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标题成为文章的“加分项”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10:0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标题成为文章的“加分项”
山东省平原县教师进修学校 袁建国
看文章就像看人一样,首先进入眼帘的大多是对方的眼睛,明眸清澈,顾盼生辉,必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内在价值固然重要,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明眸”,必然会吸引和打动读者,使读者迅速掌握文章的核心,并引起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产生一睹为快的欲望。正如郑板桥所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那么怎样让标题成为文章的“加分项”呢?
一、标题要准。所谓“准”,指一定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文章的内容,而且要表达文章最实质的部分,不可夸大其词,也禁忌不知所云。
以《德育报》问诊寻计栏目【1319期】征稿为例,内容是“放假了,您计划怎样度过自己的寒假生活?”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做好三件事》,被录用发表。文章写了利用寒假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装点一道景”——对发表的文章分类整理,进行整体架构和理论提升,出版自己第一本专著;第二件事是“打开一扇窗”——练习笛子、葫芦丝和唱歌,打开音乐这扇窗,让户外的阳光照射进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第三件事是“敬献一份爱”——陪伴父母和家人。  
这样的标题虽然略显直白,但与文章的主要内容非常契合,一语中的,不拖泥带水,使读者一目了然。我发表的《我的创意寒假作业:排练话剧》、《读书,让课堂厚重起来》、《也谈“当堂达标教学”》、《引进教学模式的偏差与纠偏》、《我班的“积分管理,捆绑评价”》、《教师的三个关键词》、《教师的五项修炼》等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二、标题要巧。所谓“巧”,指巧妙别致,巧夺天工。达到这一要求,需要作者精心琢磨,甚至呕心沥血;需要具有贾岛“推敲”的精神、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磨砺精神、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创新精神、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完美主义精神。
为了使标题巧妙,我常常采用“借用”的方法。比如《“笼络”学生靠“吉祥三宝”》,是借用了歌曲《吉祥三宝》,写了“笼络”学生的三个方法:一宝曰“德”,二宝曰“爱”,三宝曰“法”,发表在《现代教育报》上。其他文章如《“还原”与“分解” ——谈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借用了化学术语,《家长的行为艺术》借用了艺术术语,《“一课一得”的点、线、面、体》借用了数学术语等等。
我还经常运用“文字游戏”,有时候可以使标题熠熠生辉。比如我写的《莫让传统文化成“传筒”文化》,列举了“去传统思想暗流涌动”、“照单全收、不辨优劣、唯古是尊”、“与时代割裂且教育方法落后”等传统文化的“传声筒”现象,并提出了四个解决方法。“传统”与“传筒”,音同形异,意义相悖,形成了非常大的听觉和视觉落差,便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其他如《不能将“潮”变成“嘲”》、《莫让教“辅”变教“主”》、《教师需要“发展性折腾”》、 《劳动教育重“劳”更要重“育”》等,都使用的这种方法。其中《莫让教“辅”变教“主”》在《半月谈》发表后,一位记者专门打来电话了解相关细节,并写了一篇专题报道发表出来。
三、标题要新。所谓“新”,即新颖、创新,不落俗套,力争具有时代感。
比如在标题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便是自古至今常用常新的一种方法,往往能使标题文采飞扬、赏心悦目。我的《莫把高效课堂上成“搞笑课堂”》便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列举了内容上华而不实、形式上不伦不类、效果上劳而无功的课堂案例,貌似高效,实为搞笑。其他如《让学生乘上“动车”》采用了借代的方法,《老师,请不要触碰“红线”》采用了借喻的方法;《形似仅小至,神备可大成》采用了对偶的方法(《德育报》问诊寻计栏目【1319期】征稿为例,内容是“放假了,您计划怎样度过自己的寒假生活?”同时发表的还有任秀波老师的《给班级记录历史,为学生书写传奇》也是采用对偶的方法);《教师的幸福与惜福》、《两种方法两重天》、《借力与给力》都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我们的课堂需要什么》、《硬发展是道理吗》、《为学生布置怎样的暑假作业》、《金币应埋在哪里》、《教师的幸福在哪里》等,都采用了设问的方法。
如果将标题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也会产生新意。比如我前面提到的《教师需要“发展性折腾”》一文,后来被别人改名为《教师要摆脱工作低潮期,“折腾”是个不错的方法》,在搜狐教育首页登出。“工作低潮期”是当今时代的一种普遍现象,许多人因此而困惑不堪,怎样破解?“折腾”能行吗?如何“折腾”?读罢题目后便会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再比如《莫让教“辅”变教“主”》,后来又衍生出《莫让教“辅”变教“腐”》,是从“教辅”引发“腐败”的角度成文;《莫让教“辅”变教“缚”》是从教辅资料束缚了教师手脚的角度成文,等等,都是与时代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创新。
四、标题要美。所谓“美”,指含蓄隽永,余味无穷,既有浓郁的文化韵致,又具丰富的深刻内涵,读后顿生怜爱之情,赏心悦目,浮想联翩。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离不开形象美和节律美。
形象美强调把标题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语言准确、鲜明和生动,读后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如见其色,让人感到怡悦,甚至为之陶醉。节律美包括节奏美和声律美,具有这样美感的标题,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在吟诵中会产生一种乐感和美感。
李镇西研究会为《中华校园》杂志提供的两组稿子,标题都具有这样的美学价值。第一篇标题是《寻找师生关系的“黄金分割点”》(已发表在2016年第2-3期《中华校园》),“黄金分割”本来就是最美的比例,与 “师生关系”这一教育教学中最重要、也最需要“美”的一对关系结合起来,美感顿时彰显出来。第二篇是《以“相濡以沫”的姿态,成全最美的教育》,“相濡以沫”是一种大爱大美,与表示“容貌、神态、风格、气度”的“姿态”相联,更显神韵和风姿,“成全最美教育”,犹如成全了一段美好姻缘,真是叹为观止,美不胜收。
我们学校在与李镇西研究会举行“大手拉小手”活动的时候,六位青年教师展示了他们的研究专题和生命成长历程,《中华校园》主编张宗奎先生,李镇西研究会会长杨富志老师,副会长张学勇老师、刘沛华老师现场进行了精彩点评,我们准备学习研究会的这种组文方式,将六篇文章和全部点评整体呈现出来,暂拟标题为《以美妙的音符律动教育人生》。这样拟题,既是文章内容的需要,也是从美学的角度着眼。
鲁迅先生曾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对于文章来说,标题犹如“文眼”,“明眸善睐第一瞥,斐然文采题目始。”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标题拟得的准、巧、新、美,一定会使自己的文章更具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20:31 , Processed in 0.0643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