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钟道然: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21:0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钟道然: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



  《我不原谅: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钟道然著,三联书店出版)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对中国教育现状控诉的书,建议家长和老师都来读一读。如何改变目前功利化的教育现状不是一个简单工程,让我们就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做起吧———让教育心态不那么功利,让孩子在学习中享受快乐,不做应试教育的“困兽”。

  我唧唧歪歪了半天,还是没说到底啥叫学习,啥叫教育。

  那就让爱因斯坦说吧———教育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忘掉后剩下的东西。

  这句话并非某爱原创,而是他引用一个叫乔治·萨维尔的剧作家的,看来他也喜欢引用啊。

  有人觉得学习就是学知识学技能,而要这么说的话,中国学生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大可鹤立鸡群笑傲江湖。咱不就经常讥笑外国学生数学差乘除法都算不对嘛。但笑完了就开始纳闷儿,为啥咱这么努力将来却只能给那帮在我们已经做过几百道云里雾里的函数题时连算三位数加法都要用计算器的外国低能儿打工。难道咱白学了?啊,可不白学了。你做的那堆题电脑也能做,而且做得更好;你背的那《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无非相当于在word上按下保存键。按个键花好几年,让你打工就不错了。

  你应当学的绝对不是这些,道理很简单,这都是机器干的事儿,犯不着学。而你又有啥资格笑话外国学生?是想说明你能和机器媲美吗?人长个脑袋是为了思考的。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人变成机器,而是要去点燃人脑的独特价值,引导出学生想象、批判、创造的能力。这些才是“剩下的东西”。当然,中国学生基本上没剩下什么东西。前面说的怪里怪气的教学方法煞是稀奇,咱中国老师去外国调研之后也为之惊叹,接着脑子就开始发热,说要痛心疾首改换教学方法。您又不得要领了,重要的并不是方法,而是———

  而问及美国的校长和老师时,他们无一例外地认为,教育方法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于教学方法的价值观问题。

  而是您觉得什么叫学习。如果对这事儿的认识都拧巴着呢,那您改变教育方法难度就相当于让一个截了左肢的人用左手写字。

  因为价值观相反,所以咱和外国的教学方法自然相差十万八千里:咱上课老师讲学生记,他们上课学生说老师在旁边儿干瞪眼;咱写作业最后要得出老师想要的答案,他们写作业要绞尽脑汁琢磨老师想不到的结论……

  咱教育的两样必需品———死记硬背+标准答案,正好是外国人最看不惯的。

  一位高中教师对我说:“只有老师的创造性工作,才会开启学生的智慧,才会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他痛恨只抄笔记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不会使人更聪明。他给学生的测试题每次总会有一个不知结果的问题。

  在此还要告诉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仅数学,就连英语你都比美国学生强!

  幼儿园的孩子涂鸦时,美国老师很少强调不要将颜色涂到线外等限制规定。就连单词拼写老师也不会强调“正确拼法”,比如小学生考试时把“water”写成“wate”也算对;“love”这个词,学生可能会拼成“lov”、“luv”、“luve”,也都可以。一位老师告诉作者她上三年级到学校后情绪很不好,因为她觉得老师太差劲了,竟然说“love”只有一种拼写方式。

  各位肯定已经张牙舞爪欣喜若狂心急火燎奔走相告了。你随便找个学生问问,谁三年级了还不会拼“love”啊(都等着用呢)。倘若你某次考试拼错了,老师则会勃然大怒:“都教多少次了!这么简单一词儿你都拼不对!因为这个丢分多可惜!赶紧给我抄50遍!!!”这样学出来的人成绩能差吗?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公司”(ETS)就曾经嫌中国学生托福分数太高了,怀疑他们造假(不得不承认美国人十分了解我国国情)。

  要怪就怪他们无知,无法理解有人如此热衷于背书,背书不仅浪费时间还有损智商,背它干吗呢?

  下面这个例子更为惊悚。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女孩告诉妈妈:幼儿园老师教会了她认识“o”,这位母亲一边表扬女儿,一边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认识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三个月后,法院判伊迪丝胜诉。

  我倒想起小学时,老师常常谆谆教导我们:啊!你看那中国地图,像什么?像个大公鸡,大公鸡!母鸡都不行,必须是公鸡。

  上面两个例子都源自美国。中国教育是不是世界上最糟的教育尚有待考证,但美国教育是最好的应该没跑,而从“大公鸡”和“字母o”两件事儿倒是能窥得两国教育各自的内涵。一个看重知识技能,另—个则注重想象创造;一个让人变成机器,另一个则要去发挥人脑的独特价值。因此一个强调死记硬背和“标准答案式思维”,另一个则强调的是———扯半天终于要扯到这词儿了———批判性思维。

  想象力只能模仿。批判的精神才能创造。———王尔德

  美国高中教育的四个目标第一条就是“通过语言教学,帮助所有学生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

  批判性思维原名critical thinking,其含义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二,不是说让学生都跟穆里尼奥似的看谁都不顺眼,也不是变成李敖见人就骂。它只是让你碰到啥事儿都问自己一句,What do you think?批判性思维乃美国教育之核心,是它最初的受精卵。之后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这儿分裂出来的。老师为什么不让学生背书,不给作业设置标答,甚至故意避免“正确答案”?就是为了不让学生丢掉批判的精神。学校开设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课让学生读那么多闲书,有什么用啊?的确没用,但这些没用的东西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了,所以美国从小学到大学都重视人文学科,所以最顶尖的大学生学的都是文史哲。而哈佛大学的标志可谓是批判性思维精髓之体现:三本书———两本朝上打开,一本朝下盖着。想告诉学生,书中尽管有知识和思想,但也会有谬误。若要想追求真理,那就应当质疑,质疑一切。


来源: 文汇读书周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14:56 , Processed in 0.071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