开会的过程,就连一些细微之处,也被自牧先生记得有滋有味。“十二时,与会代表一起去校园内的兰惠公寓楼二楼的留学生餐厅会餐,我则应段华兄约与张部长、宗主席和天津刘宗武一起去百年老店东来顺涮羊肉,故临行把会上发的餐券分给了康健和李惠。”
从自牧的日记里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大概就是各地文友们喜欢阅读自牧日记的原因之一吧。
在“辞典·书简·拾遗”专栏下,发表过多篇峻青、王学仲、丰一吟、陈左高等文化大家写给自牧、于晓明、徐明祥等人的书信。这些书信,一方面回顾了他们自己写日记的情况,一方面褒扬了自牧、于晓明、徐明祥等人不计个人得失、潜心《日记杂志》的编辑发行、为日记学的繁荣发展出力流汗的可贵精神。品读这些意韵悠长的短简美札,心里涌动的,既有对这些文化大家关注中华日记事业的崇敬之情,又有对自牧他们的真诚钦佩。是啊,如果没有对于日记的由衷挚爱,谁愿搭钱搭时间搭精力去干这些劳什子的事情?
在《日记杂志》中,还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专栏:“日记书林折枝”。它尽管属于补白专栏,但其价值仍然不容人们忽视:它把编者所能搜寻到的一些日记书名、作者、出版社、印数、定价等等,一一翔实地介绍了出来,为日记研究者搜求有关日记图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举个例子吧,在《日记杂志》第四十七卷第一百六十页的“日记书林折枝”栏下,有这么一则:R一零零《郑振铎日记全编》郑振铎著,陈福康整理并撰《整理者言》山西古籍出版社二零零六年一月初版二七零零册,六十八点零零元。其中包括作者生前整理发表过的《欧行日记》(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一——八月三十一日)和《求书日录》(一九四零年四月一日——二月五日)。出版者注明:此书付梓之际,适巴金先生逝世(二零零五年十月十七日),而巴老在其写作生涯的最后一篇文章,恰好是《怀念振铎》,摘印了其中的几段文字,以纪念两位先生。
从这段引文中,不是就可以获得一些日记研究的信息么?像这样的文字,如果不是自牧、于晓明他们潜心搜集,又有谁会如此集中地搜辑好了让我们看呢?
这就不能不让人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喜欢日记研究的人对《日记杂志》情有独钟了。
《日记杂志》,还有一个有别于其他民刊的地方,那就是:在每期的末尾,都有自牧先生撰写的跋语,“跋”虽很短,但意味隽永,内涵丰美,是我每次必先读之的心仪文字。
《日记杂志》出了这么多年,要说影响,在中国读书界那当然是名声日隆、如日升天。但在十多卷的《日记杂志》中,最受读书人喜爱的恐怕还是《半月日注》《半月日谱》和《半月日志》,这几册《日记杂志》中的特刊,每卷以接力的方式,收编了二十四位民间读书人每人半月的连续日记,串联起来,在时间上正好一年。透过这三卷日记,人们不也可以看出这三年来的“中国一日”么?
听自牧讲,目前,他又在着手编辑第四卷类似于这种形式的《日记杂志》,但愿先生能把这一形式的《日记杂志》永编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日记杂志》将不再是名义上的《日记杂志》,而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日记》!到那时候,其历史价值,恐怕不是目前的我们所能料到的!

二零零九年十月九日,时H1N1甲型流感接触者已从我班学生中发现,全班放假,我则赋闲于办公室中撰写此稿。其他班级同学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朗诵声却不绝于耳……
(原载2011年8月1日《北京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22 , Processed in 0.11529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