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领导“重要讲话”真那么“重要”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1:3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领导“重要讲话”真那么“重要”吗
贾书建
(发表于《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5年12期)
一年一度的市“乡村教师进名校”活动又开启了。今天,早8:30,我区四所基点校(一所初中,三所小学)同时开门迎客,分别举行开班式,来自外市县的百多名乡村骨干教师,齐聚我区名校接受为期一周的全脱产研修。
“乡村教师进名校”活动,是市里为了落实“十百千万”(打造十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市县;建设百所办学特色学校;培养千名骨干校长和万名名优骨干教师)教育发展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依惯例每逢开班式,上级领导都要亲临现场以示重视与慰问。按照分工今天我去了其中的一所小学基点校,作为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管师训工作的副校长,我大都是作陪,说陪坐亦可,讲话那是领导的事,一般轮不到我头上。今年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去年市财政没有把专项经费拨付到位,致使此项工作被耽搁了整整一年。这样,两年的培训任务就扎堆、挤到一起来了,启用的基点校较以往自然要多一些,可领导并没有那么多,不能保证每所基点校都有领导参加。这样一来,我反倒成了到场的“脑袋”最大的人。何谓也?头号大脑袋者,首脑也,这就叫“矬子堆里拔大个”吧。
会前女主持人一再让我讲话,哪怕讲几句也行,为了说服我,她摆出了一大堆理由:什么临时更改会序显得不太严肃呀,什么领导不讲话会让参加研修的乡村教师们觉得不受重视,云云。她很善讲,口才不错,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可谓“具师矣”。就是不能肯定倘若坐在她对面的不似我这般的“知天命”者,而是一名“独生子女”中小学生或“新生代”青年教师,会否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我一来没做讲话准备,二来没有讲话习惯,真的不想讲,但为了不冷场,也是不想浪费时间,最主要的还是对女性的尊重,我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下面进行最后一项,请区教师进修学校贾书建校长做重要讲话,大家欢迎!”当听到女主持人宣布由我做“重要讲话”时,我差一点笑出声来,才多大的一点事,还“重要讲话”?我首先声明了一点,我不是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而是“副校长”。有人说你这个人是不是太过于较真了?该较真时当较真,“校长”与“副校长”虽然仅一字之差,但职务与职责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没有组织部门的任命书这个“副”字是不能随便拿掉的,特别是在一些正式场合。我就有过这方面的深刻教训:那还是在基层学校当副校长期间,我代表学校接受了一家电视台的采访,播出时字幕上打出我的职务是“××中学校长”,把那个“副”字偷偷地给贪污了。结果许多人见面就祝贺我这个“贾(假)校长”升官了,而在碰到“真”校长时就问“您啥时候退下来的?”弄得校长老大的不痛快,还以为贾书建这小子怀有“篡班夺权的狼子野心”了呢。
这不能怪女主持人,“官本位”思想在中国社会可谓根深蒂固,“会议文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现实存在着的中国所独有的政治文化生态。我国的会多是举世闻名的,不仅会的次数多,而且会的名堂多,这个大家都有切身体验。
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会基本上是围着领导转的。领导到会,表明会议的规格;领导讲话,体现上级的重视,主办者也倍儿有面子。开不开会,何时开会,得看领导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兴趣,领导没时间、没兴趣这会就开不得,勉强开了也无益。开会时间到了,主要领导没到这会也不能开;如果领导本来答应来届时又没有来,骑虎难下,硬着头皮非开不可,主办方会很失落、很受打击。我曾参加过一个大会,原定早8:30开会,要求与会者提前20分钟入场,时间都过去了一个半小时,主要领导还不见影,四百多人干耗着,正值盛夏,酷暑难耐,哪还能坐得住。这可急坏了主持人,就看这老兄红头肿脸,汗流如注,一刻不停地打电话,不知为啥就是联系不上领导。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领导,会场顿时放光芒。会议马上开始,“由于堵车,故此刚才领导在路上耽搁了一会儿……”主持人本想耍个小聪明,替领导打个圆场,不成想领导根本不领这个情,抓过麦克风说:“不是因为什么堵车,而是这几天工作太忙,我把今天开会的事给忘了,特此向大家致歉!”此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弄得主持人很尴尬,我却由衷地钦佩这位领导的坦诚,起初心里的那点不愉快随之消弭了。
开会干什么?时下的许多会就是做做样子专供领导“观赏”的,只有领导在会上当众表态叫一声“好!”那才是真好,不好也是好。如果赶上领导气不太顺溜,从嘴里冒出个“不”字来,那么大家就算白忙活了。这种事少之又少,领导一般不会这样做,哪个领导是白给的?人家能当上领导、当上大领导,想来定是有学养、修养加涵养的,但也不是绝对没有。日前一位在外地当中学校长的大学同学跟我大吐苦水:九月十日第三十一个教师节,县里隆重召开庆祝暨表彰大会,他任职的学校被授予“业绩突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获得数万元奖金,这本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喜事,谁也没有想到县长在会上讲话时,讲着,讲着就讲歪了,点名大批特批起了他的学校,把校班子和老师都给捎带上了,结果“庆祝会”变成了“批斗会”,你说窝火不窝火、憋气不憋气。
开会领导非得到场不可吗?未必。就我参加过的许多会议来看,尤其是一些事务性的会议领导实在没有必要参加,具体工作由业务人员在会上布置就行了,真不需要劳烦领导的大驾,领导应该有更重要的事去做。某些领导只所以把开会当成事、当成大事,逢会必亲临,亲临必讲话,一方面是要向人们传递诸多“信息”,诸如这里是我的“领地”,这里我是“老大”,我是“存在”的,我是“安全”的等,官场的事太复杂,我实在说不太清楚;另一方面是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在某些领导那里大会一开、文件一发,工作等于做了、就完事大吉了,至于是否真正落实了,鬼才知道!
会上领导非得讲话不可吗?也未必。有的领导讲话有瘾,是逢会必讲,不讲话他会浑身不自在的,会坐不住板凳的,不让他讲都不行,若不让他讲话,他会认为你不会来事,你眼里没有领导;再者说,领导能到会讲话是主办方求之不得的,这不只是工作上的事,而是面子上的事。有的领导不讲正好,一讲就多,讲起来没完没了,收不住闸,想拉都拉不住;讲多点还不算啥事,要命的是一讲就跑题,从山南跑到海北,再从地北跑到天南,直讲得昏天黑地,直把人讲得晕头转向。有的领导官气十足,盛气凌人,天大地大都没有他的嘴大,讲起话来嘴巴自然没有把门的,没有政策性,没有原则性,没有逻辑性,再加上没有人情味,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满嘴跑火车,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打凳子,骂人就像骂自己的儿女,损人就像损他家的孙子,这我都是见过的。听了这样的讲话,会折损寿命的,人心早就凉快了,用老百性的话说,那是拔凉拔凉的,就别提干工作了。
领导的“重要讲话”真就那么重要吗?真是未必。领导的讲话稿大多是由会务人员事先写好的,都是些官话套话,会上只需领导例行公事照稿念一遍即可,这差事也不容易,念错字的、看串行的都是有的,由此闹出的笑话也不在少数,你说这样的讲话意义又有多大?也有的领导讲话是不用讲话稿的,这可能更糟!我们这些常在外面开会的人,最怕某些领导出现在主席台上,只要看到他们的影,大家就眼晕,就甭说听他讲话了。尤其是碰到某些外行领导,面对台下坐着的一大群专业人员,讲什么不好,非得大讲特讲专业性很强的话题不可,再能讲,又能讲到哪去?再有水平,能讲过专业人员吗?不张嘴正好,一张嘴反倒露了馅,这就叫“关公门前耍大刀”。有一回我主持一个会议,该轮到领导讲话了,我发觉领导双眼紧盯着给他备好的讲话稿讲了半天,一个字也不是稿子上的,好在没有太走板。会后领导对我说,稿子上的字太小,忘了戴老花镜,一个字也看清,只好临场发挥了。依我看,领导的“重要讲话”大多是“重要”的废话。
那位说了,难道领导就不能参加会议,就不能在会上讲话了吗?决不是这个意思。如果领导能在百忙中挤出一点时间参加基层的一些会议,也是好事,能体现上级对工作的重视,能密切同群众的联系,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但一定要拿捏好这个度,“物以稀为贵”,自古就是这个理,如果领导露脸过于频繁,势必引起审美疲劳,人们也就不觉稀罕了。许多时候领导能到场就是对下属的最大支持,真要讲话,那就讲点鼓励的话,表扬的话,暖人心窝子的话,当然讲讲要求,提提建议也是可以的。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6-30 20:43 , Processed in 0.12911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