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媒学者一辈子弄一关键词 博客一天颠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0:4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媒学者一辈子弄一关键词 博客一天颠覆
来源: 搜狐IT    作者:webmaster





  【编者按】3月9日,做客搜狐IT《新媒体与新营销》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网络传播学者王少磊。由于王少磊在南京,无法在搜狐演播室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因此,本次访谈形式为邮件和MSN访谈。我和王少磊的认识其实和我们的栏目研究主题有关系,我是在2005年通过博客认识王少磊的,这在之前是无法想像的。我做博客运营有一段时间了,越来越感觉到,有了博客这种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很容易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可以很方便通过博客了解一个人。一个人总不能在博客里伪装数年,因此,现在的一个博客网页其实代表了一个现实中的真人。大家可以先去王少磊的博客上看看他这个人。
王少磊,自称典型的文学中年和非典的新闻工作者。即便在课堂上,也不讲究师道尊严
  你需要在博客里保留“足本”
  陈中:先问第一个问题,你觉得博客能干吗?你开通了博客,并且玩得不错,有什么体会吗?对自己的新闻教学是否有帮助?
  王少磊:抛开常识性的宏大意义,博客对我个人来说非常有用。
  首先表达欲望几乎是生理性的,但日记本上的表达不能完成任务。我们还需要别人的“耳朵”,才能使“嘴巴”的宣泄成为可能。讲得更文气一点,我们还希望有“群体认同”来满足心理需要。传统媒体有多少发表机会?尤其是当你的表达属于“私语”性质、并且你的表达基于某种边缘立场的时候。就算是报纸约稿带来了发言权,你还是需要在博客里保留一份未经删节的“足本”——那是最接近你真实想法的东西,那是你个人的官方媒体、你就是“把关人”。
  其次,我在网上的虚拟关系就是我的现实合作关系。就是说,我主要通过博客找到工作伙伴,而一起开会的同事反而比较疏远。陈中不就是通过博客认识王少磊的吗?博客,以及因为博客随后建立的即时通讯联系,构成了我日常的社交活动。说真的,这样的社交成本低而效率高。我觉得如果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你哥也帮不了你;如果是一般的相互帮助,网友也足够了。而且包括博客在内的线上交流,比现实社会里的交流更加潇洒和纯粹。一个总编,他在网上以“胖胖猪”的名字,更新叫“风月无边”的博客,这样他就不可能端起架子。
  再次,博客可以为教学与科研积累素材。灵感或者偶得,以前脑子里一闪也就忘了,现在分门别类放在博客里就方便检索。更关键的是,你可以为这些想法收集读者意见,或者读者反馈能激发你更多的思路。其实读者反馈本身就是研究样本,比如你会经常发现,你的读者根本没有看懂就开始拍砖,作为一个传播学人,这里不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吗?博客作为课后师生的交流平台,比课堂本身另有功能和情趣。
  陈中:那么,博客对网络媒体来说作用是什么呢?
  王少磊:如果博客真的是我们的需要,或者概念的打造者能让我们相信——博客是我们的需要,我们就会为网络媒体贡献注意力。注意力对于网媒意义我不需要多说了吧。
  陈中:对传统媒体来说呢?
  王少磊:网络的进入改变了传媒生态,改变了这个生态里的力量对比。尽管网络也提高了传统媒体的采编手段,但总体而言后者还是受到前者的冲击更大。现在有所谓“报网合一”,而电视台也努力通过网络实现自己的“立体传播”,很多主持人和记者甚至利用博客来沟通受众……不过它们都不能改变这样一个现实:博客,以及它所从属的网络媒体,会进一步改写过去由传统媒体统领的游戏规则。
  如果你是指博客相对于全部的职业媒体,很显然它能打破它们的议程设置。你知道博客有所谓“自媒体”的属性,职业媒体想要取得过去的传播效果需要花费更大的努力。就是说,博客作为利器可以同时为职业传播者及其受众利用,但在客观上还是对受众的意义更大一些。
  陈中:目前一些网络媒体都把博客内容放在显要的位置给网友阅读,你怎么看?
  王少磊:那个显要位置有多大的信息容量?方兴东曾宣称,博客的价值在于以千万网友的“自组织”,打破了过去门户网站的“他组织”——就是说,博客把职业编辑的命给革掉了。在第四届网络传播学年会的现场,我当面质疑过他:谁决定哪一篇博文上博客网的首页?难道不是你的职业编辑在执行既定的编辑方针吗?因此在歌颂博客价值的时候,我们不能被商业口号所忽悠。网络媒体把博客放在显要位置,第一说明他们认识到这就是当下的受众需求;第二也说明了博客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组织——它依然是要给网站他组织的。网站决定谁的博客处在显著位置,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谁受到更多的关注。网站通过这种办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向。
  陈中:你觉得网友在乎他所阅读的内容来源吗?
  王少磊:当然在乎。“新华社讯”跟“凤凰台电”不同,刘忠德说与我讲也不一样。实际上,强国博客跟网易博客对受众的心理暗示不同;同是商业门户,新浪博客与搜狐博客也有差别。
  陈中:那比如网友看一篇转载自传统媒体的文章和看一个博客写的文章,他的阅读感受是什么呢?
  王少磊:这要区别看待。如前所述,一般说来在陈丹青的博客上看到的文章,多半是跟纸媒发表不同的“足本”。同时因为博客好比电视直播具有亲切感和互动性,读者自然是在博客上感觉更有趣一些。不过,如果是普通网友的传闻花边,也许转自纸媒体的更可信一些——毕竟大多数博客还不是职业传播,而报纸即便不谈职业伦理,也会更顾忌公信力因此更可靠一些。
  那些理论只是不能拘泥的假说
  陈中:互联网靠什么抢夺传媒的蛋糕?博客又靠什么继续抢夺传媒的蛋糕。博客依托于互联网,不能说又是新媒体,还算是网络媒体吧?
  王少磊: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互联网本身就是媒体。请注意,你说的传媒,在日常语境里就是媒体。那是对同一个英语词汇media的不同翻译。
  也许我们可以讨论一下,第四媒体靠什么抢传统媒体的饭碗?实际上,互联网已经在抢传统媒体的饭碗了。靠的是它的技术优势、天生逻辑和崭新伦理带来的受众分流——跟着受众分流的就是广告分流啊。我这里有一组数据,能看出蛋糕的切分情况:美国大约1/3阅读在线电子新闻的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兴趣。电视的收视人数下降了35%,利用电话收听新闻的人数减少厂29%,收听无线电广播的人数下降了25%,购买报纸的人数下降了18%。另据美国Paragon研究公司的调查显示,1998年13%的美国家庭因上网而退掉了订阅的报纸。
  博客是一个新的网络应用。如果不能算“新的应用”,它就是一个新的“网络概念”。它是从属于互联网的,也许更加突出了互联网的价值取向。而网站的职业传播不仅具有互联网的特征,它还带有传统媒体的特征。职业媒体既然是一个机构、具备权力,则它就有腐败的倾向即便是互联网媒体。也许博客的兴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点。
  陈中:对于新媒体对传媒的冲击,我想互联网可能靠无数的list新闻就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互联网。博客若是称为媒体,其对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的影响和作用是什么呢?有什么新的优势?
  王少磊:刚才说了,博客作为网站新闻报道的补充内容源,这个意义是其次的。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职业媒体的传播设计。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不会再像过去那么有效了。文革中只有两报一刊说话,所以没有其他信源来参照正误。都市报的出现是进步,互联网的出现是进步,博客的提倡也是顺着这个前进脉络的。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企业希望用广告费摆平媒体——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这多少是有点可能的。但无论如何他不能摆平分散而庞大的博客队伍。
  博客的价值在于平衡职业传播而不是取代。专业主义仍然是我推崇的理念,博客采编灵活但也条件有限。传媒曾经被作为“第四种权力”监测社会,但它自身强大到一定地步就也有腐败的倾向,也需要其他权力来制约。也许博客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现实的技术手段,可以既监测社会又监测监测社会的专业媒体。
  陈中:参与,意味着互动,长尾理论还是二八法则决定博客成为媒体?
  王少磊:互动,不仅仅是新媒体的理念。其实都市报时代就开始提倡了。电台的互动努力则更早,我们不是很早就打电话进直播间了吗?新媒体的元素在旧媒体里萌芽,新媒体是对旧媒体一些元素的放大,并且是对另外一些元素的舍弃。互联网之所以是“更互动”的,还因为它具有比电台更加方便互动的技术手段。
  无论是长尾理论还是二八法则,都是一种不能拘泥的假说。我们不必追求类似数学的精确性——也许它们都起作用,现实是它们在动态变化中的合力。不过,我看不出它们跟博客成为媒体的必然逻辑。
  陈中:微内容真能为受众提供媒体阅读吗?会否改编传媒业的形态?
  王少磊:微内容当然能为受众提供媒体阅读,但不会成为唯一的媒体阅读。在当代社会,博客个人的力量不会改变产业形态(也许有极端个案不足为据),也许资本会利用它们的力量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
博客没有挑战传统新闻的定义   博客没有挑战传统新闻的定义
  陈中:博客作为媒体的公信力怎么来培育?众多的博客或许会挑战传统新闻定义——真实客观。那新新闻定义会如何改变呢?哪些技术会促进博客的发展?
  王少磊:我们起初躲在马甲后面在论坛说脏话,现在还有多少人干这个事情?干这个事情的论坛会成为论坛的主流力量吗?开始乱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报纸当年有多乱啊,连普利策这样伟大的人同时也作黄色新闻——实际上他就是黄色新闻之父啊!个别博客如果打算变成职业传播,它要争取受众,就不敢拿自己的公信力作为赌注,它就会谨小慎微认真负责。博客如果只作为业余传播,则它的价值在于提供多信源参照,可以帮助我们拨开利益迷雾下的职业传播以逼近事实。所以,我不为此担心。
  博客没有挑战传统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定义,依然是对最新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真实和客观是我们的传媒理想,也许我们只能努力接近而永远不能到达。文字或影像对事实的纪录和传播,无论如何都是要信号衰变和衰减的。对事实的描述,永远都不再是原装的事实。现在西方的新闻工作者据说更强调“诚实”了,记者都以“诚实”信条对自己的报道负责,我们就可以从哪怕不同的叙述中窥见真相。
  技术会让博客操作进一步傻瓜化。博客本身就是个人网页的傻瓜化——然后被重新包装。为什么只有博客才能“给思想加油”?最多是过去的个人网页加油需要更多点时间。技术的潜力不可限量。也许博客会有新的版本,也许会有新的概念取代博客:就像现在博客取代论坛,成为最耀眼的网络景观。
  导演新闻是业界佳话还是历史痛点?
  陈中:说说新闻传播学届的事情,比如有什么黑幕没有。
  王少磊:请你先揭露点新闻传媒业界的内幕,呵呵。也许我的悖论在于:一方面试图质疑身在其中的学界,另外一方面,又要得到这个学界的认可才能生存下去。你作为记者是否有类似的悖论?无论如何,不能为一时口舌之快而牺牲掉全部的说话权利。我虽然不认可目前学界的很多价值标准,但我还要在这个评价标准里晋级职称。所以现在的很多工作,对自己的传播理想而言可能是浪费的,但却是必须的和无奈的。
  其实内幕也不要我来多说。去年“中华传媒网”有一篇文章,叫《核心排名的幻象》。如此戳穿光滑的勇敢,我不知道它能否谋求纸质发表?这篇文章质疑:学者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排名,是否具有真实意义?要知道,很多学者就是核心期刊的顾问,他们甚至能决定哪些期刊可以成为核心期刊。所以,那个排名很可能只是一个幻象而已。
  我曾经写过一个小文,叫《一辈子留个关键词》。咱们先不评价学说内容,提起李希光,我们想起“妖魔化中国”(“实名制”他本人似乎还不承认);陈力丹,“精神交往论”,方汉奇,他老人家是研究新闻史的……把这个圈子的牛人挨着过过吧,然后计算一下,他们有几个关键词被我们记住。有的时候,我们为文章不能进入核心期刊而苦恼。有时候,我们又不免想,100年以后,100年以后呢?那些现在甚至要花版面费才能发表的文字,有多少还被人记住——哪怕仅仅是标题? 你可以从读者中做个调查,有多少人从学术期刊中获得过业务启发?有多少人能够忍耐看完过那上面的哪怕一篇文章——我是说,如果不是为了职称评定而寻找“灵感”。也许我们都该念念杜甫那首诗: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某些些所谓的泰斗,一辈子没写过几句自己的话。头发混花白了,辈分最高了,无论到哪里讲课,人家就当个牌位供着。时间长了假话说多了,自己也弄不清楚真假了,每次开会盘踞在那里,崩个老脸也把自己当个神端着。我最悲哀的是那些新闻系的孩子,一听是某某大碗,拍巴掌把手都给拍红了。我问:你被他的作品打动过吗?回答说没有;再问:说老实话,你看过他作为指定教材以外的其他作品吗?回答说那什么没有——那你鼓什么掌,就因为他是“著名什么”吗?
  陈中:这也看得出,这是作为博客的王少磊对传媒的颠覆。博客对传统的新闻学术的颠覆情况呢?
  王少磊:我给《网络传播》写过一篇文章,其中这么一段话恰好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对学术期刊的非议和诟病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人们同时也需要用学术期刊来旁证文章的权威性。有关学术期刊的批评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它的内容有抽象与玄化的倾向,以至于失去了对传媒业界可执行层面的指导或参照价值;其次,它的文风也日渐艰涩古奥,仿佛使文章“费解”可以给作者带来深度与荣誉。由此带来的推论是:学术期刊的把关人以及他们所制定的编辑方针未免僵化,很可能,他们只让一种审美趣味的东西能进入公众视野。更刻薄的推论是:根本没有人喜欢看那样的八股文字,学术期刊已经异化了,它成为职称评定游戏规则中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具。但是学术网站提供了另外一个平台,使得不同评价标准的论文也有机会传播,并寻求自己在目标受众里的呼应。网络发表并不能给职称评定带来直接的好处,但网络传播有可能是真正有效的发表。因为网络似乎天然排斥空洞枯燥、故弄玄虚的东西,“官样文章”在网上没有市场和人气。其实真正重要的是,学术网站质疑了学术期刊的评价标准本身。既然后者很难在传统的媒介生态里完成自我更新,那就何妨给它一个新鲜的刺激。同时网站有助于消弭作者的身份差异,从而把文字本身的评价置于更少干扰的环境里。比如一般说来拥有教授的头衔,就有更多的机会让文章刊载于专业期刊。但在网络上,假如一个研究生比导师的论文得到更多的点击和回复,那么教授的头衔并不能为后者挽回点什么。
  陈中:那博客对于新闻写作,新闻叙述的影响呢
  王少磊:网络恶搞为什么具有幽默效果?是因为我们熟悉它所讽刺的那个叙述。但是那个叙述在传统媒体太普遍了。就算我们的新闻业务已经经过了数次改革,但那个腔调、那个痕迹还拂之未尽耳熟能详。网络特别是博客的出现,使得那种叙说变得滑稽可笑。假如谁在用那种口气说话,他就不再能收获传播效果。我们再写烈士通讯,还能像《黄继光》那样,描写其牺牲前的心理活动吗?一个职业军人为自己的理想哪怕饭碗牺牲,我们应该尊重他的行为也不能浅薄说笑。但看看董存瑞在网上有多少段子?难道不是过去“合理想象”的荒谬新闻观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吗?
  我还有一个具体的例子。梁衡算是圈内的名人了,我们的中学教材似乎还选过他的《晋祠》。我看过他的一篇东西,回忆当年导演新闻时语多自豪。大致情况是,发现一个先进典型但没有由头,于是说服县委书记奖励以制造由头。说真的,这个观念在今天还被作为经验范本实在令人震惊;这里面的潜台词台多了。记者的角色是什么?他为什么能轻易说服一个县委书记?这到底是该当作文坛佳话推广,还是当成业界污点反思?
钢笔可怜过毛笔吗?钢笔需要可怜毛笔吗?   钢笔可怜过毛笔吗?钢笔需要可怜毛笔吗?
  陈中:汕头大学教授范东升老师说,不懂博客等于文盲。他说在文字出现之前,伶牙俐齿、博闻强记的人就是“有文化”的人。印刷术发明以后,不会看书读报的,就会被说成是“文盲”,被看作是时代落伍者。现在如果不懂电脑、互联网、博客和层出不穷的新媒体,难道不是地地道道的“新文盲” 吗?范老师还说如果你现在是做“主流”媒体的,却始终对新媒体找不到感觉,那么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变成“边缘人”,感谢博客和新媒体,使“舆论”终于回归其本意。你如何评价?
  王少磊:过去有所谓知识鸿沟的说法。大意是不同层次的受众对于相同信息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大到足以用“鸿沟”来形容——后来,人们就把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知识鸿沟称做“知沟”。互联网时代知识鸿已经衍生出一个新词叫“数字鸿沟”,特指数字技术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接收相同信息能力的悬殊。我想范先生也许是笼统的说新媒体?以前所谓的“不同层次”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地位——现在社会经济地位参数依然有效,但如果观念上的排斥也会造成数字鸿沟。范先生说不懂博客是文盲,当作个修辞来理解可能会好些?
  陈中: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你如何理解?
  王少磊: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这与其算是一种事实判断,不如说是类似“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段。众所周知,媒介是传播平台,而讯息只是传播内容,按字面意思于理不通。麦克卢汉抛出令人震惊的叙述,并且进一步解释说:这表示,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源于新尺度的产生;任何一种新的媒介,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很可能,这个解释还会再度让我们感到困惑。但是没关系,麦克卢汉的追随者自然会赶过来讲读:“媒介即讯息”的内涵,即意味着“媒介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以及“媒介对社会内容的准确表达”。现在,这个平实的陈述听起来不错了吧?的确,无论报纸还是电视,都力争“准确地表达社会”,从而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富兰克林(《宾夕法尼亚报》)、马克思(《新莱茵报》)、孙中山(包括《中国日报》在内的许多报纸均为孙中山指示创办)、毛泽东(《湘江评论》)……这几位打算“革新和影响社会”的政治家,都毫无二致地先做了新闻人——用自己的视角和需要去“剪裁与表达社会”。电台一出现,列宁的兴奋之情就接近于狂喜。而罗斯福的“炉边谈话”(fireside chats)和丘吉尔的“抵抗广播”(resisting broadcast),都一再说明领袖人物深谙媒体性质,并且知道对新媒体保持最灵敏的关注。在罗斯福的对面,广播则被希特勒作为征服世界的工具。一时间即使远离柏林的人们,也能听到那个神经质的“小胡子”充满感染力的煽动。互联网刚在中国出现的时候,它只是代表时尚青年——甚至不良少年的边缘媒体;但是10年之后,中央政府也有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并且还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舆情,用自己的方式制造并引导舆论。
  麦克卢汉是加拿大著名学者。但相对于科学家的头衔,他被认为更像是一个艺术家。因为此人放弃西方实证主义的研究传统,通常只做定性方式的逻辑推导。人们虽然批评他为“通俗文化的江湖术士”,但也不得不承认他“最懂得传播规律”。他所打制的“酷”(cool)、“地球村”(village of globe)、“热冷媒体”(hot medium and cold medium),乃至将电视节目比作“窃贼所拿的多汁的、旨在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的……肉片”,虽然未免是模糊的文学化表述,但却因为形象性……或者其他不为所知(但肯定跟传播学有关)的因素,更容易被我们接受和引用。
  陈中:闵大洪老师认为博客是参与式媒体,博客会否有朝一日成为主流媒体?
  王少磊:闵老师是我所师事的前辈。博客如果还是现在的含义,不会。现代新闻业对采编的技术要求很高,而且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专业化水平。我前面已经讲过,博客的价值不是在取代现代传媒。而是网络媒体改变传媒生态的力量对比,博客的的理念是互联网固有理念的延伸和强调。不过,我不排除极端的个案。
  陈中:媒介融合的表现和目的怎样?如何看待融合与分支?
  王少磊:你是说报网合一这些吗?这主要是现实竞争格局下必然的结果。在报网合一中,一般说来报纸表现的更迫切一些,因为它是被挑战的一方。什么蓝海战略基本是狗屁,在法律和政策的许可之内,只要能通过业务手段掐死对方又何必手软?钢笔可怜过毛笔吗?钢笔需要可怜毛笔吗?共生共荣是公关口号和基于现实的无奈选择。我其实最讨厌这种故弄玄虚的学术花样。分明是常识,换个似是而非的名词就拼命神化。那些畅销书我一看封皮就知道内容,反胃。
  陈中:内容和载体的关系会发生如何的改变?电信业和传媒业的结合是怎么样的改变?
  王少磊: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新鲜观点。载体肯定是越来越进步,希望内容不要越来越苍白。但我也不肯定。因为如果以后大家就喜欢苍白呢?据说拉丁文比较典雅,但是典雅也不能挽救它的衰败。
  电信业如果不享受特权,我赞成它用业务手段跟媒体结合。从整个社会来看这是节约资源的。但中国电信的问题太多,我非常郁闷地是,我不想使用它但却没有选择余地。
  陈中:跨国家、跨产业、跨媒介的新型产业群。博客会否称为一颗种子呢?融合新闻的问题怎么看呢?
  王少磊:资本本身有强烈的增值需求。它会根据新的形势,努力调整姿态找到最大利益的商业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跨国家、跨产业、跨媒介的可能——如果意识形态不成为障碍:毕竟这个行当不同于一般企业。
  陈中:对研究博客与新媒体的人来说,互联网从业者更厉害还是传媒学者更厉害?应该结合哪些学科知识去研究呢?
  王少磊:哈哈,这个哪里有标准答案。但是学界的人最好不要闭门造车,而业界的人也不要反智主义。更关键的是,业界和学界不要合流,要在相互保持善意的同时保持警惕。学者不能只是业界的附庸,只在改版论证时装点门面。业界也不要想当然地把全部学者妖魔化成老学究,有些人可能没有教授头衔,缺乏成为改版会上舞美元素的资历,但他们的建议可能对改版本身真正有效。业界应该给学界带来清新的空气,应该支持学界的新生力量。你们有些自称新媒体的人,一方面嚷着要解构精英,一方面还要借精英自抬。网上访谈如果只做某某院长某某博导,则跟纸质的学术期刊相比有什么进步意义?
  文史哲都是重要的,搞研究不嫌背景多。不过还有个更重要的条件,就是一个适宜的学术空气,包括宏观政策是否鼓励,对边缘思想有没有宽容,前辈对后生是否爱护和奖掖等等。总之现在的理论界太沉闷了,但愿新锐思想能够跟随互联网的前进步伐,掀一块缺口透一丝凉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09 , Processed in 0.17280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