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谢云:写下,就是影响和改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0:3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下,就是影响和改变(《江西教育》2014.4.)
无论对教育来说,还是对教师而言,没有写作,都是难以想象的。尽管孔子曾说,他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但我们在追念他时,必须感谢他的弟子们,没有他们整理的《论语》,我们就将缺失一位如此伟大的教育家——事实上,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教育家,那些有名的教育者,我们知道他们,莫不是因为他们的写作,因为他们写出的作品而得以流传。
不少普通教师以为,写作是教育教学的“份外之事”,是不得不完成的“额外负担”。显然,他们未能体认到写作的实质——写作,其实就是一种记录。记录,是很多职业内在的必然要求。就是帮别人卖服装,也需要记录进货多少,卖掉多少,价格多少;你调研市场或营销,观测水文或气象,都要作详实记录,以便适时进行统计、梳理、分析、总结。
论坛、博客、微博、微信、说说、短信……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信息化生存”之中——我们的情绪起伏、思路延伸、考量结果,莫不是通过文字的记录和传播,才成为“信息”。在这样的时代,写作,或记录,即使对普通人,也已经成为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用美国教育家韦斯特的话说:信息社会,“写作,包围着你”。
作为教师,我们对教育、教学信息的选择、处理、加工、使用和创造,这本身就是一种写作。换言之,对信息时代的教师而言,写作就是工作,写作就是教育生活中最重要的行走方式之一。从教师成长的维度看,专业写作有着更为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用写作记录我们的教育生活
“活过、爱过、写过”,据说这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这6个字,既是司汤达的一生,又不只是——我的朋友、福建泉州的深蓝老师曾说“树用年轮记录沧桑”,一圈圈年轮,记录着树的生命。我们,该用什么记录曾经的岁月和时光?文字。因为,文字会比人的生命更长久。风会吹走声音,雨会冲淡印记,但是白纸黑字,能收拾和保藏我们的曾经:笑和泪、幸福与忧伤、细节和片段、花朵和梦想……所以我曾说:在这纷乱的世间,能够保藏梦,保藏“曾经”的美好和伤痛,这是文字的价值,也是写作的价值。
对教师而言,专业写作就是对自己的教育生活的记录和刻写——每个教师,从站上讲台到离开校园,可能会讲数千乃至上万堂课,第一堂和最后一堂,公开课和日常课,随意的课和精心准备的课,肯定不一样。无论教育方式,还是教学方法,无论教学过程,还是经验得失,都不可能全然相同。记下它们,就是记录我们的曾经,记录我们的教育生命——我时常想,如果没有这样的记录,我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曾经站在讲台上,曾经上过那么多课?我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曾有过那么多岁月,曾经教过那么多学生?
而一个喜欢写作的教师的最大幸福在于,无论时光怎样走远,他能够让往事在文字中永在,让生命在词语中重现——就像一树已经开败的花,因为浇灌,因为滋润,然后又在枝头重现,重新开放在岁月的风雨中。因此,我特别喜欢佩索阿说的“写下就是永恒”。虽然我们的一切可能很快消失,但一旦形成文字的记录,某种意义上,它可能就会成为永恒。
用写作激发我们的职业激情
尽管“审美疲劳”是人的天性和共性,但是今天,“职业倦怠”更多地指向于教师,就像一谈到“专业成长”,往往也要求于教师。在考量教师的职业状态时,我始终觉得:沦陷于繁杂乃至繁琐的事务、满足于平静乃至平庸的状态、不愿意主动探究和创造,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核心原因——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机械的操作不可能产生奇迹和惊喜。
或许正因如此,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构建教师“精神生活”大厦的要素,至少应当包括:不断探索的动能、主动阅读的热情、持续反思的习惯、坚持写作的毅力;此外,还应当有情趣丰富的业余生活,开阔敞朗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一起编织梦想、书写生命叙事的职业激情。
在我所接触的教师中,那些始终葆有阅读习惯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更为敞亮,那些始终坚持写作记录的人,他们的精神生活往往更为丰富而幸福——写作,能够让我们把自己从生活的泥淖中抽取出来,让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成为我们观照和审视的对象。这种观照和审视,会让我们原本熟悉的工作和生命状态不断“陌生化”,让我们每天走在“未知的路上”,纷至沓来的风景,不期而至的惊喜,在激发我们兴趣的同时,砥砺我们行走的毅力,在开阔我们视野的同时,提升我们的工作状态,舒展我们的职业热情,让我们在更有成就感和归宿感的同时,更有欣悦感和自豪感。
用写作矫正我们的专业行为
教育是复杂的事业,既需要我们有炽诚的专业情怀,也需要我们有明晰的专业理性。如果说情怀来自于我们的涵养和修炼,理性则来自于我们的思考和发现——写作,是思考的重要工具,写作,也是思考的重要载体。或者说,写作就是思考,思考就能提高。
我们每个人的专业成长,必然建立在对既有经验的反思和梳理的基础上,建立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的基础上,建立在未来生活的发现和展望的基础上——写作的过程,既是建立经验的过程,也是发掘意义,既是梳理历史的过程,也是开创未来的过程。在不断书写的过程中,我们既能对自己的专业经验进行更为客观、冷静的审视,又能对自己的专业行为进行不断的矫正和改变。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能通过书写,不断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不断赋予工作以新的价值,不断完善我们的专业认知,不断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时,我曾深有感触:在献身教育的35年生命历程里,他始终持之以恒地探索,孜孜不倦地写作:除了我们知道的40部教育专著,600多篇教学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外,他还写下了3700多份观察笔记,记录了几千个学生的成长档案。有时我甚至觉得,就凭着这3700多份记录,他就应该成为苏霍姆林斯基——写作,成就了这样伟大的教育家。
用写作拓展我们的心灵疆界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却又不只有“这一个”。如果不断行走,无论用脚,还是用笔,都能不断丰富我们的生活世界,不断拓展我们的精神疆界——文章能走多远,人就能走多远,经由自己的文字,我们可以从眼前的世界,进入更多、更丰富的“可能的世界”。
早年间,我曾说过两句话:“声音能比我们的身体走得更远, 灵魂能比我们的肉体飞得更高。”在“眼前”这个庞大世界里,我们很难延展自己的生命长度,但可以增加自己的生活高度,丰盈和延展自己的生命宽度和厚度。而阅读和写作,是最好的方式——通过白纸黑字,我们可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穿行,可以同时抵达此间和远方:对写作者来说,在对此间的留恋和对远方的牵挂中,我们的精神疆界被无形拓展和加高。
我时常觉得,一个没有写作的教师,可能他所有的生活,就是眼前的一切,他的生活范围,就是一所小小的学校,一块小小的区域,他的生活伴侣,就是有限的一些同事,身边不多的几位朋友。没有辽远的牵挂和关怀,他的世界往往逼仄而压抑,他的生命也往往单调而沉闷。而一个习惯写作的教师,他总会有更辽阔的远方,更丰富的念想,这样的念想和远方,正是他经由写作拓展出的心灵意义上的“势力范围”。
用写作调养我们的精神面相
“写”为心声。罗马尼亚哲学家齐奥朗曾说:“写作便是释放自己的懊悔和积怨,倾吐自己的秘密”。多年来不懈的记录和写作,我日益深切地感觉到,写作,其实就是对自己生活的回顾和反思,是对内心的清洗和过滤。
古人说: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以我的理解,写作在改变我们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在调养着我们的精神面相。我的朋友严中慧,哈尔滨的一位物理教师,开始教育写作,不过五年时间。“我觉得写作就像是一种清洗的工作,一点点地洗去污垢、洗去沉积已久的一些晦暗。”谈到教育写作的意义时,她说,“因为要写美好的文字出来,自己的行为也会变得更加美丽一些。文字,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面镜子,总是揽镜自顾的人总会有一种悠久的自爱,总是书写文字的人总会有一种悠久的慎行吧。”
我曾说:想得美才能活得美,写得好就能做得好——当然,前提是,我们不仅要写,还要努力如英国诗人拜伦说的“像所写的那样去生活”。一个喜欢写作的教师,要让自己的文字时常充满鲜活的内容,体现全新的进步,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正如我喜欢说的两句话:做得精彩,才能活得精彩,活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
加拿大教育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经由这样的制造或塑造过程,我们在写作中,不断得到重生。
用写作改变中国的教育面貌
说到中国教育,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觉庞大,沉重,问题很多,改变很难。但我更喜欢说的是,我们所写下的每个词语,每个句子,可能都是对中国教育现实和历史的一种影响和改变——2007年,我组织的教师民间团队“知行社”成立那天,我在PPT上随意敲下了一个短语:“书写我们自己的教育史”。我始终觉得,中国的教育史,应当有两种版本:官方版和民间版,或者说,集体版和个体版——朱永新先生曾说:一个教师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而整个中国的教育史,正是由我们每个教师的教育史构成的。
我们都知道,教育影响千家万户,教育关涉千秋万代。这样的说法,看起来是“宏大叙事”,实际上还真是如此——你教好一个孩子,可能就会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小区,甚至你教好一个孩子,就会影响到他以后教育孩子的态度,从而影响到民族未来的素质。
就写作而言,我们所写下的每个词语和句子,都可能影响自己的感受和心情,改变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态度。当它们被朋友看到,被远方的同仁看到,就可能影响他们的感受和心情,改变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态度——当我写下“一刀语录”,或“一刀随笔”时,它们首先影响和改变了我对教育的思考和发现,当它们以某种形式流播出去,多少也引起了某些教师的感受和反应,对他们的教学行为和方式产生影响和改变。
如果有更多教师受到这样的影响,得到这样的改变,我相信,中国教育的面貌,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中国教育的历史,也会变得更加美好。所以,在“一刀语录”里,我曾说:
“我愿意相信,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以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件事。我也愿意相信,每个教师都在书写自己的教育史,以每一堂课,每一天的教学,每个学期的工作,每一届学生的顺利毕业。教师要教书,要读书,更要写作,哪怕读者只有自己一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3:29:15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写作”速成法—— 一则教育辣评

文/李伟言

      发表文章是不少老师的梦想,那么怎么才能快速学会写作、迅速走上发文章之路呢?本人现有一个法子可提供,这个法子我虽然没有试过,但根据观察,发现还是很好使滴。
     那就是不要考虑文章的思想性,不要去关照严肃的问题,考虑文章思想性的文不好写,要重视形式大于内容。这个形式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要会堆积辞藻。考虑到中国人大多数的审美趣味,要尽可能地软,尽可能地酸。比如“ 风会吹走声音,雨会冲淡印记,但是白纸黑字,能收拾和保藏我们的曾经:笑和泪、幸福与忧伤、细节和片段、花朵和梦想……” “就像一树已经开败的花,因为浇灌,因为滋润,然后又在枝头重现,重新开放在岁月的风雨中。”“对写作者来说,在对此间的留恋和对远方的牵挂中,我们的精神疆界被无形拓展和加高。”你看,这些词儿,好吧?
     二是要主题句和子题目格式要整齐划一。表达方式要一致,字数也要差不多。一看很齐整。比如:用写作记录我们的教育生活、用写作激发我们的职业激情、用写作矫正我们的专业行为、用写作拓展我们的心灵疆界、用写作调整我们的精神面相。要在这个咬文嚼字上多下功夫,把格式搞定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这条格外重要,自己琢磨去。
    三是要整正能量,千万不要有批判性反思。要学会迎合大众心里最想听到的,要把情煽出来,把光明的前途给忽悠出来。比如:“写作就是思考,思考就能提高。”“做得精彩,才能活得精彩,活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
    所有这些核心要义就是要重视形式,其秘诀在于,不要在深度上下功夫,要有表面温度。你如果想深透的认识问题,这个写作就不好写,就费劲了,除非你有多年的积累,否则你一时半会是写不出来的。不要去深思概念的内涵,以及与此相关的那些重要问题,比如“经验”这个概念,你不要去深思什么经验的意义和局限,也不要了解哲学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你就拿来用这个词就行了,“写作的过程,既是建立经验的过程,也是发掘意义,既是梳理历史的过程,也是开创未来的过程。”一看,顺便正能量也有了。要多用文青词汇,比如“远方”这个词。“在对此间的留恋和对远方的牵挂中”,你甭管远方是个啥,远方的牵挂又是个啥。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学会酸文+八股。不要以教师定位,要以旧式文人定位。本色文人,才能写出形式酸温软香的八股文。依据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智识,保管你写出来后,能够俘虏他们。乃至成为大师。嘿嘿,一般人儿我不告诉他。
    最佳范文:《写下,就是影响和改变》,有志于发文章的童鞋,要怀着仰望的心理,努力地学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3:37:03 | 只看该作者
谢云:我自在这里,做自己的事情
就像有些书值得一读再读,有些话语和文字,也值得一写再写。尽管知道有人会不喜欢,但我相信,没多少人会为自己不喜欢的人而活。
如题这句话,半年前就说过。缘由,是在梳理为《教师博览·原创版》所作的专题策划时。蒙编辑信任,刊物创生前,我被邀至南昌参与研讨,所以,从创刊号开始,就把自己当成“博览人”了:当了一年选稿编辑,开了两年个人专栏,做了一些专题策划——梳理时才发现,不到三年时间,居然做了10个专题,参与者三四十人。颇有感慨,所以发贴时专有“刀按”——
以“专题”的形式,切近和关注教育,思考和理解教育,不过是针对一些我认为有意思、有意义的教育话题,募集更多视角,汇聚更多向度,以期引发更多关切,激荡更多思考。所谓“策划”,不过是选题上的沟通,参与者的约选,角度上的分配,以及最终,稿件上的统整和梳理,命意上的阐说和提点。
这样的事,不能说没有好处,更不能说没有辛苦,甚至有时,会吃力不讨好。但是居然,已经做了三年有余。最初,不过是受朋友之托,奉命完成。渐渐地,也做出了些自己的感觉。每每想到一些较好的点位,有意义的话题,也乐意与编辑朋友分享。倘能最终促成,引发共同的关注,自不免高兴——毕竟,是以自己的能力和方式,参与和促进着教育,自有一份不足为外人道的快慰。
在这两这段话前,从周国平的一本书名“得意”,我延伸出一个感叹:“各自的教育路”(后来专门写了文章,好几个编辑争抢,最终刊在最先下手的《教师博览·原创版》上),写了如下两段话:
“所以有时,面对别人‘你为什么不这样’或‘那样’的问询或质疑时,我总是愿意说:我自在这里,做自己的事情——世界浩阔,教育宏大,每个人所能做的,必定是自己愿意做的、自己能够做的。做好这些,于职业,是应尽的本份,于自己,是应得的安慰。
尽本份,让自己不妄自尊大,得安慰,让自己不妄自菲薄。”
当时,不过是夫子自道,聊以自勉,别无深意。但现在觉得,也并非毫无意义。至少,当我说出,被别人看到,若能引发感触和回应,或给人安慰和鼓励,在“自勉”之外,这些文字,也顺便有了“勉人”的价值;就仿佛,你在“卡拉”的时候,肯定是为着“自娱”的,倘能“卡拉”得“OK”,也顺便就有了“娱人”的效果——以我的理解,文字的意义,至少是两方面的:
一是对写作者。我愿意相信,那些基于自愿而写下的文字,必是写作者自己对世界的发现、思考和理解,对内心感受的宣泄、梳理和呈现。一个愿意用文字记录生活,表达内心的人,必是因为对文字的信赖和尊重。当他们把自己交付给情不自禁的“书写”,其实就是在通过文字清洗和过滤自己。换句话,对写作者而言,他们写下的每个文字,都有着“自给自足”的价值。他们或许也会期许同道或知音,但在这一切出现前,书写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愉悦。文字发布后的影响和效果,不过是书写后产生的“附加值”。
二是对阅读者。在一个自由的时代,被迫阅读的事情,很难发生。就像每个人都在寻找“尺码相同的人”,每个人也都在寻找与自己“心率相近的频道”。在信息时代,这种寻找,肯定是基于主动和自觉。而在浮泛的当下,一个人愿意读某些文章,必是因为自己喜欢。一个人愿意持续读某个人的文字,必是因为自己热爱。在这样的阅读者面前,写作者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文字的意义,得到到更大发挥。我始终相信,一首歌的价值,在于被传唱,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价值,在于被阅读——在“被阅读”的过程中,写作者的劳动获得了阅读者的理解和认可,甚至得以“再创造”。
但是显然,并非所有文字都有如此命运:好的文字,自有其独具的光芒,吸引着阅读者的眼睛和心灵;不好的文字,则可能会被阅读者拒绝、冷漠,甚至遗弃——这里的“命运”,和所谓的“好”,是相对的概念。那些被现世遗弃的文字,也有在隔世被发现和发掘的,那光芒,必是独具穿透力和“远方感”的。
说得似乎有些远。我想表达的不过是“我自在这里”的第一层意思——我用我的方式,做着自己的事情:理解和感受,发现和思考,书写和表达……当我的书写完成,表达即告结束。我的文字有着怎样的命运,被赋予怎样的阅读和理解、引申和发挥,那不是我能操控的事,甚至,也不是我所愿意关心的事。
“我自在这里”的第二层意思,是对于教育。
从教之初,一直没说过喜欢或热爱教育。尽管也曾非常用心、投入,以求不误人子弟,但真能让我全力以赴的,还是写作。文字,陪伴我在那个边地小城,度过了整整9年。那9年里,文字带给我许多磨折,也带给我些微荣耀。一个醉心文字的人,在书写过程中所受的艰辛和所得的恩惠,可能不足为外人道。好在,我并非只为“为外人道”而写作。我始终相信,被自己创造的部分文字,自有其意义和价值——工作变动后的几年间,我依然沉迷于这样的“相信”。
真正开始关注和思考教育,是在8年前。最终体会到这种关注和思考的意义,并以之作为内心的使命,是在2008年。从爱好回归职业,我所选择的,依然是文字的方式:无论教育写作,还是教育演讲,早年的文字经历,是我的支撑,也是我的依凭。每个人对世界的发现,对生活的理解,自有其通道和途径,自有其点位和向度——这实在是不必强求统一,也不可能强求统一的。我所愿意做的、我所能够做的,不过是从自己的体认和感受出发,表达我的发现和理解。
老实说,我对教育的发现和理解,并无高妙之处,我甚至愿意说,我关于教育的所有文字,只不过是对常识的梳理、坚持和捍卫。“在一个充满欺骗的社会,说出常识,需要深刻,坚持常识,需要胆略,捍卫常识,需要勇气。”这是曾经的感叹,也是现在的认知。倘要稍作“超越”,我想说,对今天的教育而言,也许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深刻和独到,甚至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思想和理论;如果我们真能尊重常识、坚守常识,教育的面貌,也许就会好上很多。而今天教育的最大问题,并非思想、理论的匮乏,而是常识和坚守的缺位——这样的发现和理解,源自我自己的眼光和思考,也忠实于我的内心和行动。
教育肯定还应该有更重要、更高迈的,但以我的能力,或许无法企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和局限,每个人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自己能做的、愿做的,在有余暇和余力的情况下,再兼顾其他,这应该也是常识之一。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敬重每一个真正敬畏生命、心怀使命并致力于教育改善的人,无论是自觉的阅读,还是自主的写作,无论是偶尔的善念,还是长期的坚持——我知道,相对于庞大的教育,每个个体的力量,都是单薄的,每个个体的能量,都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有人愿意行动,就有影响和改善的可能。我更愿意亲近这样的同道,发现他们的美好,给他们以鼓励,或慰藉。
半年前的那个帖子后面,有墨庸兄的回复。他先说到子虚的观点:“我常在想,我来到这世界,与我没来这世界,这世界会有怎样的不同?是更糟糕了,还是更精彩了。”然后说:“人们总是在‘面对’的时候,才更清楚地找到了自己!”
我很有感慨地说,想起了李开复:“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义。”然后回复:“是的,在我之外,还有很多人。这世界如此丰富,就因为还有‘其他’。”对墨庸所说的“找到自己”,我又感叹说:“真正的找到,何其难矣。所以,愿意努力地找。”
这,其实也是“我自在这里,做自己的事情”的应有之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2 19:16 , Processed in 0.13432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