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35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师热”的冷思考(《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3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16:4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时下全国各地大兴“名师工程”,广大教师对“名师”的推崇和追求热情高涨,名师研究也异常火爆,出现了盛极一时的“名师热”现象。然而,“名师热”也需要冷思考,面对日渐升温的“名师热”,我们不禁发问:名师的内涵是什么?名师是如何产生的?广大教师怎样才能走向属于自己的“名师人生”?
  关键词:名师热;隐忧;理性思考;名师人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课程与教学三十年——教师生活史的视角”(DAA09013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爽,女,石家庄学院讲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048);胡凤阳,男,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博士生(河北石家庄   050084)。
  时下,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大兴“名师工程”,纷纷计划在一定时间内打造出一定规模的“名师”;广大教师对“名师”的推崇和追求热情高涨;理论工作者对“名师”的研究也如火如荼。教育界出现了盛极一时的“名师热”现象。这些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无疑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名师热”的背后也存有不少隐忧,需要“冷”的思考。
  一、“名师热”的表现与隐忧
  “名师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名师”打造热、“名师”追捧热和“名师”研究热。
  (一)“名师”打造热
  各地积极打造“名师”,“名师培养”、“名师建设”等工程纷纷立项。从各地公开的文件看,这些“工程”都是“大工程”:一是决心大,要在短时间内打造出大批“名师”;二是投入大,动辄上百万、千万;三是范围大,从国家到学校,从大学到幼儿园。
  然而,名师成长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能否通过这种“工程立项”的方式在短期内批量打造?“名师”的质量如何保证?如何避免“豆腐渣”工程?
  (二)“名师”追捧热
  伴随着各级各类“名师工程”的广泛开展,广大教师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名师追捧热不断升温。尚未入选名师工程的教师,终日忙着写论文、出成果,积极申报名师选拔;那些已经进入名师工程的教师,则整日忙于开讲坛、作报告,介绍心得体会。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天职。试想:如果广大教师把精力过多地投在对“名师”的追逐上,学生的学业谁来负责?育人的质量又如何保证?教书育人会不会成为教师精力投向的“附属产业”?
  (三)“名师”研究热
  对“名师”问题研究的广泛开展,是“名师热”的又一表现。当前,“名师”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较具代表性的成果有:《与名师为友》、《名校长名教师集体性个案研究》、《教育家成长丛书》、《名校长名教师成功与发展》、《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特级教师研究书系》、《学学名师那些事》、《名师人生》,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采用访谈、叙事、生活史等方法宣扬名师先进事迹、记录名师成长历程,为我们认识名师、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尚有诸多美中不足:一是描述性研究多,而探究性研究少,多为对名师成长轶事的记录与叙述,很少从深层次揭示名师的成长规律;二是个案研究多,群体研究少,使人难以把握名师队伍的群体特征;三是重复劳动多,创新成果少;四是对名师自身关注多,对名师的辐射作用关注少。
  二、关于“名师热”的理性思考
  然而,在“名师热”的背后,有关名师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作“名师”,以及名师的成长具有怎样的规律性等等,并没有形成共识,需要冷静思考。
  (一)“名师”的内涵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必有其成名的内涵因素。那么这些内涵因素是什么?目前,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
  全国名师于漪老师认为,“名师”的内涵在“师”,而不在“名”。因此,教师应该从师德、师魂、师能等方面加强修养,而不能以“名”作为高悬的目标。功利的因素重了,心理就会失衡,对肩负的育人重任就会忽视,“师”的榜样挺立,“名”就不期而至。[1]北京师大郭华教授在研究了5位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后,则认为“名师”之名,不在于“名”本身,而在于他的“课”,在于他是否在掌握了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和特点,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话语体系。“名师的教学实践不是零散环节的机械构成,而是有一套内在的自洽的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 [2]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对名师和名师培养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后认为:“教学主张是名师教育自觉的关键性标志,是名师成熟、成功的核心因素,是名师产生和保持影响力的重要原因,是名师教学风格的内核。教学主张和以教学主张为内核的教学风格是名师成长道路上的‘通行证’。”[3]
  上述三种观点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名师的内涵,但若全面体现名师的含义,还需进一步研究。我们认为,从公认名师——“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的定义入手,将有助于对名师内涵进行剖析。《中外师范教育词典》对“骨干教师”的定义是:“教师队伍中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较高,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起核心作用的教师。”[4]教育部《特级教师评选规定》对“特级教师”的定义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5]可见,先是教师们在教书育人、为师立德、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具有行动上的“实”,而后广为人知,才有了“名”,才成为了“名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名师是具有师之德、师之学、师之望,能成为师之范的人。德、学、望、范是构成名师内涵的四大要素,缺一不可。四大要素的形成,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淀的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名师培养的稀缺性、历时性。所以,名师的数量不可能太多,不可能全国教师“皆为尧舜”,也难以规模化、批量化打造,同时名师的培养也决非朝夕之功、短期速成。
  (二)名师的成长规律
  有关名师的产生与成长规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打造说”、“选拔说”、“重压说”三种观点较普遍。“打造”一词常被教育主管部门使用,如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批教学名师等。这种观点认为:“名师”是教育部门或领导通过采取特别措施“打造”出来的,没有精心“打造”,便不会有“名师”,这是最常见的说法。而“选拔说”认为,“名师”是在广大的教师队伍中通过择优选拔的方式产生。“名师工程”的文件中时常见到这样的表述:“通过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考核,选拔或评选出若干教学名师”。这一表述体现了领导者有成为发现名师的“伯乐”之意,充满着自己所属的队伍里一定会有名师的自信。“重压说”为很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所持有,只要给教师加压,让教师们挑战极限,就一定能够成长出“名师”来。
  然而,“打造”、“选拔”或“重压”,都只是名师成长的外部条件,在名师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但决非“主要”的作用。根据矛盾的观点,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名师的产生最终要由名师成长的“内因”来决定,那么,名师成长的“内因”又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名师成长的内因,或曰名师成长的内驱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自觉意识,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自我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这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是“名师成长的可贵品质和精神”;[6]二是自我意识,即教师对自我身心状态、自我同客观世界之关系的意识,这种意识能够使其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纳现实,是名师成长的关键;三是首创精神,即主动提出建议、计划和发明,并加以实施的精神,是名师成长最有力的刺激力量。这三大内驱力能够给教师成长带来巨大的激情与动力,“名师”的形成,正是教师在这三大内驱力的作用下,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积淀而成的结果。
  考察当前教育界公认的几位名师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名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自我超越、自强不息、勤奋钻研的过程,其卓越的成就、独特的风格、深厚的名望,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植根杏坛,日耕月耘的结果。这些名师的生成,既是时间上岁积月累的结果,同样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三、理性迈向名师人生
  通过对名师内涵和名师成长规律的探析可知,名师成长有其内在规律,难以批量化生产,不能短期内速成、也不可外铄化打造。名师,应当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对于广大普通教师而言,一方面要有追求名师的理想,重在过程,成败坦然;另一方面还要脚踏实地,以名师为师,以名师为范,在平凡岗位上书写自己的“名师人生”。
  (一)树立追求名师伟大理想,合理提升个人发展愿景
  既然名师不可批量打造,那么能够成为名师的,只是少数人。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虽然不可能人人成为名师,但人人不可缺少成为名师的理想,名师追求需要一颗平常心,重在过程,成败坦然。名师的称号属于少数人,但名师的标准却适用于所有人,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用名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向名师看齐,不断砥砺自我在教育道路上前行。因此,应该鼓励广大教师提升个人愿景,树立“名师之荣,舍我其谁”的伟大志向,在追求理想的教学实践中,脚踏实地,倾心育才,不断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需要广大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首先,不安于现状,而要给自己订立科学合理、动态发展的人生目标,并不断超越,做有韧性的“强者”;其次,不故步自封,要寻找重要他人和合作伙伴,做有诚意的“朋友”;最后,不人云亦云,要立足实践,不断钻研,做有思想的“人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更要胜不骄,败不馁,勤学善思,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
  (二)激发名师成长的内驱力,实现教师队伍由“被动打造”向“主动发展”转变
  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也不是“选拔”出来的,更不是“重压”之下的产物。“名师”的形成,是教师在三大内驱力的作用下,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积淀而成的结果。因此,要使广大教师从被打造、被选拔、被重压的“被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充分激活其成长的内驱力,促进其由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首先,就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应转变教师发展靠“打造”、靠“选拔”的工作思路,遵循教师发展的内在逻辑,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积极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实现“政府搭台,教师唱戏”的良好局面;其次,就学校领导层面而言,应改变教师发展靠“压担子”的做法,不拔苗助长,不急功近利,可通过创造教学氛围、采取激励措施等办法,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内驱力,实现教师的积极主动发展;第三,就广大教师而言,应以于漪、李吉林等老一辈名师为典范,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力戒浮躁,倾心育人,在脚踏实地的教学实践和追求“名师”的伟大理想中不断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迈向属于自己的“名师人生”。
  (三)充分发挥名师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跃升
  名师是教育事业和教师群体的“瑰宝”。要通过各种方式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为广大教师和“准名师”们的发展提供榜样,这也是当前名师回馈社会的最好方式。为此,可多途径探索发挥名师辐射作用的渠道:第一,录制名师教学节目光盘,为广大教师树立教学典范。如特级教师张思明录制的《数学建模走进中学课堂》等教学光盘,已使不少数学教师受益。第二,让名师参与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第三,研读名师著作,领略名师教书育人的心路历程和为师风范,激发广大教师从教爱教的热情。第四,建立“名师工作室”或“特级教师工作室”,发挥名师效应。特级教师吴正宪工作室自2008年6月成立以来,创造了“1+5+n”辐射带动机制,已为首都上万名基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师研修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师送课下乡活动。[7]
  (四)拓展名师研究方向,关注普通教师发展
  名师的经验和事迹固然值得总结,而普通教师的经验也弥足珍贵,同样不可忽视。因为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非名师”,承担了基础教育最繁重的任务,他们才是基础教育实践的主体,是形形色色教育实践的创造者,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以往的教师研究,对名师研究较多,对普通教师关注不够,应该调整研究方向,将普通教师和名师一道,纳入研究视野。首先,要研究名师和普通教师发展中的“真”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已逾千万,他们既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要切实研究他们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是教师研究的根本。其次,要对名师和普通教师的成长经历、教学经验等问题进行对比性、差异性研究,探求名师的成长规律,促进普通教师向名师的转化。第三,要研究如何将名师的成功特质运用于普通教师,促进广大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漪.名师培养之我见[J].江苏教育研究,2008,(4).
  [2]郭华.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从对五位名师质的研究中谈起[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3]成尚荣.名师应当是思想者——谈谈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J]. 人民教育,2009,(1).
  [4]李友芝.中外师范教育词典[K].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18.
  [5]教育部.特级教师评选规定[J].人民教育,1993,(Z1).
  [6]成尚荣.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谈名师成长的方式[J].人民教育,2009, (9).
  [7]吴正宪工作室:带动万名小学教师提素[EB/OL]. http://character. workercn.cn/c/2010/09/15/100915051559474681648.html.
  责任编辑:王梅雾        
教育需要“楷模”而非“模特儿”                    贾书建
“模特儿”,是个外来语,由英语“Model”音译而来。一提到这个词,人们马上想到的是走T台、迈猫步的摩登女郎形象。当然了,模特儿并非都是美女,也有帅哥,更有老太。《现代汉语词典》列出了“模特儿”的两个义项①艺术家用来写生、雕塑的描写对象或参考对象,如人体、实物、模型等。也指文学家借以塑造人物形象的原型。②用来展示新样式服装的人或人体模型,时装模特儿。现在“模特儿”所包已远远超出了上述范围,什么车模、楼粉,什么平模、特型,名目繁多,不仅指担任展示艺术、时尚产品、广告等媒体的人,而且成为这一类职业的代名词。恕我孤陋寡闻、才疏学浅,以前我只知道世上有榛蘑、香菇什么的,特别爱听那首叫做《采蘑菇的小姑娘》的童谣。
如今是大众传媒时代,大多数普通受众是抱着一种娱乐、消费心理来观赏模特儿表演的,在许多人眼里模特儿本来就是供人娱乐、消费的,不然花钱买票干嘛。
反观当下教育界,这种娱乐、消费心理又何尝没有呢?“模特儿”并不鲜见,说不定一个“模特儿”新品种——“教育模特儿”很快就要诞生了,这未尝不是对“模特儿”行当的一大贡献。
公开课秀。君不见时下的许多(不是全部)公开课越来越像时装模特儿走秀了,坐在台下的观众——听课的老师们普遍反映,这种表演性质的公开课场面看起来挺热闹、很火爆,但是并没有多少可学性;就如把穿在模特儿身上的时装扒下来硬套在自己身上,再到大街上走一趟,肯定不合适,说不定会把满大街的人都给吓着的。越来越多的公开课成了名师们的秀场,许多名师不辞车马劳顿在天上飞来飞去,听了主持人的一番赞词以后,你千万别以为他们有多么敬业、多么崇高,说白了还不是为了赶场子捞点外快吗,一场公开课秀下来往少了说也能捞上几千块大洋吧,用不了多久置房置地,买车买马全不在话下,可谓名利双收。有的(不是全部)名师纵横江湖数十载,凭借的就是那么几节课,真是“一招鲜,吃遍天”呀!这种被日益商业化了的公开课,充满了铜臭味。说到这须声明一下了,我并非反对所有的公开课,我也没有糊涂到不加甄别地反对名师们上公开课,我所反对的只是这种变味、出糗的公开课。需要反思的是,这些人为什么会有市场?现今教育资讯发达且易得,花大价钱请名师们上公开课,其必要性究竟有多大?毋庸赘言,公开课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功用。我建议老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有机会要多上一些公开课,上公开课是很折磨人也很锻炼人的,上公开课的滋味,是谁上谁知道;上公开课的好处,是谁上谁得到。我本人也是经过一次次公开课的磨炼与摔打才慢慢地成长起来的,并从他人的公开课中汲取了不尽的营养。再者说问题不是出在公开课上面而是出在人身上,我们总不至于怕噎着连饭都不敢吃了吧。
模式崇拜。不知始于何时,教育界形成了一种“模式崇拜”情结,挥之不去,愈久弥深。许多地区、学校和教师打着教育创新、特色办学的旗号,挖空心思地硬要鼓捣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只要听说哪里出了个什么新模式,便不远千里拖家带口组团组队前往朝圣膜拜,不排除有些人是怀揣着公费观光旅游的心理加入其中的,实际亦如此,捎带着就把名山大川、天下锦绣看了一个遍。有意思的是“模式”与“模特儿”的词源都是英文model,我想起初学者们把这个词引入教学理论体系决非要让“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模特儿”,而是视其为“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美国教育学者乔伊斯、韦尔《教学模式》)。可见教学模式本来是个好东西,又是谁把它变成“教学模特儿”的呢?一是那些靠教学模式来谋取暴利的人。他们把教学模式变成了供在庙里的粗制滥造的“泥塑”,某些名校就是那座庙,你要进得门来,对不起,请买票!二是那些靠教学模式来拉山头、立门派的人。他们高扬的旗帜上书写的不是“替天行道”几个大字,而是“教学模式”。这两种人有权有势,掌控着相当可观的教育资源和话语霸权,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推行某种教学模式。至此大家应该看明白了,我所反对的不是教学模式,而是这种愈演愈烈的模式化倾向,我曾多次撰文申明这一点。
先优模特。先进,优秀,模范,特级,简称“先优模特”。“评优”是一件极具中国特色的事物,也是一件争议颇多的事情。人们对它的质疑是有理由的:评优的“程序”越来越离谱;评优的“质量”越来越差;评优的“激励”功能越来越弱。“暗箱操作”者有之,“轮流坐庄”者有之,“杀富济贫”者有之。履行的那一套看似非常、非常、非常“严密”的民主程序只不过是遮人耳目的障眼法而已,如果诚心想让谁当,难道还会让他变成煮熟的鸭子飞了不成?反之亦然,如果诚心不想让谁当,你纵有孙猴子那样的本事,量你也跑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不过可别怪我事先没有提醒你,你千万不要动“撒泼猴尿”的念头,否则我佛会不高兴的,只要手掌那么一翻,不压你个五百年才怪。本来学校里老师们相安无事,可一评优就评出了诸多矛盾,近年来因“评优”而上访告状的教师越来越多。有些人把加身的光环当成了提高自己身价的砝码,不信,你尽可以看看多如牛毛的课外补习班打出的招生小广告;有些人把获得的名头当成了晋身的敲门砖,前脚刚刚踏上“特级教师”宝座,后脚拍马扬鞭就到了“北上广”。听“先优模”们时而激昂时而煽情的演讲,我非但不会感动,反而会生反感:有要成绩,不要小孩的;有要人家的孩子,不要自己的孩子和父母的;有要工作,不要命的……这样的教师,能成为人之楷模吗?
“楷模”者何?典范,榜样,模范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00:31:0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509&extra=page%3D1&_dsign=c32e701f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509&extra=page%3D1&_dsign=c32e701f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509&extra=page%3D1&_dsign=c32e701f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509&extra=page%3D1&_dsign=c32e701f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509&extra=page%3D1&_dsign=c32e701f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509&extra=page%3D1&_dsign=c32e701f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509&extra=page%3D1&_dsign=c32e701f
所谓名师          文|茅卫东
古有名士,今多名师。音相近,性相远。名士基本名至实归,名师大多金玉其外。
粗略的考虑,根据名气大小,名师大概可以分为地方名师和全国名师两大类。
地方名师,底气一般源于分数,所以基本上偏安一隅,在全国范围内影响不大。但地方上很重视,各校各县中考高考的辅导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教师培训活动中他们也是骨干。他们对年轻教师的指点多是要吃透教材、要研究考试、要精讲多练。他们不鼓励年轻教师蛮干,但也不鼓励年轻教师思考教育问题。在他们看来,“教育的意义”、“人的价值”这类问题太虚,不是一线教师应该考虑的。有的资历老的地方名师甚至会非常直接地警告年轻教师:“别相信素质教育,骗人的,分数才是硬道理!”
虽然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名气不大,但一般人们也不会没事坐上飞机高铁瞎转悠。在学校,领导见了他们也礼让三分,同事更当以权威视之;去兄弟学校讲课,掌声肯定少不了,还能够得到校长主任局长们的宴请,所以,他们的心理满足感很强,和同事聊起来往往中气十足。
全国名师,多靠上课起家,所以经常被戏称“一课成名”。不过老话说得好:“创业容易守业难!”现在教师培训工作得到了重视,网络又很发达,普通教师直接或间接接触名师的机会大大增加。“一招鲜,吃遍天”的年代早已过去。一课可以成名,但想保持住这份名气,也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
全国名师是满天飞的一拔人。双休日、寒暑假经常不得休息,人气相当旺,颇类似当红明星。他们不会全盘否认素质教育,除非教育部开始回避这个概念,“保持一致”是他们相当自觉的事情。胆子大点的也会说上一句“高一高二(初一初二)素质教育,高三(初三)应试教育”之类的话,自然会博得全场喝彩。名师飞到某地,一般是先上一堂观摩课,然后是一个学术讲座或励志报告,好像总是后者更受普通老师欢迎。
中场休息时,总会有老师请求合影、签名。活动结束肯定会收获一堆“受益匪浅”、“如沐春风”的赞誉。
除了这两类名师外,还有一些名师我称他们为“圈内名师”。他们多以“草根”自许,缺少“一课成名”的机会,应试成绩可能也一般,但又不甘寂寞,想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怎么办?写论文、写随笔,认识编辑,结识名师,组团出击,形成圈子,争夺话语权。是的,他们很多人也成功了,而且他们的故事可能更励志。因为他们原来没有背景、没有什么机会,完全靠自己每天勤奋发帖回帖赚人气,鼓足勇气和编辑名师搭讪获得提携。他们努力游说本校本地领导邀请名师去当地讲学,慢慢自己也成为被邀请的对象。这一经历,足以让很多年轻教师受到感动得到启发。
这有问题吗?
有!
教师到底是干什么的?无论教什么学科,无论教哪个年级,教师的根本任务并不在于指导学生更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不在于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教师这一职业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质疑精神、反思习惯,鼓励学生求真、向善、唯美。
教师的价值在哪里?过去只要求教师无私奉献甘当春蚕蜡烛铺路石,让教师生活与清贫挂钩,使教师身份和穷酸划等号,这当然不对。但走到另一个极端,鼓励年轻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名成家名利双收实现自我价值,就是正确的了?我看未必。
一个正常的社会,任何一种正当的社会职业,其从业人员都应该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其中的少数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幸运,让自己出类拔萃,顺带着,可能还过上了时尚奢华的生活。如果一个职业群体总的生活水准处于社会下层,过的是不够体面甚至没有尊严的生活,那首先不是这个职业群体的素质问题,而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政府如果不采取措施调整政策,而是鼓励从业人员积极自救,这样的政府既不负责任,也缺少善意。如果这个职业群体里的精英份子不代表群体向政府争权益,而是站在政府一边,鼓励同行“不等不靠不要”,指点同行凭自己努力功成名就,那我有足够的理由怀疑这些精英的学识甚至人品。
以这样的标准来打量现如今的各类名师们,能有几人是合格的?
或许会有人说,政策问题不是我们普通百姓可以左右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名师把他们的经验心得传授给普通教师,这有错吗?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可我想说,这真错了,因为名师不是大厨。
大厨可以不在乎政治,不关心潮来潮去,只要有老板雇佣,只要有钱人没死绝,大厨就可以凭手艺吃饭。哪怕网上吵得沸沸扬扬,街头打得天翻地覆,只要炸弹没扔到头上,大厨照样可以对徒儿讲讲食材选择、烹饪心得。无他,只因为人家是大厨,他只需要让食客的胃舒坦就行。可是教师不一样,古人尚且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教师更不能只是教学生认得几个字,会写几篇文,再做几道题吧。名师们又怎么能够置恶劣的教育环境不顾,在这个显失公平和正义的时代一心鼓励普通教师成名成家,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为师者的远见和良心何在?
这些所谓的名师,其实和这几年社会上那些“大师”相仿。只是因为职业等原因,名师一般不走“神”、“圣”之路,他们更愿意走亲民路线,所以尽管整体名声上不如“大师”们显赫,却也落得安全。“大师”们最后多身败名裂,名师一般可以体面收山,不少名师还能得到官方认证名垂青史。
可是,这又怎么样?当年中国经济曾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那些载入史册的劳模发挥了什么作用?在这个被人讥讽“礼崩乐坏”“无官不贪”
的时代,载入教育史册的名师们,以后将如何面对子子孙孙审视的目光?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教师明白:
一个只关注学生分数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一个不敢直面社会现实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一直因普通教师的崇拜而感动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一个整天鼓励年轻教师成名成家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真的名师,不屑于表演,但敢对丑陋的教育现实说“不”!
真的名师,能够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但不放弃自己的努力!
真的名师,可能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但愿意摸索前行;
真的名师,不在乎学生是否记得自己,他在乎的是有没有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为公平和正义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06:11:5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与名师的差距在哪里


    很多老师,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曾发出过这样的慨叹:自己学历也不低,工作也挺认真,为什么与名师相比会有那么大的差距?是啊,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当你读一读名师的成长历程,看看名师的课堂,听听名师的报告,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与名师的差距在这里——  
   一、差在文化积淀上。
  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以前我们常说,“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今天,“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必须有流淌不息的泉水”,否则就无法满足学生越来越广泛的求知欲,无法驾驭开放的课堂。全国名师窦桂梅、孙双金、李永正、薛法根、支玉恒、魏书生、李镇西等每一位成名的老师,无一不是爱读书的人,善积累的人。他们长年累月与书为伴,业余时间基本都泡在书海里了,读书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乐趣。什么古今中外的名著,韵文十足的诗词,天南地北的名人,都在他们的涉猎之内。成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丰厚的文化底蕴,正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基础,可以说,这些名师如果没有丰厚的知识积淀,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再看看我们自己,工作之时,茶余饭后,读过多少专业书?看过多少文学书?我们有的老师可能会说,天天忙得晕头转向,哪有时间读书啊?鲁迅不是说过吗,时间像海绵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只要你想读书,就会见缝插针,只有你去读了,才会体验到读书的好处。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所以要善于读书学习,不断汲取营养,用智慧支撑起自己的灵性,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因为有思想才有高度和深度,才能使一个人走得更远。拉近与名师的差距让我们从读书开始吧。


  二、差在认真执着上。


  让我们来看看名师是怎样备课的吧。


  时常有徒弟向贾志敏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备出一节好课?贾老师总是反问:课文你背下来了吗?“备课,首先要能把课文熟读成诵”——这是贾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啊,如果老师对课文不熟悉,又怎么能全神贯注于对学生的引导呢?贾老师教了五十多年语文,已经七十多岁的他,凡是教过的课文,均能张口就背,朗朗成诵,令人叹服!


  窦桂梅老师备《丑小鸭》一课,不但研读了安徒生的全部童话,还研读了几个版本的《安徒生传》,并进而研究了童话文体的特点,与本校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讨论了10次,写下了12万字的备课札记……一节课这样备下来,窦老师已经成了安徒生研究专家。


  于永正老师执教公开课,不管课文教过多少遍,临上课前的晚上,他都一定要手捧教材,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五遍方止,然后凝神静思,细细体悟。


  于老师备课,还有一个从不妥协的“规则”:对课文中的任何枝节问题,只要存有哪怕丁点儿疑惑,也要彻查。《全神贯注》中说:罗丹每次修改作品总要盖上一层湿布。为弄明白这样一个枝节问题,于老师专程跑到文化馆请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鲁迅送给侄女两本书《表》和《小约翰》,这两本书是谁翻译的?也是一个不起眼的枝节问题,于老师专程跑到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查资料,终于弄清楚是鲁迅翻译的,由此证明鲁迅关心的不止是侄女一个人,翻译这两本书是为了更多的青少年成长。


  王崧舟老师备《长相思》,一开始细细读之,并无感觉,于是,跳出词外,他研读了几乎所有能够找到的《长相思》的评鉴文字,写下了1万多字的评鉴笔记;他又一步步走入了作者纳兰性德的世界——他的生平,他的性格,他的爱情,他的人生细节……一段时间,他甚至精神恍惚,仿佛与纳兰性德相伴而行,同喜同悲。就这样,一首词的细读,王老师花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最后,他又将1万多字的评鉴浓缩为1493字的感悟。正是有了这样的文本细读功夫,在2005年本刊编辑部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研讨大会上,王老师的《长相思》一炮打响,引起巨大轰动。


  由此可见,课堂的精彩更多的是来自课外的功夫。王崧舟老师借大哲学家尼采的“精神三变”说来解读自己细读《长相思》的精神历程:先变骆驼,再变狮子,最后成为婴儿。骆驼意味着接受训练,听从指导,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文化;狮子则意味着唯我独尊,自己作决定,对自己负责;婴儿象征着“完美的开始”,婴儿让人的精神重新回到了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原点。


  名师精彩教学艺术的源头就在这里:谁要是完成了从骆驼到狮子再到婴儿的转变,那么谁的课堂就进入了自由的王国和艺术的境界。


  读到这里,我们反思一下自己的备课吧。课文且不说背熟,想想上课前你读过几遍?读熟了吗?重点、难点、疑点把握准确了吗?字斟句酌了吗?文中牵扯到的枝节查阅资料了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为什么公开课的质量比常态课要高?为什么公开课一般都深得学生的喜爱,留下的印象深刻,学到的知识全面?就是因为我们在讲课前下了大气力准备的缘故嘛。一分辛苦一分才,我们水平不够高,是因为我们没舍得下功夫啊!


   三、差在善于思考上。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孙双金的教学反思就是建立在他对课堂教学实践关照的基础上,用一种自我内省的形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以此来促进自己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孙双金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针对自己的教学感受已经写了几十万字的文稿,现已编集成书,即《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出了语文“情智教育”理念。这一“情智教育”理念的形成是他长期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结果。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写“教后记”,他在备课本上为自己开辟的一块园地。一堂课下来有时很兴奋,就赶紧记下兴奋点(即成功点);有时也有遗憾,就赶紧记下这遗憾。在记的过程中,自己的认识往往会得到升华,负面的东西会一下变成正确的,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受。所以他说,反思吧,记下来吧,这样,成功和失误都是收获!


  全国著名班主任任小艾在参与第一批专家论著的编写时,竟然找出几麻袋的教育手记,可以说,没有不断的反思,就没有现在的任小艾。


  我们身边的谭海霞、小小飞雁、李爱霞、周升芳、林新香等老师就是善于反思的老师,她们边教学、边思考、边总结。不要小瞧一篇篇小文章,这些都是她们思考的结果,技艺的升华,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文章,才会有不断的进步。相信这些老师如果能坚持下去,一定会成为教学的行家或教育的专家!


  再看看我们自己,针对自己的教学,我们思考过多少?针对自己的教学做过多少反思?写过多少文章?不要说自己文采不好,上海以作文教学著名的老师管建刚起初就是一个最愁写作的人,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可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但成为全国著名的作文专家,而且写了好多教育教学专著全国发行,销量很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只要你肯反思,最终你也会走向成功的!


   四、差在持之以恒上。


  读读名师的成长历程,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有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干劲,都有着坚忍不拔的精神,都能够忍得住寂寞,在学习上、研究上舍得下工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才会才华横溢、经验丰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一个人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背后是无尽的付出,漫长的等待。可是,我们身边的好多人做事就是三分钟热血,不能坚持到底。最近听了一场报告深受启发,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钻研,可是没过几天干够了,于是一切恢复了老样子;有幸听了一节名师的课,再次热血沸腾,可是没过多久,又是故伎重演……因此,我们不够优秀是因为我们缺少名师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毅力,是因为我们付出的太少。


  名师,一个多么鲜亮而又让人羡慕的称号,但是没有辛勤的付出,便不会有丰硕的回报。“成功之花,人们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相信执着的付出一定能换来丰硕的回报的,让我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全身心地投入,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文章来源:阳光教师《我们与名师的差距在哪里(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09:59:02 | 只看该作者
傅一河:教师高级就自由     

一年一度,又到申报“重庆名师”的季节。

我不申报,十年如一日。特级看不上眼,研究员心不动。为什么有这个定力。我认为,教师做到高级就够了,满足了,自由了,不必再给自己套上个圈圈。评职称,不死也要脱层皮,过来人有一本血泪帐,不堪提起。为什么要受二遍苦,吃二茬罪,俯首折腰事权贵?贱!不做特级可以做人,不做研究员不被“御用”,真君子坦坦荡荡。

术业有专攻,专攻有职称。技术人员走天下,没职称不成行。职称这个制度,我还是拥护的,无规矩不成方圆,没职称怎么在体制中混?但混到哪个份上,自己可以选择,也可由自己来决定。不做教师不说了,做教师而做不到高级,那是一个庸才,进了体制而不能登堂入室;或是一个天才,“躲进小楼成一统”自成体系,如乔布斯搞“苹果”,袁隆平先做美国院士后内销做中国院士。教师,修炼到高级就够了,实力够了,虚荣心满足了,社会期望也到位了。再上一层楼,“肉食者”巴不得你拼老命。高级教师本来就有一个惰性:船到码头车到站,从此可以安下心。“肉食者”开出天路,诱你上天梯,在领导面前还是象个龟孙子。我见犹怜。事实上,特级的,研究员的,职称上去了,人格低下了,甚至是浪得虚名,“文抄公”;更有的,不是奴才就是学霸,罕见“实至名归两相宜,常得人们带笑看”的好宝贝。那张纸顶个铲铲。真以为自己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德艺双馨”,老虎屁股摸不得,一摸就跳,跳起来吃人,吃掉那些有思想有才华的年轻人,吃掉那些又臭又硬的老骨头。这种玩意,老傅领教过了。不叫他专家他不睬人。叫他专家他才开口笑,把他业务范围内的所有老师都说是他培养的,所有的成果都是他辅导出来的。屁话!

人道是,无欲则刚,有容乃大。西南大学一位博导告诉我真谛:60岁,当官不当官一个样;70岁,男人女人一个样;80岁,活人死人一个样。

我提醒一句:特级、研究员及“名师”,有科学精神吗?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和实证精神,是这四种精神之总和。君不见,他们拉圈子,挣出场费,不过是高考贩子。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所谓的著作不过是抄袭之大全,实为垃圾。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风头瘾过足了,钱也挣够了。结果呢,文科生变成字纸篓,理科生变成机器人。他们为害甚烈。当然,高级教师们人数众多,应试教育的主力军,其危害不可谓不大,包括老傅。

我认帐!但是我已经有所醒悟,抽身而退。我反感“感动中国”人物入作文。一个个不是死就是残,自己不能好好活着,怎么尽到亲人的义务、家庭的责任呢?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自己把命搭进去了,那当地政府的责任呢?政府是用来收钱的,也是用来收命的吗?

我是一个明白真相的教师。我知道了真相,就不在课堂上说假话。我做不到“真话不全说,假话不全说”,但我可以少说,尽量不说。再看看那些“名师”,一搞活动哪个不说假话,哪个活动不虚伪?在最需要“以人为本”的地方,在最需要良知与人格的地方,他们最不拿人当人。

不开展那些活动,他们又能做什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有时间爬格子。我的专栏开篇语:写不写在我,发不发由他,看不看随你。除了开大会、坐班考勤不得不参加之外,其他,远之。

人间少骨头,天下多饿狗。以为“天下人才尽在吾彀中”,“名师”林立,而人才凋敝。中国教育之大罪!无力回天,但可以拯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0:37:20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写作的自我授权
张文质
“教育写作”是我最近思考的一个问题,不过谈论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独自坐在那儿,脑袋里会闪出很多问题,很多句子,而一旦要着手写作,就不一样了,经常是书写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所以时常会走到岔道上去,或者是写一会儿就感到厌倦,对书写方式感到非常厌倦。我很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我作为一个教育刊物的编辑,总是关注着许多教育刊物上教育问题的写作状况,每天还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稿件,每天都需要进入一种阅读的状态。总体上,我感觉到,当下的教育写作除了术语发生变化以外,仍然看不到时代精神的变化,特别是教育精神的变化。大量的教育写作,各类的作品,论文或者是其他文章,给人最强烈的感觉仍是非常琐碎和沉闷,非常的贫乏、平庸,充斥着大量抄袭来的句子,大量的人云亦云的东西。令人有一种”一望无际的眩晕”。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会有一些新的思想诞生。这过程肯定是非常痛苦、非常沉重的,但又往往使人有期待中饱含对未来的、某种理想和某种信念的憧景。而对所有的写作者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但这一切在我们教育作品中完全看不到,好像我们教育写作都是一种集体写作,甚至可以说没有作者,或者作者还没有出生。我想起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可以花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研究某一种昆虫,蚂蚁、蝉等。而我们教育领域,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们的地位往往比不上法布尔心目中那些渺小而又独特的昆虫的地位。因为没有这种长时间的关注,没有全副情感的投入,你就感觉不到这个时代在每个人身上所产生的重量,就很难有一种与你所要表达的思想、需要共同去担当责任的人同时存在的内在需要。这种作者不在场或者作者缺席的状态,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写作的一个很突出的根本性的问题。
我还感觉到,今天的教育领域本身也存在着一种令人感到窒息的、非常沉重的困惑。时代在变化,而我们教育仍然只能把目光框限在课堂上,课堂上的目光集中在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又集中在教材的分析、教法的运用和考试等非常知识化、非常琐碎的问题上,但从现实的层面看,我们总是离不开特别熟知的那样一些”大”问题,思考总是停留在这样一个水平上。对写作来说,它本身有一个”你为什么要去写”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写作,往往是一种应付式的,我把它称为命令式的。这种写作,不是出于你内心的触动,不是在你写完以后感觉到是为将帮助我、陪伴我或者认出我是谁的这样一些读者而写。对真正的写作来说,作者所关注的应该是最根本的、最尖锐的、最困难的东西,现在这种关注没有了。你不会感到有一种思想在搏击,有一种思想在萌芽,或者有一种思想在诞生,在碰撞,在裂变,这些痕迹都看不到了。
对于教育写作,我宁愿看到的可能是混乱的、不清晰的,不是那么理性的,但却是真实的尖锐的质素。几年来和技术化相对应的那么一种”教育写作”,都是非常理性的,而这种”理性”又停留在非此即彼的那种思维定势里,总体上说没有一种独特的视域,没有一种独特的批判向度,仿佛都是外在的强势在指导着你的写作。无论发出什么声音,表达什么思想,你总像被一条什么线牵住一样,你的思想总有一个审判者在里边,而且这种外在的审判者不断被内在化了,就变成自我的审判者支配着写作。但是就写作的的基本权利来说,它赋予每一个人的最基本权利,或者说”授权”,就是要表述一切,要表述在教育领域,在思想领域,在个人生命领域所发生的一切。我想,这种表述一切的权利,与那种不断窄化的、特别理性化、技术化、知识化的写作是大相径庭的。越是有批判性的东西,越是有新思想存在的写作,它才有可能触动读者,触动读者的一种回应,一种互动,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交流的欲望。这种写作,现在只能是一种期许,在现实的层面上还看不到。因为当整个思想、整个视野被外在的力量所牵引时,你就很难对脚下的土地,或者对个人生命中发生的经历的一切有所关注。从另一个角度说,写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考虑到的不是自己,不是自己的生命,不是自己的生命在教育中种种遭遇或者某些意外、某些惊喜、某些痛苦,而是考虑规范化的写作模式,或者通过我的例证来表达某一个共同的话题,论证它是正确的。这些,从他个人生命来说,也还是外在的东西,所以我很难感觉得到九十年代末教育写作中所谈论的问题,跟八十年代所谈论的,有什么真正的变化。
我们教育所讨论的常常是”窄轨”的,像山西阎锡山所修的那种铁路是窄轨道的,很难跟宽轨道接轨。也就是说,在它里面没有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应该体现人类的一种基本信念。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尊严、民主与自由等等。我们没有跟这些基本信念接轨。另一方面,与我们中国人的几千年来所认定的那些带有理想色彩的基本价值观也没有接轨。近代以来,我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开始是从”技”的层面来研究,”技”的这条路走不通了,才从”政”的方面,研究怎么解决问题,但是还没有到达”教”的这个层面,没有上升到教育的价值祈向这个层面上来。从教育写作来说,可能离这个理想、这个目标更遥远。日常化的经验,小的任务的落实,或者是小的成功的喜悦代替了对人类的,或者说对教育内在问题的思考。
从这个意义上来探讨教育写作,你不难发现它确实要面对许多问题。首先涉及到的是:允许我自由思考吗?允许我自由写作吗?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它对你的思考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外在的强势,往往通过一种标准的订立,或某些政策、某种制度,检查制度或者刊物的基本准则,使得你独立思考、独立表达的可能性完全被架空了。这是一种长期的由外而内的精神的挤压。它不仅使你写作时自由思考的可能性消失,而且使你的生命里面日渐失却这种独立思考的向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权利,作为思考和写作的授权,表述一切、思考一切或者批判一切的这样一种基本权利被虚设了,变成了一种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它还可能导致一种我们极不愿面对的境况,那就是一旦允许你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时候,你实际上已经很难有这种能力了,或者说这种能力整个萎缩了。我感觉到,这种自由本来是对每个人敞开的。如果你选择的写作与你的思想是一致的,内在的表达与外在的需求,即精神的需求与肉体的需求达到一致时,那么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人的个体生命的独特意义来说,自由思考、自由表达都是可能的。当然,这种可能又需要不断地自我训练、自我提升,才会使得你的思考、你的表达具有个人生命化的锐利。实际上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最沉重的话题,一个最痛苦也是最无奈的话题。从这个层面上说,教育写作如果在这样一种不允许,或者说在自觉的、内在化的不允许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与其作一种应景的文章,还不如不写。这种沉默状态,至少表明某种价值,就算是沉默的意义吗,它包含了某种批判性的愤怒。
从人的意义上说,说话、表达,本来是最基本的需要,是简单的事。但现在,当这种说话,或者书面表达要进行公共交流时,它就变得困难了。对一般的写作者来讲,我们总是很轻易地受外在的诱惑所指引,轻易地放弃我们的一种基本权利,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选择的权利。而当这种外在的诱惑成为社会的一种共同潮流,成为社会的一种共同选择的时候,它就变得很像是一种习俗。你要从这个习俗里退出,截然地退出,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个意义上,写作就意味着价值的选择和判断,同时也意味着是在不可能保证成功的情况下进行的精神探险。对今天的教育写作来说,就是要探讨一种我借用一个术语称之为”另类”的写作。首先要做的就是使缺席的不在场的作者从一种匿名的状态里将他的生命显现出来,一定要显现,使我们能够从对作品的阅读中清晰地看到一个人的存在。我想这第一步,实际上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一件事情,却又是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做起的。第二个层面呢?那就是教育写作应该从那种非常无力的、非常迟钝的、毫无判断力的、盲目乐观甚至是安乐死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今天的写作要重新获得一种授权,我觉得必须是自我授权,重新回到能够自由地思考一切,自由地表述一切,自由地批判一切的那么一种状态,使”匿名”的作者显露出生命的真实面貌,而后才可能进一步显示生命存在的独特意义。
说完这两个话题,我又想起另外一个词,就是笼罩在我们心上的实际上还是一种”恐惧”。它直接表现为害怕自己的意义被剥夺,价值被取消,自己的存在被忽视,自己的权利被扼杀。由于它是对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力量的恐惧,因而确实影响了我们思考的基本态度,也影响到我们思考的基本方法,使我们思考无法达到、无法获得一种敞亮。最安全的地方往往就在”群众”之中,最安全的表达也就是淹没在共同的声音里。而这种景观本身就令人觉得恐惧。必须挣脱这样一种状态。这种挣脱当然要付出代价。还必须意识到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事件,任何一个时刻,困难总是永恒的,没有解脱后的愉悦,有的只是短暂的释放,有时则是某种”稀释”,而后又返回到可怕的设定中去。
有人问我:话说到这个层面上,写作问题是不是就变成个人幸福的某种牺牲?我觉得这把话题说大了,使人感觉到比话题本身还要沉重。我们这个时代,总体的特征就是被功利至上、权力至上这一类思想打磨得光滑圆润的时代,也可以称为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因为任何有价值的,要作决断的、要作牺牲的,不可预知的,带有很强的精神探索特征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都找不到可以依存的社会础石,你能够依存的,基本上都不需要你去思考。需要你去思考、去作决断的,可能都是危险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有时候是眼前的,具体的;有时候是长远的,不可预见的。所以有人认为我的种种思考都是”诗人意气”,言外之意就是不切实际,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你要对教育进行理性的思考,你就必须对一统化的教育价值与合法性重新加以阐释,否则,所谓的写作,实际上就是在制造废话。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特征,就是很多废话被说得非常有条理,非常有逻辑性,甚至充满了激情,而我们还不断从这种语言里面演绎出一个体系来,一个庞大的、不断扩张的、自我运转的体系,不挣脱这个体系,你要进行有个人独特价值的思考也是不可能的。
对我来说,教育写作首先要求的是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必须有独立的经验,每时每刻,每个句子都意味着不得不有所发明,没有任何的护栏,没有任何可以预期的结果。它就是在这样一个思想与动作、思想与书写、述说与倾听等等的思考与行动的交互状态之中去探索、去探究、去企及那种真理性的东西。每想到这一点,我就对在没有任何保证、没有任何保护栏的状态之下,对这样一些字眼,比如说”新奇”、”背叛”、”断裂”、”悖论”、”荒谬”、”自恋”、”狂妄”、”颤抖”、”体验”、”幻灭”,甚至”绝望”这种人的某种思考与生成、焦虑与挣脱的状态特别偏好。”背叛”,就是挣脱旧有的体系,旧有的思想、旧有的生存方式、现实的地位这样一种状态。首先这是一种思想的决裂。在这种由反思上升到决裂的状态里,你才可能有对新奇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新的思想才可能产生出来。要不然你可能就永远被那系统性的东西所框限而不能挣脱了。”背叛”就是从怀疑自己开始,进而怀疑一切。它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行动,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新的生命的开始。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它具有启迪性的意义。
从教育意义上说,或者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任何一个事件、经历、过程、体验本身,都是独特的。人人对这样一种遭遇实际上都可能做出自己的应答,这种应答也就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是不可能也不会得到任何保证或肯定的。你在这里面不是没有前提,而是要超越这样一种前提;不是没有概念,而是要超越概念。对于探索者来说,他要把这种义务转化为责任心,要把教育的力量内在化、生命化。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写作首先是写作,首先思考的是写作,进而才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如何成其为教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基本模式,然后才是认知层面的东西。如何我们对教育的思考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上,它是无法企及真理的敞亮处的。为了达到真象的重新敞亮,这个工作也许就是要回到对写作的重新授权状态,自我授权的状态,思考一切、批判一切、表达一切,要把教育写作定位为内在生命的一部分,变成生命的一种行为,生命的日常行为。也许它无法那么明显,那么精确,那么流畅,那么舒展;然而正是这一种企及敞亮的过程,它能透视出教育的真实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又把教育写作称之为”手书性”。它具有手书性,也许它没有头绪,没有线索,没有章法,甚至没有步骤,像乱麻似的一种急切的涌流的状态。正是这种急切的涌流,它更显现出思想自然生成的可信度,具有生命自我展现的那种亲切。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要重新恢复这种生命的亲切,生命的自然状态和生命的自我过滤这样的可能性。只有在这种意义上研究教育问题,进行教育的探索,它才有自己的价值。
也许我必须在这个意义上来谈所谓的”体验”。因为说到”体验”这个词,就意味着对身体的洞察,对经验的超越,如同旅程,如同磨难,它既是一种文化解读、尝试,又是一种全新的遭遇。既然是这样一种遭遇,它就不同于原来所有的那种经验,它也越过了日常化的那些事实。这里面就有一个新质的产生,或者一个新质的萌芽。在这种萌芽的挖掘或呈现中,使得教育的微妙之处重新焕发出来。它不是僵硬的,而是生成的;不是程式化的,而是无规则的,偶然的。就是在这种不断相遇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自己的独特的决定,或者责任,使得我们一方面成为教育者,另一方面成为受教育者。我们的生命始终处于这样一种互动状态中。我想,也只有在这样一种互动状态里谈教育,它才具有一种不断诞生新的价值的可能性。而我们在使自己的思想和表达变得清晰准确的同时,却有可能使思想的那种独特的价值在这么一个被清晰、被精确的过程中丧失了。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经常有断裂感,就是你无法确立一种使你的思想、你的生活、你的信念跟你的具体作为统一起来的,重新获得的整体感;灵与肉、思想与行动、助人与自我拯救非常难以和谐地确立起来。我们向善的教育行为,有时候与世俗的诱惑,中间也形成一个很大的断裂。这种断裂会产生一种撕裂感,某个时刻还会产生一种颤抖的体验,灵魂正在颤抖的体验。这种断裂甚至会产生一种失语症,经常就是为了不使我显得那么愚蠢,我必须表示沉默;为了使我显得更为真实,我的话语可能就反而是支离破碎的,结结巴巴的。这真有点可笑。我总是在寻找一些句子。我觉得正是它这些独特的、活生生的、赤裸裸的、正在成长中的句子,使我的思想开始产生。我觉得它比我的思想更有价值。对,是这种形式,是形式决定了我的思想陷入悖论状态。这也许就是现实的遭遇,是你的日常化生活,你的命运已经被事先决定了,一切都被事先决定了。它把你撕裂,使人感到撕裂的荒谬。这些都是我今天所要考虑的问题,不断处于一种无法完成的状态。是写作,使我明白了教育的困难,我可能始终无法明白教育最终要朝哪个方向发展,也许你根本不需要去弄明白。因为当你弄明白了,你的写作也就没有意义了。当我写作时,我根本不需要考虑读者,谁来阅读,我考虑的只是写,是写本身,是它占有了读者。那些暗中和我呼应的人,也是些匿名的读者,而不是市场化的读者,使写作有了真实的意义,有了不可取代的价值,在这种交互作用中,教育的面容改变了。
教育的写作是启示性的,暗示性的,从来不作任何许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23:21:13 | 只看该作者
吴非:聪明的老师下课后让你满腹狐疑
      学校搞“拜师仪式”,我收下鲜花,对青年教师说,不要信什么“师徒制”、“导师制”, 虽然不敢说是糊弄人的,但最终多流于形式;我不愿扫大家的兴,但我得告诉你:体制兴这一套,也是随俗应景;真想学点什么,只能靠自己;有点时间不必到处听课,或是寸步不离地跟一个老师听上两三年,你是教师,不是“粉丝”,也不是谁谁的门徒,要立足于自学,渐渐地“会学”;跟老教师学,未必每天去听他的课,比较有用的,是观察他业余时间做些什么,别人玩乐消遣时他在做什么,大家一窝蜂地“跟风”时,他又在想什么,慢慢地,你就明白了。
       我说这样的话,究竟有多大作用,青年能否听得进,我没数。
我也常用类似的话劝告学生,无论如何,要多动脑筋,不要盲目跟风,不要迷信老师。大家每天坐在教室里,虽然因材施教,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一样的,为什么对同一学科的知识,同学们的理解会出现那么大的差距?课前、课后你们是怎样度过的?
对课前预习的理解,差距很大,直到高中毕业,仍然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预习”(同样,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几乎不用预习),也没有反思自己的预习状态。不善于思考,也就不会学习。很多学生非常勤奋,每天用大量时间接受各种“训练”,如果老师没布置作业,他就不知道该去做什么;他常能在考试中考出一个比较高的分数,但很快也能把相关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大起大落,波动很大。他们把考试当作比武,志在必胜。有些学校特别看重考试,教室里贴满励志标语,一副不成功即成仁,血战在即壮志难酬的样子。你很难想象那是教室,以为是“战场”、“阵地”,在那里,学习不是为了获取智慧,提高思维品质,而只是为了比武较量。有老师向学生吹嘘数学“复习过万题,题型全记清”,1964年全国各行各业“大比武”,电信局查号台有人能背一万多个电话号码,这两件事有相似之处。可是,我们应当想到,“记忆力强”与“聪明”不是一回事。
从时下教育评价的表达语言观察,很多人对教师教学的认识有误,他们认准并停留在“传道受业解惑”上,始终没有赋予其正确内涵。最令我困惑的,是很多教师无视学生思维品质成长需要,仍然把自己当作课堂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我在从教之初也有过这种误识,但我很快发现,即使我是个有智慧的人,我的“教”,远不如让学生能“主动地学”,因为是他在受教育,我的工作是为了让他获得发展,他不是任凭我雕琢的玉石或木头,他是有灵性的人,我的任务是“启思导疑”,让他“敢想会想”。如果他们能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像我这样终日而思,寻寻觅觅,一定比我来讲述要有价值。
当年,学生评说我的课让他“一切迎刃而解”,“有如醍醐灌顶”,“总能让我豁然开朗”,我暗感欣慰,觉得不素餐兮。然而我很快就发现,学生并没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得聪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总是没完没了地问,问出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离开了老师,离开了教室,他们茫然不知所之。他们仍然没有真正地“思”,当然也就不会学。
胡适和鲁迅都是了不起的教师,但风格迥异。曾有人论胡适,说他像个惊叹号,善于激励青年,而鲁迅像个大问号,总是推说不知道怎么办,逼使青年去冥思苦想。青年要奉鲁迅为导师,鲁迅则从不接受,主张让青年自己去寻找,有些言论甚至矫枉过正。
有智慧的教师在课堂上会关注启发学生自主思维,引导他们关注事物以发现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难题”。如果学生的思维止于教师的“传授知识”,止于教师的“传道”,他的“惑”(或者是教科书上的内容)能为教师所“解”,上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他在下课前都明白了,如果认为这就是“学习”,未免肤浅。一节课,上得学生心旷神怡,上得学生如沐春风,让学生如醉如痴,渴望着下一次课,等等,都是很好的教学状态。然而,在当今,我常常想的是,怎样才能让他们在下课时“满腹狐疑”,“满脸困惑”,而且我不想“告诉”,即使时间充裕。
如果他在教师启发下,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而且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这些疑问让他着迷,让他预感到虽然困难重重,但前方有无穷的趣味,值得冒险,他下课后并不感到轻松,他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他不满足,要去“找事做”,——这可能才是比较有意思的课。学生在课后产生了一些疑问,这些疑问令他好奇,他不得不用一些时间自行探究,找寻可能的答案,筛选信息,推理猜测,作出大致判断,并渴望去和同学交流细节,这是有用的“教”。影迷们常有这样的经验:一部电影情节扣人心弦,看了一遍却有很多困惑,饶有兴味地看了两三遍,想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并着急地和他人讨论,最后发现每个细节都无比精致,富有意味,这种作品,有可能被称作“经典”。
经历了一些冒险式的学习,有些东西才能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时不时地在起作用,即所谓的经验与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5:58 , Processed in 0.09895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