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阅件]:“闯关东”的民间记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0:2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闯关东”的民间记忆
http://mudanjiang.dbw.cn   2008-02-16


    电视剧《闯关东》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闯关东”文化现象的热议。在网上搜索“闯关东”,相关网页竟达数十页之多。然而,“闯关东”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现象,关于它的记载大都是粗线条的,以大写实的手笔将这个群体加以记录的为多。

    可供查阅的史料证实,在1905年左右,共有200多万山东人通过陆路和海路,分别进入了黑龙江、吉林、辽宁、韩国和朝鲜。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流落”在这些地方的山东人和他们的后裔达8000万人之多。

    “我们创作《闯关东》,有十分深刻的大背景,有十分雄厚的生活来源,为这8000多万山东人后裔写故事,是十分有意义的。”大连电视台电视剧中心副主任、《闯关东》制片人之一朱利祁在文章中这样阐述《闯关东》的策划立意。然而,当主创人员触碰到“闯关东”的民间记忆时,“我们彷徨了”。 朱利祁说,作为创作者,接触到的与“闯关东”有关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生动、那么感人,特别是一些为数不多的第二代“闯关东”人,都已在90岁左右,可以说,他们在世不会很久了,他们在诉说,他们在流泪。在回忆那一段段不平常的、已经模糊的经历,“我们作者的手在抖,心也在颤,这股力量是支撑《闯关东》创作的无敌底蕴。”

    正如网友在《闯关东》热映后的评论中所说:“闯关东”的历史整体上是趋同的,而将家族的辗转史、发迹史作为个体从中分解出来,就变得鲜活饱满。之所以关注《闯关东》,是因为我们的祖辈、我们的家族也参与其中。

    牡丹江,是电视剧《闯关东》拍摄主要场地之一,历史上是“闯关东”移民的重要目的地。“‘闯关东’山东话也叫跑关东河和上关东城,而当时人们所说的关东城就是现在的宁安。”跟随父辈“闯关东”来到东北,如今84岁高龄的冯沙老人说,“我们讲的‘闯关东’都是实实在在的,是父辈和我们所亲身经历的。”

    采访中,一些老人的讲述让我们触碰到关于“闯关东”已经本地化了的民间记忆。

    “闯”过来后的谋生手段

    关于当年“闯关东”时山东人的生存状态,冯沙老人还保留着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印象。

    “当时就是穷,家家穷,村村穷。常常是吃上顿没下顿。”老人说,当时山东人多地少,人们生活没有什么其他出路,只能靠地靠天吃饭。吃不饱也很正常,即使是富裕的人家,一家也不过两亩地,勉强度日。

    贫困归贫困,但当时几乎所有的山东人都有一个共识:关东好过活。因为那里人少地多,森林煤矿、金矿等资源也多。“到地大物博的关东去讨生活是‘跑关东’或者‘闯关东’的原动力。”冯沙老人讲,牡丹江是“闯关东”的重要地区,当时山东人口中的关东城多是指现在的宁安。

    冯沙的老家在山东省青平县冯府庄,1周岁时随家人一起“闯关东”来到牡丹江。老人关于当年第一代“闯关东”人的记忆,都是来自父母的转述。老人亲身经历的是山东人到东北之后的生活,记忆深刻的是,山东人闯过来后的五花八门的谋生手段。

    最初到东北的山东人,都是以种地和“放山”为主。“放山”是当时的说法,是指挖人参。《闯关东》的男主角朱开山刚到东北,也曾有过在金矿淘金,在深山老林挖“棒槌”(人参)的经历。“这些谋生的手段都是真实存在的。”老人说。

    当时“闯关东”到牡丹江的人,除了这些谋生方式外,还有靠拉骆驼、卖烟、拉洋片卖艺等过活的。“拉骆驼就是卖药。”老人解释说,当时关东人的见识还很少,看到骆驼这庞然大物很新奇,卖药人能降住这么大的畜牲,他卖的药肯定是有效力的。

    如果做这些在当地尚且无法讨生活,那就得继续闯,沿着铁路线走,闯崴子(到海参崴)到国外。“当时还很少有准确的地名,像今天诸如绥芬河、穆棱、马桥河、磨刀石这些地方,在当时都叫‘站’。按照顺序分别叫做几站几站。”冯沙老人还依稀记得,绥芬河是五站,绥阳是六站,马桥河、下城子、穆棱、磨刀石分别为七、八、九、十站。

    老人的家族本身就是“闯关东”移民在牡丹江谋生的鲜活例子。老人说,当时家里的住所是在吉林省宁安县乜河镇,就是现在的兴隆附近。“我父亲当时是有名的冯大油匠,以贩油为生,种过地,也开过碾磨房。”

     掖县人干起的照相馆

    “俺们掖县(现在叫莱州)人有个风气,注重学习,讲究文化水平,一般人家都上到6年级,就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毕业。”

    “俺们掖县人当年闯到东北的特别多,因为到东北就吃细粮,不吃大饼子了。”

    今年81岁的施声山老人点着一支烟,一口一个“俺们掖县人”,乡音不改,思绪仿佛也回到了那个时代。他和冯沙同样属于第二代“闯关东”来到牡丹江扎根的人。

    施声山是1942年从家乡山东掖县来牡丹江投奔叔叔的,那时叔叔在牡丹江一家食品店当伙计。施老说,他来的时候,已经不像电视剧《闯关东》中朱开山他们第一代用步量到东北,而是坐火车过来的。

    老人关于“闯关东”的记忆与《闯关东》的剧情都能找到对应,“‘闯关东’的第一代人,大都身强力壮,是家里主要劳力,他们先闯到东北,委个窝子(建个安身之所),然后再照应着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一起过来。”剧中,朱开山就是第一代“闯关东”的人,经历了生生死死的颠簸,到了关东又是一场打拼,生存下来有了落脚之处,才将妻子和三个儿子也召唤过来。

    施声山讲,他从山东来东北时,不像剧中人那样盲目。“应该说来之前,我就有个想法:到牡丹江学一门手艺。当时我对照相和修理自行车很感兴趣,于是就抱定这两个愿望来到了牡丹江。在牡丹江,掖县来的干照相的人不少,我叔叔给我介绍到市政路一家叫春光的照相馆,也是俺们掖县人开的。说好了学徒三年,包吃包住,三年期满给一百元钱。”

    老人讲,当时的买卖铺户很多都招学徒。平民百姓家的儿女想学个安身立命的本事,给买卖家当学徒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学徒,在当时是个社会地位较为低下的群体,但其中也出了很多后来纵横商海、富可敌国的大商人。老人当年与剧中朱开山的三儿子传杰的年纪相仿,来到东北后,选择的生存道路也很相近。

    和剧中朱家的命运受到历史大环境的影响一样,施声山的照相馆学徒生涯也受到了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当时开照相馆所需要的照相器材,特别是一些化学原料,都是由日本鬼子供应的。日本和美国在太平洋上一开战,国力的大部分都损耗其中,鬼子对中国东北工业原料供给线随后就出了问题,照相的化学原料成了稀缺货,根本得不到保障。”

    “不到一年,春光照相馆干不下去了,我只好投奔到七星街光路照相馆,也是掖县人开的。由于原材料供给不好,这家照相馆也是开开停停,我们每天只能吃高粱米。”到了1944年,这家照相馆也停业了。

    “没有生活来源,我只好到叔叔打工的食杂店混口饭吃。1945年光复,到了年底,我才在长安街老二百对过新升照相馆找到了工作。那时的生意非常好,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积攒了一些钱,转年跟一个老乡在邮政路开了一个照相馆。正当我以为苦尽甘来时,老乡却病死了。这个短命照相馆只坚持了一年就黄了。”

    “从1947年开始,我就来到了东一条路的东方红照相馆打工,一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后,转为国营职工,直到1986年退休。”施声山说。
来源: 牡丹江晨报     作者: 李昊 刘克华     编辑: 赵红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11 , Processed in 0.16806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