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曙光:大学校长晋升副部级实际是一种贬低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23:3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曙光:大学校长晋升副部级实际是一种贬低

作者|张曙光  成稿时间|2000-05-04  来源|醒客教育思想网(作者供本网专稿)


[原题:从大学校长晋升副部级谈起

今年(2000年,编者注)以来,教育改革的信息不断,与近20年来的情况相比,令人刮目。国家增拨数十亿元教育经费,且集中使用;大规模合校并校,建造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舰;21所高校校长晋升副部级,享受部长待遇……,这些措施的效果究竟如何,有待时间的检验。这里只想就大学校长晋升副部级一事发点议论。
大学校长晋升副部级,究竟是喜还是忧,有利还是有弊,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作具体分析。从常理来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高升总比降格要好,所谓荣升之誉,升迁之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个人来看,无论是地位、待遇、级别、权力,部长总比司局长高,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好。这也符合理性人的行为原则。然而对于大学校长这一特殊职位来讲,情况也许有些例外。
大学校长是教育家,是教授,其天职是传授知识,启迪思想,培养人才,政府官员是政治家,其职责是运用政府权力,实现政治任务和政治目标。二者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大学校长晋升副部级,将教授纳入官员系列,虽然在名义上提高了大学的地位和校长的待遇,实际上贬低了教授的职位和声誉。它表明,在我们的社会中,教授和教育家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和评价体系,他们的职位高低和待遇好坏,不能依靠自己的标准来评判,而要用官员的尺度来衡量。这就是大学校长晋升副部级向人们传送的真实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对于大学和校长来讲,也许不是喜而是忧,不是利而是弊,不是高升而是贬低,至少是喜忧参半,利弊并存或者弊大于利。
目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国家社会化,社会国家化,既是我们的现实,也是需要改变的东西。改革的方向是国家和社会的适当分离,相对独立,一方面,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需要退出一系列社会活动领域,专事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另一方面,除政治事务以外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社会活动、社会事业、社会自治都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其中,教育事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业,其独立和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现在,以重视和发展教育为由,把大学校长纳入官员的行政系列和行政等级,实与这一改革的方向相悖。
学在民间。这是中国的学术传统,自孔夫子以来,教学研究从来都主要是一种社会事业和民间活动,而非政治活动和官方行为,学术也没有列入政府官员的行政系列,也是教育和科学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凡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国家,政府虽然起了重要作用,但主要仍然是一种社会行为。只是由于实行了计划经济,才丢掉了自己的传统,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制度。现在,经过多年的改革,我们开始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思维定式和制度安排,允许民间办学和民办学术机构的发展,但是,大学校长晋升副部级,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府对学校的控制和干预,巩固了学校的官办色彩。
几年前,笔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现代社会中,大致有三个主要活动领域和三类人:一是政府机构及其官员,二是科研教育单位及学者,三是企业组织及企业家。其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官员的目标是职位的升迁和权力的扩大,学者的追求是知识的增长和成名成家,企业家的目标是市场的份额和利润的增加”。有人对此大加批判,但笔者的讨论以及据以作出的如下分析,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三个领域各有其道,各守其规,也各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在一、三两个领域,上下级之间的等级服从关系十分清楚,而在学术研究领域,自由思考,平等商讨则是其基本关系和基本规则……,三类人各显其能,各取其利,是分工和交易的要求,也是最有利和最有效的安排,以已之道、之规、之能、之利,干预和强求他人之事,强取和侵占他方之利,必然把事情搞糟,把秩序弄乱。结果是大家受损,社会受害”。联系到目前一些官员和企业人士也要行方百计谋取一个学位学衔,一些学者一旦成名,也要谋取求一个官职或者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其中的弊端不难理解。
    2000/5/4,于北京三里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2 19:13 , Processed in 0.27747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