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反思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16:4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我国德育目标研究经历了共产主义德育目标期,“天上”与“地面”的争论期,规范化建设期和科学化、人本化、生活化研究期四个阶段,对德育目标的含义、德育目标的分类与分层、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确立德育目标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初步确立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目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系统性和层次性。但是,德育目标的研究还存在着高与低的平衡,重社会规范与轻个体品德修养,理论基础缺乏科学系统完整性,目标的类型与层次研究较混乱,注重“德目主义”和忽视“全面主义”等问题。
  关键词:德育目标;分类;分层;理论基础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改革开放30年我国德育基本理论发展研究”(DEA090278),江苏大学校人文基金项目(JDR2008B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忠华,男,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道德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江苏镇江   212013)。
  德育是培育人的品德的活动,培育什么样的品德,这是德育目标的问题。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检查和评价德育效果的依据,可以说,全部德育工作都是以德育目标为核心而展开的。所以,确定德育目标的问题是进行德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纵向考察和研究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德育目标的历史嬗变,总结其研究经验与教训,对当今德育理论和实践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一、德育目标研究历程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进行文献检索,从可看到的文献来看,较早对德育目标问题进行研究的有赵金昭的《关于德育目标的分类问题》(《豫西农专学报》,1984.2)和王铁军的《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目标》(《青年研究》,1985.9)等文献。
  关于我国新时期德育目标研究的分期问题,有学者进行了探索并概括为三阶段。1988年以前德育课程目标研究期、20世纪90年代德育分段目标研究时期和新世纪德育目标系统化研究时期。[1]也有学者把新中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6年,确立德育地位,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时期;1957~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高校德育目标集中表现在《高教六十条》(1961年)中;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德育目标的错误期;1978至今,教育走向正规,高校德育目标研究日益深入,出现多种表述方法阶段。[2]纵观德育目标研究30年的文献,依据学者们研究主题内容的嬗变,笔者把德育目标的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共产主义德育目标时期(1978~1984年)。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由于人们的思想不够解放,各条战线都在恢复正常工作,我国的德育工作基本上是继承前一段的工作,在德育目标上继续沿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这一时期,各类、各层次学校都开设相应的德育课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来反映德育目标,没有具体反映德育目标的文件。由于这一时期我们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共产主义德育目标时期。例如,1982年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对德育课程目标的描述是:“思想品德课……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可见,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浪漫”的理想主义要求。
  2.德育目标的“天上”、“地面”争论期(1985~1988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1985年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由此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特别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的胜利召开,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于是,学术界对“商品经济与德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德育”的研究成为热门话题,传统的共产主义德育目标受到挑战,人们提出,必须对青少年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教育。1988年《上海教育》(中学版第1-2期)上,发表了宋宝权的《从天上回到地面——围绕商品经济转变观念》和杭苇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核心》的文章,引发了这场关于德育目标的“天上”与“地面”之争。此次争论不仅说明了经济发展给人们价值观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反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滞后性,以至于这一时期成为德育目标探索的争鸣期。在德育目标的争论中,这一时期形成三种主要观点: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德育目标应该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二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三是德育目标应该层次化,体现弹性原则。[3]
  3.德育目标的规范化建设期(1988~2001年)。在德育目标进行“天上”与“地面”争论的同时,国家开始认识到德育目标的分类问题、层次化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对德育目标进行研究,1988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总体目标和小学、中学德育目标的分段问题,并于同年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两个文件经过试用和修正,并于1993年正式颁布《小学德育纲要》,1995年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同时,国家还在1994年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1997)、《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1998)、《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00)、《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等文件,使得德育目标的研究和建设进入规范化时期。
  4.德育目标的科学化、人本化、生活化研究期(2002年至今)。2001年我国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由此掀起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这次改革,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实质上是一次全方位的教育改革,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到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这次教育改革彰显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和回归生活的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德育目标的研究进入深化期,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加凸显科学化、人本化和生活化。在德育目标的科学化方面,人们注重研究德育目标的分类问题、德育目标的层次性问题和德育目标的序列化问题;在德育目标的人本化方面,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在德育生活化方面,主张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进而自主建构道德品质。
  二、德育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
  1.德育目标含义的研究。关于德育目标是什么,研究者都给出各自的定义,但总体来看,大家意见比较统一。例如,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4]德育目标是学校总的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它是教育目标中关于政治、思想和品德方面总的要求,是学校德育要达到的目的和质量规格。[5]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6]德育目标是对一定的德育活动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所做的规定,[7]等等。
  可见,有关德育目标的论述,尽管文字表述有些差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首先,德育目标是一种预期的要求、设想或规定,是需要通过活动去达到的价值追求;其次,德育目标关注的是个体的总体发展规格,是对个体的人的发展的品德素质要求,同时也以对个体的理解与把握为前提;再次,它具有社会性,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最后,在形式上,它表现为德育观念或德育思想,并通过观念影响和指引人们的德育实践。
  在探讨德育目标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两个概念。也有学者对德育目的进行研究。例如,所谓德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在进行德育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品德的人,已经在观念中形成的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8]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9]一般而言,人们通常把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等同使用。严格说来,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德育目的是指依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拟定德育对象追求所要达到思想品德的境地;而德育目标则是德育实践过程中为了实现德育目的而设置的具体标准。德育目的具有指导性,是原则、是方向;而德育目标则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标准性、层次性。
  2.德育目标的分类与分层研究。由于德育面对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人群,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人群,这就需要对德育目标进行科学分类(横向)与分层(纵向)研究。
  在分类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德育目标分为最终德育目标、阶段德育目标、类别德育目标和特殊德育目标。[10]有学者根据德育的性质和任务,认为德育目标的结构可以由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纪教育、劳动教育、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教育这五个方面的要素组成。[11]有学者对古今中外的德育目标作三种不同角度的分类:社会本位的德育目标和个人本位的德育目标;内在的德育目标和外在的德育目标;理想的德育目标和现实的德育目标。[12]
  在德育目标的分层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不同社会角色的教育对象的多层次目标;不同年龄特点教育对象的多层次目标;同一道德规范中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13]有学者从德育内容的多样性划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一是使受教育者比较完整而系统地了解共产主义道德体系,清楚认识共产主义道德观的本质,鼓动受教育者为理想的道德社会而奋斗;二是使受教育者接受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逐渐形成全社会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三是使受教育者在道德观念上及道德行为上,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14]德育目标的构成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健全的个性人格目标、完善的社会人目标、特殊的社会角色目标。[15]有学者从多视角对德育目标的分层问题进行探讨,以德育目标的从属关系为依据,我们可以把德育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目标,它们是属种关系;以学校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可划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德育目标;以学校德育内容的不同为依据,可以将德育目标分为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法纪教育目标和道德教育目标,按层次结构来看,思想教育目标处于最高层次,依次为政治教育目标、法纪教育目标和道德教育目标。[16]
  3.制定德育目标的理论依据问题。关于如何制定德育目标,有人指出,依据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依据反和平演变的政治战略,依据学生的健康成长规律。[17]
  有学者认为,影响德育目标确定的因素主要是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主体的思想观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18]也有学者认为,确定德育目标要考虑德育目标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德育目标的长远性和阶段性、德育目标的统一性与层次性、德育目标的稳定性和针对性。[19]
  也有学者认为,确定德育目的的依据是:根据一定社会对其公民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对象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心理发展水平;德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教育的哲学观点所影响。[20]还有人提出,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受教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时代的特点和民族的传统、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2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制定德育目标的理论基础,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年学生的实际状况及其发展规律是制定高校德育目标的现实依据,社会历史的新发展为制定德育目标不断提出新要求。[22]还有学者提出制定德育目标的基本依据是: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学生生理、心理、价值观和道德发展等方面的人格特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德育的新要求;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我国德育的新挑战,[23]等等。
  4.确立德育目标的原则问题。在确定德育目标的原则时,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原则。诸如方向性、时代性、层次性和适应性原则。[24]完整性与重点性相统一原则、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统一原则、发展性与稳定性相统一原则、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原则。[25]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原则、统一要求与个别对待相结合原则。[26]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原则、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27]还有,德育目标的设定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的统一,社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28]等等。
  三、德育目标研究取得的成就
  我国德育目标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由毛泽东时代过高过急脱离实际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渐渐回归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大跃进时期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又红又专,政治挂帅;文化大革命时期要把各类学校办成政治大学,政治可以冲击一切、代替一切;[29]到80年代提倡“四有新人”,并开始把提高学生基本道德素质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进入新的世纪开始回归生活,回归原点,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德育目标回归生活世界,既是对过去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又是现实社会的呼唤,更是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必然,是超越性和现实性、时代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自1978年以来,经过30年的研究探索,我国制定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德育目标体系,这主要表现在《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三个文件中。与此同时,我国还颁布了其他学校类型的德育目标,例如,《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进入新的世纪,我国政府结合理论研究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又一次调整学校德育目标,这集中体现在《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2005年)中,该文件对大中小学的德育目标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表述。这次德育目标的调整,进一步完善了德育目标的层次化,考虑到少年儿童的思想实际,不再把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目标。纵观德育目标研究30年,可以发现我国德育目标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
  1.注重德育目标的历史继承性。既尊重德育目标的历史发展和客观现实,又注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德育目标。
  2.注重研究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目标不仅要有基本要求,而且还有较高要求,体现德育目标的层次性,逐步摒弃了使所有学生都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刀切的做法。
  3.德育目标开始关注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我国德育目标长期以来偏重社会需要,不同程度上忽视个体的需求。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人的发展的需要,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寻找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求的平衡点。
  4.德育目标的设计注意阶段性和系统性。在阶段性方面,对应不同阶段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德育目标。例如,小学侧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塑造,中学注重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在不同阶段之间,开始思考德育目标的衔接问题,努力使德育目标具有系统完整性。
  四、对德育目标研究问题的再反思
  在我国德育目标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冷静思考,还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说,依据不完整、不准确;缺乏对目标依据的分析与整合;缺乏对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不可知因素的预测,无决策储备等是德育目标研究存在的误区。[30]此外。还有学者指出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是:德育目标的“泛政治化”倾向,忽视基础道德实践;德育目标的整体价值过分强调社会利益,忽视了个体的合理合法利益;德育目标片面强调对学生的共性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德育目标实现的途径片面强调道德理论认知,疏离了道德的“生活世界”本性。[31]还有德育目标窄化、德育目标理想化、德育目标功利化等等。在笔者看来,解决德育目标的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德育目标高与低的问题。在德育目标的高与低的问题上,多数人判定我国德育目标高。例如,有学者认为,我国德育目标设置总体上要求过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古代伦理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革命传统的“顺势迁移”。[32]还有学者认为,德育工作显得过高过虚,不敢实事求是,怕被别人指责“政治性不强”、“起点低”,[33]61-63等等。笔者认为,在我国各层次的德育目标中,确实还有一些拔高的德育目标。例如,《小学德育纲要》中要求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就很难在小学德育实践中予以操作和测定。《中学德育纲要》中对高中生提出“自觉遵守公民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也有些偏高,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8岁才可称作“公民”,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而高中一年级学生一般还未满18岁,“自觉遵守”又是对自律性的较高要求,如能改为“遵守”则更为适宜。
  针对德育目标拔高的现象,有人喊出德育目标要从天上回到地面;有人提出,德育目标要“降一格,放一码”,工作中层层降级的现象逐步发生,以致出现了由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共同理想教育——合格公民教育层层减码的现象,甚至有些人对学生存在的道德问题视而不见,问其原因,曰: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言以蔽之。
  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演变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逐步走向科学化,不断地关注人的发展,“在不断降调”[34]的同时,我们是否发现问题的另一面,德育目标究竟降到何种层面为宜。德育目标过高,不能实现,流于形式,对我们无益;但德育目标过低,同样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这里的问题关键是怎样确立“道德底线”,我们的德育目标不能没有底线,无限制地向下滑,肯定还会出大问题。德育目标要从天上回到地面,怎样回到地面,地面上的道德规范究竟应该有哪些?怎样实现德育目标的“软着陆”?这些都是德育目标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德育目标的高与低问题,实际上是德育目标的适应性与超越性问题、是德育目标的现实性与可能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张力问题。
  2.德育目标注重社会规范轻视个体品德修养问题。德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促进个体发展是德育的本体功能,只有培养了有品德、高素养的人,人参与社会活动,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提升人的品德修养,发展个体的道德品质是德育的根本功能,这是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过分强化社会规范的作用,不同程度地忽视人发展的需要。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首先是强调国家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教育,然后才是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自上而下,即以国家为中心,按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来规定下一代的培养目标。[35]德育目标的制定更多的是考虑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却对于个人在“德”的发展中的良好行为的自觉养成缺乏足够的重视,重“成事”轻“成人”。其实,德育目标的达成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是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内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个体道德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如果只注重外部的塑造,忽视内树,轻视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和需要,其德育效果只能是短暂的,终极德育目标更无法达成。
  3.确立科学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基础问题。关于制定德育目标的理论基础问题,研究者从不同视阈出发,各自强化某一方面的理论基础,甚至有人把目的本身作为依据,比较混乱,缺乏科学系统而完整地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有学者从公民社会出发,论证德育目标是培养好公民;有学者从生态伦理学视界进行研究,得出生态伦理教育是德育的目标;有学者把道德智慧定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如此等等,学者们见仁见智,阐明德育目标制定的理论基础问题。
  事实上,制定德育目标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最基本的有两个问题。一是人的品德发展问题。这是最根本的,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成人”是其第一要务,所以,依据人的品德发展规律制定德育目标是最关键的因素。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人”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人只有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生存和发展。所以兼顾社会因素也是制定德育目标的前提基础。但是,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考虑社会的因素太多,对人的关怀太少,以至于德育目标过于理想或空洞。此外,对德育目标的设定,宏观描述研究多,微观具体分析少,更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像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在教学目标的研究中,充分运用,而在德育目标的制定中,很少有人考虑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实为怪事。
  4.科学解决德育目标的类型与层次问题。在德育目标的研究中,有时会出现类型与层次相混淆的现象。其实,类型是组成要素,一般是并列的关系;层次是上下级关系,一般是从属关系。可见,德育目标的类型和层次是有区别的。德育目标的类型也可以称为德育目标的域分问题。例如,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层次问题,但更主要的是结构问题、类型(或域分)问题而不是层次问题。对应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其中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还都存在着层次问题。例如,小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与中学生、大学生的相同域分却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异。
  德育目标的层次、域分问题是德育目标研究领域的一个复杂问题。制定德育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层次问题和域分问题,理想的做法是实现二者之间的辩证联结。层次,主要解决德育目标对不同级别的教育对象的要求,解决同一域分问题在不同对象上的要求。域分,主要解决德育目标按其内容的不同方面所形成的类型标准。同一层次的德育目标,可由不同域分的目标构成,同一域分的德育目标,可由不同的层次差异。只有实现这两者的辩证联结,才能真正形成德育目标的有机系统。例如,《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德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这里,德育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五个域分,每个域分对应大中小学都有三个层次和衔接问题。德育目标的制定,既要解决好域分问题,又要解决好层次问题,还要解决好上下的贯通与衔接问题。
  5.达成德育目标要坚持“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的统一问题。德目主义又称直接的道德教学,是指通过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非常注重中小学乃至大学德育课程建设,尽管各个时期课程名称不同,但一直开设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直接的道德教学,这是事实。德目主义在一定时期、一定情况下,按照预定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能够突出重点,集中学习道德知识,在学生品德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德目主义的实施方式人为地割裂了德育和其他各育的关系,使得其他学科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忽视道德教育的责任。现代西方有些国家不直接进行道德教学,而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科教学中,渗透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这种间接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全面主义的道德教育方式,它更有利于德育任务的完成,更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我们应该借鉴,从而把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德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参考文献
  [1]胡斌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08-112.
  [2]姚焕.论大学的德育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1989,(3):47-52.
  [3]詹万生.德育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106.
  [4]胡守棻.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83.
  [5][18]朱家存.德育目标探析[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1):11-14.
  [6]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88.
  [7]储培君.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83.
  [8][20]刘兴家.德育目的简论[J].东北师大学报,1995,(2):88-92.
  [9]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3.
  [10]赵金昭.关于德育目标的分类问题[J].豫西农专学报,1984,(2):62-64.
  [11][13]蒋有慧.对学校德育目标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89,(3):27-29.
  [12]孔琳.中西方道德教育目标比较论纲[J].求实,2001,(11):174-175.
  [14]栾伟.论多层次德育目标[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1):28-30.
  [15][22]韩国文.论高校德育目标[J].淮阴工业专科学校学报,1999,(1):92-95.
  [16][33]冯文全.学校德育目标的分层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4,(6):29-33.
  [17]冯光.对建立高校德育目标的几点思考[J].抚州师专学报,1992,(4):61-63.
  [19]余献朝,徐静文.关于大学生德育目标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1989,(3):35-38.
  [21][26]金绪泽.大学德育目标探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2):95-97.
  [23]王腾.试论高校德育目标建构的基本依据和框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0-85.
  [24]石文.论大学德育目标[J].宜宾师专学报,1991,(5):31-37.
  [25]罗承选,张万海.关于高校德育目标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1990,(3):10-16.
  [27]孙爱香.构建德育目标的依据及其原则[J].泰山学院学报,2004,(5):93-98.
  [28]滕少华,冯文全.关于我国德育目标设定之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7,(3):14-16.
  [29]龚海泉.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1997:61~62.
  [30]石文建.德育目标依据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00,(2):35-36.
  [31]王腾.高校德育目标建构的历史溯源与时代审视[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30-33.
  [32]葛新宾.注重培育公民基础道德:我国当今道德教育的目标选择[M].江西教育科研,1998,(5):16-18.
  [34]陈桂生.“德育目标”引论[M].教育评论,2003,(2):12.
  [35]罗越媚.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比较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8,(6):37-39.
  责任编辑:曾   艳        
  Reflection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goals for the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Zhang Zhong-hua
  (School of Teacher’s Education , Jiangsu University ,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the moral education goals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four periods in the past 30 years,eg, the Communism moral education goal , arguments on the Heaven Goals and the Land goals,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ng and the scientific, human oriented and life relevant periods.So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connotation,the classification ,the stratification of the goals and also the basis and principle of making the goals  that a primary system which is to some extent systematically and stratifically for various levels of school has been established,but some shortcomings are still with the researches,such as the unbalanced moral Education goals,the over emphasis on social regulation and the negligence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accomplishment,the lack of an integrity system of theory,the disorder of the category and layers,the focus only on moral education goals and negligence of people’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classification; stratification; theoretical basi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5:44 , Processed in 0.09642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