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岳川:人生知足与感恩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21:5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岳川:人生知足与感恩
看时下众多因果景观,不禁回味起《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人生至简:眠不过六尺之榻,食不过三餐之饭,墓不过一尺之匣。贪念什么?欲望什么?占有什么?真正一钱不值的无价之物才是生命的支持,一个人不吃饭能活七八天,不喝水只能活三四天,不呼吸只能活几分钟!而价值万贯的东西皆非生活必需品,有无皆无伤大雅,所以可笑看那几个亿的“鸡缸杯”,冷对价值连城的“巨钻石”,无限感恩阳光空气,感恩大地水源粗茶淡饭。
生命至短,人生在抱怨中蹉跎。要懂得感恩,感谢素朴生活,感谢上苍赐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真懂得感恩,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人性的善恶很难把握,地狱天堂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所以,历史上,现实生活中,背弃本原忘却先前,恩将仇报,叛绝恩主的小人比比皆是。
春秋战国时,春申君命绝于妻儿的故事,很令人警惕。春申君的仆人,进献其绝色表妹给春申君,春申君纳之,倍加宠爱。后来,此女有了身孕。此时,仆人献上一计,说国君无子,如能令其表妹侍奉国君,倘若其所生子能立为太子,春申君不就是实际的国君了吗 ? 春申君甚是赞赏此计,以其身份地位,使其女人伴在君王侧,儿子也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后来国君去世,似乎春申君的美梦该变成现实,但在其憧憬国君之梦时,在丝毫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死于其女人及仆人之手。故事中的春申君未免贪婪,但其女人及仆人未免忘恩负义至极。人是会变的,要不断观察警醒,而春申君却疏于此,终归命丧亲人之手。
故而,虽然戏剧小说等常教导大家,忘恩负义者结局不妙,不要效仿。但利禄声色的诱惑是人性最难抗拒的,而“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能共存也非偶然。所以能懂得感恩,真正地感恩,而且一贯,应该是很了不起的。
亲鸾和尚常常劝告世人说:“要依佛的大慈大悲来救世,并要有发自内心的感恩与感激。” 他的痴愚显然超越了世俗,很令世人警惕,提醒人类,人类虽然是万物之灵,但人类又是最脆弱的,动植物与大自然一体,以自然为家,而人类必须依赖自己千万年建立起来的保护设施,依赖群体。天地之间,资源似乎无限,人类似乎可以任意采撷,但个人面对深山宝藏,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群体的和谐与同气,才会见到宝藏。当人类不懂得感激大自然的赐予,天人相背时,人类往往自食其果。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生命微乎,沧海一粟。即使伟人也逃不脱代谢更迭,也非万人之景仰,无以成其伟业,无以展示其豪情,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得感谢万众,懂得感谢珍惜者。如唐太宗、汉光武帝之类,往往会建碑勒铭,表彰为他们功业立下赫赫功勋者。亦正因此,他们被后人视为明君,供千古之鉴戒,与宇宙共存。其实,天地之大,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如果一个人能体会到大自然对人的恩惠,并了解个人是要由许多人的保护而生存的,一个人的进步,是友朋亲人社会的群力,就自然会产生感激图报的心意了。这种心意是做事的目标,是信心与活力的源泉,而自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率。每个人的成长,每个阶段,都会有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动力。动力源自何方?为他人为个人乃至为人类。为他人为个人乃至为人类深入人心,遂成为每个人隐藏心灵深处的精神支柱,正是它们激发人的活力,支撑人克服艰难险境奔向目的地,虽然因教育程度或生存环境的不同而有轻重不等。倘若我们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我们得感谢精神的支柱,这是支撑起未来人生的擎柱,有时候还是支撑人活下去的信念。因此,我们得向它们致谢,进而心怀感激接受一切“赠礼”,不论它的价值的微薄与昂贵。人与人之间如果维持目前冷漠的态度,事实上就会觉得悲观,事事不满意,同时也会导致自己的悲剧。心中充满了喜悦,自然能愉快地与别人和谐相处。
以前,我的窗台清一的黑色,黑砚台、黑墨、黑毛笔,后来就请一尊弥勒佛,笑口常开,生活清贫,但也其乐融融。后来想,弥勒佛无衣,不成体统,于是给它披上黄袍,这样,弥勒佛不但体面了,窗台的色感也丰富了,窗台平添几分生气。又后来,在一个商场,偶然发现了憨态可掬的猪打火机,被它的乐观感染,于是把它带回了家。每次瞧其憨态,心情不由得就舒畅起来。猪都能笑看人生,如果人在生活苦难中心存感激地去面对万事万物,也应该不难发现眼前别有洞天。人如果只是沉醉在物质的欲望中,却失去了生活的精神支柱,没了渴望的惊天伟业,没了深深的眷恋,整个人也就成了空壳,也就没了人生的意义,于是虚度一生撒手尘寰。人生就是一自我镜像,耐得清贫,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终有福报。
知足为生平之福。还是《好了歌》说得透彻:“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有感于斯,闲吟一诗《万里无云》:“人生艰难大醒悟,世事如棋乐为福。以手指月吃茶去,万里无云心幡舒。
来源:《今日教育》2015年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26 , Processed in 0.08938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