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源远流长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09:3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记源远流长



日记的渊源,要追溯到人类结绳记事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过程中因需要而萌芽,伴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文化艺术科学的发展而发。不过古时留有史册的多无日期,这亦是古人留给我们考古学家的一个艰巨任务。
严格说,这不能叫日记,因为不是当事人连续记下来的。但凡有文字记载的东西,应是当时客观反映或经过大脑加工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把当事人所从事的活动,凡记下来的看作广泛意义方面的日记。其理由是,每记下一点东西,特别有了文字以后,都有一个特定时间记下来。不管是否标出日期,因为时间,是组成任何事物的因素和材料。也许当时,人们还意识不到时间的重要性,或因为没有编年的方法,无法标明时间。正是这样,许多人的记载留下了人类的编年史。
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华传统学术人伦道德源头得知:“历岁时以载笔识大识小,一话一言,靡不综其异同,征其典据,撞钟以莛,冀有余音,集腋成裘……5”清人孙星衍对《孔子集语》的评价,不像当今许多人对日记的描述吗?
“日记有篇章可稽的,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代张荫桓认为西汉已有出使日记,称陆生(陆贾)使越,苏武使匈奴,张骞寻河源,陈汤,甘延寿定郅支,博征约记,史佚之耳6” 。“俞樾则推溯于东汉,认为马笃伯的《封禅仪记》,就已逐日记叙登泰山之事,导日记之先河。至今被公认为最早的日记篇章,推唐宪宗元和四年(808)李翱的《来南录》,他逐日记载了来岭南的行役。及两宋,日记繁兴,政治家记朝政,出使者记行程,遣戌者记贬谪,典试者记科场,旅游者述游踪,随征者录战况,涌现了路振、王安石、曾布、欧阳修、黄庭坚、徐兢、赵拤、张礼、吕祖谦、楼钥、程卓、周必大等一批著名的作家和作品。特别是南宋陆游和范成大的日记,早以文学异葩驰名海内外,日本、美国分别有译注本或研究论著出版7” 。
相形之下,元代日记文学趋于衰落,文人较少写日记的习惯,因此作品留存的不多。
到了明代初建,帝王多标榜文治,一时期学者起而著述,“识大识小,掌故备焉8”。风会所趋,文人武将擅翰墨写日记的,代不乏人。
必须指出,到了清代,日记文学趋于鼎盛,出现了不少长篇巨帙,有的逾一二百万字,所记内容十分广泛。确是超轶前代,到了清朝中后期,“其中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作者经历着风云变幻的考验,由于门户被迫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并由于新旧学术思想的撞击,有事可写,有情可书,留存的日记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几乎超过历代作品的总和9”。
反映时政的有林则徐、李星沅、李慈铭日记外,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日记作者面临国族危亡之秋,对清王朝的畏怯求和咸丰帝的醉生梦死,对农民残酷盘剥,科学弊窦等实闻,对贪官污吏草菅人命,尽情揭露,童狐直笔,唯日记有之。
门户开放以后,反映世界出访者的星轺日记大量涌现,不少作者怀着救民于水火的民族自尊心走向世界,考察国外的科学技术,期有补于挽回国家的颓势。光绪初,郭嵩焘访法,学习外国先进科技,与法国学者吉乐福等交流,一致认为从文献文物看,中国过去在天文、光学、化学上的成就,曾遥遥领先于泰西。1889年崔国因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时,撰写了日记。他们是维新派,但对列强抱警惕心理,力主开展洋务运动,“自强立国”,因此在日记里着重介绍了美国科技,还分析了清政府割让香港,珲春10二地隐患,剖析世界上“强权即公理”的事实。“瞩目国际风云,观察敏锐11”崔公日记中反映的思想,至今一百年后还值得国人深思、借鉴。
“1890年,薜福成写了《出使四国日记》,出于爱国心,痛斥外患频仍,力主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成果,以求自强。他研究商务之利,垂意海口建设,水陆运输,以及申述发展能源与富国关系。他清醒的看到中国学者智能不下西人,病根在于科学八股的束缚12” 。此思想产生在一个世纪前,如果说普及开来,那我们国家会落后一百年吗?
“1901年起,康有为出访十一国日记,更是闪烁着爱国激情。第一个中国人,年仅二十四岁的张德彝于1871年目睹了巴黎起义的情景的实况,日记成为历史珍品。出访初度接触社会主义的,推1903年梁启超访美日记——《新大陆游记》,他与纽约社会党人哈利逊相晤,哈氏劝中国若实行改革,必须从社会主义着手。所记系最早向中国介绍马克思著作之一13”。
近代女性最早走向世界的单士厘,在外交官丈夫钱恂的影响下,向海外学习、比较、借鉴,期为国用。“1903年撰写了《癸卯旅行记》,考察日本之强,乃由于教育立本,返顾清廷,把教育目的限于“备政府指使”,“自谋生计”为之愤叹。……14”单女士之愤叹,早在本世纪初就闪过了火花,如变为当时国民的普遍认识,那我国将进步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09:34:05 | 只看该作者
我国的日记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外国的情形又如何呢?
日本是最早写日记的国家。自九世纪初,迄十二世纪末,日本通常将这时期称为平安时期。在这段时间内,由贵族妇女之手创作了许多文学体裁,如基于个人生活体验写成的“随笔文学”、“日记文学”。后者代表性的作品,有道纲母著《蜻蛉日记》,成书大约在十世纪末,写的是作者半生的生活体验,真实地记录了贵族阶级一夫多妻制下自身的苦痛。这部作品无疑给《源氏物语》,这是日本,也是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以多方面的影响;还有紫式部的《紫式部日记》,是记述宫中见闻及感想。从平安时期“日记文学”的产生可以推知,日本更早的时候已经有日记这样一式了。自古至今,相沿不衰15”。
西方日记开始发达,是在文艺复兴末期,十七世纪以后,在英国,记日记竟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俄国作家写日记的甚多,如赫尔岑、列夫·托尔斯泰、巴乌斯托夫斯基、契诃夫、高尔基等。法国自然主义作家爱德蒙·龚古尔、于勒·龚古尔兄弟有《龚古尔兄弟日记》;荷兰犹太人少女安妮·弗兰克记下了1942年被纳粹德国占领时,躲进了阿姆斯特丹一座楼房里,过了两年与世隔绝的生活日记,几经展转于1947年公开出版,立即引起了世界巨大的轰动。
约翰·拉贝作为日本占领南京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华总代表,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主持难民的保护工作,从1937年9月到1938年4月目睹了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后,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集体屠杀、砍头、活埋、水淹、火烧和奸淫等罪孽达500多个惨案,并详细的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见证,作了真实的记录。《拉贝日记》中文版于1997年8月公开发行,再次揭开历史沉重的一页,为历史提供了“滴血的见证16”。为中华民族雪耻,永远难以忘怀。
“在1994年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写于488年前的达·芬奇的科学笔记——《莱斯特手抄本》被美国首富——微软电脑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购得,其笔记证明了左撇子达·芬奇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外,还是一位科学家,发明家……许多专家声称,如果说没有科学的洞察力,达·芬奇也许不可能画出他的传世杰作《蒙娜·丽莎》17”。
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诗人万巴,于1906年为孩子们创办了《星期天日记报》,不久在这份报上发表了他的小说《捣蛋鬼的日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汤荪著的《少年阿默的秘密日记》在英国曾创造了数百万册的畅销记录,中文版二年已印行八版之多;英国小说作家曼斯菲尔德的每篇日记都是优美的散文,她的《书信日记选》具有文学和学术双重价值;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书信日记选》,披露了他的精神世界、写作思路及成长过程;“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捷尔任斯基,英国作家王尔德都,都有《狱中日记》18”,为繁荣世界日记事业贡献了力量。
此外,不少外国著名人士来华留下日记,除《拉贝日记》外,如挪威诗人格里格1927年来中国,写下《中国日记》;十八世纪朝鲜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朴趾源于1780年访华时写下《热河日记》,介绍中国水陆交通、物产、商品、房舍等;美国著名记者埃得加·斯诺和加拿大著名胸外科医生白求恩三十年代在中国革命根据地延安等记下了大量中国军民生活和斗争,以《西行漫记》最早向外界作了介绍,使中国革命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09:34:35 | 只看该作者
本世纪以来,我国许多政治家、文学家、著名学者艺人都勤于日记写作,录时事,抒真情。像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王若飞、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陈毅、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青少年时代就书写日记,战争年代颠沛转移,环境险恶,依然笔耕不辍。谢觉哉有时睡下,忽有所感,怕忘记,再起床披衣,写下当天的日记,真是难能可贵,历史就是这样记下来的。即是在最艰苦的长征途中,不少的将领、战士如肖锋、成方吾、童小周、伍云甫等坚持写下每天的日记,两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他们的日记行程记录中,计算出来的,可见日记之作用。一部《汪东兴日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1993年9月出版发行,向世人报告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历程。
现代文人的日记更多具有社会性。像鲁迅、郁达夫、柔石、沙汀、阿英、蒲风、胡适、郑振铎、茅盾、冰心、丁玲、徐志摩、郭沫若、吴伯箫、冯德英、袁可嘉等作家及教育家谢觉哉、叶圣陶、黎锦熙、朱自清、萧三、皇甫束玉等,科学家竺可桢、音乐家聂耳,京剧名旦苟慧生等人的日记各有千秋。日记文学风行一时。郁达夫是一位日记主要倡导和热忱实践者,他认为日记是“散文作品里头,最便当的一种体裁。”还特别强调,“日记文学,是文学里的一个核心,正统文学以外中的一个宝藏19” 。他说“只有备遗忘,录时事,志感想”“坦白地写下来的关于当时社会的日记,才是日记的正宗20”。他的《日记九种》于1927年出版后引起了轰动,再版过八、九次,并在此影响下,七、八年间日记单行本,汇选本陆续出了十数种。为繁荣日记写作,出版家邹韬奋在1936年设计,出版《生活日记》和《文艺日记》,精选著名文学作者名言三百则,载有郭沫若、老舍等人的当月献词,很受读者欢迎,各印两千册,很快售光。
新中国诞生后,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纷纷拿起笔来书写日记了。特别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后,形成向英雄学习,写日记高潮。可惜,这含苞的鲜花还未能怒放就凋谢了(程韶荣语)。十年内乱,人妖颠倒,不乏因日记抄家、批斗、坐牛棚者,但是也未能挡住众多有识之士将日记坚持下来。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皇甫束玉,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陈左高,《河北日报》高级编辑储瑞耕,《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春市政协委员王庆祥,保定市工商局企业管理处处长寇广生,江苏省邳州运河中学,高级教师吕伦等,他们历经曲折,还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书写日记,视日记为第二生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日记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我们通过日记,诸如《储瑞耕文二集·心灵原稿》(1959——1994·35年日记选,及《储瑞耕文三集·杨柳青》(1988——1997·10年言论专栏总汇),得知他们是一些杰出的人,优秀的共产党员。
日记同仁无不感谢江苏省委《群众》杂志主编,日记的保护神乐秀良先生,三写《日记何罪?》一本《日记悲欢》为众多在文革中遭殃的日记爱好者正名。国家恢复法治,日记繁荣,健康发展了,促进了人民素质提高,国家更强盛了。
中国女排名将,教练郎平长期写日记。她说:“出国比赛时,旅途的劳累,鏖战的艰辛叫人简直透不过气来,即是这样,我也决不落下每一篇日记。”她感到“日记可以帮助自己整理思想,调节心理,提高训练水平21”。
秦大河1989年与美、苏、法、英、日组成“六人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历经7个多月的艰苦跋涉,行程近6000公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步行横贯南极大陆的壮举,于1990年3月3日到达“终点站”。他是第一个徒步到达南极点的中国人,在那里升起了五星红旗。在号称世界“寒极”、“风极”、“冰雪之极”,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下了科学考察和探险的真实记录22……行文至此,当代中华优秀儿女与世界上许多日记实行家在默默耕耘,直截影响了青少年,使我们发现了人类找到了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勿焉”周期率的手段
现代“相当多有权且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从我写起,并组织群众、职工、战士、学生写日记。解放军长春飞行学院从1993年起编印了《军校日记》,下发每一学员,要求他们在校三年内每日必记;湖南零陵卷烟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武俊瑶写日记30多年,他要求全厂干部职工,人人写日记;河北清河县教育局长兼党委书记马凤荣,要求全县中小学领导、教师写日记,带动了全县中小学生写日记;中共中央党校75岁的党建专家赵生晖教授写日记52年,他自费出版了根据日记加工整理成50万字的自传《滴水见太阳——我的一生》,并倡议建立“中国的日记学”。不久前,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一套“自画青春”丛书,提出了“16岁不妨写自己,21世纪人人可以写自己的激动人心的口号23”。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的16岁的大学生饶暾昀与其父母合著的《爱之路——一个女学生的心理轨迹》,是其父母对她从0岁开始的语言行为记录,一直记到饶暾昀自己能用文字记录的成长过程,是一家共同日记成功的范例。为我们对后代成功教育树立了榜样,亦为人类普遍提高素质健康发展展示了一条可行之路。
在1998年5月6日的“立夏日”,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初中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日记节”,受到全国日记专家、学者、教授、编辑、记者、工人、农民、大中小学师生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捐款、赠书近两千元,收贺电、贺词、贺信、贺卡、诗歌、对联、墨宝30余家40余件;建起日记基金,用以奖励长期书写日记,学习上进,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谓之“日记助学”,奖励师生55人,引起轰动效应。百尺河镇中小学用“日记”代替小作文,纳入了学校管理,日记书写蔚然成风。
我们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09:35:1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书写日记的开始与终止。大多有志于此的人,之所以能长期坚持写下去,是因为选择了一个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为开头,或受了一篇文章,一本书,或有关日记的小册子影响;或受一个人,一句话,一个行动的启示;更多的是得到父母、教师、友人耐心指导而一发不可收拾。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16周岁生日的第二天,即1901年11月2日开始记日记,因为那时是17岁的开始;[德]约翰·拉贝是在“柏林西门子工人上街罢工的时候,他看见街上架起了机关枪,于是从那时开始写日记,久而久之成了他一个嗜好24”。而他将这个嗜好带到了中国,才有了侵华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历史见证的《拉贝日记》,中文版面世不久,德文版、英文版和日文版相继出版,轰动了全世界。别的,拉贝做的不说,他一生能做这样一件事,就永远值得人们怀念。谢谢他了!我代表全体中国人,代表在“南京大屠杀”中殉难的同胞们的英灵谢谢拉贝了!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向教师提了一百条建议,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认为“那种连续记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学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无价之宝”,应当“保存在教育博物馆和科研机构里25”。他从开始当小学教师那天起,发现村中医生量学生入学身高,记录27年,平均增高5厘米,还希望再记下去,受到启示。于是开始了他的教育日记生涯,30多年,直到谢世,发现了许多教育规律。受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和启发,结合自己长期书写日记的体会,确立了“日记与国民素质教育关系”为课题的研究。力争尽可能的收集古今中外“日记人的故事”,建“日记收藏馆”以示来人,望天下助之。
著名词学家夏承焘,深感学生时代的短促和宝贵,可惜无机深造。在自学过程中,读了清人李慈铭《越漫堂日记》也写起了日记,一写就是七十年之久;当代,保定工商局企业管理处处长寇广生,上初中时,看了毛泽东批示的《王桂芹假期回乡日记》受启发,而书写日记至今已逾四十年,且投入了日记研究,为筹建“日记研究会”、“日记博物馆”、“日记大学”、“日记万里行”奔走呼号;首钢子弟小学青年教师康健,还是上初中二年级时,偶尔读到了《冬冬的日记》而开始书写日记的;河北涿州联育中学,年近花甲的高级教师曾凡人,是上小学四年级时发现老师的秘密——“备忘录”,而模仿老师写起了日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接过雷锋日记写下去,不乏其人,如河北临漳县建设银行干部杨梦湖等;黑龙江省佳木斯工学院大学生刘丽,早在上小学三年级时,在她的姨娘班主任指导下养成了书写日记的习惯。众多日记爱好者开始并不自觉,有过多次反复,多是受了他们的父母、启蒙老师收交批阅、监督、解惑、点播、而尝到甜头,坚持下来的。例如,同样是佳木斯工学院大学生,蒙族姑娘霍卫红则是在1987年读高中时,因为老师要检查日记,才写的,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以“学雷锋,写日记”,自费跑遍山东半岛,痴情日记普及的,莱州市迟笑山老师,是在上小学三年级时,潘文卿老师给他和小伙伴们批阅才书写日记的,等上了四年级,换了老师不批日记了,也就不写了。后来上高中、大学才认识到写日记对人生的意义,重新坚持下来。北京战士段建民,送来中学时代写的《最后一次开始》,说明了坚持日记的艰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09:35:47 | 只看该作者
至于终生写日记的也大有人在。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黎锦熙先生,从12岁起,一直写到1978年2月病重前夕,共写76年日记;朱自清先生(1898年——1948年),一直写到临终前10天;鲁迅、竺可桢都一直写到逝世的前一天;
“加拿大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一位令人尊敬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仅仅活了67岁。就在他以身殉职的那天,下班后,他一个人在实验室里观察一条南美洲毒蛇,突然受惊的毒蛇在他手指上咬了一口,他忙把毒蛇放回笼子里,赶紧从伤口往外挤血,可是已经迟了。他感到头晕、恶心,想打电话到医疗站,偏巧屋里的电话坏了,别的办公室也锁上了门。他知道自己性命难保,坐在桌子旁,在日记里写下了中毒后各种器官的感受。五个小时后,这位科学勇士因中毒而身亡。这是一则悲惨而壮烈的日记,为科学研究留下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4:04 , Processed in 0.13332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