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小学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及其形成(《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第9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16:1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是合教师性别结构存在目的与合教师性别结构形成规律、合学生培养目标与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师性别构成状态。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是学生人格塑造及其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也是男女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和功能效果,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效率,形成和放大学校教育教学正向功能的需要。中小学教育目标不同,其教育发展规律也不同。因此,在不同教育阶段形成不同教师性别结构标准并根据该标准,以统筹现实与未来、城镇与乡村教师性别结构方式,针对性增加比例不足或减少比例过高一方教师性别比重,推动各学校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性别比重标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政策问题” (10BSH009)和宁夏“特岗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提升路径研究课题(NXJKJPZ12-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安全,男,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宁夏银川   750021)。
  教师性别结构是教师组织中的性别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教师队伍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教师性别结构是呈现和说明男女教师数量差异及其功能关系,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及其质量效率的潜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人格成长及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性及其功能效果、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性标准及其形成方式,以及如何引导教师性别结构功能正向化发展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但在近20年教师性别结构研究中,研究者较多地关注小学、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很少关注初中以及高中阶段教师性别构成问题;较多关注城市、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教师性别构成问题,较少关注农村和贫困地区教师性别比例的合理性问题。实际上从建国前到现在、从小学到高中、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状况普遍存在,而形成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是不同时期、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地区和男女儿童教育发展的普遍需要。
  一、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及其价值
  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是合教师性别结构存在目的与合教师性别结构形成规律、合学生培养目标与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师性别构成状态。从结构功能理论看,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社会群体结构就有什么样群体功能,有什么样教师性别群体就有相应的性别结构功能。教师队伍整体功能发挥需要合理的性别结构,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的合理性不针对教师队伍自身而是其功能效果。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性表示的也不是男女教师数量无差别的对等状态,而是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教师性别关系和功能效果上的合理性。因为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男女教师不同教学优势发挥,以及学生人格发展等,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价值。首先,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是学生人格塑造及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一般而言,男教师勇敢、坚定、刚毅、果敢、稳重,利于学生相应男性性格塑造;女教师热情、活泼、细心、体贴,利于学生相应女性性格养成。男女教师不同性格特征赋予男女儿童不同成长价值,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不同性别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教师组织中只有男教师,将使女童失去来自同性中的榜样感、激励感和安全感,无形中影响女童入学率和巩固率。20世纪以来,西部农村女童不愿意主动上学和被动辍学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女教师数量和比值过小。女教师的缺失将使女学生与男学生一样习得较多的男性性格,而不利于其女性性格的形成与发展,[1]也不利于对男学生的教导及其健全性格的养成。陶行知先生说过,女子富于感化性,能将坏男子变好,并且可以融化男子的性情与人格。[2]女教师的阴柔性格在融化男学生暴烈性格的过程中会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果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教师群体中只有女教师,将使男学生习染上较多的女性性格,而不利于其男性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女学生的教导和发展。因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女学生更乐于接受男教师的教导和要求,对女教师持排斥态度。因此,形成和保持基础教育各阶段所需要的不同的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关系有利于各教育阶段不同性别儿童人格的全面养成和发展。
  其次,合理的教师性别结构是男女教师发挥各自不同特点、优势的需要。教育实践领域普遍认为,男教师动手操作能力强,喜欢创造性活动,也易于引导儿童创造性学习;女教师教学踏实,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易于训练儿童勤奋、刻苦、细心的学习品质。男教师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能力强,更适宜开展理科教学和理论探究活动;而且男教师身体的力量感优于女教师,也适宜引导学生开展体育、劳动等运动课教学。女教师感情丰富、感性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优于男性,更适宜从事语言或言语类教育教学活动,也适宜承担学校音乐、舞蹈等表演课教学。因此,一定程度上说,在中小学形成适宜于其教育阶段的合理的教师性别结构,才能更好发挥男女教师不同的功能价值,推进文科、理科,特别是音体美等各门学科教学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效率的需要,也是形成和放大学校教育教学正向功能的需要。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合理的性别结构是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形成团结、合作、积极向上教师队伍集体的内在原因,也是增强教育正向功效,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基础。教师队伍中的性别不合理状况既会影响男女教师不同教育智慧潜能的发挥,也影响男女儿童不同学习智慧与品格的形成。
  二、中小学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标准
  教师性别结构合理性强调的是教师队伍总体性别构成状态。但是,初中、高中、小学教育培养目标不同,其教育发展规律也不同,因此,在不同教育阶段形成不同教师性别结构标准是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发展的合理性要求。小学阶段基于学生依赖性强的特点及其身心关怀需要,形成较大比例女教师是一种合理性;初中阶段基于学生独立与依赖兼备特点,以及知识训练与能力培养并行发展需要,保持男女教师均衡状态,实现“管”、“放”结合是一种合理性;高中阶段基于学生自立自主特点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需要,教师性别结构适度向男性倾斜则是一种合理性。而统筹各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关系,保持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性别比重总体平衡则是教育生态建设的基本需要。
  具体而言,小学阶段教师性别以女性为主,以女性占2/3、男教师占1/3左右为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标准。小学阶段保持较大比例女教师,能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利于儿童的习惯养成,符合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如果女教师占不到较高比例,则不能满足小学生关心照顾、习惯养成需要;而女教师比例过高则不利于小学阶段男女教师基本性别生态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也不利于小学生男性性格的养成。有研究者认为,小学阶段男女性比为3∶7时就能达到教育生态结构平衡。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前,福建省在小学教师招生录用政策中也规定男性必须占30%以上。[3]因此,综合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可以认定,在小学教师性别构成中保持男女1∶3的比例结构是适当的。
  初中教育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初中学生生理上日渐成熟而心理上容易冲动的特点隐藏了其人生发展中的种种危机。这一时期如果女教师过多,学生经常被迫遭遇多数女教师天性中极易出现的唠唠叨叨、过多细致性管教要求,往往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而女教师天性软弱的特点又难以有效遏制青春期部分少年男性的暴烈性格。如果男教师过多,男教师相对严厉的品性也会导致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男教师教育活动中的相对粗放行为和放任不管态度又会引起部分学生的放荡不羁行为。因此,初中教育阶段教师性别构成以男女对半为宜。形成平等、和谐、均衡的教师性别结构,将男教师的严厉与女教师的柔和,男教师的刚强与女教师的阴柔,男教师的粗放、宽容管理要求与女教师细心关心方式结合起来,是克服男女教师各自缺陷,促进青春期学生顺利过渡的合理方式,也是满足初中生身心发展需要,实现初中教育目标的合理方式。
  高中阶段是学生独立人格初步确立期,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期。高中生普遍形成了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批判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相应发展,但其综合、分析和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尚需进一步发展。[4]在高中教师队伍中形成较大比例男性,可以广泛发挥男教师抽象思维和理论分析上的整体优势,最大可能地渗透男教师在学生人格、智力发展上的独特作用,尽可能地满足和实现此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但是女教师在教育和特定学科教学上也有其独特优势,如果过度削弱女教师比例,也不能有效发挥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功能,对学生情感发展、多方面能力形成和品格发展无疑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高中阶段教师性别构成以男教师为主,以男教师占2/3,女教师占1/3为合理性标准。此一比例关系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了高中生对男女教师教育教学上的不同需要,也可以更好地发挥该阶段所需要的男女教师的教育优势。
  三、中小学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的形成
  教师性别结构形成在复杂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基础上,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共同影响。 因此,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的形成需要在历史过程和现实基础上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各方面因素。教师性别结构调整既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结合,也要注意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龄段教师性别的统筹结合。具体而言,在教师招录过程中,根据不同教育阶段教师性别比例标准,以及以往区域内教师性别结构非均衡的状况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或减少不同性别教师比例。教育行政部门在师范生报名招生、教师招考录用等方面,可以通过核算男女不同名额,设置男女分数线,给教师性别比例严重短缺的相应层次师范生减免学杂费,以及在教师退休方面采取延长性别比重短缺方或缩短性别比重过高方教师工作年限等方式,灵活作好不同阶段教师性别结构监督和调控工作,确保比重不足性别教师数量、比例得到及时补给。但在教师性别比值调剂过程中,也要避免性别比值低教师增长过快或性别比值高教师数量下降速度过快现象发生,避免出现新的比例失衡和教师队伍性别反向化发展。
  在男女教师地域分布上,需要统筹城乡、村镇教师性别结构,以区域内教师性别均衡化方式实现各学校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化发展。从国内近几年各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分布调查情况看,城镇、发达地区女教师比重普遍偏高,乡村和经济落后地区女教师比例普遍偏低。因此,合理划分女教师任教范围是促进城乡之间、区域内不同层级学校之间教师性别结构合理化、均衡化分布的最直接、最快捷方式。将城市、城镇以及发达地区年轻有为、无家庭拖累和生活能力较强的女教师调配到乡村和落后地区中小学,并给予其职称评定和津贴补助上的激励措施,使她们在基层学校发挥其应有的性别影响力并形成各学校整体性性别结构功能;将乡村尤其自然村学校男教师依据其个人自愿和年龄特点,选择性调剂到城镇相应阶段学校,发挥男教师在城镇儿童人格成长中的应有功能。有步骤、逐渐消解在女教师绝对总量不多或并不超标情况下,城市、乡镇学校集中以高比例使用女教师,行政村以下农村基层学校缺少女教师现象的同时发生,是形成城乡中小学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的基本方式。为此,地方政府还需要协调公安、司法等部门优化农村就业环境,消除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领导及女性自身对乡村就业环境的担心和疑虑。保证女教师的人身安全是推动女教师在农村基层学校安心教学的重要条件。由于农村学校办学经费和住宿条件不足,教育行政部门为避免女教师人身安全隐患发生,不愿意将其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而女教师为了生活方便和自身安全需要,多数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从而导致乡村基层学校男教师比例过高和女教师比重偏低现象的发生。因此,各地逐渐为农村和落后地区女教职工提供安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条件,是协调城乡和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男女教师性别比例的重要措施。另外,也可以借鉴历史经验,将已婚教师夫妻双方合理有效地安排在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工作,既便于其教学、生活,也是稳定和调节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性方式。
  但是,从历史角度和全球范围看,教师性别结构的不合理性是绝对和必然的,教师性别构成的合理性是相对和暂时性现象。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等诸多因素对个体职业选择的复杂影响,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追求往往是一种理想和教育期待,是推动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科学化及其功能最大化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卫.教育沉思录[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3):224.
  [2]陕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论乡村教育改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01.
  [3]吴郁葱.一个应令人警觉的问题——从乐清师范招生男女生比例看教育生态环境的平衡[J].教学与管理,2000,(11):43.
  [4]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546-559.
  责任编辑:程方生        
  On the Reasonable sex Structure of Teachers and Its Form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Wang Anquan
  (School of Education of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China 750021)
  Abstract: The reasonable sex structure of teachers is the composing state of teachers tha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xisting objective,the formation law, the training goals and the discipline of students’ body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t also have to meet the demands of schooling activities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It need to be good for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and teachers’ improvement and progress as well. Since the educational goals are different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and the educational law are not the same,the formation of a reasonable sex structure of teachers needs to rely on the building of a criterion of teachers’ sex structure and an overall planning of it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nd of reality and the future. Hence, it should increase the shortage sex proportion and decrease Surplus sex proportion respectively.
  Keywords: Rationality; Teacher; sex structu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5:57 , Processed in 0.09322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