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视频有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09:3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视频有感
山东师大文学院 09 全日制教育硕士      王亚超      

    我观看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小学教材《清平乐•村居》一文的课堂教学视频。叶圣陶先生讲“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窦桂梅老师也曾说,教师要有意识地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在这一篇文章的解读过程中,窦老师巧妙地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转换,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创生出新的文本,让学生通过对新文本的阅读加深对原有文本的理解与感受。课堂教学的环境与氛围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受,推进教学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窦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处理得很到位,例如题目的解读,首先让学生感受什么才是“居”,由“安居乐业”引出“居”在这一篇文章中所体现出的温馨的一面。接着,并不是由此而进入诗歌的讲读,而是通过一首豪迈的战争诗引出本诗,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感知这一首诗应有的感情基调。此外,在诗歌的讲读过程中,窦老师一反传统的诗歌讲读方法,而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将一首诗当做一幅画进行解读,把诗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都描绘的惟妙惟肖,这样,把一幅离我们生活遥远的古人一家生活的安乐场面用我们的想象和语言描述的淋漓尽致。我想,如果没有身后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首诗讲读的如此贴近生活,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诗歌并不是无话可讲的,相反,它比其他类型的文章更会有话可说,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无生命的语言化作有血有肉,生气十足的生活场面,这是一种功力,需要用我们的感染力和智慧去完成,当然,一个重要的因素——积累也会为我们的课堂带来生命。同样,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窦老师对课堂问题的设计同样让我们为之喝彩,例如,在文章的一个环节中,窦老师其实主要想问学生一个问题:三天三夜大火会烧掉些什么?为了使这个问题真正能鼓起学生想象的翅膀,窦老师采取了情境式的提问方法(我们可以将这种问题情境称为“阶梯式”问题情境)。首先,运用一些小问题作为铺垫,旨在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天三夜”时间之长。然后,窦老师启发学生,烧掉一幅世界名画只需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撑。接着,播放烈火熊熊的无声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烈火熊熊的半分钟会烧掉什么?可以说,这全场静默的半分钟是情感流淌与撞击的半分钟,是想象的翅膀舒展与翱翔的半分钟,是内心愤怒与惋惜的半分钟……虽然全场静默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半分钟是课堂中的一个“空白”与“间歇”,这种“空白”与“间歇”为学生想象与感受留下了空间;这样的“空白”与“间歇”如同国画中的“飞白”一样,是一种“美”。最后,窦老师再次让学生想象:在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的地方同时燃烧8640个半分钟会烧掉些什么?这个教学环节,教者所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的情感也在逐渐地被唤醒与激发,这个细节充分反映出教者高超的教学技艺。
此外,我还观看了特级教师贾志敏的苏教版小学教材《推敲》一文的课堂视频,特级教师于永正和支玉恒的小学课堂教学视频,他们那种深厚的语文功底和对祖国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让我深有感触,令我崇拜,这是一种境界。积累也是一种财富,这对我以后的教学生涯有很大的启示。
此外,我也总结出以下两点:
    一、 语文教学要重视“读”。
  任何一种语文能力的得来,都离不开读。读,它本身即是一种能力,也是一方法。理解课文内容,重要靠读。支玉恒老师的《匆匆》一课,先是让学生读,学生读后老师让其听录音,听后说感受。然后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理解,在读中感悟,到最后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感地朗读。也就是说理解课文了。可见,读可以理解课文内容和培养阅读能力。在课堂,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老师主要是启发和诱导,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懂,而不是老师分析与讲解学生才懂的,培养学生的这种终身受用的能力。读还可以培养语感,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揣摩,去领会文章的内涵。读熟了也就能背诵下来了,这样学生又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它是一切语文能力行成的手段和桥梁。语文教学离开了“读”,语文的能力是不可能掌握的。
  二、语文教学要重视“情趣”。
  语文教学要重视教学过程。能力比知识重要,比能力更重要的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是教不定、学不尽的。如果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语文教学更要体现出“人文性”。应多些引导、多些情趣,一句话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学生培养成“人”。情感就是对学生有情。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根据一段对话来写想象作文,这段话是用投影仪投放到屏幕上的,当他叫起一个同学读他自己的文章时,他只写了两行。老师问明了原因,原来是他近视看不清屏幕上的字,老师立即给他调座位,接下来的课他听得很认真,老师都被感动了。可见,老师对学生有情,学生对老师也充满了感激。情感还应做到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老师在上课前就要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这样上课才有情。课上主要是引导、点拨、鼓励,随着表扬出色的学生,放大学生的优点,使学生在表扬中进步。
  要做到上课有情,我认为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朗读基本功训练,提高朗读能力。因为,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地进入文章的意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09:34:14 | 只看该作者
观看袁卫星老师的教学录像有感
全日制教育硕士(语文) 赵桂英
课堂实录:《就是那一只蟋蟀》
[投影演示《语文课堂三提倡》。
一、提倡活跃与创新,
二、提倡自主与质疑,
三、提倡合作与交流。
[建议学生交换座位,自由组合,以便于课堂合作与交流。
[听唱歌曲《乡愁四韵》(余光中诗,罗大佑作曲并演唱),只放“两韵”。
[让学生们推荐一同学上黑板板书课题及作者。
[上课铃响。
师:上课!(师生问好)同学们,对于离乡背井的人们来说,剪不断、理还乱的,无疑是那悠悠的乡思和绵绵的乡愁。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不着一个“愁”字,却道出了写不尽的乡愁;台湾诗人余光中以《乡愁》为题,反复咏唱,直抒胸臆,也还是那化不开的两个字:乡愁。这两首诗,一首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课前已印在学案中给大家。我们一起来把它们背一背、诵一诵,如何?
[师生齐背《静夜思》、齐诵《乡愁》。
师:面对乡愁者的倾诉,我们这些安居家乡的人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理解,来接受,来思考,来慰藉呢?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从大陆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中,去寻找答案!
师:请一位同学来把诗歌第1小节给读一遍。26号刘勇同学。请你来读。
[生读第1小节。
师:读得很好。现在请你回答,这里的“你”指谁?
生:Y先生。(稍一停顿)台湾诗人余光中。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小序和下面的注释知道的。
师:读书很仔细,好,请坐。通过小序和注释,我们知道,第1小节实际上是起兴。它不仅交代了诗人的吟哦。那么,小小的蟋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请同学们从蟋蟀的自身形象和生活习性这一些方面来考虑一下。我知道在座的同学有不少家在农村,见过蟋蟀的举手!不少学生举手)那谁来给大家描绘一下蟋蟀的模样和习性?(有生举手)好,你来说!
生:蟋蟀个子不大,两条腿很粗(师修正:后腿粗壮),前面有长长的胡须(师修正:是触须),后面也有(师补充:叫尾须),喜欢在阴暗的地方叫。
师:怎么个叫法,你能描摩一下吗?
生:(拟声)蠷-蠷。(众生哄堂笑)
师:请用语言来描绘。
生:声音不大,时断时续,隐隐约约。
师:观察很仔细。不过,每只蟋蟀都这样叫吗?
生:(举手)雄的才叫。两翅摩擦发出声音。
师:(惊喜地)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告诉大家吗?
生:我查了词典。(众生再次哄堂笑)
师:借助工具书是善学的标志。我记得《劝学》中说过:“君子生非导也,善假于物也”。他的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借鉴,我们给他掌声鼓励!(师生热烈鼓掌)。
师:不过我们还得回答刚才的那个问题。蟋蟀时段时续、隐隐约约的叫声和人的什么是比较合拍?
生:思绪。
师:而且蟋蟀叫声很小,人只有静下来才能听到。独自静处的人常常会想起天真烂漫的童年,想起生我养我的家园,想起伟大慈祥的母爱。对于这一点,诗中有没有写到?在哪小节?
生:(找)有。在第4小节。
师:请一位同学来把第4小节给朗诵一遍。11号钱赛微同学,请你来读。
[生读第4小节。
师:读得很好。请问,这一小节最有人情味的,你认为是哪一句?
生:“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这一句。
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一句?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想起妈妈天冷的时候也会给我送衣服来,还有棉被。(生自发鼓掌)
师:你是寄宿生吗?
生:(点头)。
师:所以你和作者有同样的感受,对吧?我想,我们在座每一个享受着母爱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有感情地读一遍!
[师生齐读。
师:读出感情来了。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这一句,属于“童年的惊喜”还是“中年的寂寞”?
生:童年的惊喜。
生:中年的寂寞。
师:仔细想想,你小的时候,拿着竹雕的笼子,在篱笆边捉蟋蟀的时候,妈妈唤你回去加衣裳,你说你要玩呢!
生:(笑)应当是中年的寂寞。
师:是啊,人往往在拥有的时候不知道拥有,失去了之后才知道失去。这里属中年的寂寞的有哪几句,大家一起把它给读一读。
生:(读)“想起故园飞黄叶/想起野塘剩残荷/想起雁南飞/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师:“想起故园飞黄叶/想起野塘剩残荷”,我把它改成“想起故园铺绿叶/想起野塘满碧荷”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意境不对。一个是哀景,一个是乐景。
师:很好。那我换成 :“想起故园的黄叶/想起野塘的残荷”好不好?
生:也不好。
师:又为什么?
生:一个“飞”,一个“剩”,把静景写活了!
师:好极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把这一小节给读一遍,读出味道来。
[生齐读第4小节。
师:现在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这一小节中的意境给描绘一下。注意诗歌给出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人物的活动,在基础上,可以想象创造。请同学们动笔,时间:5分钟。
[生动笔。师轻声播放音乐:古筝曲演奏的《白发亲娘》。
师:请同学们依次来读自己的作品。——这一排!
生:(读)中秋的夜晚,桂花飘香,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群小朋友提着灯笼在篱笆边捉蟋蟀,他们玩得很开心,忘记了回家。
师:这是“童年的惊喜”吧。符合文意,可惜——旁边的同学给他打打分,评价评价。
生:70分。我觉得他没有想象,描写少了些。
师:(对众生)同意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评价?
生:(齐)同意。
师:接下去,后面的同学!
生:一个秋风送爽的夜晚,我和小伙伴们打着纸糊的灯笼,蹦蹦跳跳的来到后院。秋虫的呢喃仿佛是母亲在摇篮边哼的眠歌,星光的闪烁好像是幼儿仰起小脸眨巴的眼睛。那浓郁的桂花味儿,又好似一粘上就会香三天三夜。我们在石缝间寻找蟋蟀,蹑着脚,循着声,数着稚嫩的心跳。“快,别让它跑了!”一声惊呼,总能引来一阵骚动。左堵右截,一不小心,头和头碰在了一起,却忘了说疼……
[掌声自发响起。
师:这个我看不要打分了,掌声已说明一切。Let’s  go on!
生:我写得不好,不及格。
师:不要紧,先读一读,课后再作修改。好吗?
生:深秋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徘徊在院子里,望着明月,想念家乡,家乡的园子里应当是黄叶满地,野塘里应当是荷花凋落了吧?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掉下眼泪。
师:很好,很能入境,把自己也放进去了,不过描写是少了些,课后作补充。——一只小小的蟋蟀引起了台湾诗人的想念,引来了大陆诗人的吟哦。那么,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吟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第6小节,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生齐读第6小节。
师:有没有直接的答案?
生:没有。只有“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两句。
师:诗人“吟些什么”、“想些什么”,我们能猜到吗?
生:能。台湾诗人想念家乡,大陆诗人盼望统一。
    师:好!你已经领悟这首诗的内涵了。不过,你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写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师:好!你又品味到诗歌——也许应当说是中国诗歌的语言特色了。作者就不怕我们猜不到吗?
生:不怕。因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师:好,你可抓住诗眼了。是啊,中国人有同样的祖先,同样的血脉,同样的传统,同样的文化,同样的背景,同样的感情,当然,也就会有同样的共鸣。——现在,请齐读1、4、6节。
[生齐读1、4、6节。
师:读得不错。可大家一读,我就有了一个问题:剩下的几节不要,也可以成一首诗嘛!那么,剩下2、3、5节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现在请大家轻声地把2、3、5节给读一遍,读完之后思考并且讨论这个问题。
[生轻读2、3、5节,前后左右讨论。
生:第2小节是从纵的方面来讲的,说明咏蟋蟀历史悠久。
师:第2小节中有两个字很难写,要注意。一个是“豳”,一个是“夔”。
生:第3小节是从横的方面来讲的,说明蟋蟀的活动空间很大,把有着深重灾难的中国人都连在一起了。
师:孤客,伤兵,苦难的见证人。
生:第5小节侧重于海峡两岸,把蟋蟀唱扩大到了“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师:这一小节我正有问题呢!“比最单调的东西更单调/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单调”和“谐和”,不是矛盾的吗?
生:不矛盾。“单调”是客观存在,“谐和”是主观感受。蟋蟀单调的叫声和乡愁者的思绪一合拍,就再谐和不过了。
师:我还有问题呢!这里为什么要把蟋蟀比作露珠,是萤火,是鹧鸪?
生:因为它们都能使乡愁者触景生情。
师:哦,这就对了。可见蟋蟀只是一个借体,是古人情思,今人胸怀的寄托。本诗是托物言志。我们完全可以写另外的诗来唱乡愁,比如《就是那一滴露珠》,《就是那一闪萤火》,《就是那一声鹧鸪》。(众笑)这3小节,扩大了诗歌的内涵!(生点头)
师:现在,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来听一遍录音,听完后谈谈感受。
[生闭目听配乐诗朗诵。
生:我有一种想家的感觉。尽管我现在离家不远,但我想到我以后考上大学,如果有可能的话,还会出国留学,那时候,我一定会想家的,那时候,再读这首诗,我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我也许我会写一首《就是那一只鹧鸪》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
师:无论走到哪里,家都是一个温暖的所在。但是,有没有人想到更大的家呢?今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生:今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我想到了前年香港回归时的欣喜,想到了今后宝岛台湾的回归。
师:是啊,想家事小,统一事大。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的日子里,我们期盼着台湾早日回归母亲的怀抱。这不仅是大陆人民的心愿,也是台湾人民的心愿。从“乡愁诗人”余光中的笔下,我们不难找到见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乡愁四韵》给读一读。
[演示投影,生齐读。
师:名为《乡愁四韵》,这里只给出两韵,还有两韵,请同学们补上。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好的意象,可以从课文中去找。同时要注意句式的一致。我给大家配上音乐。
[师轻放《乡愁四韵》歌。
师:请同学们上来交流!
生:给我一杯黑咖啡啊黑咖啡/药一样的黑咖啡/苦药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杯黑咖啡啊黑咖啡//给我一根白丝带啊白丝带/梦一样的白丝带/梦里的向往/是乡愁的向往/给我一根白丝带啊白丝带
师:“黑咖啡”改成“浓咖啡”好不好?
生:给我一块圆月饼啊圆月饼/月一样的圆月饼/月亮的皎洁/是乡愁的皎洁/给我一块圆月饼啊圆月饼//给我一支竹枝鸢啊竹枝鸢/云一样的竹枝鸢//白云的抚摸/是乡愁的抚摸/给我一只竹枝啊竹枝鸢
师:“抚摸”一词用得好!
生:给我一张枯黄叶啊枯黄叶/纸一样的枯黄叶/白纸的空白/是乡愁的空白/给我一张枯黄叶啊枯黄叶//给我一枝桂花香啊桂花香/心一样的桂花香/心香的芬芳/是乡愁的芬芳/给我一枝桂花香啊桂花香
[生自发鼓掌。
师: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在课后再作交流了。你看,每个人写上两韵,我们合起来就是一百多韵。是的,乡愁是写不尽的。我们期盼着祖国的统一,我们期盼着民族的团圆,我们期盼着亲情早日把乡愁替代!今天下午,我将要去虹桥机场接从台北转道澳门飞来上海,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年的叔叔。我的叔叔已经七十岁了,他说他今生最大的心愿是叶落归根,我告诉他,他的心愿,是能够实现的!
师:我现在把《乡愁四韵》从头到尾放一遍,前两韵我们跟着罗大佑唱余光中词,后两韵,个人唱个人写的,好吗?
[师放录音,师生同唱。
[下课铃响,师生道别。

观后感:
   观看完袁老师执教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课,我深深被袁老师的教学能力所折服,我从学生们睁大的双眼、兴奋的表情、忘我的投入中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中学语文需要诗歌教学,我们的学生需要诗歌。
这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步骤清晰,重点突出。执教者很好地完成了目标要求,课堂教学体现了袁老师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也体现了他的教学思想,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每一点好奇心,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教师当好了向导、顾问,乃至伙伴的角色。
具体地说,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一、 老师抓住了教眼,创设情境,实现“五入”。
诗的结尾点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这就是这首诗的诗眼,也是整个教学的教眼。
    袁卫星老师抓住教眼,在教学中步步创设情境。课前活动,听唱《乡愁四韵》,营造情感氛围;导入课文,诵读李白的《静夜思》和余光中的《乡愁》,开启学生思考:这是入情。进入课文,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教材,获得真切、深刻的印象:这是入诗。配乐朗读,让学生闭起眼睛来与作者心灵沟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神游于诗的人、事、物中,去体验、感悟诗篇:这是入境。巧设疑问,“对于余先生的想念,流沙河理解不理解”,“‘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有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为什么能够读懂诗人的内心”,学生由此神会了全诗的精髓“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这是入神。最后,用〈〈乡愁四韵〉〉这一同类题材,宜于学生仿写的诗歌,调动起学生写诗的兴味,让学生运用习得的知识,当堂反馈,进行续写:这是入化。这“五入”--入情、入诗、入境、入神、入化,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学生学诗,读诗,写诗的情绪始终处在亢奋状态之中,课堂教学始终处在生动主动状态之中。
二、抓住物象,联类比照,培养思维。
   袁老师从诗中的物象入手,紧紧抓住联想特点,引起学生的联类比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想象思维的生成发展打下基础。蟋蟀这一物象和思乡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老师不直说,而是让学生描摹蟋蟀的模样、习性,尤其是叫声的时断时续,时隐时现。他启发学生根据叫声去思考,原来蟋蟀叫和人的思绪合拍,思绪也是断断续续的,并且,只有静听才能听到,人在独处时,容易想心事。这就使学生找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再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想到天真烂漫的童年,想到养育自己的家园,想到博大慈祥的母爱,然后在诗中找到对应的句子。教师还把诗中冷色调的词换上暖色调的词,让学生进行对比联想,学生感到,冷色调的词更能衬托出作者凄凉、孤独的心境。在听完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后,老师启发学生,由想家小事,想到统一大事,学生自然联想到祖国团圆,香港、澳门,乃至台湾的回归,这种联想不仅使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人的思想感情也得到一种提炼和升华。课堂联想丰富了学生对诗的憧憬,也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思维。
三、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应该作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堂课可以说是学生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他们不仅在学,在读,在想,在说,还在实践,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在交流写作中,他们的思想在碰撞,闪出智慧的火花。
  让学生说,让学生动,按照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开展教学,课堂上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兴趣,尊重他们想法,指导他们活动,使课堂成了掌握知识、交流思想,产生智慧的所在。
如若袁老师的话能再少一些,学生的活动时间能再多一些,这堂课会更完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09:34:55 | 只看该作者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教学思考
                        ——读石中英老师的“人的存在与教育”
张琳琳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界一致认为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这似乎无可非议,他们又把学生定位为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的儿童、青年人,教育目的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发展。这好像也不成问题。可是近来教育界,出现了一个响亮的声音“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难道以前我的教育对象不是人?我们的教育不是促进人的发展?
带着这个问题,我拜读了石中英老师的《教育哲学导论》。石老师从哲学的视角高屋建瓴的谈了人的存在与教育的问题。使我对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等问题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 教育对象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时常听到要把孩子当做孩子。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味的强调我们教师应该去了解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宽容孩子的错误。而忽视了关注孩子的另一些问题,诸如存在等问题。我们要忘记了,孩子是孩子的同时,他也是一个人。移植到教育上,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更是人。既然是人,他们就具备人作为的存在特征:如存在的绝对性、存在的意向性、存在的文化性、存在的时间性等一系列特性,也会面临着人作为人的一系列问题,如死亡问题、奴役问题、有限问题、孤独问题等,当然孩子不会对这些问题有清晰明了的认识,但是这些问题确确实实、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并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健康。换言之,只有把教育的对象——儿童,看作是人,这些关于存在的问题,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引起我们关注,成为我们的教育内容。

    (二)教育内容
    当我们把儿童定义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时,我们经常用“无忧无虑”、“天真无暇”等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诸如死亡、孤独等与人的存在有关的问题纳入我们的教育之中来。当我们的孩子开口问出第一个存在问题,“我从哪里来?”时,我们的家长含糊其辞。当我们的孩子再问第二个问题,“妈妈我会死吗?”时,我们的家长已经吓的脸色苍白。家长不明白小小的孩子怎么会问这么晦气的问题。因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认为谈死亡问题是件不吉利的事情。就这个问题,鲁迅先生曾给我们讲过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子,全家都非常高兴。当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一个人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财的。”第二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轮到第三个人了,他真诚的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结果这个说孩子要死的人遭到了主人的毒打。其实仔细想想,第三个人说的没错呀,人都是会死亡的,当然这个孩子也不例外。
    虽然受传统文化,我们不敢去直视死亡问题,但是我们似乎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听见它的呼吸。既然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与其逃避,不如直接的面对它。其实死亡是件非常自然地事情,如果没有死亡,一直活着,那么活着也将变成一件痛苦的事情,那么生命也就没有了意义。正是有了死亡,我们才会如此的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可是如何跟我们的孩子讲死亡问题,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家庭教育不堪重负,学校教育也是避而远之。我想这也是我国大陆死亡教育的课程近乎空白的原因吧。由谁来开设这门课程?怎么开设?开设过程中师生关系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虽然最近年死亡教育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也取得的一些可喜的成果。如死亡教育的目的:指导学生讨论生命与死亡的关系,让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死亡教育的开设:死亡教育的内容应该以学生为本位,贴近学生的生活。死亡教育教学方式,应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虽然死亡教育的开设价值,学术界和教育界已经达成了共识。正如蒙田所说,谁教会人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可是死亡教育课程的实施还是相当薄弱。死亡教育课程的开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本文注重谈一下,死亡教育课程开设过程中的师生关系问题。

    (三)师生关系
    关于教育过程中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历来被大家关注。石老师的观点,即认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基本上一种“功能性的关系”也被大家认可。所谓功能性的关系,为了满足某种外在的个体或社会的功能而建立起来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质量评价的标准主要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完成预期社会目标效果的多少或大小来衡量的。功能性师生关系导致整个教育生活忽略对“人”或“人性”的尊重和关注[1]。新课改开始后,人们对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批判、反思。一时间,一些描述新型的师生关系词语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如理解型师生关系、互动合作型师生关系、平等型师生关系,信任型师生关系等。其实无论是理解型师生关系、互动合作型师生关系、还是平等型师生关系,其实都可以用一个关系来代替,即存在型性关系。所谓存在性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关系首要的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是“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学生的人”的关系[2]。如理解型师生关系,它强调师生的相互理解,提倡换位思考,让学生试着走进教师,让教师试着走进学生,让心与心交流。这不就是存在性师生关系中“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学生的人”的关系。再如互动合作型师生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教师不是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发现、组织知识。这不也是存在性师生关系的表现吗?而民主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交流对话,信任型师生关系,师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更是毋庸置疑。
当我们把教育的对象定义为人,当我们把存在问题纳入我们的教育内容,我们的师生关系必然发生转变,存在性师生关系必然是首选。只有师生处在存在性关系之中,学生才能被看作是人,师生才能共同讨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  教育哲学导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93页
[2] 石中英  教育哲学导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93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09:35:38 | 只看该作者
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设想
——读《理解与教育》有感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胡晓明
    金生鈜的《理解与教育》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讨论了理解与教育的种种关系,以“理解”为纲全面阐述了理解性教育的生产,进而对受教育者的精神建构,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学校教育的课程、知识的意义等进行了解释和阐明,提供了若干解决教育问题的新思路。
    读这本书,能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在这部著作中极力想廓清一个认识:哲学是指向人的生活实践的,教育哲学是指向教育实践的。所以读完这本书,我也就不得不面对作者抛出的那些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作者认为,教育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就必须引导他们理解历史,理解传统,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自我,就必须发展学生的主体的精神世界,形成他们整体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智慧,使他们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实践。
    但是审视我们当前的教育,我认为:
    首先,我们的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际”的,而不是走向“实践”的。我们(包括老师、家长和整个社会)会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就就残忍地将“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赤裸裸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并告之,不学习就无法生存,至少是无法很好地物质地生存下去,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如此,我们的教育可以对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作用的,因为接受了教育你就可以升学、考学、获得文凭并以此升官发财,但是对于生活“实践”却是很少有作用的,学生真正的迷惑并不能通过受教育得到解决,甚至连解决的途径和方向也无处寻觅,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也就产生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书呆子。所以,我们的教育就目前来看,是让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如何考试,而不是如何生活,如何成长,所以我们的教育是为越来越实际的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真正为实践的生活服务的。
    其次,在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作者所强调的那种种“理解”已被科学主义所遮蔽,重知识轻精神的现象非常严重。不说那些自然科学学科已完全沦为了解题工具,就连一向高举人文大旗的人文社会学科也放弃了自己应有的领地,转向了对雕虫小技的传授。学生们的学习任务是“记住”课本上的知识,补充课外的知识,回答好试卷上的题目,这已经让学生们筋疲力尽了,又何谈理解历史,理解传统,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自我呢?“不理解”是没有关系的,但是“记不住”可是万万不行的。
    第三,目前的教育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方面是无能,至少是低能的。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每日如此忙碌地完成各种作业却整日大呼“无聊”呢?怎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奔波于各类兴趣爱好小组之间却觉得“无趣”呢?又怎么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级知识分子找不到精神的支柱,生活得勇气毅然跳楼呢?这都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我们像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不能贯彻实施;我们想贯彻实施的时候,有没有体制和方法的支持。
我想,作者也一定是深感于这些问题才不断思考,得出了这本书所凝聚的思想的。强调理解性教育是明智的,而我们的教育或者说语文教育如何才能吸收这一明智的见解,解决上述那些教育问题呢?有一个设想——彻底改变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模式,变以阅读为中心为以作文为中心。
    “以作文为中心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这个观点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但是实践经验还很少,没有系统的理论,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作文是检验语文综合素养的炼金石,学作文就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这样就不会失去语文味,沦为空谈;同时,学作文就是学做人,要表达就要先思考,这样就必须要求学生有一个理解的过程。这样用作文统筹我们的整个语文学习,更准确的说是语文素养的培养,而学生就能得到科学的,人文的,生活的,精神的种种成长所需的营养了。
    在阅读《理解与教育》的过程中,这一设想始终萦绕在我的脑际,目前我已经对此有了感性上的,初步的想法,还需要再深入的思考研究,希望我能督促自己早日做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方案向恩师汇报,乞得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09:36:30 | 只看该作者
从影视文化看语文教育
张敬
   第一次看故事讲述式教学和游戏沉浸式教学这两章内容时,误以为只是简单的把讲故事和做游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当我把故事讲述式教学和游戏沉浸式教学看完以后才顿然觉悟:原来可以从故事和游戏中抽象出它们的形式,把故事的二元对立范畴和游戏的规则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之前自己的理解太过于浮现和表面化。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写的是影视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同样,我只是简单的把影视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没有深层次的看到可以从影视文化中抽象出像故事和游戏那样的内在形式。通过对故事讲述式教学和游戏沉浸式教学的阅读,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可以从其他学科中提炼出很多对教育有益的的东西,包括影视文化。
镜头是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若干个镜头组成一个段落或场景。每个镜头都是组成影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把某一个镜头从影片中孤立出来,这个镜头就会失去意义,因为剧作家创作的每一个分镜头都是为表达影片的主题和增加影片的审美价值服务的。在《战舰波将金号》这部电影中,起义水兵对沙俄总部开炮时,爱森斯坦用蒙太奇的手法切入了三个石狮子的镜头:沉睡的石狮、苏醒的石狮、跃起的石狮。如果将这样三个镜头分开来讲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三个镜头的话,其隐喻象征之意就不言自明了——沙俄的残暴统治已经到了让人们无可忍受的地步。这样的镜头组合达到了局部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能不能利用“场景”教学来达到局部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呢?词语在字典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当它们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时我们才称它们有了一定的意义。同时,主体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和一定的事件或是生活有关的,主体的需要作为中介,让语言和生活有了某种联系。然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忽略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情景和情感,把脱离了情景的语言文字拿到课堂中讲。我们说一个词或是一个字用得好不好只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去分析,语境可以赋予词语以具体的含义。《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是一个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很朴素的一段文字,但王崧舟老师在讲这段文字时,试图给学生营造一种气氛,让学生走入情境之中。通过“宫殿”一词,让学生展开对情景的想象,然后老师再引导着学生去发现周总理的人格和精神品质。“宫殿”一词原没有情感的内涵,但在这篇文章中,它却成为了表达情感的引子和老师讲课的线索,而且对这样的词语在特定情境下的正确把握又能深刻的挖掘文章的意义和情感。对这些画龙点睛的词语的忽略有时会造成我们对课文的浮浅理解,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意识到语言文字和情景与情感的特殊关系,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联系文字和情景的能力。
影视剧本的写作过程就是一次创作的过程,在创作剧本时剧作家并不能提前预设剧本被拍摄成影片之后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但这并不是说剧本可以漫无目的的乱写,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必须围绕一定的主题。美国当代著名编剧悉德.菲尔德说:“写电影剧本的确是一次令人惊奇,几乎带有神秘色彩的过程,你有时会笔下如神,有时也会笔涩才尽,陷入混乱,犹豫不决。有时会很成功,可有时又会失败。谁能够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和为什么呢?写作是个创作过程,它不容分析,它是魔术,而且是一种神秘的现象。”剧作家在写剧本时不但要和剧本展开全面深刻的对话,而且还要和接受者展开对话,他不仅仅是在表现自我,还要考虑到接受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态度。这种建构生成的过程和语文教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生命和生命的交流是一种对话,文本也会在这种对话中产生新的意义。既然是生命之间的交流,那么对话的内容和结果是不能提前预设的,知识也是在这种对话中师生共同探索而获得的。我第一次讲的语文课是曾卓的《我遥望》,那次课上得很失败,朗诵没感情,教态不够大方……这里我想说的是自己的备课过程。在准备这堂课时,我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对文本的精读上,只是把文章背下来而已,可以说这篇文章被我掌握了,但文章在我的备课中并没有生成新的意义。我和文本之间并没有深刻的对话更加忽略了文本的作者。我的备课是在准备上课所要说的话,甚至把要说的话都写下来。在真正讲课的时候我一直在背课,背我事先写好的东西,因为整堂课我都在紧张的再现课前所写的东西,所以我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感情和课堂反映,我们之间的对话也仅限于我提问题他们回答我的问题。可以说我的课是完全由我预设的,从课堂内容到课堂结果。课堂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也只是被动的听取知识,我们之间成了我主动他们被动的关系,确切的说我也是被动的,因为我始终都在背课,受到教案的限制。不可否认,这样的课没有生成什么新的意义,只是简单的把原本就存贮在文本中的意义找出来而已,而且找的还不全面。剧作家的创作就是倾诉,不是向笔和纸倾诉,而是向接受者倾诉,所以我们在看创作出来的影片时是不能以自我为主体去观看影片的,我们要考虑到创作者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这就类似于语文教学,在阅读文本时,我们要学会倾听,因为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和别人进行平等的对话。倾听和对话是学生的权利,教师不能以让学生记住文章内容为借口而剥夺了学生和文本这种对话关系。
影视剧本最终要被拍摄成作品,影视本身就具有视听兼备的特征,如果拍摄的作品完全赤裸裸的站在接受者面前,那么这部影片也就没有什么美感可言了。根据电影的这一特性,剧作家在创作时并不是全盘托出而是有所保留,留给接受者一定的想象和审美空间。但这种空间是有限度的,空白太大了,作品就会变得晦涩难懂。这是一种艺术,也是任何作品都应该追求的艺术,就像美术一样。也可以说没有空白的作品尤其是艺术作品的美感就会大打折扣。这种空白艺术不仅是艺术的追求同样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追求。在教学设计中,语文教师如果能以最优化的编码形式把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学生的接受和获得也将是最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安排好教学结构,毫无保留的把文章中所包含的一切展现在学生面前是不妥当的教学设计,而适当的空白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填补老师留下的空白,会带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设计不能有太多的空白,空白太多就超越了学生现有的水平,这样做不但不能吸引学生反而会让学生因教学内容偏难而丧失兴趣。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现有水平的发展基础之上找到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内容不至于太难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另外,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等于学习的终结,好的教师往往会在课堂结束之时适当的留一些疑问让学生继续思考,从文本出发,跳出文本,从而激发新的生长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脱离文本,因为文本本身已经有了很多的空白需要师生共同去填补,所以教师应该用慧眼去发现文本的空白。文本是由一个个没有声音和语调的文字组成的,而且文本中的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会产生新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的去发现文本的声音和意义。再者文本本身虽然没有生命,但是赋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文本就会产生强有力的生命。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空白创造性的给予文本以新的意义。
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有太多的理论让我们去运用,但同时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在实践和生活中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吸取精华,才能够真正的让理论融入课堂,并为课堂服务,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09:36:54 | 只看该作者
我眼中的语文和语文教学
隋成莲      2010020350
语文是什么?这问题历来就有很大的争议,不同的人看待语文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有人说“语文是一门知识,是传授传统语言和文化方面知识的学科。”有人说“语文是一门学一辈子,但是不管学的好坏都能活的一门学科。”也有人说“语文是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综合体。”对于语文这一概念至今虽然没有一个定论,但是作为一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学生,我觉得必须要对语文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才能更深入地研究语文和语文课程。
在进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个专业学习之前,我对语文的理解是模糊的、浅显的,进入这个专业学习以后,随着老师对语文以及语文课程的讲解和语文相关理论书籍的阅读,使我对语文这个概念以及语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看法。
语文,作为学科名称的正式出现,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现代的语文既包括传统的语言文字的学习,也包含文学的学习。语文教学既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对文章外在语言形式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基本能力进行训练,使其掌握现代汉语的用法,熟练地运用现代汉语,又要让学生体味到中华文化的深厚、文本所要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等等。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某一篇文章中这二者可以有所偏重,但是完全忽略一方的语文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例如六七十年代将语文教育变成政治教化,九十年代过于追求工具理性的应试教育等等,都是过于偏重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面,造成语文教育弊端百出。
“语文”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意义是不同的。在中国古代,教育其实可以说就是语文的教育,但是这个语文教育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古代的教育属于“大语文”教育的范围,所谓大语文是指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的总汇,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全体,而不是一部分。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从语文中分化出去,成为了单独的学科,古代的语文教育逐渐被分割,语文逐渐变成了与英语、数学、化学、物理、历史、地理、政治等相并列的一门学科,语文教育的范围大大缩小,逐渐由大语文的教育转变为小语文的教育。这时的语文只是一个民族语言总汇中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它的全部。
有了对大语文和小语文的区分和了解,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要努力避免把现在的语文教学看做是包罗整个文化知识的学科,尽力把语文教学放到小语文中去思考,去反思。
最近几年,语文教学方面的新理念层出不穷,如窦桂梅的主题教学、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程红兵的想象作文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解读和教学方法,通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又有机会接触了潘老师著的《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堂》这本书的新理念,并且能够站在讲台上亲自讲课,体验从备课、上课、整理反思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受益匪浅,这些新理念探索语文教学的角度以及亲自讲课的教学实践,让我对语文以及语文课怎么上有了更深的感悟。
实验中学的三节示范课给了我很多感触,首先是同课异构的讲授方式,同样一篇课文,两个老师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讲法,对比鲜明,却都恰到好处,不仅让学生品味了《荷花淀》这篇课文的文字美,而且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自己探求问题的积极性,体会了作者传达出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让我明白了文本解读方式是多元的,同一篇文本可以有多种与众不同的解析方法,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去审视文本。第二个感触就是教师在讲公开课时镇定从容的教容教态,语速不温不火缓缓道来,想必他们是经过了千锤百炼之后达到的境界吧。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加练习,锻炼自己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教师应有的心理素质。第三个感悟便是实验中学学生的水平,要教好那么有思想的学生没有两下子是肯定不行的,教师除了具备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外,还要在文学、艺术、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第四个感悟就是高水平的老师,像王岱老师讲的《我有一个梦想》,从艺术、逻辑、情感等方面解析了美国黑人的解放斗争以及美国文化,高屋建瓴,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下子就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课上同学讲的现代诗,虽不是名师讲课,但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值得我去学习。如崔玉颖的教容教态、小李敏的配乐朗诵和板书、张敬对文本的细致解读、伊玉雯联系前几节课堂内容的导入、周文君不急不缓的语调、牛林波挑战自己的勇气、大李敏对语文知识的讲解、隋本吉、宋瑶瑶对诗中重点字词的细致分析、主艳凤激发学生探索的方法等等。
当然我们因为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在讲课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如课堂语言、教学板书、课堂调节、情感把握、随机应变能力等基本功还很欠缺,对文本的解读还存在一些分歧和不足,教学方法和技巧还不够成熟等,通过对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反思,我觉得上好语文课必须要在课前、课上和课下做足功夫:
课前读透文本,做好课堂设计。文本解读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细读文本需要教师阅读大量的相关材料,把文本中的每个字、每个词都弄懂弄透,同时,细读文本还要做到知人论世,对作者及其相关的背景知识研究透彻,这样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中讲了他在讲纳兰性德的《长相思》那堂公开课时,他在文本解读上下的功夫。《长相思》整首词共36个字,但是王崧舟为讲好这堂公开课,用了3个多月的去备课,他首先阅读了其他人对《长相思》这首诗的评价和鉴赏一万多字,又阅读了纳兰性德的诗词、生平、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等大量的文字材料,并在文本细读的同时融入了本人对纳兰性德的精神世界、诗词境界以及对自我生命感觉、价值偏好的种种追寻、反思和拷问,形成了自己对整首词的解读。王崧舟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对教材的把握所做的努力到此并没有终止,他又进一步阅读了朱光潜的《诗论》和朱自清的《说诗》这两本诗论著作,从理论上进一步解读文本。王崧舟老师在书中说他在上公开课的时候还没有完全设计好教学方案就上台了,在讲课的过程中思路逐渐清晰,课堂讲学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就是细读文本的结果。
课上师生共同探讨,做好教学工作。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技巧等都是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练好教容教态、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应变能力、情感把握等基本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如实验中学的康辉老师讲的《荷花淀》,整节课以普通的战争题材和《荷花淀》作比较为主线,在讲课的过程中,以文中主人公、景物描写、战争场面等方面提出问题引导逐步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思想和语言的特色,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并且能够挖掘的比较深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康老师能够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还有她课上清晰的教学思路,优雅的教容教态 ,以及教学机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课下及时追踪,做好巩固拓展。语文的学习并不止步于课堂的教学,课堂以外的语文是深广而丰富的,这就要教师立足课堂,要面向生活,寻找语文与生活的衔接点,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注重语文教学与课外读写的沟通,与其他学科的沟通,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探究、学习、发展。王岱老师在《我有一个梦想》的结尾部分,联系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了《走出美国》、《光荣与梦想●美国社会实录》、《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等书,让学生结合课堂中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美国的政治、历史与文化。这样就把课堂教学与课后阅读拓展很好地练习了起来,对学生的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觉得作为一个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掌握好教学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脚踏实地地进一步深入研究课程与教学论,所以我想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我将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多参加实践锻炼,将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锻炼结合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09:37:21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堂的文化渗透
                                    2011级  韩贞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一语文课文中的重点文章,许凤霞 和柴西芬老师通过截然不同的课堂设计向我们展示了文言文教学的多样化,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只停留在陈述性知识掌握上,知识点的识记和课文的翻译背诵上,而新课改后的课程标准更多的倾向于学生语文技能的提高、文化内蕴的熏陶和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文言文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蕴对学生审美体验和精神人格的塑造是积极的深远的影响。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关注文化对于语文课堂的建构。
一、语文课堂应徜徉于文化的海洋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被学者赋予语文是诗意的栖息地,是美的自由世界,这门学科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洗涤和筛选,留下了闪耀着智慧和历史厚重感的精华,这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语文的主要功能是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根基扎的更深,血脉源远流长……
    文化之于语文课堂好比阳光之于万物生灵,贯穿于文化的语文课堂是生机勃勃、青春活力、智慧纵横、美的自由世界。语文教学不应只是语言的训练和积累,而更应该关注于语文课堂的文化属性,重视优秀文化的传承,注重文化对学生精神世界的陶冶和熏染,以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生命的总体生长。关注文化的语文课堂,是对学生个体发展权利的维护,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尊重和负责,对学生人性化的关照和终极的生命关怀。
    文化的语文课堂包罗万象,古典文化的学习,如从《烛之武退秦师》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论辩的艺术和技巧,更是感受到了文章之外人物的人格魅力,烛之武的深明大义、永赴国难,对国家的拳拳忠心。语文本体文化的学习,如字形,曾记得一名瑞士学家说过,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是汉字,字体形态都像是一位位专注于研究优美舞姿的舞者,在自己的舞台舞动着自己的优雅。再如成语的学习,结合古代有趣的文化故事,融合时代的新意,便读出了一个个文化意蕴丰富的广阔世界。道德准则文化的学习,古人留给我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君子处事原则。文化的语文课堂还包括科学文化,如科学小品文,社会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文化等。文化的语文课堂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纵横古今,融贯生活的综合课堂,我们应该在文化的语文课堂尽情的驰骋、自由的翱翔,让文化血脉洗涤我们的灵魂,滋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二、如何将文化渗透于语文课堂.
1、营造课堂的文化氛围
课堂的文化氛围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首先是教师的文化修养。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勤读多思,涉猎广泛,不需要每本书每门学科都作深入的研究,但需要多读多看多思考,语文教师一旦停止思考,语文课堂将陷入僵化的教条主义,思想将停滞不前,带给学生的便是机械的没有生命意识和文化内涵的低效学习。实验中学的这两名语文教师是勤读多思的典范,柴老师精于思考,提出贴合文本,符合学生心理认识规律的问题进行探究。许老师的课前导入“春秋无义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战之上策”,徐老师将文本从宏观上置于一定高度下,学生的学习层次提高到宏观的思考高度上,可谓取法乎上,显示了教师深厚的文化修养。其次,平等民主的对话意识。课堂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天下,教师不可站在学生和文本之上,话语霸权主义,将文本限制于某些特定的政治意图的解读,甚至是狭隘的、陈旧落后的解读方式,应将探究的主体交予学生,平等的对话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认知结构。在这样平等的对话中,文化的血脉才能在学生群体中肆意的流淌。再次,教师要树立语文课堂文化观的意识,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的文化意识,扩展相关的课外文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的文化底蕴,如许老师关于课外文化资源的拓展,注入了更多的文化情怀,具有宏观气势的导语,关于行人辞令的古代文章,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认知层次。最后,语文课堂文化氛围的形成还在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情绪高涨的求知欲上。一个班级语文课堂文化氛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磨合,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心血在文化课堂研究上。
2、文本解读的文化智慧生成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文本,课堂的进行便是学生、教师围绕文本展开的阅读研习和对话。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掌握文本解读的理论性知识,文本解读的技巧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以科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化精神,多维度多角度解读文本,积极调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解读体验。两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各具特色,柴老师,从问题入手,带领学生研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到答案,问题的设置精细巧妙,依据情节发展,环环相扣、丝丝相连,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许老师从文章的语言特色分析入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心理,从人物心理把握文章结构脉络,从文章结构脉络去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感知文章的文化内蕴,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智慧便在循序渐进的文本解读中生成。文化智慧的生成不仅在于教师对文本的多样化深层次解读,更在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学生是与文本进行交流的主体,学生在与文本的交流中感受到文章的语言魅力,激发期待视野,结合自己先前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产生自己独特的个人情感体验,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恰如其分的给予引导和生成性评价。
文本的解读不是机械的字词分析,简单的知识罗列,而是在解读的过程中个体文化智慧的生成,通过挖掘文本文化精神内涵,充实学生的文化积累,培养学生的文化眼光和视角,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文化智慧生成。
3、课堂教学过程的文化关注
语文课堂是文化传递的主要场所,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入文化情怀,使语文课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学设计要注重文化的渗透和传递。首先,设置特定的文化情境,让文化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濡染学生的灵魂。许老师的导语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以大的文化视野让学生沉浸在春秋战国国家利益与战争的文化氛围中,打开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学生沉入文化的情境中体验文本。其次,善于运用探究式教学策略,新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提倡教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许老师的课堂设计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1)、导语设计创造文化体验情境,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与学生展开民主平等的交流对话,一个个小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体验情境、感悟文本。(3、)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不应简单的局限于“好”“不错”的模糊性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其问题所在或肯定其答案,给予学生具有生成性的评价。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生发出新的智慧。(4)、整合梳理,形成系统的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合作探究和对话策略,使课堂始终充盈着文化的气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再次,教师的语言运用。语文是充满浪漫情怀和浓厚文化气息的诗意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必须富有感染力。首先,要简洁凝练,表达切中要害、一语中的。再次,要饱含情感、充满美感,富有激情。文化的熏陶与传递必须配以富有激情和美感的声音。学生上课的效率和与获得的知识的质和量与教师的语言有着紧密联系,拖沓没有感染力的语文课堂必将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将是一堂失败的语文课!最后,课堂文化的渗透要注意细节,如文章的细节,“夜缒而出”,柴老师让学生进行扩写,只有四个字,学生扩写成了声情并茂的白话文,将烛之武的心理活动、军营环境描绘的生动具体。通过这种形式的扩写,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更是在学生头脑中进行了一次文化精神的渗透和洗礼,烛之武永赴国难的大丈夫品格深深感动了学生。抓住小的细节就会生发出新的智慧和解读视角,教师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4、提升学生的文化精神内涵
  新课程的改革突出了语文的文化品性,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也就是要求注重语文的文化属性,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也就是深度挖掘文本的文化意蕴,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具有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作品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的认识视角,文本由此生成了无限的意义空间,注重文章的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如鲁迅的文章《孔乙己》,不能仅仅将文本的解读局限于受封建制度压迫的受害者和没有廉耻心的无赖,而应看到孔乙己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道德感的偷书人,他讲信用不赖帐有爱心。通过这样全方面的解读,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同时更是从深层次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内涵。语文是传统文化传递的主要载体,我们应该关注语文课堂的文化属性,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层次,在文化的海洋里使学生获得健全人格发展和生命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8 18:56 , Processed in 0.14183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