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札里的温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13:4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札里的温热

                   --重读文艺书信

                                      李华章

   由于现代通讯的发迏, 如今用毛笔、钢笔写信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重读我收藏的一封封文艺书信(古称书札、手札),虽已泛黄,墨香散去,却依旧感到字里行间洋溢出一缕缕温热,传达出一位位文学前辈、编辑老师和文朋诗友之间的关心、帮助、扶植的深情厚意,令人感动不已,涌出无尽的思念与回忆。

   这里我遴选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10封书札,照原信公之于世 (因篇幅所限,少数信稍作删节) ,与读者朋友交流。

   黎辛同志是文艺界的老领导,在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工作。因市文化局一个剧本的事曾去北京寓所拜访过他。一面之缘。记不得寄赠他的是哪一本拙著?他回信说:“华章同志:大作收到。谢谢。也拜读了您在《文艺报》发表的写三峡的大作。深感您工作得有成绩!一个作家有个根据地可以写;有个刊物可以培养新人,这就有许多亊可以作。这条件您有。。。。。。祝愿您写出更多作品,为繁荣宜昌的创作作出大贡献!祝撰安! 黎辛 (1992)6,10”。

   1992年秋,在湖南怀化会同县参加“侗族文学研讨会”。有幸结识了湖南著名诗人于沙。会后寄去一期《三峡文学》。他用毛笔写来一封信:“华章兄:如晤。怀化归来数日后,即去洞庭湖区的安乡。返长(沙)拜读大刋,喜煞。会同相遇乃幸事。难忘你的谦逊;难忘你的斯文;难忘你的好意;难忘你对家園的深深之恋。读“流香”的“华章”, 眼福心福大饱。下录臨江仙词为赠(略)。顺颂撰编两旺 ! 于沙1992年10月27日”.。其诗人气质、诗人本色可见。

   时任《长江文艺》主编的王淑耘同志来信:“华章同志:十分抱歉,稿子今天才能付邮。那天联欢会(省作协新春联欢会一一注)回来,即小病了几天,时近春节,又有些事情干扰,不知是否还能赶上发稿,赶不上就作罢好了。文章也还要请你审阅,是否合用,亦请斟酌。匆匆祝新春好 !  淑耘  九二,元,卅一。”下面附言:“骆文附笔问候。是否还要痔疮药,亦请告知。”

   记得有一次,他们夫妇去大老岭休假,相送中知我痔疮发了,曾托鄢国培同志带来友人从德国捎回的良药,疗效极好。时隔年余,她还惦记此事,感人至深。

   通过华师大老同学尹均生介绍,曾向林非先生投稿,即《王村镇风韵》一文。他收到后迅速回信:“华章先生:大作极佳。我已不作编辑久矣。大作已转给袁鹰同志,他会同你联系的。。。。。”不久,拙作发于《散文世界》(刘再复、袁鹰主编一一注)杂志。当时,与林非先生未曾晤面,后偶有书信往来。1992年,我同陈圣乐主编一本散文精选,向林非约稿。他来信说:“拜诵大札,知悉一切,快哉!谢谢征求我的作品,寄上一篇请审之。原想寄一篇写九寨沟的,后觉得还是这篇感情浓些,就选了它。另附照片与简介。《湘西》(书名《湘西,我的梦》)出后当好好拜读。所询之事,因最后由另一主编及责编定稿,不记得详情了。如此书(《中国新时期抒情散文大观》收入《王村镇风韵》-一注)未选,以后再选,定当分外注意。。。。。。祝再度写几篇湘西的佳作。  紧握。  林非9,11”。

   认识《长江文艺》的刘岱同志很早了。后调任《长江》文学丛刋任副主编,当选省作协副主席。1992年春天,一位老人的“南巡” 讲话后,改革开放如海如潮。刘岱同志受新华社湖北分社之邀,主编一套报告文学丛书。承蒙厚爱,约我写稿,共完成报告文学五篇(每篇稿酬500元)。期间通信频繁。1992年10月5日来信:“华章同志:你好!省新华社对《胸中自有雄风在》,很是欣赏,你的文笔生动简洁,创作态度严肃认真。现有三个报告文学撰写对象,希望请你支持,承担下写作任务。。。。。。亲切握手  刘岱”。11月10日又来信:“华章同志:你好!大作《当阳农金人》已拜读,很受教益。你的文笔,简洁清丽,自成风格,读你的作品是很舒服的。宜城之行,还是望你能成行。地、市合併,想来会带来些问题、愉快或不愉快等等,你过于文,还是以文章为主业为好。祝健康愉快!  刘岱”。 今读此信,往事历历,在倡导文人“下海” 的大潮中,想不到我也心动起来了。但生财当取之有道。仍须切切不可忘记!

对于著名作家诗人、省作协主席骆文同志,我是一向敬仰的。他不仅关心我的创作,也教诲我如何做人。1993年春,未署月份,他来信说:“信早收到。你们的情况我偶而听得一些,不必介意,找时间写东西,这是上策。对人事纷争千万別过问。(多年经验告诉了我)。。。。。。宜昌师专编的《三峡文库》,选了我的散文和诗,寄过两本书,不知道有没有稿费,顺便问一下。双安! 骆文  三十日”。 他的话是人生经验之谈,深刻启示了我。因此,九十年代竟成了我的创作高峰期。先后在《人民日报》、《文汇报》、《文艺报》、《经济日报》、《文学报》、《广州日报》、《中国怍家》、《散文》、《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刋》、《散文百家》、《长江文艺》、《红岩》、《鸭绿江》、《散文天地》等报刊发表作品,出版散文集《湘西,我的梦》、《生命的风景》、《追赶日出》、《生命的河》和儿童文学集等多部。

《湘西,我的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诚请著名散文家、出版社副总编辑谢大光先生写序。他来信:“华章兄:春节好!序早写好,因办公室搬迁,至今才复印寄上。我们未见过面,然神交已久。这次出书,使我们结了文字之缘。盼有机会面叙。序文若能发,请告我。顺致编安! 大光  2,4”。

   《人民日报》文艺部石英同志来信,用毛笔行书,潇洒风流。“华章同志:您好!大作已收到。我看可用。已交值班编辑先看,我再批定,谅无问题,勿念。我仍如常。忙是改变不了的,但身体还好。写作只能业余挤时间了。。。。。。顺祝撰祺!  石英  93,9,1” 至今他 精力旺盛, 依旧笔耕不辍, 硕果累累

    著名评论家涂怀章教授,我们是“三十年益友”。1993年来信:“华章兄:近好!《中国当代美文三百篇》,已选入您的《香溪诗意》一文,现已付排,请放心。您的新著《湘西,我的梦》出来后,我一定写评介。尽管特别忙,要求写泙的多,但我一定先写评您的。想当年我困难之时,兄写评介拙著《碧野的创作道路》的文章(就是上〈中国出版年鉴>的那篇), 我至今感念。真正的挚友总是乐于帮助我的,我会永远铭记。。。。。。祝兄硕果累累!身体健康!  怀章 11,15。”

   湖北少儿出版社编辑、著名青年作家徐鲁,曾主編《少年世界》,因常投稿,彼此相识。1993年他来信:“李老师:近好!转来的两篇散文都不错。因《长江日报》正在搞儿童文学征文,约我推荐些稿子,我顺手就推荐去了,并叮嘱说,如果长江日报的征文征不上,则仍然退还给我,我在《少年世界》上俟机安排。此事请您放心。有消息我当及时告知。《文艺报》上的大作读到,甚好。建议您多写些谈与文人交游的文字,风景写多了,难出新意。祝好!徐鲁上 6,4。”他的建议中肯,很有见地,对我创作亦有启廸。而今我仍钦佩他的才华横溢,视野开阔,文思敏捷,创作成果丰硕!他曾荣获湖北金凤青年文艺奖,现任省作协副主席等职。

   重读这些书札,依旧感人, 她饱含着一种生命和感情的真实存在。 文学前辈、编辑与文友之间的那一片真情,善意,扶植,弥足珍贵,堪可流芳后世!


            (湖北宜昌市文联   李华章)

             邮编:443000      电话:13986800330


写出人生的五味来

——读《李华章散文选集》

樊  星


经常从报刊上读到李华章先生的大作,还有各路论家的精彩评点。因此,当先生赐我新出的散文选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时,一个问题就浮上我的心头:该如何去写出有新意的心得呢?

当读到《“左撇子”轶事》、《娃娃朋友》、《翡翠观音》、《昙华林记》、《桂子山,我的大学》这些篇章时,我感到了作家对于往事、对于母校的魂牵梦绕、一往情深。因为我也在桂子山上生活过十三年,所以,读到关于华师的回忆就感到格外亲切。一般来说,回忆母校,人们常常写到的是书声琅琅、鸟语花香、师生情深、同学趣事。不错,李华章先生也写到了这些。但我注意到,在这些美好的回忆之外,他还写到了一些感伤的记忆:《“左撇子”轶事》中关于饥荒年代里同学们“抢着盛饭”的回忆,《娃娃朋友》中关于少年玩伴在政治风浪中饱尝辛苦的感慨,还有《翡翠观音》中关于“为了给家里省钱,我没有在假期回过一次遥远的故乡”,因此也辜负了一个少女的情谊的怅惘,以及《昙华林记》对于母校在政治运动中“也有过受伤的岁月”的追思,加上《桂子山,我的大学》中关于自己在政治运动中由“躲着读名著”到“觉悟成投入斗争的一员”的反思,都将温馨与苦涩的滋味融为了一体,质朴而隽永。人生本来就是五味俱全的,回忆也应该写出人生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复杂体验来。这样的回忆,读来才有发人深思的感染力。而且,读着读着,我还产生了更多了解母校历史的强烈愿望。

华师出人才。不少从桂子山走向文坛的作家都在书写着自己的“桂子山记忆”。其中,老作家李德复先生就在他的回忆录《不言放弃》中记录了1950年代初在华师抓“胡风分子”的运动中倒霉的往事,以及自己在逆境中“唯有在心里学鲁迅的阿Q,用阿Q的精神救护法牵着自己的手走下去”的逸事,读来也有五味俱全的历史感。我们应该记得母校的光荣,也不能忘记那些风吹雨打的往事。尤其是在当今,在许多青年对1980年代都感到十分隔膜的当今,在许多往事好像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的当今,经历过历史悲剧的过来人更应该记下那些往事。我这几年,在广东的《粤海风》杂志上发表了一些关于“文革”的回忆,也是想写出我的一部分童年回忆。

于是,我有了写作的冲动,一气呵成了上面的文字。


                                   2012,3,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2 23:27 , Processed in 0.0911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