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园文学与生命教育研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09: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园文学与生命教育研究
2011-10-28
“校园文学与生命教育研究”子课题计划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1.肖川博士提出了“教育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观点,黄克剑教授认为教育有三个维度: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由此,我们应该说,关注生命,是教育的主要任务。教育是人的生命的主要历程,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学校不仅仅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场所,更是师生心灵交流与情感交融的精神家园,其中流淌着生命的活力。只有在这样一个关注生命成长、洋溢着生命激情的校园,学生们才能沐浴着人性的光芒,生命才能被点化、被滋润,生命从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美丽。
2.文学是生命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复杂的生命结构。生命的成长需要空气、阳光,文学就是流动的风,高悬的日晕,雨后的彩虹。有人说过,塑造人灵魂的最有力的武器,一是音乐,一是文学。文学通过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心灵高尚的智者对话。文学的结构和生命的结构一样,暧昧处人性有说不出的复杂,清爽处人性有说不出的清澈。文学给予生命一个静谧的诗意栖息,人有多本色,文学就多本色。人有多健康,文学就多健康。人有多自然文学就多自然。一个体味生命、拥抱生命、演绎生命的生命毕竟是文学的。
3.当今青少年的生命意识十分淡漠、性格扭曲的现象日益增多。残害他人生命者有之,轻掷个人生命、为一点小事寻死觅活者有之……寻其因,主要是有些孩子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我们有必要通过教育让孩子知道生命对自身、对家人和朋友、对社会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以及一个生命应该具有的责任。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说,多少年来,生命教育在学校里一直是空白。因而在中小学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很有必要。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分析学生生命质量低下的原因,并以校园文学为突破口,寻找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活动,明确此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他人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研究,补充填补有关理论。
2.实践意义: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引导教育的实践:将生命融于校园文学,将校园文学融于生活,让校园文学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需要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需要理论是现代社会的一般原理。愿望引起需要,需要引起供给,并规定着供给的内容、数量和发展方向。
2.实践教育理论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教育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做到实践育人。
3.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方法论科学理论
充分运用以上“三论”,即以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部之间及通讯信息的快速为基础的一种控制系统。
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按照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重视学生学习知识,化知为能的主动性。
四、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设
1.校园文学:狭义的校园文学指在中小学里活跃的文学社团成员创作的文学作品,作者大部分是在校的中小学生。广义的校园文学不仅指中小学生的文学创作,还泛指反映校园的文学作品及任何人在校园创作文学作品。
2.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可以理解为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教育理念。生命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教育。
如果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就能找寻到学生生命质量低下的因素,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和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价值。
五、        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分析学生生命质量低下的原因。
通过搜集资料和对学生生命质量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生命质量低下的原因:其一,由于时代的变迁,几乎每家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独”,因此比较缺少学习宽容、忍让、理解、与人合作的优良品质的机会。
其二,是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可能会认为自己家的孩子好,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亏,有的甚至从小就教孩子怎么自私、怎么霸道;同时,孩子在家里更可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以来,孩子便把父母太多的关心与关爱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父母这种过度关爱的结果使孩子心中无父母,体味不到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不容易,觉得父母这样对他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不易产生感激之情,更不易有回报父母的举动。若是孩子连自己父母都不感激、不热爱,他还会去爱其他的生命体吗?
其三,学校的德育对于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而言,显得空洞、乏力。德育工作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生活实际相距甚远,长期以来,脱离实际的所谓德育,培养出了多少“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道德似乎仅仅成为了一门知识,靠死记硬背和高谈阔论便可以得到高分数,甚至成为可以升迁的敲门砖。教与学、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成了广大德育工作者最头疼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认知比较低,情感体验少,而学校又未能有效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行适当地精神引领。
2.在科学及理性的层面重建生命的神圣性。
我们必须在理性的层面重新恢复对生命神圣性的体认,要对生命存有敬畏心、崇拜心。我们应该做到不逆生命之性质,不破坏生命之自然成长,更不强迫生命只按自我心愿地去发展。我们人虽然是生命的持有者,但也不能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为所欲为,我们要以一种带敬畏感的态度去看待和对待生命。我们每个人都要体会到生命的神圣,意识到生命的可贵。这应该说是我们现代人获得真正人生幸福的基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努力地求取。
3.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许多青少年常常将某些挫折、失意、痛苦这些生活中的不可承受之“重”当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生活感觉不好就放弃生命,这其实是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决生活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生命中还承担着其它的诸如孝敬父母、建功立业等等社会责任。人不仅仅是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属于社会,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便不能复生。
我们的课题研究将努力寻找校园文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通过德育教育生活化,即从生活入手,通过生活中的生命教育、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课堂中的生命教育、专门的生命教育等,大力推广生命教育,要让孩子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得学会珍爱生命。青少年只有在情感、人格和人性等各方面都得到较健康的发展,才能自然地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并在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生命、呵护生命,获得生命应有的尊严、意义与价值。
六、       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
1.螺旋式推进的原则。在内容设置上,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程度,从最基础的内容着手,逐步加深教育内容。
2.知行统一的原则。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生命。
3.互动结合的原则。既要通过学校教师的传授接受教育,通过家长、社区、医院等机构、团体的帮助使生命教育的内容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又要倡导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互动,还要引导学生注重自尊、自爱、自强的自我教育,增强在困境中的应对技能和求援意识。
4.与青少年身心发展一致的原则。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要依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选择贴近青少年生活和实际,与他们成长、发展、学习、交往密切联系的内容,进行科学组织与编排,既要有利于他们学习接受,又要方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调查研究法、访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七、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申报与立项阶段(2007年7月——2007年9月
1.学习相关生命教育理论;
2.组建机构,落实研究人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等待批准;
3.聘请教育专家,加强教科研指导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年9月——2009年12月)
  1.召开开题报告会、研讨修改课题研究方案、落实相关研究工作。
2.文学社团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活动。
3.开展理论研讨与教育实践并重的研讨会、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
4.出版校刊并向外推荐优秀学生作品。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与生命教育活动。
第三阶段:中期汇报(2008年5月——2008年10月)
1.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2.接受上级子课题组的中期检查。
3.部分成果展示。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
1.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成果出版与展示。
研究措施:
(一)阅读校园文学作品,感悟生命真谛
好的校园文学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而且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对其中哲理的体悟即是对人生的一种重要的省察。好的校园文学作品会把我们带到真善美的境地,会使我们逐渐脱离野蛮,走向文明,进而过一种更有利于发展生命、健全人格的生活。在阅读中产生的理性思考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洞明,一种达观,一种了悟,一种面对人生苦难的从容不迫。
1.在文学阅读中,体悟人生哲理。
文学阅读可以引发我们对生活中各种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思考会把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会引导人们朝着符合人类利益,符合群体利益,符合他人利益从而也符合个人利益的方向展开人们的思路。
2.在文学阅读中,健全感情世界。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只有富有情感、关注生命的教育才是鲜活的,才是学生所乐意接受的。在很多优秀的校园文学作品中,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深入地体会作家的思想感情,使自己的感情世界更加健康丰富。通过情感的共鸣,提高对生命的认识,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在文学阅读中,享受审美愉悦。
文学阅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学习活动,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生命状态,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它是一种心智的交流.就像朋友间的倾心畅谈,与人们畅谈的是古圣先贤或是当今才俊。所以阅读本身就是陶冶,就是享受。它可以达到心智的快乐,灵魂的慰藉。经常在文学阅读中体味审美的愉悦,会使我们养成审美的生活习惯,用审美的眼光去观照周围的一切。因此,可以说阅读本身也是一种人生幸福。
(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增强生命活力。
生命的本性是求快乐与幸福,所以生命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快乐与幸福教育。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让孩子们生活中有快乐,生命里有幸福,这样才能让他们重视生命的价值。
1.积极开展读书读报活动,举办演讲比赛、诗文朗诵会、手抄报和作文展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号召同学们写观后感或影评,发表个人观点。
2.开展“珍爱生命”、“我与好书交朋友”、“学会感激”等征文活动,以文学社成员为骨干,发动同学踊跃投稿,每次均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文择优刊登在校刊《望尘》上,并将其中富有特色的文章推荐给省、地及全国性青少年文学刊物。
3.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参观商场、企业,访问专业户、共产党员,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提高思想认识,积累素材。
4.组织学生聆听关于校园文学与生命教育的相关讲座,举办沙龙研讨活动。
5.组织学生搜集生命化的名人名言,布置在班级或校园里。如:没有人能阻止你爱自己,爱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完美;损人利己,为人不齿;利己不损人,为人的底线;利己利人,智慧的为人;利己利人,高尚的为人。
(三)生命课堂,生命诗意的栖居地。
课堂是儿童自我发展的主要精神阵地。课堂教学中的儿童是成长的生命,发展的主体。叶澜教授要求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中要多写一些鼓励性、启发性的评语,尽力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在评讲中引导学生学会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理真情切达意”,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老师和孩子的生命觉醒,让师生共同成长,让彼此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孩子(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在老师的赏识中,孩子就能不断获取语文的美感。
学生天性爱表扬,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动作,一个欣赏的眼神,都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能使同学感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自信,诱发倾吐的欲望。
生命课堂,是生命诗意的栖居地,老师是诗人,带领学生用真、善、美的眼光欣赏这美丽而可爱的世界,让我们的课堂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生命本身就是美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美的杰作,因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生命而自豪。生命课堂,是生命华美的乐章,老师是指挥家,带领孩子们在音乐的升腾跌宕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八、       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与经费
组长:王希明校长,全面指导课题研究。负责科研经费的划拨。
副组长:陆丹,负责课题方案、报告的撰写,课题的组织管理。
成员:文学社指导老师及相关语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形成论文、案例等。
来源: 编辑:张旺  作者:微笑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4 22:34 , Processed in 0.10418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