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OOK之民国:90年前我们就有MOOK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5:3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MOOK之民国:90年前我们就有MOOK
作者: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谢其章



我非常不同意“MOOK”的概念是从日本引进的。我私藏的旧杂志里有许多品种足以推翻这种论调。九十年前我们的前辈就智慧而熟练地使用了这种奇特的出版方式,甚至使之成为了另类的斗争利器。——谢其章
这些年很风光的“杂志书”,最近又添了几员生力军,其中最为惹眼的当属安妮宝贝主持的《大方》,一时热评如潮,这倒使我这个老牌“杂志癖者”想说说几句我们“杂志书”的前世今生。
先说当下,近者如《读库》、《悦读》、《温故》、《闲话》、《老照片》、《历史学家茶座》,都要算MOOK圈里混得不错的,其中《老照片》是老大,已有十五年历史,且引领了举国“老照片热”。但是很少有读者注意到,比《老照片》稍晚的《老漫画》却仅有6期寿命,我们的MOOK工作者不仅应该研究成功的战例,也不要忘了那些悲壮的失败者。
我非常不同意“MOOK”概念是从日本引进的这种说法。我私藏的旧杂志里有许多品种足以推翻这种论调。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九十年前我们的前辈就智慧而熟练地使用了这种奇特的出版方式,甚至使之成为了另类的斗争利器。常有书友问,那些标有“某某丛刊”、“某某第一辑(集)”的,算不算期刊?我开始也不懂这些“似书似刊”的出版物到底应该算书还是应该算期刊,后来多有留意,方略有领悟。
[size=1em]
[size=1em]《私家历史》的“私家”,顺应了MOOK的“主旋律”。
这个问题要分两个阶段来讲,1949年前是一回事,1949年后是一回事,两者的出版发行政策规定大有不同。这里只谈前者。
丛刊往往具有期刊的面目,开本、编排、序言、目录、作者、版权页、封面,都一如期刊,全然不像“书”的样子,可是它为什么称丛刊,丛刊的第一本为什么不称“创刊号”,而叫“第一辑”或“丛刊之一”呢。我是在无意中读了金性尧的《期刊过眼录》后,才找到了解答。
金性尧写道:“此外,尚有介乎书籍与杂志之间的丛刊,如上举之《燕京学报》号外是一种,由一人执笔作固定题目。亦有文学性的亚东之《我们的六月》、《我们的七月》,商务之《星海》,大江书铺之《文学研究》。出版的日期没有确定,执笔也非一人,而略有同人性,文字则较结实,现实色彩比较少,实则与杂志也并无怎样大不同。大家知道在四五年前,凡是新出版的杂志,几乎十之八九采用了丛刊的形式,尤其是比较硬朗泼剌的。这原因不消说是为政治的压力。因这时发行杂志必须向工部局登记,丛刊则择每一期中某一篇作品为刊名,旁注某某丛刊之一,便可以书的方式避免这限制了。这样的做法,自然还有问题,例如登记虽然避免,但查禁依然很严。”金性尧此文写于1944年,说的丛刊大都是二三十年代出版的,有些话由于当时金性尧身处沦陷的上海,说的有些云里雾里,但大致丛刊是怎么回事,他说明白了。
1940年代,范泉先生创办过几个知名杂志,其中之一是《文艺春秋丛刊》。范泉后来回忆道:“在沦陷了的上海出版期刊,必须向敌伪登记,为了避免登记,决定用期刊的形式,丛刊的名称,分辑出版,每辑一个书名。”范泉将丛刊与图书的关系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文艺春秋丛刊》共出五辑,分别是《两年》、《春雷》、《星花》、《朝雾》、《黎明》,封面是钱君匋设计前三辑,池宁设计后二期。由于“似书似刊”,以致后来图书馆的分类成了头疼的问题,不知道是应该划为图书还是划为期刊,借阅者也常常犯晕。1950年代的《图书馆》杂志上有人撰文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今天,《老照片》、《读库》它们在书店里就往往不放在期刊架上。这些小问题其实将牵扯出一个大问题;将来是将MOOK写入现代期刊史还是写入现代图书史?我个人之见,写进现代出版史吧。
另外纯粹个人色彩的MOOK,我也可以举出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熟知的“礼拜六派”鼻祖周瘦鹃先生,正是他第一个发现张爱玲的惊世才华,将张爱玲的处女作《沉香屑》发表在自己办的《紫罗兰》杂志。周瘦鹃有一段伤心断魂之情史。“补白大王”郑逸梅说过为什么周瘦鹃有如此浓得化不开的紫罗兰情结——“瘦鹃生平,对于紫罗兰花,有一重影事,所以他的盦名,就叫做紫罗兰盦。他个人所办的小杂志,就叫做《紫罗兰片》。他的案头,常常供着紫罗兰花,晨夕灌溉,都是亲自执役,甚至连他写字的墨水,也用紫罗兰的颜色,他与紫罗兰的情感,可想而知了。”魏绍昌则将此“一重影事”说得明明白白,原来周瘦鹃少年失恋,女友周吟萍的西文名叫violet(紫罗兰)。周瘦鹃自己也说过:“那段刻骨伤心的恋史,以后二十余年间,不知费了多少笔墨。”“我的那些如泣如诉的抒情作品中,始终贯穿着紫罗兰这一条线,字里行间,往往隐藏着一个人的影子。”我在这里提供《紫罗兰片》书影,这本出了二十期的MOOK,里面的小说散文和诗全部出自周瘦鹃一人之手。
还有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黄萍荪办的可称之为老MOOK了。黄在1930年代主编的《越风》杂志上写了一篇《雪夜访鲁迅翁记》,他没去过鲁迅家,这是一篇虚构之作,虽然文笔十分精彩,可还是落了个“招摇撞骗”的坏名声。1949年全国解放前,黄萍荪主编了《子曰丛刊》和《四十年来之北平》(第二辑更名为《四十年来之北京》),绝对的MOOK。黄的人脉很广,居然请到了徐悲鸿等大名家给他题字画封面。顺便说一句,过去的封面多是邀请画家亲笔画,哪里像现在随便用一张照片就算封面设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22:26 , Processed in 0.0914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