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执著追寻:让教学踏上智慧之路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6:2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执著追寻:让教学踏上智慧之路(1)/崔成林

  在教学一线,我自嘲是“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矬子’”;和专家探讨,又自诩是“理论上的‘士兵’,实践中的‘将军’”。我不甘在教学实践中“低级循环”,总想在探索“怎样教好”的过程中寻找“为什么能教好”的理论;我不敢在理论研究中“找到位置”,可总爱在尝试“课堂模式”的实践中思考“如何上升为教学理论”。我以为,教师应该向自己要求学生一样,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日记:我的自我解剖》
  谈到教职人生,不能不列举我度尽劫波的工作简历:学历——小学、初中、高中(未完)、中专、大专(历史专业)、本科(历史教育),除学位以外的学历全都有;任教学科——地理、政治、语文,现任历史教学,按照领导的话说“放到那里那里亮”;任教学段——初中、高中、初中,未来有可能到小学;工作单位——莱芜铁小,泰安铁中,望岳中学,泰安市实验学校(这都是教育机构改革惹的祸);工作业绩——参与过5项省市级课题研究,现主持省“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新双基教学”研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奖励,2006年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泰山名师”称号;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当代教育科学》等十几家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不要说别人,我自己看看上述简历都晕,也许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一位对我非常熟悉的朋友,曾当面评价过我,“论聪明,你不如人;论人缘,你不如人,你的最大优点就是‘执著’,因此,你才有今天的成就”。琢磨自己的个性,发现原为佛教用语的“执著”二字真得很合适。已经奔五的我,在别人早就“功成身退”之后,依然“白发日增,思考不止,笔耕不减”,醉心于“新双基目标”、“智慧课堂”、“创新教研”,执著的个性给我带来了收获,同时也诠释着难言的辛酸。
  一、执著个性,受之父母
  子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的教育,“家庭是种子,教师是土壤,学校是水源,社会是阳光”。漫谈个人的成长,首先,应该提到也不应忘记的是父母的教育。
  【母亲决定了我的性格】
  我人生最大的遗憾和心中挥之不去的痛,是母亲弥留之际未能陪伴身边。当时正在起草学校的招生简章,昨日回去时母亲还能下地,接到电话也未想到如此之快,可车行到半路就接到了噩耗。我的母亲没有读过一天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老人家“不识字,有文化”,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中国传统美德,奠定了我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母亲在世的时候,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她认为“有脾气的人,有‘活道’;没脾气的人,‘活’不行”;“不怕有性格,就怕不讲理”……。老人家常常用一些不知从那儿听来的哲言教育我们,“人勤地不懒”、“一等人不看就会,二等人学学就会,三等人打着骂着也不会”……,这些话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孕育了我求进发展的性格。母亲日常干活,非常麻利,从不拖泥带水,按老人家的说法就是“干就干好,不干就算”。这句话已经渗入到我的骨子里。母亲虽然没有教给“算题”、“考试”,但教给了我许多人生文化,她老人家不仅赐予了我肉体,也是我成长发展的启蒙老师。
  【父亲是家庭教育家】
  记得是2006年,我写过一篇《父亲的教育启示》刊登在《泰安教育研究》。原文片段如下:
  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兄弟五个还有一个妹妹,全家老小几十口人,要管理这个家实在是一件难事。然而,这个大家庭在四邻八舍是孝顺和睦有名的,父亲常被乡亲称为“有福”,说起这一点来,他老人家就十分自豪。也怪,进入我家的媳妇、女婿,有城里的,有农村的,近的就在本村,远的家住广西,不管什么个性的人,只要成为了我们家庭的一员,不用多长时间就会融入淳朴的家风之中。父亲其实很少对家庭事务说三道四,有什么家庭管理和教育诀窍呢?细想起来,可能有如下几点:
  一、身教大于言传
  父亲是一个很少教训儿孙的人,他对儿女子孙的爱是无声的,只有深情的目光能透露出老人家的内心情感。偶尔讲起过去家庭孝顺的事,讲的最多是对不起他的父亲——我的爷爷。据说爷爷在临走前一天,看到一个叫卖鱼的货郎,就想买一点回家。当时,父亲看到鱼太小而且质量很差,就说:“爹,您别买了,明天我到集市上给您买大的去!”。然而,父亲万万没有想到,爷爷当天晚上突发疾病而去世了,这件事让父亲后悔了一生,每当提起就含着眼泪。父亲兄弟四个,我爷爷奶奶治病发丧,全部开支都有父亲承担。他认为在孝顺问题上不要计较,只有孝顺老人,工作才能顺利,家庭才能兴旺,生活才能富裕。父亲的朴素认识和美好品德,影响了我们一个家庭,乃至新来的家庭成员。
  二、决不厚此薄彼
  清官难断家务事,任何一个家庭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矛盾。对于家庭出现的一些争论,父亲一般情况下不愿意说话,等事情过去风平浪静之后,他才偶尔谈几句。五个儿子,五个小家,如果当场评判,难免儿子儿媳偏激,认为老人不公平。事情平静下来后,让儿女自己思考,对自己的言行有了正确的反思,再轻描淡写的说两句,避免以后再出现同样错误,儿女都容易接受。……
  父亲没有挣下什么家业,所有的房屋都分给了我们兄弟五个。他老人家自己没有一分钱的储蓄,所有的花费都是我们兄弟承担,因此,也就避免了经济纠纷。父亲从来不对儿女提什么生活要求,吃、穿的好坏一句不谈,每当我问起这些事时,他老人家总说:一个锅里吃饭,媳妇不会亏待我的。每次给他老人家买新衣服,他总是说:不要花钱了,这些东西穿到我身上没什么用,说不定那一天……。正是父亲至高至纯的爱,影响了我们儿孙自觉地行动,如果我能达到父亲的思想境界,应该在工作中的游刃有余了。
  三、眼里都是好人
  在父亲的眼里,自己的儿女都一样,不管你脾气好坏,不管你有没有牢骚,都是正常的表现。不仅如此,乡里乡亲在他眼里都是好人,都是恩人,用我们现在时髦的名词讲就是:用一颗感恩的心看待社会,对待生活。我们兄弟姊妹六个,家庭收入不一,生活水平不一,父亲决不会因为那个孩子家里富裕就夸赞你,也不会因为那个孩子暂时困难而冷落他,相反,对于家庭尚有困难的孩子,总是默默地多干点家务活,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有人评论困难原因时,父亲总是为孩子寻找客观原因,让其他兄弟自觉地帮助一下。妹妹是我们兄妹六个当中最小的一个,家里经济尚可,只是孩子小都在上学,家里没有人手,农忙时就急得团团转,父亲总是这时到小妹家去住一段,帮助她看家。按照农村习惯,作为外老一般是不会住女儿家的,父亲却说:你母亲不在了,得有人帮她啊!父亲爱孩子,最关键的是明白怎么爱孩子,在细小的事情中透射出真正公平的心!
  四、别人能管的事自己不管
  父亲是一个不太爱操心的人,母亲在的时候,家里的事都是母亲管,外面的事都是我大哥管。母亲总是埋怨父亲不管家中的事,有时还说父亲没有本事,他老人家却说:你们能管我还管什么!其实,父亲不是没有管理能力,他在村里担任会计几十年,帐目十分精细,从没有出现过一点问题,也没有沾乡亲一分。正是父亲的放手,母亲成了家庭管理很有口碑的人,大哥在外的处事能力也小有名气,我们兄妹几个互相帮助都有了自己稳定家庭和事业。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吃饭是一个大问题,兄弟多了找对象更是难事。
  父亲不懂教育,却是一个杰出的家庭内部教育家。他老人家乡土的的家庭教育方法,朴素的家庭管理智慧,使我受用一生,享受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4 23:21 , Processed in 0.16311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