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功能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01:0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功能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南桥中学新绿文学社   

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1912年,叶老就组建“放社”。
历史上的校园文学社团曾孕育过一大批作家和诗人,冰心、臧克家、徐志摩、戴望舒等许多著名文人都曾是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当代旅美诗人刘庶凝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就起步于中学时代的“五布河的一叶”。
二十多年来,全国许多中学,乃至师范、中专、技校等积极创建攻发展校园文学社团。社员和指导老师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习作和文章,更是尤如繁星灿烂,无以数计;不少社员已成长为中国当代文坛上颇有名气的新人。校园文学社团的发展,已是繁花挤枝,硕果累累。
著名教育家朱绍禹先生1996年5月为《校园文学导报》题词时说:“各级各类学校几乎都不以培养作家和文学家为目标,但却又无不以能产生作家和文学家为荣耀。校园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报刊就是产生作家和文学家的摇篮和催化剂。”
开花的事物是美好的,结果的事物是有用的。实践证明,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笔者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功能。
一、     素质教育功能
目前的素质教育更加重视课外活动。
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组织文学社团明确写进了该大纲的“课外活动”部分。这正说明了开展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对素质教育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笔者仅想从心理素质教育功能、审美素质教育功能,以及创新教育功能三个方面谈点自己的初步认识。
1)    心理素质教育功能
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能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唤醒和激励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
95年,笔者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办文学社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途径》的文章,后收入《新中国基础教育总览》。其实,文学社团活动根本就可以激发学生对待学习的整个兴趣;就是一个被激发的写作兴趣也会迁移到学习的其它方面上去。“兴趣就意味着自我活动。”(1)自我活动的结果,就会有许多收获、许多成功。成功之后的心理必然是自信、自强。
文学社开展的是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诸如:诗歌散文朗诵会、故事会、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方法习惯演讲会、文学讲座、征文竞赛、练笔会、发表习作等等。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各科知识,在文学社团活动中予以印证、体验、进入升华,而且在活动中可以吸取新知识,探求新知识,原有的知识在活动中活跃起来,“进入周转,象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2)学生在感觉到掌握了知识并能运用知识的时候才能产生自信,因为“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有“力量”就有自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学生的自信心理会不断发展。
    尤其是习作一经发表,学生的心理会发生重大的质的变化。学生由原先的不敢确认自我价值的模糊、怀疑心态“我行吗?”发展变化为“我行!”、“我能行!”的自我价值被唤醒,被激励的确认心态。这种自我价值实现意识一旦被唤醒、被激励,就会产生自信心理,并由此激励起奋进不息的精神。“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3
自信、自强的心理逐步积淀成为一种稳定的内在素质,无疑是学生成为开创性人才,在学业和事业上走向成功的必要心理条件。
在文学社团活动中,学生既会有成功和欢乐,又会有失败和悲伤,也会在困难面前焦燥和不安,如何面对,克服心理障碍,自我调节心态,走向未来,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锻炼的舞台。这也正好说明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其实是具备多方面心理素质教育功能的。
2)    审美素质教育功能
文学本身是以审美的方式来掌握世界。人和人的生活自然是它的审美对象,而审美对象并不一定都是美的,既可能是美的,也可能是丑的,或者是美丑混杂的,良莠不齐的。(4
    学生无论是用肯定的方式还是否定的方式来反映和评判人及其生活的时候,在教师引导下必须要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并追求真、善、美。
社刊社报上登载的习作或在外发表的文章必然是反映实际生活,写真情实感,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的“美文”,那些无病呻吟,拼凑抄袭,思想内容低俗的习作是绝不会上刊登报的。要写出“美文”,就要追求“真、善、美”,这就要求学生只有具备客观求实的态度,才能追求“真”,只有具备善良的品格,才能赞赏“善”,只有具备美好的心灵,才能发现“美”、欣赏“美”、歌唱“美”;也只有“发现”和“领悟”到了事物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方面,才能在习作中加以肯定和否定的反映乃至评判。“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美的创造能力。”(5)能够发现和领悟“美”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格”。
一系列的社团活动过程,其实贯穿其内的根本就是一个审美活动的过程。
3)    创新教育功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6)。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抓,要求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提供的是全新的条件和需求体系。新世纪的世界将会是用体力较少而用脑力较多,用机械较少而用电子较多,静态较少而动态较多的社会。要求工作人员在智力上必须有创新的表现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显然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历史必然,它迫切地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教育的原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核心方法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
创新能力是学生在任何情境中能创新的提出问题,创新的思考问题,创新的解决问题的能动反应能力,是个体智能水平发挥的最高境界。
创新思维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对一个问题总是沿着不同方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运用假设、推测、联想、想象,设计出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从中寻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文学讲座鉴赏名著名篇,学生会懂得这些都是创新的结晶,绝没有雷同的东西。学生 在聆听讲座品赏名篇佳作的时候,由于学习愿望的驱动,由于心理崇拜的作用,加之对美的本能向往,就有一种需要释放自我生命能量的欲望冲动,试图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这,就有利于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动中,学生会接触许多的人和事:个体工商户,厂长经理实业家,农业科技致富者,养殖专业户,小摊小贩清道夫,鞋匠锁匠集贸市场,收破烂捡谷捡豆捡棉花的……真是人生百态、世界万象。这些,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都是新鲜的好奇的。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限,面对新鲜的人和事,面对新的情境,学生了解着社会的纷繁与复杂,体验着生活的丰富与深刻,收集贮存着从未获知的知识和信息,用自已的眼睛观察着种种现象,用自已的头脑分析思考着本质,寻找着自已的人生坐标。“让我们教会儿童思考,在他们的面前,展开思维的最初源泉——周围世界吧。”(7)在活动中,学生会面对从未面对的许多困惑与问题,这就把学生置于必须创造性的提出问题,创造性的思考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感觉而达于思维。”(8)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在其间得到锻造,创新能力也在悄然增长。
写作中,无论是语词的组织与斟酌,还是层次段落的排列与组合;无论是材料的选择与剪裁,还是篇章结构的布局与谋定,无不是一种创新思维过程,况且没有创新色彩的习作,是任何一家报刊杂志也不会发表的,即使社刊社报也绝少登录。那么,这样,就把学生置于必须进行创新思维的情境之下,激励着学生的创新意识。任何一篇好的习作的产生,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晶,都是创新能力的一种反映。
在文学社的各项活动中,尤其是学生获得某种成功之后,会体验到创新的欢乐,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创新意识,并使学生变得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形成创新的习惯。
文学社团活动既是语文课的继续和补充,更是语文课的拓展与延伸。它使学生思维的发散空间变大变宽泛了。它让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思考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并且对问题要更灵活的、创造性的理解、思考和解决,甚至学生会对所遇到的问题可重新定义和诠释,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实效性,最终形成创新的能力。
二、     激励功能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激发,就是通过某些刺激使人发奋起来。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就是调动人的潜在的积极性。(9)
开展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出版社刊社报,对师生都是一种刺激,这会产生一种激励作用。激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施教改尤其是作文教改;激励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班级之间自觉竞赛。
1)    激励学生自我教育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10)
“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其目标是要培养一种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人格高尚的、能够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引导和鼓励学生做一个有很好的品格、值得尊敬的人。”(11)这是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会获得各种成功感。朗诵诗歌、散文,写出调查报告,发表演讲,展出绘画书法摄影作品、征文获奖,发表习作等等。能参与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成功。而且活动中,学生会接触和了解身边社会中的许多人和事。那些成功者的宏图和奋斗、意志和气魄,那些求生者的困窘和艰难、勤劳和无奈,都会深深地感染和教育学生,使学生自勉自励。
尤其是习作发表之后,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就被唤醒,就有一种“我行!”,“将来我会更行!”的心态,这样,学生会自然地树立起远大理想并自觉奋斗。
而且在追求文质兼美的文章境界的过程中,学生必然注重文章思想内容的健康高尚。所谓“文如其人”,“文格就是人格”。学生领悟到了这个道理,必将自觉塑造自我健康高尚的人格。那么,平时自律自控,锐意进取,则自然不言而喻了。
     这种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必然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已,在学习上的品质、方法、习惯也可望有更大进步。这就为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很好品格、值得尊敬的可爱的人”奠定了基础。
     2)激励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作文教改。
校园文学社团开展五彩缤纷的活动,不光只是几个主要指导老师的事,各班语文科教师是当然的辅导老师。要对学生不断地多方面给以有效指导,教师本人就必须不断地看书学习吸收外界新的信息充实自已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学生发表了习作,他的老师更不好漠然置之,置若罔闻,会觉得自已应该做点什么。或写文示范,或细心研究教法,或发表论文,以做出身为人师的样板来。这犹如身在擂台,容不得回避。
况且教师要使自已的学生不断发表更多更好的习作,就必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把视野由小课堂投向社会,投向生活,注意品读社会人生这部无页码的“大”书。甚至让学生走街串巷,进厂下乡,了解乡土乡情,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发展变化形势。“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12)“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13)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生活面,丰富了他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又把深广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蕴于活动之中,还便于对学生进行全程式作文指导。尤其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无病呻吟,东抄西凑的虚假文风。这样给学生作文源头引出了“活水”,就可以一改过去不少语文教师一上作文课就随便扔个作文题在黑板上,让学生趴在课桌上冥思苦想,搜索枯肠,东抄西凑,闭门造车的作文教学恶习。
     3)激励起班级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一个班有没有习作发表,发表的是多是少,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它不仅引起该班任课教师的关注,也必将引起该班学生家长的关注,它甚至影响该班学生及其家长对该班班集体的信任程度,尤其影响对该班语文任课教师的信任程度。它体现的是一种班级的集体形象。这,无疑是一种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进步。
况且,学生习作的内容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时地反映各科教学的状况。各科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优良、艺术高低、方法当否、不仅学生在习作中会用自已的方式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反映与评判,也会引起其他老师阅读后的思考甚至讨论。
这种格局的形成,无疑是有助于学校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因势利导的。
仅从以上三个方面,不难看出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对学生、对教师、对班级所具有的激励功能。
三、     宣传功能
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对自我才智的展示和宣传。能够学会宣传自我,推销自我,是一种才能,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
文学社团活动把学生和社会组织联系起来,让社会各阶层人士也从侧面一定程度地了解了他们的学生,了解了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也会进一步关注教育。
发行的社刊社报,必然通过学生通过家长流传到社会上去,产生影响;学生习作的在外发表,又会引起更大反响。家长看到自已孩子习作的发表,就看到了自已孩子的进步,必然兴奋受到鼓舞,会更重视对自已孩子的教育投入;这部分家长也自觉地成了宣传老师,宣传学校,宣传教育的“义务播音员”。社刊社报实际上就成了一个宣传的“窗口”。
四、     史范功能
组织文学社团活动出版社刊社报推荐习作发表, 一方面记录下教育者辛勤耕耘的足迹,另一方面也可从中看出学校成长、发展的历史。从全国范围来看,又可以为基础教育的研究留下一份基层资料。
社刊社报发表的习作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他们身边亲切的样板。同一次活动,同一个题目,甚至同一内容,同样的老师指导,为什么别人能“这样”写好而“我”不能?学生在捧读社刊社报的时候,获得的感受是多的,领悟是深的。社刊社报的这种示范功能绝不是其它作文书刊所能替代的。
语文科的文学社团活动也为其它学科开展活动课做出了表率。

其实中学校园文学社团的功能何止以上谈到的这些,其它诸如: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人文精神的培养功能、知识文化素质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信息传播功能、拓展功能、智力开发功能、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功能等等,笔者难以一一详述。
但是,有没有象样儿的校园文学社团,是否有象样儿的社刊社报,可以看作是学校教育管理尤其是乡镇学校教育管理是否趋于成熟的一项重要标志,也可以看作是新形势下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是否具有开明的思想,是否具有教育发展的眼光,是否具有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的一个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较高的办学品味。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学校园文学社团在全国如雨后春笋篷勃发展,已是好一片“新绿”。由于它自身所具备的种种功能,它不仅只是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现象兴起和发展,它更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策略而存在,并将在培养新世纪的个性化人才和创造型人才中发挥历史性的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教育学讲义纲要》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P296页。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P47页。
(3)、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P179页。
(4)、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57页。
(5)、凯洛夫:《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P28页。
(6)、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P196页。
(8)、毛泽东:《实践论》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286页。
(9)、苏东水:《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P223页。
(10)、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1964年版P377页。
(11)、杜宏峰:《按‘三个代表’要求 培养高素质人才》见《党员生活》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2000年第7期 P18页。
(12)、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P15页
(13)、毛泽东:《实践论》同上,P290页。

(本文第一部分以《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为题发表于湖北《中学语文》2001年第三期; 第二部分以《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激励功能》为题发表于江苏《文教资料》2002年第12期;20007月本文获“全国中学文学社团研究会”三届二次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14 月获全国中语会教学艺术研究中心“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5 01:55 , Processed in 0.09598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