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7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英教师博客网》,欢迎您建自己的网上之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 02:0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英教师博客网》,欢迎您建自己的网上之家!

http://www.jssh365.cn/ho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1 11:5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1 13:0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2-1 14:38:4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博客——一个专业成长的家园



作者:BX 来源:xsk

-
各位同仁:

下午好。

作为一个从教20余年的教师,作为一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过来人,坐到这个讲台上,我感到惶恐和迷茫。因为我不是头头是道的名流,没有辉煌的功业作为谈资。留下的只有点滴的片面的感性认识,不能用系统的理论认识来装点和拔高自己,更谈不上迷幻大家来实现精神超度了。用时兴的话来说,我是属于地地道道的山寨版系列的,中专毕业以后一路趔趔趄趄走过来,经历很多艰辛。所以,我的发言自然也就是山寨版水平的。老谌说过一句话:“乐于放屁。放屁有益健康。”我以为很有道理,放屁至少是一种有意义的宣泄,我愿把这句话自勉并与大家共勉。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教师博客——一个专业成长的家园》。

范校长在谈到学校发展时反复提到危机意识,强调少换人多换脑,希望大家成为学者型老师。这两年学校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可以说不遗余力,大家应该感受到这种气氛和力量,认识到要抓住发展机遇,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了。

我以为教师博客是教师的精神家园和事业家园,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下面我分三点来谈谈教师博客。



一、认识博客

博客是“个人网上出版物(社区)” ,是“自组织网络生态” ,是“草根记者” ,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是一种学习工具,是一种与小群体进行经常性沟通的形式,是经常更新的发泄地和自言自语的场所等。“博客中国”对博客内涵的基本定义和理解如下。博客是一种“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零进入壁垒”主要是满足“四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 博客概念一般包含了三个要素: 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博客的三大主要作用为:个人自由表达和出版;知识过滤与积累;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但是,要真正了解什么是博客,最佳的方式就是自己马上去实践一下,实践出真知。如果你现在对博客还很陌生,我建议直接去找一个博客托管网站。先开一个自己的博客帐号。反正比注册邮件更简单,也不用花费一分钱,觉得没劲也就随手扔掉得了。邮箱和博客为网络时代的人提供了存储和交流的最大便利,而且网络信息很多是以博客的形式发布的。
我在《红萝卜·牛仔裤·博客》一文中回顾了走进博客的经历。

“知道博客,表面上是不看不写,心里想的却是不屑。完全不看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消息都是从博客中传开的。但总体印象是太杂太滥,可读性不强。于是好几年基本不读博客。别人热闹别人的,我做着我的蜗牛。有时会满足于在一片小叶子上踽踽独行的博大,有时会自得于慢慢爬行过后的一道亮迹的成功。一些年华就这样过去了,才知道时间的无情正在于此,他不会告诉你什么,除了改变你的容颜以外。但它会在别人的行囊里增加一些什么,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有的人忙着把金钱、地位、权势拿出来晾晒,以吸引别人的赞叹;有的人默默地做着走着,不动声色地在生活中捡拾着什么。

“我的行囊呢?我原本是有一个行囊的,少年时就莫名的喜欢读小说读诗,有涂鸦的冲动,坚持过一些年,交过一些文友,取得过一点点成绩。现在呢?干瘪的行囊让我羞涩。后来在校园网上看到谌对1+1教育网站的推介,就去看了看,看到了一群教书人和一群读书人,很钦佩张文质、沈丽新、江湖一刀、老九、明霞这些行囊充盈的行者,似乎有一扇新的窗口在招引着我,于是也想跟着这些人走走,就建了一个叫博客的东西。两个多月来(到现在已经半年),往里面添加了一点东西,觉得有了一点点寄托。这是一种真实的活着的方式。要感谢谌的推介,他到教研室后,做了一些有益的事。

“生活本是五彩缤纷的,其实红萝卜可以不吃,牛仔裤可以不穿,博客也可以不写的,但人活着总应该学习走近,做点实事吧,总应该尝试着去接受一点新的挑战吧。真正去做一点想做的能做的事,并坚持下来,是不是让人生有了一点点意义呢。”

所以我写博客,也是准备要接受一点来自自己和别人的挑战的。写博客以后的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写作勤奋了,阅读量也大了,觉得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应该说我是刚从井底爬出来的一只青蛙,博客里的风景足以让我震撼。举几个人物例子说明。

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专家,1+1教育网站的创始人,很有影响力的教父级人物,博客点击数达500万次。

明霞,山东的一位初中生物教师,全国到处讲学上公开课,走到哪写到哪,经常是一篇文章就几千上万字,一位极和善敬业有为的老师,诗意的课堂受人称道,文字清丽,博客点击量达150余万字。

江湖一刀,真名谢云,四川绵阳一个矮个子的巨人,诗人和作家,教研员,文字洗练、深刻、耐读,充满思考和责任感。

沈丽新,江苏常熟一所小学的英语老师,极具爱心和责任感,文字充满母性的细腻和温馨,在中国教师报等报刊开辟专栏。刚建博客,我就认识了她,然后写了《读沈丽新<轻点声,孩子>》这一篇小文,我是这样写她的:“一个美女老师常见,一个教育博客浏览人数达到50余万的老师就不常见了,一个满怀教育机智和慈母挚爱的老师就更不常见了。沈丽新,一个对我来说陌生的名字,这些天却鲜明的挺立在我的前面,让我思考。三月份开通了自己的博客,进入了1+1教育博客网,看到了沈丽新一篇写孩子成长的文章,只是感悟到了她的母性温情。早两天再进她的博客,便看到了《轻声点,孩子》,听到了她亲切而智慧的絮语,领略了一个跋涉者的思考。我们的教育,一方面是没有建立好人性的熏陶机制,却有很多违背人性的东西在繁衍,比如大声读书之类。难怪《中国教师报》会刊登这样的文章。原本想将博客做成只发表自己声音的空间,看了《轻声点,孩子》后,我想将它推荐给更多的人,于是改变初衷,写了以上的话。只为作阅读这篇文章的引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沈丽新老师一样的年轻者靓丽于杏坛,那就是学生的幸福。”沈老师是应该成为班主任和所有具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去阅读学习的。

老九,一个姓陈的儒雅的有思想有作为的校长,文采飞扬,充满机智,让人钦佩。开博一年点击量达17万次。

王木春,高中语文老师,一个思考深刻的人,不断思考和行动,留下了很多优美的文字。

教育博客圈里,有很多藏龙卧虎的人物,走近他们,就是走近进步,我们不断的走近他们,我们就会形成一个“流”,从而推动教育的进步。

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物。像白鹤小学的叶老师,博客名“都市放牛”,是一个有教育理想有才气的年轻人,思考教育,思考数学,思考人生,多产而勤奋,已经产生了社会影响力,我们学校的灵珏、枫丹白露、老谌的博客也有很丰富的内容。



二、教师博客的作用

博客,尤其是教育博客,它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以我的理解,至少有下面这些作用。

1、博客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便捷平台。博客作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信息交流世界,更为我们的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网络平台,加速自己的成长。在欧美,不仅那些著名的学府,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就连绝大部分中小学师生他们都已经将博客工具用于加速了他们的成长。博客有着巨大的写作群体和阅读群体,很多学校都正在全校范围推动采用博客,包括在学校自己的网站上搭建博客平台。教师博客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之快,这一巨大的写作群体和阅读群体呈现在博客的平台之上为教师的“二次成长”提供了契机。

2、博客方便教师之间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博客这样一个近似“零壁垒”的网络新技术,为教师提供讨论问题的平台,可以让一大群志趣相投的教师博友走到一起来。新课程改革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教师个人力量能完成的了的,我们应该通过博客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探究活动。由于传统的校内教研模式,受个体背景因素、操作模式、流程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使所有人互动参与以及建立起真正平等、合作、开放的教研关系。博客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博客中,不管你的年龄、经验、背景等,只要有共同的话题就可以进行交流。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博客之间实现了深度交流和沟通;通过博客,使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年轻的教师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博客最大功能应该是它的适时性和交互性,利用它组建一个个团队,一个个研究的实体,共同参与某个教研课题的研究。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制定弥补的措施手段,因为有大家的支持与帮助,你会少走弯路。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因此,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改变传统教研模式,利用博客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3、博客方便教师写作教育教学反思。博客本来就是一个网络日记本,写日记就是为了反思,博客是教育教学反思的工具。只是博客记在网上,日记记在本上。开博,让一个网络人抒发自己思绪,这里没有什么障碍,不会存在什么忌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个好东西。通过博客平台教师可以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通过教学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从而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活动。许多案例证明,专家型的教师都善于在行动中获得知识,他们能不断反思自己的经历并对自己教与学的理念提出质疑。所以博客是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学反思的记录积累平台。开博,便于教师写作教育教学反思。

4、博客便于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博客,这一方式将改变教师的孤军奋战的状况。博客技术充分支持“对话、合作、共享”的时代理念,可以说,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促进了资源的共享。以往教师上一次公开课,都要作不少的准备工作,诸如课件的设计等。现在博客的出现,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师利用互联网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促进了资源的共享。这些教师有共同的爱好与追求,更有一种极强的事业心,他们在交流分享中共同进步,形成“教师博客群”。博客这一形式,或工作方式还是引领孩子科学运用互联网无尽资源。孩子上网,沉迷于游戏,令许多家长焦虑,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教师博客的出现,在许多不知名的教师引导下,小网迷将感受到别样的互联网的魅力,共享许多专业教师的共同辅导。

5、博客便于激活学科学习,尤其是语文学科学习。博客作为一种网络工具,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使人们可以通过跨地域、跨国家、跨领域的学习,来得到丰富的学习资源。上了博客,不管是读是写,都是一种非常好的语文训练。里面有许多精彩文章,比报刊上、书本上的许多东西更有想像力、创造力。

6、写博客有利于于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写作日记能促进师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而日记具有私密性,不利于激发师生的写作欲望。而作为网络日志的博客一出生就是为了被别人看,博客给人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这充分满足了部分人士的表演欲望,更能激发博主的写作热情。教师的写作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自己书写博客日志和发表评论,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长期坚持写日志和对别人日志发表评论,参与交流,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之间通过相互阅读博客日志,在增进理解的同时,也能互相借鉴写作方式、写作风格等,从而促进教师写作水平的提高。

7、写博客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完善人格。读写的过程会发生情感碰撞,会受到感染,会扬弃一些东西,从而使我们

8、写博客可以扩大社交圈子,广交朋友。这一点和聊天有共同之处,不展开讲。



三、教师博客的写作

人这种动物的长处就是善于学习,教师这种动物比普通人更要善于学习才行。阅读博客是一种学习,写作博客更是一种学习。教师博客的写作与其他文章的写作方法相同,应该做什么事情写什么,经历什么写什么,思考什么写什么,熟悉什么写什么,发现什么写什么。可严谨,也可宽松;可深入,也可浅出;可全面出击,也可攻其一点;可冗长,可简洁。但我反对一两句话的文字,那是对自己和别人不尊重的行为。因为博客空间虽然是私人建立的,却是公共资源的一种。人家到你家做客,总应该拿点对得住别人的东西招待一下吧。所以我认为,博客也不能太随意太零乱。除此之外,是可以不拘一格的。

下面以我自己写作的几篇小文为例做个分析。

1、 可以写写生活发现

教师是人,就应该有同于正常人和高于一般人的生活发现,我的博客里有一个“生活悟道”的栏目,就写生活发现。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一天,我让人擦鞋,边闲聊边观察,竟感从中来。当晚,就写了一篇《擦鞋禅者》的小文,结尾写道:“一个出生于1962年的擦鞋工,一个游走在天鹅花园小区的擦鞋工,在我的视觉里成了一位禅者,一位行动的禅者。她在她的事业里悟道,力求细节有序和完美;她在她的笑容里悟道,用真诚化解了一种职业的卑贱;她在她的生活里悟道,将清贫的日子演绎得有滋有味。谢谢你,禅者。你擦去了我鞋上的尘土,也洗去了我心头的灰垢。”

几次看过大海之后,有了些许思考,由博大的海想到了博大的人,就写了《一个人的大海》结尾是这样写的:“不需要悲悯,不需要膜拜,却总有滚滚滔滔的浪头推涌而来,这就是大海,这就是海一样大写的人。他们真实的活着,用卓越的行动占领时间和思想。他们是名人,是因为他们开拓了自己的大海。他们的海里,养育了多少活泼的精神,承载了多少不懈的追寻。他们是名人,他们是困苦的思想者,坚韧的行动者。他们扯起猎猎大旗,他们挥动如椽巨笔,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广度和深度,也便成了海。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大海。成就自己的一方海,才能走向辽阔而深邃。”

2、可以写教育发现

《鞋子·袋子·辫子——要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是我的教育观察积累。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知道,任何量变都是质变的前提。孩子关注鞋子、袋子、辫子的时候多了,关注学习的时候就少了。爱美的虚荣多了,朴实的品质就少了。世俗的负面影响接受多了,教育的正面影响就听不进去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深远的爱必定是关注细节的爱,是有原则的爱啊。

《一个好妈妈有多么重要——与父母谈家庭教育》是第一次到别人家里做家庭辅导的发现。文章很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么深刻的感悟到这一句话的作用,是在一个学生家里,一位初一学生和她的妈妈用行动告诉我的。

“这是一个朴素而整洁的三口之家。我进门的时候,年青的妈妈满脸是笑地迎候着我。茶几上摆满了水果,瘦瘦而腼腆的女儿端来茶水,年青的妈妈递上已经去掉了籽的一块柚子,还递上香蕉。课间休息的时候,小女孩拿来了几盒纯牛奶,分给同伴和老师,最后自己打开一盒,年青的妈妈在一旁微笑的注视着。走的时候,我发现客厅里电视是开着的,却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又发现自己的皮鞋和其它的鞋子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鞋尖一律朝向门外,穿上就可以跨出门槛。又是一个晚上,我照例去这个学生家。书房的桌上,多了几个很漂亮的玻璃杯,小女孩把准备好的一大壶凉水,倒入一个个杯中。“有点漏。”年青的妈妈在旁边提醒。女孩注意到桌子上的几滴水后,拿抹布擦干,然后将壶子移到托盘上方,小心翼翼地继续倒水,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杯后,就安静地坐好。“看,上面有标签。”忽然有学生说。我这才注意到手中的杯子上也有写着老师姓的标签。我心头一热。多么有心的孩子,她为了准备这几个杯子和标签,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呢。我又看看书房里的陈设,简单而有序。书架上的书按门类摆放,扬琴上覆盖着干净的罩布。那天晚上讲课,我充满了激情。

“当穿好依旧摆放得整整齐齐的鞋子出门时,我有了很多感触。多少家庭,多少父母,都在感叹世风日下,都在牢骚满腹,却一点也不愿去思考和改变自身。结果是我们身边娇气、傲气、霸气、怨气的孩子越来越多。我所去过的这样一户极普通的人家,母亲和孩子用真诚演绎的对人实实在在的温馨,是这个社会一个平凡的亮点。这样的父母多了,这样的孩子就多了。一个家庭可以不富裕,却不可以缺温暖;一个家庭可以缺说教,却不可以缺父母向善的潜移默化。这是为人的小道理,也是教育的大道理。”

像这一类的文章,是不需要文采的,只需采集生活的一个小点,有点思考就行了。晚报教育周刊记者告诉我,他们很需要这种文章,我写的几篇这类文稿,他们照单全收。

3、可以写教育忧思

大而言之这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小而言之叫发泄不满,鸣不平,用老谌的话说叫放屁,图的是心中痛快。这类文章我写过《还有多少人读书》《德育“缺”德》《智育“少”智》《体育“离”体》等几篇,形成了一个系列,有时间我还会谈谈教研等话题。

4、 可以写教学记录和反思

如《写作因个性而精彩》就是《生活因 而精彩》的阅卷札记。

6月29日,我参加了初二期末阅卷工作,批阅了6本作文。200多篇作文中,打了三四篇90分的,打了20篇左右85分以上的,《生活因父亲的胡子而精彩》《生活因老房子而精彩》这两篇文章被我复印下来了。这些文章都是我眼中写得好的文章,它们在众多的文章里脱颖而出的原因是因为有个性,也就是在作文中打下了自己的印记——既不重复别人的发现和故事,也不重复自己的故事,而是有新的发现和思考。于是我写了本次试卷批阅的讲评。我很多时候看考场作文,基本养成一个习惯,好文章标记摘录、标记、复印,问题文随手写下问题,评卷结束,大多会写下讲评指导文字,上届初三做的几次年级作文指导讲评获得了较好的评价,也得益于这个习惯。如果说我在作文教学上走得稍微比别人远一点,就是因为我喜欢随手记下一点东西,其实我的记忆力一直都很不好。

再如《我这一周》,写的是生本教育实践萌芽的简单做法,就是一种资料。

在这一点上,唐海燕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她有很多教学记录和反思写得好,她也伴着这种记录和反思在快速进步。

还有教案、案例、论文等专业领域写作和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领域写作都可以作为博客形式。

总之,博客对老师有益,是老师专业成长的很好的途径,希望大家都去一试,教研室也将采取措施推进此事,建立起学校博客群,以更好的推进学校教研工作。



最后,我将以一篇小文《名师是如何“炼成”的》做小结。——

谁是名师?我是名师。何谓名师?有名有姓的老师。你我的名字,首先被学生、家长知道,然后被学生和家长称道,这也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名师了。

名师是“逼”出来的。很多年前,我就认识了新邵的以快速作文全国出名的杨初春老师,他是一个有点瘦弱的人。我也听过他的课,读过他的专著,很有思想。他的成名有一个直接原因,家中妻子有病要照顾,两个班的学生人数太多,改作文完不成任务,只有让学生当堂完成写作和批改了。被逼改革之后,作文教学的效率和效益都显著提高了。山东的杜郎口中学的升学率从全县倒数第一,进入了全县正数第一第二名。也是一个逼出名师逼出名校的例子。校长崔其升在关系学校存亡的紧急关头,规定老师每节课只准讲10分钟。这一逼,逼出了新课改的成功典型。可见,成名师是要自己逼别人逼的。

名师是“养”出来的。 北京第五中学在前校长吴昌顺的领导下,土生土长了9位特级教师,由一所很一般的学校变成了一所名校,既培养出了名师,又成了名校,自己也成了名校长。说起名师、名校和校长的关系,吴校长的结论是:名师造就名校,名校培养名师。先有名师,才能有名校。他反对“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的说法,“这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可以成立,但不具有普遍性。”然而,一个好校长必须为教师成为名师创造条件,“让名师焕发风采,让青年脱颖而出。” 他强调了培养和关爱的重要性。这个“养”自然包括很多内容,如形成培养机制、形成专业氛围、形成激励制度等都是必要的。借用生物学的术语,这叫“异养”,是老师成为名师的外部条件。与“异养”对应的是“自养”,就是发展自我的内驱力,老师提高专业悟道认识,提高学术修养素质是其核心内容。

名师是“挤”出来的。当老师绝不能一夜成名,只有丢掉幻想,老实做事才有前景。怎么“挤”?首先从时间上挤。你想娱乐学习两不误是不可能的。你把打麻将之类的辛劳用点到思考和学习上吧,你少的只是输赢的悲喜,多的却是智慧的财富。鲁迅说过:“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罢了。”他是挤时间的典范。其次要从人堆里“挤”。我们有一种从众心理,就是随大流,反正跟着别人就行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靠不住的,因为人家紧走几步就把你甩在后面了。正确的做法是挤出人群,走到前面一点去,你就不会担心落到后面去,那里还会有新颖一些的景致,至少会有清新一点的空气。

名师是“专”出来的。唐代诗人,灿若群星,贾岛能占据一席,其刻苦认真专注是重要原因。这在他自己的诗句中也有所反映。如他在《送无可上人》一诗下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说法,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他是苦吟诗人,行坐寝食,都不忘作诗,常走火入魔,惹出麻烦。据说曾出了两次交通事故。一次是骑驴过街,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寻思上联,忽以“秋风吹渭水”作对,喜不自胜,结果撞上京兆尹大人的车马,被拘一晚。一次是去访问李凝幽居,于驴背上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其中“敲”字又欲作“推”字,一时未定,神思恍惚,结果又撞上韩愈的车马。贾岛用专注扎实弥补其天分之不足,终成大器。这一点对老师成名是很有启发的。我们与其满天的麻雀都想抓尽,天天为自己作好高骛远的设想,还不如老老实实做点基础性的的工作。把一个个奥赛题做好,你可以成为奥赛辅导名师;把一篇篇文章钻透写好,你可以成为写作指导名师;把一次次实验设计好,你可以成为实验教学名师。二中的特级教师黄国雄老师,就是因为专注于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成为了中国站到世界中学物理讲堂是上的名师。他的成功再次说明,专心投入是多么的重要。

名师是“垒”出来的。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老师,应该描画一下自己可能建造的成长之台,然后去寻找合适的建筑材料——“土”,每天搬运一点点筑台之土,台就在长高,我们就可以站在更高一点的地方去观察世界。每天记下一两句的思索发现是可能的,一周读两篇文章是做得到的,一个月写一篇反思总结也是不难的。这样一次次思考、一篇篇文字,就可以垒成事业的“九层之台”。前面说到贾岛,他就有一个垒成功之台的绝招,即备一个“诗囊”挂在驴背上,骑驴时有所得就随时记录下来,丢入“诗囊”。如果我们也备有这样一个“囊”,并且经常往里面装点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东西,那么名师的称号就会不知不觉地降临到你的头上。

名师是“吹”出来的。首先要“自吹”。自吹就是要敢于把自己“亮”出来。“班门弄斧”的那个人是有勇气的,因为在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外行前面“弄斧”纯粹是做秀而已,而到“班门”去“弄斧”,则要战胜许多无形的压力,甚至要能受得了冷眼和嘲笑。冷眼和嘲笑是人生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我们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上各种公开课,向各类报刊投稿,向名师请教等等,都是常见的“自吹”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修正自己的不足、磨炼自己的意志、推介自己的思想、检验自己的能力的试金石。其次就是“他吹”了。这是一个根据“自吹”生造的词。“他吹”之一是“口碑”,学生及家长、同事及领导、老乡及邻居,都可以为你做宣传,你的形象可以通过他们帮助树立。“他吹”之二是宣传媒介。黑板报、宣传栏、报纸刊物、电视台等是常见工具。“他吹”是建立在“自吹”之上的,“自吹”是建立基础,“他吹”是做大做强。通过多种途径“吹”,名师的形象就慢慢清晰起来。

说起名师,我们立即会想起一串串名字:魏书生、于漪、钱梦龙……他们的成长也就是这样“炼”出来的。他们显赫的身影背后,有一串奋斗的脚印。

谁是名师?我是名师。只有当我们都有了这样的斗志和底气时,我们从事的事业才有希望,我们的人生才会走向辉煌。我们的学校正进入转型时期,是呼唤名师和需要名师的时期,学校正在大力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努力成为名师,每一位老师都责无旁贷。

——希望教师博客能为全体同仁的成功成名搭建一座桥梁。

谢谢大家。



2009-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1:48:30 | 只看该作者
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金陵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本文通过对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原因的分析,提出Blog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和人文环境,从而使信息化的到教师生命活动之中,促进了都主体闪电战觉醒,使探索中的教育工作者找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B10g;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联系
从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把Blog这一社会性软件引入苏州市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时间不过一年,Blog便在苏州基础教育领域蓬勃发展,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是什么力量推动着Blog与基础教育联姻?能否从这种联姻现象之中抽象出其所以快速整合的内在联系,进而从理性高度与实践层面上自觉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从苏州教育博客网的实践来看,Blog使信息化走出神秘的“金孛塔”,内化到教师的生命活动之中,支持着教师专业发展走向生态化的广阔天地。
一、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性
技术支持人类活动是信息化的一般特征。但Blog与一般技术不同,它之所以在基础教育领域迅速成长,原因在于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众所周知,新课程使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从教学方式到教育技能,从课程评价到课程资源开发,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与实践的交替运动中逐渐达到驾轻就熟、不断完善的境界。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严峻挑战,教师必须实现角色转变,即由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转变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者,即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教育研究者。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主要不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是行动研究。通俗地讲,,教师的行动研究就是教师自身为了更有效地从事教育工作,而对自己参与的教育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反思与研究。教师将在行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郑金洲等所著的《行动研究指导》一书中指出,行动研究成果的表述,是“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或行动研究告一段落后,对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描写、阐释和反思”,其表达方式主要有:研究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和教学反思。
比较行动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与Blog,我们不难发现:Blog作为“网络日志”记载方式,与行动研究成果表达之“研究日志”,有着内在的联系。行动研究成果表述是Blog的思想内核(内容),而Blog则是行动研究最好的电子载体;Bfog记载的教育故事(叙事)、教学反思形成行动研究日积月累的阶段成果,行动研究则使Blog上原本无序列的教育叙事、教学反思上升为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意义上的认识。可以说,Blog方便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提升了Blog教育记载的质量,两者共同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回顾信息技术进入基础教育的历程,它把新教学方式、多媒体网络呈现方式带给教师的同时,也把更多的资金压力、技术桎梏、精力耗费加在了学校和教师身上。由于操作上的复杂性,课件、网页制作、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等技术至今没有使众多学科教师得心应手地掌握。Blog这一社会性软件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沉闷的局面,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其一是Blog在技术使用上几乎是零障碍的,这使它具备了从技术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只要能够简单操作电脑,会文字录入,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建立起属于教师自己的个人网站。技术上近乎零障碍的Blog,透露着“零距离”的人文关怀,使Blog具备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在Blog上,老师们可以十分方便地记载每天行动研究中发生的教学故事,及时积累研究需要的各种信息,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听候调用:反思、写作、引文……都可以得到便捷的服务。尤其重要的是,Blog使老师们从早先上网时的人机对话转化为人与人的对话。每篇日志下面都有一个“回复”或“评论”框,在对话框里填上你要说的话,然后点击“提交”,你的回复就到了这篇日志下,别人看到后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与你交流。B1。g支持下的这种便捷的跨时空的人际交流,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交流需求找到了得以实现的技术工具,这是B1。g对教师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教师们在行动研究中产生的日志,连同那些回复在B10g网站上日积月累,积淀为老师们可以分享的教育资源。’其二,从心理学角度考察,由于教育工作的艰辛,教师往往有着情感上的双重需要:宣泄与认同。Bl。g以个人出版物的形式来到教师身边,关怀他(她)们的精神生活,欣赏他(她)们的研究成果与思想交流,倾听他(她)们的教育故事与心灵絮语。教师们则愿意在这块属于自己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在这里表达、交流与收获。在B1。g上,教师们可以得到熟悉的和陌生的教育博客们的鼓励与欣赏,在学习与交流中获得知识、智慧和情感上的满足。而且,教师本人在这里的身份也是双重的,既是表达的主体,又是欣赏与认同别人和自己的网志成果的主体。,Blog在技术上支持教师个人表达,使老师们获得了许多在BBS中只有版主才能享受的权利,教师可以方便地上传成果,也可以随时修改已经发表的成果,优化已经积淀的资源,还可以尽情地选择别人的成果链在自己的网志上,成为扩大自己学习半径、甚至行为半径的有效手段。B1。g的开放性,使教师的网志从内容到形式日益精彩纷呈,争奇斗艳,既促进着教师专业成长,也促进着B10g自身的发展。
就经济意义而言,B10g是免费的社会性软件,没有给清贫的教师制造尴尬的麻烦。对于学校来说,要取得自己的B10g社群的管理权,也只需支付很低的费用。
可见,Blog在技术上的低门槛,在情感上的人本化,在使用上的开放性,在经济上的优越性,使它不仅具备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联系,也具备了教师接受这一社会性软件的可能性。
二、苏州教育Blog动态发展分析
B10g在苏州教育界的自觉发展起于2004年4月,最初目的有两个:一是叙写教师自己的故事;二是收交学员作业,并没有意识到B10g将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金陵叙事”(笔者的B10g)的名称,就是当时认识的反映。而真正进入B10g世界后,老师们发现B10g可以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帮手。因为,新课程使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他们必须面对课堂知识结构、控制方式、常规经验等方面的变化。为了应对挑战,教师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而且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能力结构,诸如倾听技能、沟通技能、合作技能、学习指导技能、课程设计与开发技能、课堂组织管理技能、学习评价技能、传统教学技能的更新等等。诸多技能中,许多属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范畴,具有隐性知识的特征。这些“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积累,并非通过理论学习就能轻易地解决,而往往取决于教师在实践与学习中的个人感悟。一般来说,通过公开课活动、教学叙事和教学反思的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头脑风暴,能较好地把这种隐性的知识显性化,使之成为更多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但是,这种现实中的头脑风暴受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制约,形式虽好,却不可能日常性地经常开展。苏州市信息化教育研究型教师突破了这种局限,突破口来自B10g提供的技术支持。经历了Bl。支持的叙事、反思、互动、交流后,老师们发现,就是一个可以跨越时空、随时刮起头脑风暴的网上头脑风暴群!而且,它将不断扩展头脑风暴的规模与深度,这就为教师专业发展找到了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金陵叙事”的刊头出现群鹤齐汇的图片,就是这一时期思维演进的写照,也是苏州教育博客主体意识觉醒的开始。
这个时候的培训班学员,已经把Bl。g看作教学反思的工具平台、思想火花的冲撞专区、心得交流的自由小屋、科研工作的管理平台。而且,实践的发展继续深化着老师们对B10g的认识,也开发着伴随认识发展的B10g本身的功能:
1.远程技术支持的工具
在学员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难免有技术上的困难,这时的学员互帮互助就可以在网上展开,陆今茂等学员在网上指导其他学员用概念图,传输系统源码……这样,B10g又成了学员们远程技术支持的工具。
2.情感支撑的技术工具
B10g的情感支撑功能是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班的一大发现和重要的收获。去年9月,学员唐颂兵在南通参加全国物理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比赛中遇到没有料想到的挫折。当天他在B10g上写下《南通比赛有感——什么才是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表达他内心的痛苦、迷茫、深情、浑沌和消沉。他在日志中写道,“回收站里静静地躺着我的比赛课件,删了他吧,因为他是个错误!再见了!我亲爱的课件!我关机回家,我一定对了,因为我已经作出了选择!”不难看到,他选择了消极的“甩手不干”的不愿选择的选择!这位年轻教师的内心非常矛盾和痛苦,倘若没有帮助,刚刚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崭露头角的年青人很有可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半途而废。电教馆的老师和培训班的学员立即在Blog上给予情感援助,鼓励、开导他战胜情绪,升华情感。三天之后,唐颂兵在Blog上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日志——《我感到了从所未有的关爱》,他动情地写道:“一直以来,我这个对电教特别感兴趣的普通物理教师,有着一种莫名的孤独。当我在技术上遇到难题时,只有烟陪我;当我为了网络课件的模式苦苦思索时,只有烟陪我;当我为了建立自主资源库埋头苦干时,理解我的也只有烟;当我在南通遇到未曾想的失利时,原本以为可以安慰我的只有烟,可是最大的激励却来自于苏州培训班的各位知音好友。我真是太幸运了!‘冷冰冰’的网络世界给了我从未有过的温暖,从未有过的特别的温暖!我决心在我们学校推广BLOG,尽我所能!我决心在我的交往圈子推广信息化教学,全力以赴!”从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作为学校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Blog了解原本无法了解到的老师们的心声,有针对性地辅以现实的、网络(Blog)的手段,做好教工思想工作,增强教师的情感交流和学校的凝聚力。
3.个人体验的知识仓库
当Blog成为教师自觉的专业发展工具的时候,教师主体意识觉醒的时代就到来了。他们的Blog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呈现出个人资源库的特征。而且,这种资源库与初期的公司开发的资源库和现在的教育专家开发的资源库不同,具有个人体验的色彩,都是最适合Blogger(Blog的主人)本人使用的资源积淀,个人资源库的成片形成,最终会导致资源建设第三里程碑的崛起,与第一里程碑的专业公司资源库、第二里程碑的教育专家开发的资源库一起,成为新课程实践的重要支撑。
4.组织管理的便捷助手
由于Blog在技术上的开放性、零障碍,以及使用上的人本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苏州的老师们对Blog的使用越来越得心应手,并且不断理解与开发着Blog的功能。例如,“金陵叙事”设立“工作信箱”专题,用于传达内部方案,征求意见,引起讨论,帮助决策,后来发展到对外征求意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纩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规划方案》这条日志在"2E作信箱”公布后,首先在电教馆内部引发讨论,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又取消密码,公之于众,广泛征求网络博客智慧,得到了广大教育博客的大力支持,不仅浏览量达806人次,而且回复上的讨论、建议达26条,为“苏州教育博客”改版为网络学习一发展共同体提供了很好的智力支持。Blog的组织管理功能开始被发掘出来。
5.知识管理的数字仓库
苏州教育博客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管理进入教师专业发展。从最初单凭个人兴趣随意设置几个专题,到根据自己的业务进修需要理性地设计专题,使Blog这一个人体验的资源库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封闭走向开放,使Blog既能记录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又能帮助教师持续进行专业学习和发展个人知识的重要工具。从效率角度考察,Blog成为知识管理的工具,降低了教师专业学习的成本,提高了教师工作、学习的效率。从教师角度考察,Blog开始了教师建构与管理个人知识的进程,使老师不仅成为一般的知识工作者,而且成为知识的管理者,发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6.树状结构生态发展的学习路径
假如把最初访问的一个Blog(比如“东行记”)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教师能够从这棵“大树”上发现更多的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价值的Blog"伙伴”和其他优秀的专题网站,并且方便地链接到自己的Blog上。如果把这些Blog“伙伴”看作二级的“树杈”,在二级的“树杈”上又会发现一个或若干个有价值的Blog伙伴——三级的“树枝”,又可以方便地链接到自己的Blog上……如此不断生长,形成了树状结构的生态化的学习路径。从这个树状结构的教育信息化生命环境中,可以激发教师主体意识觉醒,使他(她)们成为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持续发展的教育工作者,为形成学习型组织、开展信息化形式的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
7.师生互动的激励平台
从苏州教育博客们的实践来看,目前已经开始利用Blog的互动、开放、写作方面的优势,形成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激励的互动平台的探索。尽管这些案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高,但是,由于Blog技术上的零障碍,表达心声的便捷性、情感交流的人本化、促进人的发展的有效性,Blog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师生的互动激励平台。
三、对BLOG在实践中发展的认识
从以上苏州教育Blog发展情况来看,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动态发展、不断提升的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Blog以其技术上的零障碍和信息化跨越时空的便捷高效的优势,支持了苏州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的工具平台、思想火花的冲撞专区、心得交流的自由小屋、科研工作的管理平台、远程技术支持的工具、情感支撑的技术工具、个人体验的知识仓库、组织管理的便捷助手、知识管理的数字仓库、树状结构生态发展的学习路径,都反映出Blog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通过Blog,才使信息化内化到教师生命活动之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技术力量和人文环境,促成了更大范围内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可以说,Blog引入教育,使探索中的教育工作者找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的现实的途径,使教育技术工作者发现了信息化支持教学的真正意义。
2.教师基于Blog的专业发展实践促进了教育Blog的发展。Blog促进苏州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表明,Blog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性软件,只有进人教师职业生命活动之中(而不仅仅作为个人出版物出现),才获得了促进教育的意义。它本身并不具备教育功能,但是,由于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而不断开发出其促进教育的功能,实现着Blog之于教育的价值。于是,Blog在苏州教育界扎根并迅速扩展,苏州教育博客学习一发展共同体、平江教育网志联盟、吴中教育网志、张家港教育博客、常熟教育博客、太仓教育博客、金阊区教育博客等BLOG社群纷纷建立起来,并呈现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鲜明特征。
3.教育行政部门、合作高校、网络上的高校教师,以及苏州教育技术业务部门在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州市教育局200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意见明确提出“千名信息化研究型教师、万名教育博客”行动计划;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老师和研究生团队把Blog引入苏州教育,把头脑风暴引向教师工作之中,他们在Blog上关心和指导苏州老师的专业发展,常常热情地给予回复,介绍老师们与全国的优秀博客互联;北师大教育技术学博士庄秀丽给了我们许多远程指导;苏州市电化教育馆的老师们全体参加了Blog实践,把Blog与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并且热情宣传Blog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教师参加实践,他们经常参加网上的教育问题讨论,热情地给老师们回复,与老师们一起成长,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作用。
由此看来,Blog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并发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离不开这样一些要素的整合:其一,Blog零障碍的技术支撑;其二,教育Blog的主体——教育博客们理性又倾注情感的自觉参与;其三,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客观背景——新课改;其四,要素组合——教育博客个体之间“互联的程度和规模将直接决定思想互联的生命系统整体的功能结构”(庄秀丽),实践是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觉醒的动力,也是学习、反思以及Blog本身发展的源泉。
【参考文献】(略)
文章选自《中国电化教育》(2006.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1:49:52 | 只看该作者
博客: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媒介

作者:陶文英 胡青萍

-

-

-

-

  博客,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我想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你就一定知道现在很多人已经离不开它了。
  博客是Blog的音译,意指网络日志,它通过简单的张贴将个性化的知识、思想、见闻在互联网上发布共享。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单是表达个人思想和记录个人日常经历;更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即时予以公开,以供其他人参考和遵循,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
  博客最主要应用于三方面:新的个人人际交流方式;以个人为中心的信息过滤和知识管理;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出版。其中,尤以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传播出版而引人瞩目。概括而言,博客具有易用性、组织性、记录有效性等主要特点。
  教育博客以其简单易用、及时发布、即时更新、管理方便的特点,被认为是继E-mail、BBS、O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形式。各位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随着教育博客的大规模普及,将在传统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堂式教育模式”之外,催生出真正开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推动人类教育事业的进步。对广大体育教师来说,通过博客平台相互交流,共享智慧,可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和价值。同时使老师们的学习与周围群体的交流结合起来,使学校体育工作更上一个层次。
  
  一、博客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媒介
  
  博客是一种非线性互动传播模式。信息的发布、接受和表达者,包括个人、组织和散布的不确定人群等,充分体现了网络传播的多重“性格”,形成了一种散布型的网状传播模式。这样利用博客就可以方便地构建开放、可交互、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教育教学及学术创新与交流平台。博客是目前进行网上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强有力工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博客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净化了人的灵魂,使人们在进行博客交流的过程中,进入忘我的高尚境界,使大家没有设防,没有互相封锁,只有真诚地奉献,从而达到真正的资源共享的目的。2.博客使大家没有面对面交流中诸如表情、语调、语言(方言)不通、个人喜好差异等非常因素的干扰,使大家专注于纯洁的目的——为了学习,为了研究。只要进入了同一个博客专题区,那么大家都是平等的,大家的心思是单纯的。在体育教学实践运用中,一些体育教师真切地体验到了教育博客对自身的帮助,于是很多教师自觉自愿地运用教育博客:有的着力于体育教学叙事研究,记下鲜活的课程故事;有的利用博客开展行动研究,在不断反思中进步;也有的老师运用博客开展研究性学习。教育博客的运用对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博客让老师们逐步养成阅读、书写、反思的习惯。老师们在博客中“写一录,思一享,品一学”,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成长。
  
  二、博客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博客是体育教师个性化的内在需求
  现实中,许多人都要面临来自生活的各种压力,体育教师职业特征的鲜明性、特殊性,使得许多体育教师觉得在日常生活及教学工作中有种“捂着嘴巴”和“被强迫”的感觉。网络时代,最可贵的特征之一就是自由和开放,不用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处处受束缚而使大脑紧绷,体育教师可以松开捂在嘴巴上的无形之手,随意地遨游在网络里畅所欲言,并可以自由地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体育教师的内在需求。体育教师的内在需求是指教师的自我成长,即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思考,不断记载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博客的应用,为广大体育教师个人的加速成长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也促进了体育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2.博客是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好工具
  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生活的抽身反省与自我观察。它一方面是把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特殊事件或独立现象与该对象所属的整体联系起来,使这一现象在教学整体中得到重新认识与解释,获得新的意义,赋予新的教学意蕴;另一方面是把这一现象甚至是该现象所依附的教学整体与作为试图认识自己的教师这一意识主体建立联系,使得教师凭借真实教学世界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及其结果,对自己的思想境界、心灵历程、情感世界、理论体系、操作方略等进行透视和反省,进而形成相关的综合性事实与价值认识、检讨、判断。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学会反思,促进体育教师个体的内心驱动,是教师成长的关键。通过博客,教师不仅可以随手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记录下我们的教育教学行动,并且与周围的群体交流,还能够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起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既为别人提供思考的前提和原料,也是在帮助自己检讨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发展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这种公开的反思方式更是显现出互联网在共享、交流、协作和发展中的优势。
  3.博客是体育教学远程帮助的平台
  博客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自主平台。在实践运用中老师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教育博客对自身的促进,很多老师自觉自愿地运用教育博客。大家在博客中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在不断地阅读、书写、积累、交流中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博客中书写已经成为很多老师的一种习惯,可以说博客为教师的“二次成长”提供了契机。针对体育专业领域开设的博客网站,通常都是体育领域的专家或造诣较深又热衷于技术和网络、乐于奉献的学者充当博客。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该领域的精华搜集整理,不断向读者展示体育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网站等。即时性是博客一大运作特点,经常更新,甚至每天不断地加进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信息和新内容等。因为及时,所以新鲜,因为新鲜而独特,而这正是吸引体育教师的重要原因。从当前体育教师队伍的状况来看,很多教师不会反思自己、洞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自学资源、自学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与专家指导相结合,经常性与专家在线接触,做到及时交流、追踪问题、定期话题、在线研讨、多元评价建议等,通过与专家学者和成功教师的点面交流过程中来加快体育教师的成长。
  4.博客是体育教师进行教研交流的平台
  博客教研是基于互联网和教育博客进行教育教学指导、研究、沟通、交流、培训的教学研究形式,是今后教研工作的亮点和特色,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博客作为网络教研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研形式,它的优势一是技术层面,由技术带来的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二是文化层面,网络教研能较好地反映出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共建的教研文化。以前教师在教研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缺乏交流或难觅知音的现象。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这种交流研究已经不受学校和地域的限制,在网络中天南海北的体育教师和其他关心体育的人士都可以进行交流,这就扩大了教师的视野,加深了教研的深度,提高了体育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度。譬如,我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教育博客网站的建立,给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也给我们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互相了解的机会。博客教研作为一个创新型概念,不仅是全新的教研工作方式的建立,也是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必将会影响到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育教学评价等方方面面。这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自我观念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体育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是过去的理论和经验难以解决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考地将这些成果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去。只有博客才能使教师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研究者,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才能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形成自身教学与研究特色,才是为教学行动而进行的研究,才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对症下药研究,才能真正由教师变为“教育家”,教师才能够持续进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创造性实施新课程,从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小平.网络教研——学校体育教科研的新途径.中国学校体育,2006(8).
  [2] 姜志臣.教师博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3).
  [3] 黄小平.校本研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形式.体育教学,2006(2).
  [4] 陈劲宏.走进博客的世界——博客的由来.电脑知识与技术,2003(23):77-79.
  (责任编辑 刘永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1:53:40 | 只看该作者
博客,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莱州市金城中学  于鸿丽
前言:朋友是一位百年名校的校长,应他相邀,写一篇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的文章。心里很是惭愧,因为我写博客的时间不长,而且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但朋友说,他一直在默默关注我,他看到了我的“成长”——由最初“玩弄文字”到现在“有思想、有智慧”了。朋友的鼓励让我汗颜,但博客确实让我收获了很多,成为我成长的摇篮和心灵的憩园。
先来介绍一下我的博客:
我的博客的名字是:蓝色鸢尾。地址是:http://blog.163.com/lzjcyhl@126/
蓝色鸢尾是一种常见的花,关于它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蓝色鸢尾花有不同的花语,有人认为它素雅大方的象征,也有人认为是代表着宿命中的游离和破碎的激情——精致的美丽,可是易碎且易逝,也有人说它是信仰者的幸福。我宁愿相信后者,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一个阳光也能给他人带来阳光的人,一个幸福的人。因此我给自己的博客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蓝色鸢尾,希望自己也能像蓝色鸢尾花一样,向着太阳灿烂地绽放。
其实,早在2010年,我便在教研室刘老师的鼓励下,在中华语文网建立了博客,零零散散地写些东西,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的不好。
真正地与网易博客的结缘,源于一次外出学习。
2012322日,我和学校其他二十几名教师到山大附中学习,在山大附中学习的两天,老师们丰厚的底蕴、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真正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回来后,我阅读了山大附中王波老师的《每一棵树都会开花》和姜荣奎老师的《我们也曾经是孩子》,两位老师书中所写的一些教育反思、教育故事仿佛发生在我们的课堂上,发生在我们身边。我想,我参加工作也20多年了,当有一天,我的教育人生结束的时候,我会给自己留下些什么?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本书,用自己的足迹书写自己的人生。 于是,45日清明节小假,我的博客在网易安了家。
如今行走在博客里有三年多了,我用文字记录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浏览博客、敲击键盘的过程中,我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博客成为我成长的摇篮和心灵的憩园。
1、博客,让学习成为一种精神追求
本来我是一个缺少毅力,没有常性的人,但博客让我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每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或是万物初醒的早晨,我都习惯性地阅读浏览一些博友的文章。博友的文章大多来自于自身的实践体会,教学案例、教育叙事、培训心得、读书笔记、生活感悟,很多教育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很多教育观点浅显易懂令人深思。他们中有不少是教育名家、名师名校长,借助博客可以足不出户地走进名师、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和老师们的课堂,可以和他们对话,实现与大师的交流,得到大师们的指点和建议,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
在与一些名师对话的过程中,我切实地感到了自己的差距,尤其是教育理论的陈旧和匮乏。例如:在我的一篇博文中《给赏识教育泼点冷水》中,我对赏识教育提出了质疑。山东省省庄二中的李明尚校长对我的博文评论道:问题好像不在孩子身上。问题更不在赏识教育上。在我和他进一步交流的过程中,他写道:教育的内涵可以用七个关键词表述:爱(真爱)、赏识、倾听、关注第一次、做榜样、培养良好习惯、适当惩罚。把这些都做好,教育才相对完整。省庄二中的李校长是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当他跟我说什么“教育的内涵”时,我醍醐灌顶,我根本不知道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我才认识到我有多么渺小。于是,我开始大量地阅读,用书籍滋养自己贫瘠的心田。2012年,我读了三毛的《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等14本流浪文学,读了《百年孤独》、《红与黑》、《飘》、《平凡的世界》等7本名著,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冯恩洪老师的《创造适合的教育》、魏书生、陶继新老师的《种好心田》、《美国最优秀的教师的自白》、《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窗边的小豆豆》等中外教育书籍,我还阅读了《论语》和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书,让我拥有了丰盈而圣洁的灵魂、虔诚而温馨的情怀、激情而澎湃的生命和平淡而充实的日子。我的专业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敞。
2、博客,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先来和大家分享几个故事:
1)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深夜走进实验室,发现实验室里有个学生俯身在工作台上。当卢瑟福了解到学生从早晨一直到深夜不间断地工作后,他沉吟片刻问道:“亲爱的,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在卢瑟福看来,动手实践之于科学固然重要,但不思考同样不可取。
2)某跨国公司在裁员时,将一位勤勤恳恳工作的老员工辞退了。老总与员工有这样一段精彩对话:“我有30年的经验。”“不,你只有一年的经验,只是将他重复了30次!”
30=30次的重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些都告诉我们反思的重要。
试想,世间的万事万物每天都在变化,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教学环境千变万化,如果我们还端着十几年前那点“陈芝麻烂谷子”,还采用十几年前的那些旧教法,到课堂上来兜售,我们的课堂如何能灵动、高效“充满生长的气息”? 如此这般,即使我们有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个工作的20次乃至30次的重复。正因为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静止的东西动态化,把无形的东西实在化,而不能把知识简单地像搬运工一样从书本中原封不动地搬给学生。比如说: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学习效果如何等等。再比方说,班级里学生出现不良的行为,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考虑一下:原因何在,是否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此等等。
通过博客撰写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等,正是实现由肤浅反思向深度反思的转变,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每天的课堂上或我们身边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情,经常会触动你内心的柔软之处,可很多事情不及时记下来,就会稍纵即逝,即使记住,也是鸡零狗碎的,这就需要我们逐一反思梳理,然后有重点地记录下来。例如,去年学校组织到双语学校听了一节语文阅读整合课,回来后我反复反思,搜集了很多材料,也查阅了相关的书籍,撰写成了论文《巧妙整合,轻轻松松教语文》,这篇博文还被双语学校的侯伟玲主任作为本校教师培训讲座的材料。
3、博客,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
我的博客写教学反思,记录课堂上的得失;写教育反思,总结教育规律;更多地是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一个个学生的成长故事,从平凡的事件中把握教育新的方向,新的方法,影响和感染着一个个蓬勃的生命。
例如,班上的任清玥同学是一个 “与众不同”的孩子,她甚至都写不清楚自己的名字,我在博文中写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有的在春天绽放,有的在夏天绽放,也许玥玥是一朵梅花,只有到了冬天才能绽放傲雪的丰姿。我会以耐心、爱心和信心,静静地等待…… ”。
孙小乐同学终于敢在课堂上大声说话了,我写下博文《期待一份美丽》,文中我写到 “孩子,大胆的亮出你自己,不管你以前怎样,只要你今天比昨天进步,下一次比这一次进步,你就是优秀的……。”,我告诉自己“课堂上多给孩子一分钟,这一分钟也许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张鹏伟同学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他上课很少说话,也不主动发言,总是默默地坐着,但是在新年的全校文艺汇演上,他竟然报名了,演唱的是贝多芬谱曲的德国歌曲《欢乐颂》,在全校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课堂上,我鼓励他说:新年联欢会上,你让老师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你,老师多么希望课堂上的你也能像舞台上一样自信,一样大方自如,一样充满激情……”,我以“给自己一个支点”为话题训练学生口头作文,一步步地引导他主动积极发言,他终于自信地举起了手。为此,我写下《给点阳光,让他们灿烂》,文中我写到: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说学生是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那么表扬、鼓励就是那一缕阳光,给他们一点阳光,哪怕是背阴坡的花草也会绿满山野。
我想,当我的学生在博客里读到了自己的故事,读到了我对他们的鼓励和表扬时,他们一定会乐开了花。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给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写给学生初二、二班学生的一封信》,信中我表达了自己因为忙于学校的一些事情经常需要调课的愧疚之心,真诚地向学生道歉。信中我写到:
我知道,我不是优秀的教师,我才疏学浅不能让我的课堂熠熠生辉,我因为负责学校的一些工作,经常会耽误一些上课的时间,我对你们的检查督促也跟不上。这些都让我深深地自责。但我的孩子们,我想问一句:“你们尽心了吗?”。……人生在世,最应该做也做难做的是“责任”二字,而你们的责任是“学习”,就像农民的责任是种好地,工人的责任是加工好机械,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一样,你们的责任就是学好知识,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而履行责任的最好的做法是尽心,尽心做事,则百事可成!孩子们,学习是你们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事情,老师只能管住你的人,管不住你的心。老师只能帮助你而不能代替你们成长。
当我和孩子们一起读这篇文章时,几个平素里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低下了“高昂”的头,有几个女学生在流泪。教育,此时已经化作丝丝春雨润泽了学生的心灵。
这样,一篇篇博文让学生感到老师爱的温暖和力量,架起了师生之间理解和友谊的桥梁,让师生关系变得自然和谐,把本来僵硬单调乏味的德育教育变得真诚灵性,充满了感动和激动。
4、博客,让我享受教育生活的平静
教师职业是一个清淡的、需要静下心的职业。每天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泡上一杯茶,以轻柔的音乐为背景,或在教师博客上进行不自觉地点击浏览,或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撰写一些随笔,这时心就会十分地平静,精神也会沉浸在无比的愉悦中。在博客中,我认识了一群勤奋真诚的博友。他们都拥有阳光般的心态,积极进取的动力,锐意改革的决心和对教育的热爱,他们身上传递的正能量影响着我,激发了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让我在日趋功利喧嚣的今天,能够静下心读点书写点东西。我的博客里不少的博友是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像李秀伟老师、追梦少年郑立平老师、老板老班陈宇老师、“郁歧”——梅洪建老师、临沂光耀实验学校的王立华老师、“十指成林”——崔成林老师、“文云”彭敦云老师、“学习者”李明尚老师;“秋天还会来” 、“阳光蓝雁”、 “教育思考园”、“六瓣雪”等……他们不少是名师名校长,但是他们勤奋真诚、乐观无私,当我情绪低落时,他们会安慰我鼓励我;当我的文章写的不错时,他们会夸我有才气,让我潜意识里对自己充满信心;当我工作中遇到迷茫向他们讨教时,他们会毫不保留的指导我。他们一些前瞻性的思想,充满智慧的教育教学方法,用生命润泽生命灵动的课堂,指导了我的学习和工作,带动了我素质的提高。正像我们学校杨校长经常说的:“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与愚昧的人在一起必受损失。
博客,让我把学习变成了一种习惯,促进了我的有效反思,架起了与名师对话,与同仁切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博客,让我获得更为宝贵的财富——朋友,让我以积极阳光平和的心态去享受教育生活的平静。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裹挟着我前进,转眼,我的博客在网易安家也已经一年半了。再回首,却发现身后逶迤了一地脚印,融入了一片景致。至今我写了240多篇原创日志, 40多万字,博客的点击量从最初每天几十次,到现在每天三四百次甚至千次,总点击量达到了25万。2012年我在各种媒体发表文章15篇。在暑假的远程研修中,我的6篇作业,有5篇被指导老师推荐,两篇感言在省研修中心《今日快讯》刊发;2013年远程研修,我的三篇随笔,两篇随笔被省专家推荐,三篇随笔和一篇作业被指导老师推荐,而这些都是与我平时的积累分不开的。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物朱永新教授也开办了“教育保险公司”,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教学反思,如果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话,教师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金。
老师们,如果你愿意挑战朱教授,请用文字记下你的教育反思,让博客成为我们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也许老师们会说:我的起点太差,其实真正能做出成绩的人不是靠八小时之内的时间,而是靠八小时之外的时间,靠的是勤奋和坚持。
最后,我想用我们莱州市武建君老师和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和各位老师共勉:
“只要我们像渴求呼吸一样渴求发展自己,其实没有什么能阻挡了我们自己。”——莱州市实验中学武建君老师语
最有效的发展是教师自主发展。——苏霍姆林斯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8#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1:55:41 | 只看该作者

博客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张进清,谭荣波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而教师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一切教育改革成功的核心力量。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是教师个体的内在专业性的提高”。在信息化、学习化时代,要想尽快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除了应继续依循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进一步努力外,还必须另辟蹊径,抢占信息技术这一战略制高点,以寻找有效而简便的新途径。

博客近几年来风靡互联网,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工具。当前,教育博客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已呈现出普及化、区域性、社群化的发展趋势。博客之所以在教育领域迅速成长,原因在于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尝试从博客的视角来探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以求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一、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博客的特点使它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博客的英文名称是Blog。Blog是Weblog的简称,而Weblog则是由web和Log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Web,指world Wide web(万维网);Log,原义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Weblog就是在网络上发布和供人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简称“网志”,博客是其中文音译。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叫做Blogger,中文通常也把Blogger译为博客。因此,本文中的博客,根据语境的不同,可以是名词,指网络日志;Weblog是指撰写网络日志的人,所以Blogger也可以是动词,指撰写网志这种行为。

    博客具有如下特点:1)简单易用。几乎所有会上网的人只要通过简单的申请和注册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博客。通过博客即时发布信息,可使网络的应用更加大众化。2)个性化。通过博客,个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同时,随着不断经营自己的博客,个人可以按主题分类或以“超链接”的方式来组织、管理、收集有关信息,使博客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管理工具。3)深度交流。博客可以作为为了共同目标而一起研究和探讨问题的虚拟场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博客与其他人(尤其是同行)进行深度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在博客上的交流,可以迅速汇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群体从而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探讨。4)资源共享。博客以互联网为载体,这就决定了它可以资源共享。它是一个开放的私人空间,以统一格式提供RSS摘要(RSS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使得资源的共享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5)零成本。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博客网站都是免费提供申请空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像申请免费邮箱一样免费申请自己的博客。在博客里,可以免费上传或下载文件,免费阅读文章,从而实现个人网页、网站的零成本。

    从以上对博客的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博客在技术上简单易用且是零成本,博客在情感上便于人们张扬个性,博客在使用上容易做到开放和资源共享。博客的这些特点使它不仅具备了教师可以接受这一社会性软件的可能性,也具备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管理工具和知识内化工具的品格,从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2.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博客作为支持工具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名义颁布的信息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这一标准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1)意识与态度;2)知识与技能;3)应用与创新;4)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既是信息化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在信息化时代实现专业发展应具备的素质。博客的运用不仅使教师多了一种信息技术,而且也使教师多了一种专业发展的方式。

其次,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实施课程教学,需要教师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者,即成为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行动研究结果的主要表达方式有研究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和教学反思等。博客作为“网络日志”的记载方式与行动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它与“研究日志”有着内在的联系。博客是行动研究的很好的载体,其思想内核实质上是对行动研究成果的表述。博客中记载的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等反映的是行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它可将原本无序的教育叙事、教学反思上升为教师系统的、专业发展意义上的认识,即它经过日积月累,能使教师的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逐渐向理性转化。博客方便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提升了博客教育记载的质量,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效用分析

    1.博客——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教师快速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一种专业成长历程。教师的个体经验往往是不充分、不丰富的,因而有必要构建一个能促使教师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共享与交流的平台——“教师实践共同体”,以为教师提供各种蕴涵丰富的、真实的实践网络,使教师能方便地与他人共享经验、交流彼此的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实现彼此之间的内隐知识的传递与分享,使教师个人在这个共同体中快速成长。

    博客作为一种具有共享性的网络交流工具,可以为教师搭建一个开放的、心灵相通的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利用博客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好处,一是在技术上容易实现。博客的应用只需具备简单的计算机技能即可,并不需要复杂的编程知识,其技术思想实际上是在简化人们的记录和发布过程。二是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基于网络的博客技术的使用,不仅不受人数限制,更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激荡思维、撞击思想火花的平台,教师可以在这样一个集体的氛围中积极地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在分享和交流中产生灵感和新的认识。

    目前已经有一些博客群形成了这种“教师实践共同体”,如苏州教育博客、张家港市教育博客、上海市张桥路小学教育网志群等。在这些博客群中,既有专家团队、教研员团队、研究型教师团队,也有按地区划分的“教师实践共同体”。它们构成了一个以教育事业为其共同关注的对象,通过以博客为平台的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以发展自己的知识和专长的群体。如“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就在其共同体言志中明确提出:“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是苏州教育工作者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通过博客这一社会性软件,用心灵书写日志建设起来的跨越时空的网上头脑风暴群。认同这一共同愿景并愿意为之辛勤耕耘之人士都可以成为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的成员。”

    2.博客——教育叙事的工具,有助于教师自我发展

    教育叙事是以叙事和讲故事的方式对研究者自身在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从而从中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的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目前已伴随新课程改革进程迅速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对于一线中小学教师来说,“教育叙事研究与教育博客相结合,把教师的所思所想与全球化的数字化交流环境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体”。

    博客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便捷的反思通道。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对自己的个体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反思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发展。在博客环境下,教师只要点击浏览器、输入文字,就可以方便地根据栏目填写内容,完成教育叙事报告——网络日志的创作。

“写作迫使人持一种反思的态度”。在博客的写作中,教师通过文字的形式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自觉的分析、评价和批判,从而进一步了解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自我,逐步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

    博客技术的交互性,带来了教育叙事研究的开放性和协作性,带动着教育叙事研究质量的提升。博客的传播方式把教师从传统的封闭、静态、个人行为的研究方式和叙事方式中解放了出来,把教育叙事变为开放、协作、动态发展、不断丰富与深化的研究方式和研究过程。在博客环境下,教育叙事不仅包括教师本人建构的教育故事,也包括网络上专家、同行、学生及其他任何对相关研究感兴趣的人的回复,从而形成我们称之为“网上头脑风暴”的智慧冲撞群。这种合作反思能使教师的眼界开阔起来,从而提升教育叙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研究成果更趋真实有效。

    博客教育叙事研究打破了教育技术的神秘感,使教育技术可以内化到教师的生命活动之中。研究型教师在管理自己的博客的过程中,其学科特色也会逐渐凸现出来,博客教育叙事研究从而便走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天地。

    3.博客——终身学习的平台,有助于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无止境的,其基石是不断地学习,而博客有助于教师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博客能使教师学会网络阅读,能使教师逐步适应用键盘在屏幕上书写的方式,这种读写方式的改变不仅是形式上的简单交换,而且还必将逐步改变人们的学习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使教师能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中;博客有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积累,从而使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网上阅读和搜索,可以将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有益的信息资源以时间为纵轴、以分类为横轴进行组织,便于教师对这些知识进行保存和检索,便于拿来和同行共享,由此形成的结构化的知识仓库将成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加油站。

    博客的激励机制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动力。首先,博客之间实现了深度的交流和沟通。博客的出现既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界线,又创造了一种与现实保持一致的交流形式,它顺应了作为“人”的社会性交往的需求,架构起了跨越时空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学习环境,使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切磋能够更加经常、更加有效和深入。其次,博客使教师能够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共同参与某个课题的研究。再次,博客有助于教师养成利他和开放的精神。教师通过访问其他博客从中得到帮助,能体味到博客文化的内涵,有利于教师克服自己的保守心理,从而养成开放的心态和合作共享的精神。

    博客不仅能够及时地写录和发布,还具有“分享”与“交流”的功能,能将教师的自主学习与群体学习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通过参与回复和讨论,分享他人的经验、思想和体验,能使自己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实现跨越式的提升,或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并进一步提升教师个体的学习能力。同时,随着对个体博客内容的不断积累,教师可以回顾和品味自己过去所写的内容,进而进行反思,加深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感受,纠正自己理解的偏差,这样的过程不断延续,就会使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一位教师在她的博客(http:// matchyao. blogcn. com/ index. shtml) 中记载道:

    ……课后我开始反思:是我们的课改思路有问题?不是呀,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呀,学生的学习热情、思维方式都有可喜的变化,经常让我为自己的学生喝彩。那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又做如何解释呢?还是问问当事人吧。利用下午兴趣小组训练的时机,学生告诉了我原因:1)每堂课都是一个套路,学生会有厌烦感,而且总是要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努力表现出对课题的兴趣,惊讶、新奇、情绪的亢奋有时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2)(计划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总是放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可学生的兴趣却放在了资料的收集整理上,到最后形成作品也就是知识的实际应用阶段(时间)十分仓促,有些知识就根本没有学,也没有用,因而形成了浮躁的习惯。3)评价有名无实,学习记录也是到最后应付“公事”,记的全是客套话,草草了之,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反思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说明在课改过程中老师我自己有点大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反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看来课堂的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一个套路下来。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设计,而不应该为追求时尚让学生每次都是吃夹生饭。换种思路,换种口味,课堂不会再乏味。

[评论1]:教学反思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观念决定行动,新课改倡导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应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为此,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对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反思自己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否有碍于学生主体性的彰显。教学反思中教师应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伦理与宏观的教学背景,不断地提升自己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自己的主体性、创造性作用的发挥。

    [评论2]:崇尚建构主义,推崇研究性学习、主题式学习等都可,但不可认为这是在“换种思路,换种口味”,而是我们应该认清建构式、研究性、主题式等的本质是什么。建构式、研究性、主题式,其主旨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但这种主体性与主动性用来做什么,要用来学习。所以,在课改中,不论施行何种理念、何种形式,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关注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我认为这才是最根本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线性的、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开放的系统,它有着丰富复杂的特性。通过反思性教学,该教师意识到,“自己太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看来课堂的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要一个套路下来”,应该“换种思路,换种口味”。利用博客,该教师记录下了自己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并在博客上将这些拿来与同行分享和交流,共同分析探讨。该日志贴出不久,就有两位访客对此进行了评论:“教学反思首先是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在课改中,不论施行何种理念,何种形式,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关注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博客上他人的评论,该教师会在分享与交流中产生新的认识,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思考和反思,并把这种思考和反思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他们的教育理念就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就越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利用博客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交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结束语

    博客作为互联网上的一种新兴的传播和学习交流工具,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内有诸多专家、诸多教师都在致力于教师博客,如苏州电教 馆金陵馆长的博客“金陵叙事”(www. szeblog. cn/userl/3/index. html)、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唐晓勇的博客(blog. Szonline. Net/ u/ 15/ index.html)、求师德教育实验室网志(www. qiusir. com/)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博客的典范,也是将博客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典范。但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博客也同样如此,需要使之与其他工具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且,博客也不是一个万能的工具,它只是教育教学的辅助性工具,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师。博客也只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之一,教师的专业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教师自身去完成。因此,对博客,我们也要冷静地思考和对待,防止盲目的发展和过度的行政推进。“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摘自《教育探索》2009年第7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9#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4:55:17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叙事研究、Blog与教师的成长



    2004年的春天,热心教育改革的老师们忽然发现,经历了课件制作、主题网站建设、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等等一系列的培训、研究、探索之后,“教育叙事研究”正伴随着春风向我们走来,带给了我们全新的震撼和激情。

    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研究,整理成叙事研究报告,能够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自己的思想轨迹。教师进行叙事研究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关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通过叙事报告反映出自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写出自己对研究事实的反思。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育叙事研究能够推动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认识,非常适合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采用。

    网络日志(Blog),将叙事研究报告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促进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

    1.教育叙事报告数字化,使得叙事研究更容易保存、流通、复制,使叙事研究的传播范围全球化。

    2.只要动动你的指尖,你的故事便可以传向网络;同时,你可以方便地获得别人的叙事报告资料。

    3.以杂志、报纸为载体的叙事报告,生产和传播的周期很长,Blog上的叙事报告可以每分每秒刷新。

    4.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叙事报告,需要经过若干“守门人”的过滤,对于一般的教师和学生而言,发表的门槛很高。Blog实现了“个人出版时代”的梦想,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你的叙事故事,与全世界的读者共同分享你的研究成果。

    5.Blog使叙事研究突破了研究者个人的小圈子,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读者与研究者之间可以展开充分的交流,迸发出更多的灵感。

    6.新兴的Blog环境对人们提出了新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你必须自觉地遵守网络上的版权道德,自觉地遵守四项基本原则,提高自己的信息伦理道德素养。

    我们惊喜地看到,以Blog为信息载体,教师不仅可以写一些教学的反思、范例、经验和感触,为他人提供丰富的一线的实践素材,而且可以通过发表在自己的Blog上,在线得到来自全国的同行和专家教授的帮助与引领。理论层次较高的专家学者可以通过对这些范例的理性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实践找到相应的理论作支撑,反过来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办学理念,使理论起到直接指导实践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研究往往带动了一个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参与,进而影响到更多的学生,使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协作中得到提升。因此,进入2004年后,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写自己的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结合Blog发表交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

    通过在山东、上海等地进行的教师培训,我们得到较多的启迪:

    1.教育叙事研究与一线教师的生活最贴近,通过教育叙事研究,老师们最容易表达自己的教育体验和梦想。

    2.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相结合,恰是一种天然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是全球化、数字化的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3.我在山东淄博、上海浦东等地给老师们介绍了Blog,不少老师说,上午知道了教育叙事研究和Blog,当天晚上他们就做了自己的Blog,第二天整个世界都能看到他们的叙事研究报告。这可能就是多年来我们说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教师培训中的教育理念变为教师的行动”等等在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新的变化。

    4.好的案例=一个生动的故事+精彩的点评。教师们的叙事研究需要进一步提升。同行的评价、专家的点拨、学生的反馈,可以对案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各地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叙事研究之中,许多学校开展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有效地进行交流成为大家关心的热点。生活之树常青,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的,重在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5:04:46 | 只看该作者
开发BLOG教育功能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图)   作者:金陵   
    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行动研究、教学反思、思想碰撞、心得交流、教育科研、师生互动、组织管理、远程技术支持、情感支撑、资源积淀、知识管理、建立学习路径和提升学习绩效等方面都可以开发出卓越的功能。教育工作者可以方便地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研究成果、课件等上传发表,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

    就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广度、深度和有效性而言,当推我国教育工作者对BLOG(博客)潜在的教育功能进行创造性的开发,从而引起教师专业发展向网络化、群体化发展,开创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教育BLOG迅速兴起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走向群体实践   最早把BLOG引入基础教育领域的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博士和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柳栋。之后短短三四年时间,教育BLOG就在全国迅速普及,影响最大的区域教育BLOG社群包括淄博校园博客、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海盐教师博客、天河部落和新思考成长博客等,影响较大的学校教育BLOG社群有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教育博客、华南师大附小日新集等。2006年5月,全国第一个教育博客学术团体——海盐教师博客研究会在浙江省诞生,标志着教育BLOG走向有组织的学术研究。   全国教育BLOG的发展大致走过了初期的教育叙事、有意识的教育功能开发和激发教育智慧的教育创新三个阶段。   由于BLOG这一社会性软件的开放性、互动性和草根化,教育技术工作者对BLOG教育功能的研究开发,使BLOG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凸现出来,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参与使教师专业发展从专家讲坛走向教师群体实践。   有意识地开发BLOG的教育功能,当推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金陵叙事”(博客名)2005年8月19日在题为“我所经历的教育BLOG”的日志中写道:BLOG的实践使我们大大拓展了自己的学习路径……我们感受到,BLOG是教学反思的工具平台、思想火花的碰撞专区、心得交流的自由小屋、科研工作的管理平台、远程技术支持的工具、个人体验的知识仓库、师生互动的激励平台、情感支撑的技术工具、组织管理的便捷助手、知识管理的数字仓库、树状结构生态发展的学习路径。   这段文字反映出,教育BLOG开始有意识地把BLOG的教育功能作分门别类的划分,反映教育BLOG从追求“话语权回归”出发,走向追求BLOG教育功能开发的自觉思考和行动。今天,教师对BLOG教育功能的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大致可以划分为行动研究(教育叙事、教育反思、案例分析、师生互动、促进学习等)、教学工具(教学设计、生态资源、教育科研、教学平台、组织管理等)和创新发展(网络教研、知识管理、学习路径、情感支撑、均衡发展等)三大类。   上述功能表明,教师可以把教育BLOG用于自己的常规教学工作,也可以用于行动研究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绩效,还可以把BLOG的教育功能作群体化、动态化、专业化、人性化、均衡化等方面的提升,使教育BLOG在实践中不断产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动力。   教育BLOG跨越时空优势 拓展教师专业发展广度深度   教师在教育BLOG上首先体验到的是“话语权回归”的喜悦。他们在书写BLOG教育叙事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承担者和主人,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工作生活的发展变化,从而自觉地发挥能动性,积极投身到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创造性的工作中,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工作。”从认识论角度考察,这就是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   BLOG以其技术上的低门槛、情感上的人本化、使用上的开放性、经济上的零成本优势,以及个人电子出版物的亲和形式走进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教师乐于在教育BLOG上记录教学经历和教学心得,乐于反思、学习与自我完善,乐于欣赏自己的才华、成就与发展,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交流的需要与教师主体意识融为一体,这是教育BLOG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教师现代化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隐性知识显性化”是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教育BLOG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隐性知识(默会知识),往往通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案例分析等方式,被不断地显性化,成为对教师本人和网络上的其他教师都很有启发的教育资源。   而“同侪互助、激发教育智慧”是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教育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情境工作坊的活动过程。情境工作坊(Workshop)是一种以头脑风暴为特征的创新研修方式,国外教师培训中已经用得相当普遍,我国高校研究生学习中也普遍采用这种方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师培训实践证明,情境工作坊是“同侪互助、激发教育智慧”的卓有成效的实现方式。   把“情境工作坊”引入教育BLOG,颠覆了人们对BLOG的一般理解,使教育BLOG成为一个具有跨越时空优势的网上头脑风暴群。教师在教育BLOG上引发主题讨论,开展同侪互助,碰撞思想,每个人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启发,收获成果,并且往往会引起教育智慧迸发,从而实现教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普通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和创新型教师转型。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在网络上实现的活跃的过程。   教育BLOG跨越时空的优势,使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的学习与交流得以实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也为东西部教师在教育理念和研修方式方面“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创造了物质条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均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宁夏石嘴山市第十二中学的教师就是通过“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与苏州的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   “情境工作坊”的创新研修方式的引入,使教育BLOG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和人文环境,使信息化内化到教师生命活动之中,促进了教师主体意识觉醒,使探索中的教育工作者找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的现实途径。   “情境工作坊”注入教育BLOG 实现区域教研可持续发展   一旦“情境工作坊”工作方式注入教育BLOG,教育BLOG的活力就不可思议地迸发出来,形成生态发展的教育智慧创新的信息化生命环境,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持续不断地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推进。2005年以来,全国影响较大的教育   BLOG社群都把网站建设与新课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网络教研,形成教育BLOG新一轮发展热潮。   “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明确把网站定位于“教师专业发展”,明确“开放、互动、交流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阐述教育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联系,以及教育BLOG的基本品质、基本义务、基本权利和基本道德,强调实践在教育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年,在“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上开展网络教学团队竞赛,直接把教学工作与BLOG联系起来,倡导网络环境下的同侪互助,在影响教师对信息化的理解方面产生了很好的作用。   山东省淄博市在原有的“淄博校园博客”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教育BLOG社群——“淄博新课程网络教研”,明确把教育BLOG定位于网络教研,网站以按学科分类为主,设14个学科栏目和4个学习路径栏目,开创了按学科分类的教育BLOG新体系。   浙江省海盐教师博客明确提出“精英教研转向大众教研”,宗旨是“建立个人网志,促进自我反思;开展广泛交流,沉淀学习路径;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和生命质量的提升。”《以海盐教师博客群体为载体的教研工作创新的实践与研究》被立为2005年浙江省省级课题,2006年完成第一轮研究,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教研成果一等奖。   广州“天河部落”基于WEB2.0时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将课程实施的“话语权”还给每一位教师,营造教研氛围,在交流对话、沟通协调、互助合作中共同发展为宗旨,应用知识管理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构建资源型学习共同体,努力促进知识的转化、生成、传播和利用,形成并提炼区域教科研管理的智力资本,实现区域教研的可持续发展。   成长博客是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主办的教育BLOG社群,现转移到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接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影响呈上升趋势。成长博客在栏目设置上体现新课程实践和学科特色,正在向区域发展。   网络远程协作教学研究 助东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   “东西部我们同行”是一项基于教育BLOG的同侪互助式的网络远程协作教学研究活动,是东部教育博客在BLOG技术的支持下,对西部教育博客的教学业务进修的支持与帮助。   活动以东西部教师在专业发展方式方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宗旨,2006年2月由“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和宁夏石嘴山市第十二中学的语文教师在BLOG交流中自然形成,以后扩展成为两地教师多学段、多学科方面的协作交流。该项交流采用网络工作坊的基本方式,重在通过教案分析,引发头脑风暴、激发教育智慧,使西部教师同步感受到东部教育改革的进程及其思想和业务的成果,掌握与东部同步的自我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方法,加速西部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一年多来,已经形成教育日志1170余篇。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自愿者行动借助于已经建成的苏州教育城域网,没有额外的投入,西部的教师除了上网产生的电费之外,也没有额外的投入,但双方收获的是智慧、知识与方法的洗礼,教师们对建构主义、情境工作坊、新课程理念产生了更为实际的理解与把握。这是一次真正“无价”的网络环境支撑的同侪互助、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超越了人们通常对援助西部的理解。它使远程教研成为现实,使西部教育工作者在现有条件下,与东部教育工作者同行,这将对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产生新的理解与实践。所以,事件虽小,意义重大。   目前,“东西部我们同行”已被列为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   从全国最有影响的区域教育BLOG的情况来看,淄博、苏州、海盐、广州都属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是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分不开的。虽然网站的侧重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地区普遍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研究或教师素质的综合发展,反映了他们都把教育技术看作优化教育工作目标实现的有效工具。从主办部门情况来看,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电教馆,另一类是教研室,但是从这些部门的信息化领导力情况来看,电教馆负责人都重视教育技术为优化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服务,教研室负责人都重视教育技术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其共同点就是两个部门都把教育技术与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 金陵)
  让教研在指尖“流连”

  现今的BLOG日渐红火,成千上万的网民都在用它记录着自己的欢乐和苦闷;同时,它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让广大网民能够轻松地实现在线交流,无论你是含蓄还是豁达,你都可以按自己的个性尽情地展示自己。更令人可喜的是,在BLOG如火如荼的今天,还应运而生一种特殊功能:教师BLOG。

  教师BLOG是教育BLOG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2004年,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教育BLOG开通以来,区直属学校、农村中小学先后创建了自己学校的教育BLOG平台。目前,环翠区注册教育BLOG的教师超过5000人,占全区教师的75%,BLOG日志发表总量达3万余篇,教师浏览后留下的评论总数1万余篇。

  在这里,骨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经验指导新教师,各学科教师可以了解到外校教师正在怎样进行学科整合……校际间的讨论就在教师的指尖进行着,纷繁的问题可能很快迎刃而解。教师BLOG的发展带来了日常教研工作的创新,找到了校本教研的新途径,使广大教师在各学科教研员的引领下,通过网络开展了教学交流研讨,共享教学资源,探讨教学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教学研究工作的创新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随着教师BLOG的普及,环翠区期待着在传统的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式教育模式”之外,催生出真正开放的“集体式教育模式”,推动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23日第1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40 , Processed in 0.16050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