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去看一幅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00:5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汪民安的《形象工厂》
如何去看一幅画?
文/胡小同
<<新周刊>>第311期



《形象工厂》是哲学家送给艺术家的礼物,是对一幅画作进行“高级的、教科书般”的观看——倒不一定会让读者对艺术发生兴趣,但一定会让艺术家对哲学心醉神迷。



  生于1969年的汪民安不断被人颠覆对他的认识。除了在餐桌上大肆宣扬王朔的处世哲学之外——如同王朔有和尼采均等的生命激情——几乎看不到汪民安的学者形象,他一定是向往艺术的,不知他是否有拿起画笔来乱涂一气的冲动,抑或有,但总会被他自己否决掉。怕麻烦、崇尚简单以及湖北人随遇而安的生存智慧,决定了他生活的本来面目:闭门阅读、做饭、接孩子;散漫的衣服、散漫的长发和散漫的笑容;偶尔与朋友小坐、偶尔参加研讨会、偶尔去艺术家工作室串门。

  《形象工厂》就是“偶尔”加“散漫”的产物。汪民安自己说:“它本不在我的写作计划之内。”汪的本业是:尼采研究专家、福柯研究专家,稍带研究点罗兰·巴特、巴塔耶和德勒兹,以及对城市文化保持激情和相当的理解力。他主编的《生产》系列译介读本,多少有《今日先锋》当年的锋芒。而他与《今日先锋》的主编蒋原伦、史建在聚会时亦会坐在一起,不免让人想起“三剑客”的形象,还未及说话,已形成一个气场。这些多少会让人淡忘他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身份,这也难怪,他每周去学校一次,有时两次。

  丹纳在所著《艺术哲学》中说:“在人类创造的事业中,艺术品好像是偶然的产物;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但他话锋一转,指出:“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两大理论:一、“种族、时代、环境”三因素说;二、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即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显然,汪民安的《形象工厂》并未受此影响,他独辟蹊径,一共考察了46名艺术家的创作,这些艺术家中既有大众眼里的成功艺术家,也有普通艺术家;既有偏市场的,也有偏学术的。在汪民安看来,这正好搭建了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形象工厂”,因此,如何去“观看”、进入、获得体验便成为艺术审美乃至于富于哲学意味的一件工作。《形象工厂》的副标题正是“如何去看一幅画?”。

  读者的观看之道则又退后一步,“去看汪民安如何去看一幅画”。汪氏看画的方法大致是:不对艺术家的生平背景和创作动机发生兴趣,不太拿艺术史当回事,也不评判艺术家的水准,更不负责提供方法论,而是用一种沉浸在图像当中的、冥想般的、喋喋不休的方式进行自我指认式的观赏。这令人目瞪口呆——这样看画也可以啊。他的观看方式回到了作品本体,享受观看带来的哲学思辨和话语洪流的愉悦。

  很多时候我觉得汪民安在过度诠释,我当面问他怎么看“过度诠释”,他似乎无意回答。我便又去翻书,在艾柯的《诠释与过度诠释》中,我找到了诠释爱好者的合理性。艾柯说:“文本是一个开放的宇宙,在文本中诠释者可以发现无穷无尽的相互联系……真正的读者是懂得那些文本的秘密就是无的人。”

  我想,汪民安是读懂了画的,但他有时候小心翼翼不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放到观赏之中,任凭词语的密林遮天蔽日——这是个聪明的不得罪人的选择——但恰恰是他真情流露般的前言和写宋庄的附记更能让人把玩。他尚未把自己的才气驱使到更远的地方,就像一个驾车人无意远游,在郊区转了转就回家洗洗睡了——这倒也符合其散漫的天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55 , Processed in 0.18452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