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3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修班结业仪式50张图片!。。。陆续更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2:3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修班结业仪式50张图片!!!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83&extra=page%3D1&_dsign=77f3b35e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83&extra=page%3D1&_dsign=77f3b35e


培训考核安排(2014.9——2015.2)
  体现全员、全程、全面的原则,把培训考核与后续跟踪调研个案诊断结合起来。

  1.已在《师慧园论坛》设立培训班学员提交作业的专题网页[培训班专栏]http://www.jssh365.cn/bbs/

    2. 要求学员向该网站专栏提交:
     * 培训学习体会一篇【不少于800字。2014年8月1日前提交
   * 班级管理自我反思报告一篇【不少于1000字。2014年10月1日前提交
   * 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一份【完整详案。2014年12月1日前提交
     * 读书笔记【班主任工作类专著或刊物,不少于3000字。学员可在该网专栏设立个人专帖,在2015年元月前陆续提交
      *学员完成作业情况由‘师慧教育’在2015年元月汇总提交教育局备案。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14&extra=page%3D1&_dsign=3edf61f0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14&extra=page%3D1&_dsign=3edf61f0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14&extra=page%3D1&_dsign=3edf61f0

豹澥一小程永华作业提交专帖
-【所有学员提交作业均自行上传一个‘主帖’,然后再以跟帖形式陆续更新,便于查找


   第一组作业组长:程永华

   第二组作业组长:杨丽娟
   第三组作业组长:李勇霞
   第四组作业组长:李志惠
   第五组作业组长:胡文华
   第六组作业组长:谢正荣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15&extra=page%3D1&_dsign=d7d66304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15&extra=page%3D1&_dsign=d7d66304
=★特别预告:李志惠8月开讲



                                          我在韩国教中文的日子里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52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52
7月16--21日:管季超老师在成都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30&extra=page%3D1&_dsign=7b386966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30&extra=page%3D1&_dsign=7b386966
7月22日下午:管季超老师在杭州天长教育集团上教师培训课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0&extra=page%3D1&_dsign=f146d68d
2014年9月中下旬----2015年元月:李刚先生/管季超老师在沈爱贞/孔德勇/马国兴校长所在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完成10000字以上长篇报告,送交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并向本站战略合作媒体《新班主任》杂志推荐。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451&extra=page%3D1&page=1&&_dsign=9b7aadc1

各位学员可在本帖后自由上传[研修班]自拍趣图。。。。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55

卢盈/李由/丁璇特区



光谷三小舒邦勇, 何桥小学刘永生, 肖涛, 实中汤汉霞, 谢正荣, 大屋陈学校, 花山中学刘瑛, 饶丹特区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54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96&extra=page%3D1&_dsign=4f7a78d7
》》管季超老师在6月份已为[研修班]学员搜集了201篇参考文章

价值博弈中的我国班级教育研究:历程、内容与路径  

2014-07-11 09:16:18|  分类: 研究综述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url=]订阅[/url]




   
价值博弈中的我国班级教育研究:历程、内容与路径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4期  作者:黄小莲刘力
摘 要:建国至今,我国的班级教育研究经历了介绍引进、践行改造、严重破坏、发展实验、反思重建、深化拓展六个阶段;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从集体主义为核心,走向集体与个性的平衡,以及迈步新集体主义的博弈;在研究内容上集中于班集体建设、班级性质、班主任工作三个方面;在研究路径上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野。展望未来的班级教育研究,应在复杂理论的方法论指导下使研究成果走向经验与理性的整合。
关键词:班级教育;集体主义;个性;班集体建设;班主任
班级教育组织形式自17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加以系统理论阐述沿革至今,中外学者关于如何处理班级组织中的群体与个性的学术讨论从来没有终止过。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班级教育组织形式始于同治元年(1862)清朝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以后,逐步地在全国采用了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回望建国至今我国班级教育的研究历程,是因为这段历史在集体与个性的价值取向上几经博弈。笔者期待从这段历史提供的视角中获得一种未来的愿景,“历史承载着过去,而过去就是现在的历史。”[1]
一、建国至今我国班级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在我国,由于班集体的形成是班级教育追求的目标,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组织者,所以,我国的班级教育研究,“班级”、“班集体”、“班主任”这三个术语经常是形影相随。本研究对于文献的梳理,也以篇名中是否出现这三个术语为追踪目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篇名中含“班级”的7752篇,含“班集体”的1038篇,含“班主任”的9949篇;检索读秀电子图书,书名中含“班级”的341 部,含“班集体”的47部,含“班主任”的有834部。从文献检索的结果看,成果颇为丰富。但在研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班级教育研究的大量文献属跟班主任工作有关的“兵法”、“手册”之类,呈现的是对班级教育实践经验性、技术性、操作性做法的总结,有关班级教育研究的理论性文章与专著并不多见。
对于建国至今班级教育研究阶段的划分,笔者一方面以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班级教育价值观的变迁为标志,另一方面以对班级教育产生比较大影响的几次实验研究为界,将建国至今的班级教育研究分为两个时期六个阶段:
(一)第一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班级教育研究的传统:集体主义教育
对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由于教育类出版物和期刊都很少,有关文献资料的来源主要以《人民教育》为窗口。按照当时社会发展和政治运动的背景,许多学者习惯上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教育学历史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6,建国初期;1957—196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2]但从班级教育研究内史来看,1957年《人民教育》还在推荐包德列夫主編的《班主任》,[3]1月25日凯洛夫来华访问并做系列演讲,[4]教育系统“以俄为师”的外在终结发生在1960年7月28日至9月1日,苏联撤走了分布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担任顾问或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896名苏联教育专家。[5]以此为线,这一时期的班级教育研究史分为三段:
1.介绍引进阶段(1949—1960):学习马卡连柯等苏俄集体教育思想
1950年,柳湜在《人民教育》发刊辞中指出:“学习苏联,已是全国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口号。学习苏联教育建设的经验,学习苏联新的教育科学,对于新中国教育的建设有着巨大意义。因此,有系统,有计划地研究与介绍苏联教育应是极重要的工作。”[6]《人民教育》把“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作为刊物的任务之一。苏联大量有关对学生集体的性质、结构、功能等问题的阐述被我国学者翻译和介绍过来,成为建国后我国班级教育的理论根据之一。同时,我国除聘请苏联教育专家来中国指导、访问、讲学以外,还派出中小学教师去苏联学习。在《中国中小学教师访苏代表团报告集》(第三卷)中,介绍了关于怎样培养班集体的内容。[7]
1950—1960 期间,《人民教育》专门介绍苏联班级教育经验的文章有3篇,包括A·多尔果夫著、刘舒心译的《班主任与少先队的组织》(1951)等;介绍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文章共15篇,如周清河的《我是怎樣做班主任工作的》等。出版的书籍26部: 如杜贺夫内伊著、方德厚译《班主任概论》(1952),《马卡连柯全集》(1956),江苏教育编辑部的《苏联小学班主任工作札记》(1957),北京师范大学编的《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1957)等。
2.践行改造阶段(1961-1965):延续集体主义教育观点
1960年苏联教育专家全线撤离。但苏联的班级教育思想却在实践中得到了践行与改造。以“凯洛夫教育学”思想培养的中小学教师,在苏联以马卡连柯为代表的集体教育理论的影响下,结合我国实际对班集体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施,并形成了一些工作经验。如崔维华认为:班主任要善于抓活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8]但当时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教育被当作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受到了批判。[9]
1963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必须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要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爱护集体、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对同学、兄弟姐妹要互助友爱,对人要有礼貌。当然,这里的集体教育指的是在处理集体和个性的关系时,无视个性,集体至上的教育观。所以,这个阶段班级教育坚持的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集体主义教育。
这一阶段《人民教育》刊登了3篇跟班级教育相关的文章,主要介绍的是班主任经验,如王承辉的《不要轻易调动班主任》(1962)等。出版书籍2部,分别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汇编》(1961),《中学班主任工作汇编》(1962)。
3.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7):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成了文革的第一战场。红卫兵停课串连闹革命,教师和学校领导被打倒。学校秩序混乱,学风无存。黄帅来信和日记、[10]马振抚中学事件[11]是全国19中小学的一个缩影。当时教师人人自危,不敢施教管理,有一个班一学期竟连换4个班主任。[12]教师教不成、管不了,学生无政府主义严重。
《人民教育》在1967—1973一度停刊,篇名中含有“班级”、“班集体”、“班主任”的文章为0。1972年以后,在个别学报和地方刊物出现了几篇相关文章:如徐进的《我是怎样做班主任工作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2),戴泳和的《在批林批孔中努力做好班级工作》(《湖南教育》,1974),唯一的书籍是1966年文革爆发前2月出版的杨治周的《我是怎样做班主任工作的》。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班级教育以介绍和引进苏联的集体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的是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苏联集体教育理论与我国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这一时期虽然班级教育随着社会政治跌拓起伏,但是集体主义教育这条红线却一以贯之。
(二)第二时期,改革开放至今(1978—)班级教育研究的变迁:集体与个性的博弈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万象复苏。1979年《教育研究》创刊,专门的班主任研究刊物《班主任之友》(1984)与《班主任》(1985)也先后创刊。对于这一时期文献资料的梳理,除了继续关注《人民教育》以外,主要追踪《教育研究》、《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期刊。以改革开放至今几次体现价值观变迁的有影响的班级教育实验研究为界,[13]这一时期的班级教育研究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4.发展实验阶段(1978—1993):集体与个性的平衡
80年代后,华东师大杜殿坤教授率先翻译评介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孔尼科娃和诺维科娃等人的现代集体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在《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提出在集体教育中发展个性的思想。他强调了个人与集体在精神引导方面的相通性:个人在精神上作出的努力愈大,集体生活就会变得愈是丰富多彩,同时,集体的精神就会更充实,集体的思想也会更活跃。[14]这种在集体中关注个人精神发展的集体教育思想与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个人意识不断觉醒,寻求个人发展空间的社会环境不谋而和。
自1983年开始,龚浩然教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在无锡、杭州、温州等地开展了《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验研究,探讨了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共同活动与个性发展的关系。[15]唐迅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借鉴和吸取了苏俄集体教育学、欧美小群体社会心理学、日本团体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班集体教育实验与方法》的研究。[16]我国的班集体理论在这些学者的研究中获得了新的内涵与发展。班级教育逐渐将个性发展的需要纳入视野,在价值倾向上体现为集体主义与个性特长相结合。80年代末90年代初,还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班级性质作了研究,提出班级是特殊的“社会组织”,这一研究在理论层面促进了班级研究的多学科视野。[17]
《人民教育》自1983年设“班主任工作一得”专栏始,每年的目录索引中有了专门的“班主任工作”。《教育研究》发表相关论文13篇,内容涉及班级性质研究的2 篇,如郝京华的《班级的社会学分析》(1988)等;涉及班集体研究的4篇,包括刘力的《集体教育的综合性评价对优化班级建设整体效能的研究》(1993)等;涉及班主任研究的3篇,如王铁军的《班主任工作的几个问题》(1980) 等;其他涉及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等方面。出版的书籍有149部,如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集体主义情操的培养》(1984)、诺维科娃等著、吴盘生译《中小学集体教育学概论》(1988),王宝祥的《实用班主任辞典》(1992)等。来自一线班主任经验总结的书籍不断涌现,如任小艾的《我的班主任工作》(1990),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1993)等。
5.反思重建阶段(1994—2003):凸显个性的集体教育
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人们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极大冲击,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和集体主义慢慢消解了,追求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不断膨胀。班级教育中以“班集体”建设为重心的价值立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个人服从集体、奉献优于索取等学校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受到了质疑,追求个性成了时代所赋予的主题。
1994 年,华东师大叶澜教授从人的生命和学校基础教育的整体出发,提出构建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的模式,之中一部分是“班级建设”模式的改革。研究者没有沿用解放后通用的“班集体建设”这个概念,主要想避免原来的“集体”观念中十分强调的制约性的管理与控制,集体利益凌驾于个体之上的弊端,强调班级建设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性和个性的健康、主动发展;班级的建设过程是学生的成长过程;班级群体个性的形成是为了有助于群体中每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倒过来说,个人的发展是为了群体的发展。为了改变大多数学生在校生活中受支配、被管理的生存状态,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的重建班级的口号。[18]
1998年,上海对10所小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小班化教育”首轮试点。“小班化教育”迅速在全国试行。全国第一所专门为“小班化教育”设计和建造的学校——杭州崇文实验学校进行了以小班化为背景的“新班级教育”研究。[19]
这一阶段《人民教育》刊登班级教育研究论文28篇,主要介绍的是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教育研究》发表相关论文6篇,其中3篇是谢维和和吴康宁关于班级性质的社会学论争。[20]出版书籍336部,包括鲁洁等编著的丛书《21世纪班主任文库》(1999),龚浩然等著的《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个性发展》(1999),唐迅著的《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论与方法》(2000),钟启泉编著的《班级管理论》(2000) 等。
6.深化拓展阶段(2004—):新式集体主义精神养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围绕“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个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越来越表现为极度自私的个人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生活态度引发了公共道德的危机。加上在我国当代以独生子女为绝大部分的班级里,学生的个体意识都很强。这一代人特别需要通过班级的集体生活使个体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遵守公共规则、团队合作,克服自我中心的惯性思维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个性中集体意识的健康发展。
2004年9月,“新基础教育”研究进入创建新型品牌学校和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第三阶段。“新基础教育”研究参与者卜玉华博士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集体主义称为旧式集体主义,当今时代的集体主义称为新式集体主义,认为两者作为一种价值观,作为一种自觉意识,作为一种行动原则,在适用范围上,在实现方式上存在不同。作为一种价值观,旧式集体主义强调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集体利益第一位,个人利益第二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新式集体主义精神同时注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合法性;当发生冲突时,强调“协商”和“合作”。[21]
我国的班级教育除了在价值取向上深化拓展了集体主义内涵以外,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2005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了第一期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班。2006年,教育部接连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班主任工作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这一阶段《人民教育》关于班级教育研究的理论性文章被列入管理模块,“班主任工作栏目”刊登班主任心语、前车之鉴、育人技巧等实践性文章。相应的书籍越来越多,既有来自一线教师的如万玮的《班主任兵法》(2004),李镇西的《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手记》(2005)等,也有理论性的如李伟胜的《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班级》(2006),卜玉华的《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2008),黄正平的《班主任专业化论纲》(2009)等。
综观建国至今两个时期六个阶段的我国班级教育研究,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第一时期,我国的班级教育研究在价值取向上倾向于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的集体主义教育一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参照苏联模式,以“班集体”建设为目标,主要从班主任的角度,对怎样建设班集体,怎样发挥班集体的功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与实践。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班级教育研究在价值取向上改变了集体主义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从寻求集体与个性的价值平衡走向凸显个性发展的一端,然后又似钟摆左右摇摆,在不断地博弈中赋予集体主义新的内涵。引发价值观博弈的前台则是各个时期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形态的变迁在班级教育中的反映。
二、建国至今我国班级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路径
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建国至今我国班级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班集体建设、班级性质探讨以及班主任工作三大方面,对于这三大主题,研究者采用的研究路径旨趣各异。
(一)班集体建设:心理学与教育学路径
基于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班集体建设一直是我国班级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班集体常常被作为教育学立场的德育工具或教学工具。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全国班集体建设研究会主办的“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自1992年始,每年组织一次,形成了一个制度性的研究活动,至2011 年已经举办了20届。第20届的主题是“班集体建设与集体主义教育”。
1.班集体建设的心理学视角
班集体建设的心理学视角有两条路径切入,一条是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的是班集体与个性的关系,以龚浩然和唐迅为代表;另一条是心理健康视角的班级心理辅导,如“学校团体心理辅导促进班集体建设”、“班级为本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研究”等。
我国学者龚浩然以维果茨基的“三主体”的教育思想,现代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与个性的理论,彼德罗夫斯基关于集体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开展了班集体建设与学生发展的研究,提出了班集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熔炉,人际关系是个性发展的依托,共同活动是班集体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教学是班集体最重要的共同活动等观点。[22]另一学者唐迅进行了班集体教育实验研究,提出了班集体三个层面的实验模型,一是由逻辑、规律系统支撑的“理论范型”,二是由思想和理想化方法系统支撑的“理想模型”,三是由概念、知识系统支撑的“经验模型”,进而在理论、方法和知识这三个系统中由此及彼、相互贯通、构成了一个教育实验的自组织系统。[23]
班级心里辅导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及技术与传统的班级管理、班队活动融合在一起,以解决目前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班级凝聚力不强等问题。学生通过团体了解自己和他人,接纳自己和他人,并融入班级这个小社会中,满足成长中的前期需求——隶属、爱、自尊和后期需求——知、美、自我实现朝着健康方向的发展。[24]
2.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学视角
西方学者对于班集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论视角,在教学论层面探讨诸如班级规模、班级纪律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学习质量提高的影响等问题。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学视角,班级不仅仅被看做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而是在此之外具有自身独立的存在价值。叶澜教授认为“班级建设”是学校教育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在学校中合作进行的,为实现学和教的目的而开展的学校实践,是学生在校课程性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那么,班级建设则是学生与教师在学校合作进行的,为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健康、主动发展而开展的学校实践,是学生在校社会性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25]李伟胜在《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一书中,从教育学视角探讨了新型班级的发展机制及其建设策略。[26]
我国许多班主任从教育学视角对怎样建设班集体开展了研究。1988 年《人民教育》开辟了“班集体建设”专栏,围绕“如何科学地建设班集体”这一专题,12期一共刊登了17篇班集体建设的论文。2007年《中国德育》连载了胡麟祥的“现代班集体建设”系列12讲,对现代班集体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原理、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和策略、班集体建设与“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及其建设、班集体自我管理及指导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班集体建设的心理学与教育学视角试图在构建集体主义班级平台的整体框架之下,求解班级教育中存在的“集体与个性”的价值冲突。尽管期待寻求实现两者互利共赢的满意解,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不同时期解的做法也不同,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持的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的班集体建设观,在改革开放后则提出了“班集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熔炉”的班集体建设思想。
(二)班级性质探讨:社会学路径
国外关于班级性质的研究,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的“班级是一种社会体系”,作为社会体系的班级具有社会化和筛选两大功能。[27]第二种观点是日本学者片冈德雄提出的“班级是一种学习集体”,基于学习目标从所属集体走向参照集体。[28]第三种观点是苏联马卡连柯认为的“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将组织程度的高低作为鉴别集体凝聚力的重要参数。[29]
我国对班级性质的社会学分析主要有两种观点,分别以吴康宁和谢维和为代表。
1.“特殊的社会组织”观[30]
吴康宁教授认为,首先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集群——社会群体,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教育目标)而专门建构起来的正式群体。其次,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在我国,班级组织的正式结构呈金字塔形的三层次:第一层是对整个班级工作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或中队干部;第二层是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第三层是只对自身的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班级组织的这一正式结构与成人工作单位的结构并无二致。担任“干部角色”的,只是班级中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只是“群众角色”。第三,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自功能性组织”与“半自治性组织”。
2.“初级群体”观[31]
谢维和教授提出了“初级群体”这一班级观,班级作为一种社会初级群体的特点在于:第一,班级这种社会初级群体在互动方式上具有情感和理性的双重性;第二,班级这种群体具有较统一的目标和行为上较大的整合性;第三,班级这种初级群体具有在形式上比较正式的群体结构。他同时还批驳了把班级作为“社会组织”的弊端:容易导致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把管理绝对化,为管理主义提供了更大的“合法性”。
班级是一种组织还是一种初级群体亦或是一个学习集体?对班级性质的不同认识直接左右着班级教育的实践建制和班级教育价值观。基于班级是一种组织或学习集体的班级社会学视角,在“集体与个体”的价值博弈上更倾向于集体主义的班级教育价值观,它的研究关注的是班级组织的集体凝聚力和班级组织的结构;基于初级群体的班级社会学观点对群体的发展并不强求高度的一致性,它对群体内部多元发展的包容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三)班主任工作研究:管理学路径
班主任工作研究是我国班级教育研究的一大特色(有些国家没有班主任的设置),也是我国目前班级教育研究成果数量最多的部分。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探讨怎样管理班级;另一类是探讨如何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因为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班级管理,所以探讨提高班主任素质的终极目的,也是希望通过提升班主任的素质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1.班主任班级管理研究
关于班级管理,我国台湾学者称班级经营。班级经营的功能,不仅是防止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而且更要提高其学习效果。[32]班级管理的研究涵盖面非常之广,建国至今许多优秀的班主任总结了很多管理班级的方法与策略。之中最著名的三位班主任魏书生、李镇西、万玮,他们基于对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总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班级管理思想。
魏书生主张用哲学思想指导班主任工作,重视系统论、方法论的运用,班级管理追求科学、民主,班级管理经验的主要特点是“自我管理”、“制度管理”。[33]李镇西主张爱心教育、民主管理,认为班主任是学生“精神家园的关怀者”、“用心灵赢得心灵”,追求教育无痕的境界,其班级管理的关键词是“爱心”。[34]万玮是第一位把兵家谋略成功运用到教育领域的教育者,主张在“爱”的前提下”以“兵家”为主,认为既要有“感化式”的教育,也要有“震撼式”的教育,第一次提出了“心罚”概念,追求“无招胜有招”的教育境界,其班级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计谋”。[35]
针对班级管理存在着班级工作由班主任负责,学生在班级中主要是执行者和遵守者,被沦为被管理和控制的对象,缺失主动参与精神和机会的事实,有学者提出班级教育在实践领域的变革需要从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和系列班级活动建设三方面着手。[36]还有学者针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保姆式”、“警察式”、“封闭式”、“军事化”管理现状,提出了构建“理解型班级管理”的思想。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型班级管理反对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目的单一化倾向,更反对传统的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它要求学校为学生创建理想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增加师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最终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37]
2.班主任专业化研究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我国中小学建立了以班为单位的班主任工作制。1981年,班主任津贴制度在全国中小学全面确立。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明确了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任免的条件等内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不断走向规范。2006 年教育部接连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班主任”这一岗位被赋予专业形象,标志着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从规范化走向了专业化之路。班级教育获得了一支专业化班主任队伍的支持,将会跨上一个新的平台。
班华教授在《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等文中对班主任专业化概念厘定、制度建构、操作规程的形成作了概略式的论述,是第一个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理论界定的研究者,提出了“班主任要做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者”的论断。[38]2004年《人民教育》在第15和16期推出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专辑,2008年设“班主任专业化”栏目,班主任工作不断走向精细化。《班主任》期刊在2010—2011期间连载了17期班华教授的《与班主任朋友谈班主任》系列文章。黄正平在《班主任专业化论纲》中,对班主任专业化本质、现状、内容、策略、评价进行了系统论述,建构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体系。[39]
不同时期的班级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行为。基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班级管理强调的是服从与控制,在管理方式上更多地是采用纪律与制度手段;基于个性发展价值取向的班级管理强调的是人本与多元,在管理方式上更多地采用人性化的民主手段。班级教育价值取向的博弈具体反映在不同时期的班主任对班级教育观、班级偶像观以及班级建设观的抉择中。
三、结语
不管是过去、现在抑或将来,“群体与个性”是班级教育研究挥之不去的悖论。有班级教育史至今,中外研究者对班级教育的价值取向一直在“集体与个性”的两极之间博弈。对“集体与个性”价值取向的不同博弈结果引发了班级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改革。班级教育中“集体与个性”的价值博弈过程是一个受诸多复杂因素影响与牵制的过程:
从本体论的内源性角度看班级本身,班级作为一个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公共空间,在它内部,既有个性发展的滋生因子,又有集体主义的优良基因,班级拥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进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的天然条件,但对这两类不同性质内生变量的不同倾向构成了“集体与个性”价值取向的博弈。
从认识论的外源性环境看班级教育,班级教育价值取向无法剥离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建国至今,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社会变迁牵动教育职能的跟进,我国的班级教育价值取向也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的集体主义教育,走向改革开放至今集体与个性的博弈,而班级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又引发班级教育理论研究、实践行为和管理模式的系列嬗变。“集体与个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处于一个不断变迁、演化、扩充和更新的历史过程之中。不同时期的“集体与个性”,既有它原初不变的基本“硬核”,又有与过去迥然相异的时代特质。因此,对于“集体与个性”班级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离不开生动活泼、绚丽多彩的社会发展图景。
从方法论的多学科视角看班级教育研究,“集体与个性”是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视域对这两个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界定。以集体与集体主义为例,作为经济制度的集体主义,遵循着“市场规则”,它的核心价值是“互助合作”;作为政治原则的集体主义,有着“政治规约”,它的核心内容是“公共价值”;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遵循“道德法则”,它的核心价值是“无私奉献”。[40]建国至今,我国部分学者基于多学科语境的班级教育研究拓宽了对班级教育性质的认识,班级教育中“集体与个性”的价值博弈也是经济观、政治观和伦理观的博弈在教育学中的反映。
由此,对于我国未来的班级教育研究,研究者需要克服非此即彼的二元模式,在复杂理论的方法论指导下,对班级教育的价值博弈做出意义引领!
注释:
[1]尼尔·坦纳等著:《学校课程史》,崔允漷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1页。
[2]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中),《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3]朱典馨:《推荐包德列夫主編的“班主任”》,《人民教育》1957年第3期。
[4]浦熙修:《访凯洛夫院士》,《文汇报》1957年1月22日第1版。
[5]李涛:《建国初期前苏联教育专家来华的历史考察》,《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 年第1期。
[6]柳湜:《为建设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而奋斗——发刊辞》,《人民教育》1950年第1期。
[7]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中国中小学教师访苏代表团报告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第126-137页。
[8]崔维华:《班主任要善于抓活的思想》,《人民教育》1962 年第10期。
[9]1963年10月《人民教育》杂志发表批判文章:《我们必须和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划清界线》、《从用“童心”爱“童心”说起》、《谁说教育战线无战事?》。这组文章以讨论“母爱教育”为主题,认为“母爱教育”是资产阶级教育家早就提倡过的“爱的教育”,与教育的阶级性和无产阶级方向相违背,应当摒弃。
[10]黄帅:《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北京日报》1973年12月12日。
[11]罗长奇、杨天成:《马振抚中学事件的前前后后》,《文史精华》1996年第8期 。
[12]周全华:《“文化大革命”的“教育革命”》,广州:广东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13]“班集体建设与个性发展的研究”以龚浩然教授和唐迅教授为代表;“关注生命活力的班级重建研究”以叶澜教授为代表;“关注独生子女和小班化情境的新班级教育”以蒋莉和刘力教授为代表。
[14]苏霍姆林斯基著:《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黄之瑞,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2页。
[15][22]龚浩然:《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6-266页。
[16][23]唐迅:《班集体教育实验与方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19页。
[17]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5-302页。
[18][25][36]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6、295、309-324页。
[19]蒋莉、刘力:《新班级教育的实践探索》,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1页。
[20]谢维和:《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教育研究》1998年第11期;吴康宁:《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兼与谢维和教授商榷》《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谢维和: 《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兼答吴康宁教授的商榷文章》《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21]卜玉华:《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2-56页。
[24]梁东标:《班级心理辅导手册——学校团体心理辅导丛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5]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班级》,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183-211页。
[26]张人杰:《外国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06页。
[27]片冈德雄著:《班级社会学》,贺晓星,译.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28]马卡连柯著:《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吴式颖,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1页。
[29]吴康宁:《论作为特殊社会组织的班级》,《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2期。
[30]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188页。
[31]吴清山:《班级经营》,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9-12页。
[3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班级管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
[34]万玮:《班主任兵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陈振华:《理解型班级管理的追求》,《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8期;《我国班级管理的变革方向》,《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9期。
[38]班华:《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人民教育》2004年第23期。
[39]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论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169页。
[40]邵士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集体主义研究》,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5届,第17页。
校风研究述评
范丰慧 史慧颖
20039月外国教育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重庆400715)
[摘要」文章从校风的研究历史、界定方法、结构研究、相关研究领域等几个方面全面地回顾了国内外对校风定童的研究,并讨论了在我国开展校风定贵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校风;组织风气;有效学校;组织文化
[作者简]介范丰慧(1974一),男,河南焦作人,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生;史慧颖(1973一),男,河南焦作人,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
一、校风的研究历史
校风在英文中为“school climate,国内也有人译作“学校气候”。在英文中相近的词或相近的研究还有“sehooleulutre”、“sehoolehtos”、“sehoolenviromnent”、“sehoolorganizationalelimate”、“shcoolsrit”、“schoolife”等等。
校风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组织风气研究和默里、培斯与斯特恩(MurrayPaec&Stem)的论著中。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校风研究达到了高潮,然后趋于平稳。
校风的量化是校风定量研究的关键。美国作为校风研究最为全面深人的国家,编制了众多的校风测量工具。在美国,有六个校风测量工具在研究和文献中被反复使用和引用[l]:1968年利特文与斯准格(Liwtin,Stringer)的风气问卷;海尔频与克罗福特(Hni,Cor)ft的组织风气描述问卷(ocDQ);利克特(Likert)的学校结构问卷;乔治·斯特恩(GeoesrStem)的组织风气指数(OCI)和高中特征指数(HSCI);布鲁克瓦(Borokover)的小学社会风气问卷;凯特因(Kettenrig)量表。除美国外,文献中还提到了澳大利亚的学校水平的环境问卷、日本的班风量表、挪威的校风量表、塞浦路斯的校风问卷。
我国对校风的定量研究刚刚起步,其中以黄希庭的系列研究最为系统。
二、校风的界定
长期以来,校风一直缺乏公认、清晰的界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校风的定量研究。但总体上,校风的界定一般遵从如下三种独立但并不相互排斥的取向。
(一)组织属性多重测量取向
最早获得广泛认可的组织风气定义是由弗汉德与戈尔摩(Forehand&Gilmer)[7]1964年阐述的。他们对组织风气的定义如下:描述组织的一系列特征,1)把这个组织和其他组织区分开来;2)相对持久;3)影响这个组织中成员的行为。
在这个框架下,校风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其主要成分包括结构、学校背景、系统价值和规范、过程、物理环境、以及各种子系统(如各个班级)和分部(如各个部门)的环境和物理环境、过程、系统价值和规范以及结构。
(二)组织属性的感知测量取向
1970,凯姆贝尔、道奈特、劳尔乐与威克(Cmapbell,Dunneett,lwaler,Weiek)把组织风气看作是组织环境的一个部分,相应地界定为“特定组织的一套具体属性,从组织对待它成员和环境的方式推导出来”。他们也据此提出了组织属性的感知测量方法。
根据这种理解,一方面,校风自身被看作是一个环境变量或一个学校的主要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校风对于学校内的成员,采用态度和期望的形式,从静态特征和行为结果以及结果的相互影响来描述组织,因此校风的关键成分是个体对学校的看法。
(三)个人属性的感知测量取向
1974,詹姆斯和约翰斯提出了个体属性的感知测量方法,这种方法把组织风气描述为个人对其组织环境的一套概括的或总体的看法。这种概括性印象反映了个人和环境特征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个体形成了他对整体校风的印象。
根据这种理解,校风是个人对学校环境各个方面的认识,是个体特征而非组织特征。学校特征和个人特征相互作用产生了第三个可觉察的中介变量。这些中介变量在环境和行为之间提供了桥梁。交互作用、干预和觉察发生在个体身上,因此被认为是个体属性。
三、校风的维度研究
校风维度的确定是编制校风测量工具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概念或理论,以致产生了众多的结构。大多数概念和结构与其他概念和结构并没有联系,并且几乎有多少测量就有多少结构。然而,校风研究中的两个趋同现象非常明显。l)校风文献中,校风发生的水平是一个共同的话题,即校风体现在哪些方面;2)校风提供的支持类型,即校风对学校产生的作用。
(一)制度层面、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划分
1%7年帕森斯提出了学校对行为的三个具体控制水平—技术的、管理的和制度的。技术水平关乎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和学习。
为学生设定高但可以达到的目标,学习环境有序而严肃,教师相信学生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努力并尊重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师之间互相接纳,并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感觉都很友善;他们对学生和同事都非常投人,热情地完成本职工作。
管理水平控制学校内部的协调。校长必须分配资源,协调工作;必须找到培养教师的忠诚、信任、投人和动机的办法。主要包括校长领导风格、校长的影响力和校长的支持。
制度水平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良好的校风能成功地适应它所处的环境,完成目标,把共同的价值观和团结灌输到教师队伍中。
总的来说,帕森斯的宽泛的观点为界定和测量校风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良好的校风中,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制度水平相互协调,学生、教师、管理者和社会建设性地进行合作,成功地应对外部的破坏力量,把它的力量引导到学校任务中。
(二)个人发展、关系和系统维护与改变的划分
1974,莫斯(Moos)〔川确定的维度界定了所有人类环境,提出了三个一般分类:关系维度;个人发展维度;系统维护和系统改变维度。
个人发展维度:评定个人成长和自我强化将要发生的基本方向,如竞争、班级任务定向。关系维度:确定环境内个人关系的特征和强度,评价卷人环境,相互支持的程度,如学生参与、学生协作和教师支持。
系统维护和系统改变维度:包括环境在期望中的有序清晰程度,维持可控程度和对变化的反应程度。如教师秩序、规则清晰度、教师控制和教育革新。
(三)生态、环境、组织和文化的划分
校风通常被定义为对学校整个环境的看法。1988年塔戈禺(Tagiu)i对组织内的整体环境做了描述,认为校风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l)生态学(物质和材料因素);2)环境(组织的社会方面);3)社会系统(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4)文化(心理一社会文化因素)
1.生态学指组织中的物质因素,如大小、校龄、设计、设备和建筑条件;也指人们在组织内使用的技术,如桌、椅、粉笔、电梯等用于开展组织活动的所有东西。
2.环境是指组织的社会方面,主要涉及与组织中的人有关的一切。如有多少班级成员、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教师薪水、学生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教育水平以及组织成员的许多特征。
3社会系统(组织)指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包括学校是怎样组织的、决策是谁作出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模式(谁对谁谈话,谈什么)、有什么工作团体等等。
4.文化则指代表组织成员特征的价值观、信仰系统、准则和思维方式、做事方法。
(四)任务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划分
校风一旦形成就会对其成员的任务(学习或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即任务支持和情感支持。
任务支持澄清和维持与组织目标有关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程序和物质支持以完成群体和组织的任务和目标。情感支持促进组织成员间的积极情感,激发组织成员,维持团结。
()国内对校风维度的研究
国内一般把校风看成是由教风、学生和工作作风相辅相成而构成的。教风是教师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等的笋合表现。学生是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综合表现。工作作风是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工作态度、工作方式等的综合表现。
四、相关的研究领域
校风定量研究经常是作为更大研究中的一个项目来研究的,文献表明,有关校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
(一)有效学校研究中的校风
有效学校的研究起因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城市教育的困境。有效学校研究强调的基本重点是确定区分学校有效和无效的学校特征。有效学校的基本假定就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教学,衡量一个学校的标准就是学生知识、技能和观点的进步。
研究表明,良好的校风是有效学校的重要特征。根据文献综述,有效学校的校风有四个特征l沟通;2)所有成员中的合作;3)组织和管理;4)以学生为中心。在校风中,与学生学习成绩关系最紧密的是:学校人员、学生和家长对学习成绩的高度期望;有秩序的班级和学校环境;学校人员和学生士气高昂;以对学生有高度期望为特征的教学风气;积极对待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积极的社会关系[`5〕。
(二)组织风气测试研究中的校风
组织风气是指个体对其工作和学习环境拥有的平均感觉。对学校而言,其组织风气就是校风。
一个学校组织风气及其各种维度确定,不仅有助于对学校运作的理解,也能帮助测量学校对改组和改革的准备情况,以及现场管理的操作程度。组织风气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出参与者的认识,这就导致了调查问卷的使用,直接询问被调查者的看法。这直接导致了许多组织风气测量工具的产生,这些工具可以作为制定更适合中学环境的新量表的基础,如“学校水平的环境问卷”、“学校组织风气问卷”。
对组织风气的研究,形成了对校风的几个共识:1)在组织完成目标,维持他们的内部环境以及适应和维持对相关外部环境的控制时,有一个行为核心;2)组织是动态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校风的作用是稳定的、积极的;3)组织状况的真实信息对于将要进行变革的组织来讲是必要的。
(三)校园文化研究中的校风
在校园文化研究中,校风属于校园精神文化层次,被看作是塑造组织成员行为和专业学习环境的完整的、强制性的力量,最核心之处是一种习得的无意识(或半意识)的思想模式概念,反应在人们的行为中并得到加强,默默但有力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在校园文化研究中,与校风密切相关的一个术语是学校精神。
校园文化中的校风研究学校成员的群体心理和行为倾向,包括个体和组织行为的共同的规范、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和办学理念等。
五、我国开展校风研究的展望
培养良好的校风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校风历来是我国教育研究中比较关注的领域。遗憾的是,我国的校风研究刚刚起步,还缺乏科学的校风测量工具,校风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定性描述阶段。更重要的是,校风作为一种环境力量,不进行定量的分析,就不能准确地鉴别其对相关事物(比如学生人格发展、领导方式等)的影响,也不能深人探索校风对学校教师、学生和员工影响的机制,校风的建设也就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根据国外校风研究的经验,在我国开展校风定量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结合中国学校特点,界定校风比较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中国人对校风的理解与外国人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界定校风时,不但要关注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还要照顾国内对校风的一般理解。
一般来说,界定校风要注意以下几点长期形成,相对稳定;2)是一个学校环境中的精神层面;3)校风会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并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4)校风是不同学校间差别的主要方面。
(二)校风维度构建
现有校风的结构,一般来说,是通过归纳得出来的,缺乏一般的概念或理论。因此,有多少测量就有多少结构,并且各种结构之间也没有必然的关系。另外,校风维度的重复也一直没有成功。
当然,这不是要否定归纳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被调查现象、主要变量以及变量间相关的本质、范围和内容。归纳法经常表现的是新研究领域的特点。但随着研究的深人,归纳法应该和演绎法组合使用。把已有的由归纳得到的知识加工整理,形成新假设,然后通过收集的数据验证,修订假设,并在随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发展。
(三)对校风进行多水平分析
进行校风研究不仅要测量校风的校际差别,也要注意校内不同群体风气的差别;不仅要分析校风对整个学校及其成员的影响,还要确定校风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影响;不仅要确定整个校风的影响,还要注意校风各因素和不同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四)问卷检验和编制要遵循心理测量学原理国内对校风的研究大多处于定性描述阶段,在需要对校风进行评定时也是按照自己的设想,简单地拼凑一些题项,然后进行统计分析。这显然是有违问卷编制的心理测量学规律。一个科学问外国教育研究年卷的编制,必须首先建立自己的理论构想,然后收集题项,并对题项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五)全面地测量校风
对于一个学校的校风,社会、教师和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各方观察校风的视角不同,任何一个群体看到的都是校风的一个侧面,而非校风的全部;更重要的是每个群体最关心的是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部分,因此对本部分的看法最全面、最准确。而对于其他侧面的校风影响,更多地流于道听途说,要么就无从谈起。因此,在编制校风问卷时,要充分照顾学校相关各方的观点,对不同对象施测的题项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09:38:0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丁昌桂

  20115月,我们以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为调查主题,设计了相关调查项目的问卷,向全省50位特级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陆续收到回复的问卷共2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在这些回复问卷的人员中,小学教师10人,占比50%;中学教师8人,占比40%;职业学校教师2人,占比10%。以学科和专业来分,语文5人,占比25%;数学3人,占比15%;历史2人,占比10%;地理2人,占比10%;教育科学5人,占比25%;化学、机电、美学各1人,分别占比5%。其中男性16人,女性4人。通过对他们问卷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对这些知名特级教师的教育反思与写作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他们平均著述128.5万字,人均论(编)著2.45部,人均论文125篇。当然这之中也不平衡,最多的论(编)著达到18本,论文达到300多篇。最少的没有著作,论文也只有十多篇。通过对这些特级教师的问卷调查,我们对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性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

  一、教育写作在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和独特路径。

  我们根据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余文森《校本研究九大要点》等学者著作中经常提及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与路径为要素进行相关性调查,这些要素包括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教育写作、校本教研、学习培训、关键事件、磨课赛课等8项,外加一个其他因素,共9个调查项,请被访问者从这些因素中选出对自己专业成长最重要的3个因素,并以重要性为标准进行排列,同时简要说明理由。

  结果显示,自我反思在影响教师专业成长若干因素中居于首要地位。来自一线成功教师的感受与学界专家的认识取得了惊人的一致。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们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了反思的意义。薛丽君认为,自我反思能够让我澄清模糊认识,不断理性前行。②冯卫东说,我几乎每一天都处于反思之中,在进行着内对话,这让我不断收获理性,获得智慧的生长点。戴林东说,反思是创新的基石,没有反思就没有思想的进步。

  专家引领教育写作在影响专业成长的诸要素中处于并列第二的重要地位。这样的结果与不少人既有的认识似乎不太一致。实施课改以来,一线教师对专家的信任经历了从迷信到怀疑的过程。经历了课改初期对专家报告的新鲜与好奇感阶段之后,一线教师对有些专家的报告再也不那么有兴趣了。有些基层的教师甚至这样调侃:听了专家报告,会场激动,途中躁动,回到学校无法行动。于是,有些学校开始推崇校本教研、同伴互助等所谓草根化、接地气的方法与路径。但这次调查的结果似乎颠覆了人们的原有观念——有些人津津乐道的同伴互助、磨课赛课在诸因素中居然分列于倒数一、二位。这样的结果为我们始料未及,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另一个让我们颇感意外的是,教育写作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居然与专家引领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薛丽君还形象地将这两者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相提并论,并进行比较:专家引领是乘电梯,而教育写作是爬楼梯。她形象地指出了这两种因素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影响,但都可以达到目标。调查中,教师们普遍认为,教育写作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是校本研究和教育反思的成果体现,同时,更是进行教育反思的平台和工具。运用好这一平台和工具,可以促进自身走向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说过,很多事情并非二元对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圆环。诚如斯言,调查之中,不少教师指出,自我反思、教育写作、校本教研、学习培训……这些因素有的并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相互联系,甚至相互影响着。

  二、教师第一次发表教育文章成为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不仅鼓舞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

  行动研究的学者斯滕豪斯曾多次指出公开发表的意义,他甚至认为,未发表的研究对他人几乎没有用处。原因之一是未公开发表的研究得不到公众批评的滋养。管建刚老师对公开发表的意义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有发表带给人的刺激,恐怕会有很多人在第一阶段就坚持不下来,被淘汰,被淹没。在公开发表当中,第一次发表意义更加重要,那么,这些特级教师对此持有怎样的看法呢?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调查项:你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题目是什么?发表在哪年哪月的何种报刊上?结果显示,95%的调查者都能够准确记住自己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题目以及时间和刊载媒体,好多人至今还对首次发表后的兴奋情景记忆犹新。只有5%的调查者不记得发表的报刊和具体的时间,但还是能够记得当时文章的内容,原因是后来改教其他学科了。调查者中距离第一次发表文章的时间最长的已近四十年(王栋生19744月发表第一篇文章),最短的也是十年八年。为什么岁月的流逝没能冲刷掉人们心中记忆的痕迹反而历久弥新?对此,有人说得很俏皮,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

  其实,真正令这些教师终生难忘的原因在于:这是他们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研究表明,关键事件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这里的关键事件是指教师专业成长中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能够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起到提供动力、促进飞跃和指引方向等重要作用的事件。有学者研究认为,关键事件包括成功型的、失败型的、启迪型的等。文章的第一次发表无疑属于成功型的关键事件。好多教师回忆,第一次发表后获得的成功和喜悦的积极情绪曾经较长时间伴随着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成为一种激发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沈茂德说,由此,自信心和研究意识大增,……也由此促使我教后思”“行中想这样一些研究习惯的形成。戴林东说,从此,我觉得我还行,还能做点事。

  说第一次发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是一次人生的重要拔节,是职业生涯的里程碑。按照生涯发展的理论,一个人完整的职业生涯要经历入职期到成长期,再迈入成熟期、创造期和衰退期。但也有学者认为,多数教师并没有所谓的创造期,他们在成熟期后就进入职业发展的高原期。高原期的教师会出现激情不再、职业倦怠、原地踏步等职业特征。教师难以走出高原形成高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到有效的发展支撑。这次调查发现,进行教育科研和写作就是教师走出高原形成新的职业高峰的有效路径。如果以此为契机,他们将会告别过去,重拾激情,再次出发,走进职业发展的新境界。周如俊老师说,自己教书十多年,没有想到写作,也没有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慢慢地觉得自己进入高原期了,于是,开始阅读与写作。戴林东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抓住集体就餐良机,培养学生文明行为》。现在在他看来,这篇稿子也就是当时学生管理的一点感想而已,但至今还记得稿子发表之后的难以抑制的喜悦和兴奋那篇稿子的发表,成为我专业成长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与这个第一次发表的关键事件相关的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冯卫东说,当时在南通师专读三年级,梦见自己的文章发表了,过了没几天,他的第一篇文章《景情水乳融 领人入佳境——〈小石潭记〉的一段前导文字赏析》,果然刊载在《语文教学之友》1984年第9期。发表之后,他兴奋得一夜没睡着,拿了10元稿费,都买糖分给班上的同学们了。这次发表,似乎对我后来的生命走向有一定的内在规定性。因为这次发表,他获得了一种成功体验,这种发表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成为他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于是他沿着这条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从而走向职业成功。

  三、教师教育写作的动机各种各样,其开始并不都是为了专业成长,但一旦坚持下去,不仅促进了专业成长,而且走上了幸福的人生之路。

  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与写作?最常见的看法是为了专业发展。调查表明,的确有人从一开始就是为专业成长而走上这条路的,但更多人走上教育写作这条路的初衷并没有这么清晰和高尚

  有的确实是因为工作的需要。祝禧说,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十年间并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也不觉得写作有多么重要,也从来没有想到写作。后来,从教学岗位逐步走上了学校管理岗位,角色的变化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自己不仅要教好书,还要经常给教师一些引领。比如,要给教师开会、作讲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有意识地从已经有的教育经验中寻找话题,找到能叙事的实践故事,并把它们写下来。当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时,成功与幸福感油然而生,也就成了一发不可收的动力

  有的是为了追求一种成就感。比如,顾广林老师在大学毕业十周年的同学聚会上看到多位同学都有了成就:有的走上了学校管理的岗位,有的进机关当上了公务员,还有的做生意发了财。此时此刻,他这个还在乡下偏僻学校教书的普通教师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于是他暗下决心,就在现有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做出点成就来。从此,他开始摸索教育科研和写作之路。长期的努力终于结出了果实:他的第一篇文章是19996月发表的,当时他正从医院看病回来,在学校传达室里看到编辑部寄来的《中小学数学》上有自己发表的文章,他非常兴奋,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此时似乎不要吃药病也好了

  有的是为了克服职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周如俊说,“2004年之前,我一心想教出好成绩,认为不会写文章照样能教好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甚至有一种事倍功半的感觉,我感到困惑和迷茫。无聊之中,周如俊就热衷于上网。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朱永新教授的所谓职业成功保险公司,由此受到了启发,于是尝试在网上写作一些反思、随笔、教育叙事之类的文章,渐渐地,他把有的文章拿出去居然发表了。于是,他坚持写下去,如今已成了江苏省职业学校中为数不多的特级教师。

  有的就是为了评职称、拿奖金,戴林东老师就是这样的。他从教多年并没有写文章,到了评职称的年龄,他开始写作并投稿,但写了多篇累投不中,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走花钱或者找人之类的歪门邪道,而是累败累战。终于,他的第一篇文章在1998年第4期的《职教通讯》上发表了。从此,他走上了教育写作之路。严育洪老师说得更有趣,他走向研究之路的起因是当时他所在的学校在全县的学校中发表文章为“0”,为了取得“0”的突破,学校用10倍稿费的奖金来重奖突破“0”的教师。那一年,他发表了两篇文章,获得了600多元的奖金。后来学校变卦了,修改了条例,降低了奖励的力度。他认为这是针对他的,于是负气坚持写作。到后来,他真正体会到了写作对业务的帮助,也品尝到了职业的乐趣,因此一直写到今天。

  有的是因为工作场域影响,比如高子阳老师就是这样的。当年,他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在一所农村学校工作,看到周围的不少教师在进行教育研究和写作,于是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也能写作并发表文章多好啊。

  可见,尽管走上教育写作的起因和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有的是出于外在的压力,有的是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但殊途同归,开始了教育研究与写作之后,如果选择坚持不懈,形成了习惯,产生了兴趣,就一定能品尝到职业的幸福感,收获成功。对于这些特级教师来说,教育写作不仅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更是他们热爱生活、记录生命的方式。

  四、教育写作以怎样的方式、从哪些方面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自一线的鲜活材料揭示了教育写作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理、特点和规律。

  教育写作如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相比,它的独特性在哪里?调查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依赖自我驱动,自主发展。如果说磨课赛课、学习培训、专家引领给教师带来的是由外而内的变化,教育写作带给教师的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一时半会儿不易看见,但每一次写作都记录着自己成长的足迹,记录着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每一次的写作都能促进自己的点滴改变(祝禧语)。教育写作是一段教育和人生的旅程,所以,它带给人的变化是渐渐的,是不断积累、渐入胜境的过程,而不要指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羽化成仙。她还以自己不同时期论文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变化为例,证明写作给自己带来的思想和行动的深刻而不易觉察的变化。
    更多人认为,教育写作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实践根基和品格。(祝禧语)杨文娟认为,离开实践的教育写作不是中小学教师的真写作。魏光明说,教育写作是写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薛丽君说,教育写作是基于教育工作的发现与思考。她还以自己的文章《文化策划:将学校从昨天派往明天》为例,来说明教育论文的写作是来自实践推动实践的过程,是学校理念如何进行转化与渗透,落实到学校工作方方面面的过程

  管建刚老师则从赛课、上课与写作的比较视角对教育写作的独特性提出见解:教育写作,是一条经济的专业成长方式。因为无论是上课还是赛课,这些机会都是需要条件的。比如,要有别人给你机会,还要有他人的协作与帮助,而教育写作则是可以自己当家做主的事情,除了自己的精力之外,不需要其他的经济上的投入。

  教育写作从哪些方面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调查显示,教育写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影响教师的专业态度。所谓专业态度最核心的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认知。老师们普遍认为,通过写作,他们感受到这份职业的乐趣,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通过教育写作带来了自身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和工作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戴林东说,教育写作给我带来的首先是教育思想的变化。在教育写作过程中,我逐步形成了个性化的主体性的教育教学思想。其次是教育情感的变化。可以说,离开教育写作的教师情感,只能是感性化、浅表化的流动,而在教育写作基础上产生的教育情感是理智的、深厚的、持久的,是深入人心的激荡。最后是教育行为的变化。教育写作是思想的披沥、情感的体验,必然导致教育行为的更新,教育写作造就的人格修养,必然促进教师迈出有力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步伐。

  其次是影响教师的专业习性,培养他们优秀的思维品质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杨文娟说,教育写作让我学会了观察思考。因为每一次写作都是基于真实事件的记录或者基于问题的思考,写作就需要平时善于观察,勤奋思考,渐渐地,洞察力和敏感度增强了;写作让我克服了懒惰,学会了坚持。李建成认为,教育写作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关键在习惯养成方面,因为有了写作,所以养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探究习惯。沈茂德说,写作是修炼自己的过程,性格锤炼的过程。写作可以使自己获得动力与信心。教育写作带来的是对校园生活的眷念,对朴素教育故事的关注,对教育案例的深度解剖,从而以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的眼睛去看学生、看自己、看学校,才能总是满怀教育理想、满腔热情地寻觅着教育未知和教育规律。

  第三,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形成自己的专业智慧,使自己能够专业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杨文娟说,写作使自己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智慧迈向理论智慧。孙双金说,写作不但能怡情养性,还改变了自己的思维品质,使自己得到系统、深刻的提升。管建刚认为,不停的写作,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术,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效能。

  第四,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写作是另一种阅读。不少教师认为,教育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知识不仅得到了整理,而且可以获得更新。有人认为,写作是个思维的过程,也是个认知活动,当你把经验、故事提炼成思想观点时,你的认知活动就提升了。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生产建构的过程。对教育写作也是知识生产的问题,范梅兰早已提出过他的解释:写作,其实就是对教育现象的一种解释,当这种解释上升到反思阶段形成具有一般性指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并指导教师行动时,便成了实践性知识。概而言之,教育写作让教师从传统的知识搬运工变成了知识的转化者、生产者,让教师从感性的实践者变为理性的思考者。

  冯卫东则用诗性的语言陈述了教育写作带给他的改变。他说,教育写作使自己模糊的思绪变成清晰的思想,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说,不断地表达是对灵魂的不断重组。我觉得写作使自己走向了丰富和深刻,使自己内心世界变得较为单纯,也多姿多彩。没有写作,我就是一个凡夫俗子,有了写作,我成了一个对教育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教育写作是我向教育世界进行抒情和对话的极好通途。

  教育写作为什么能够给人带来如此鲜明的变化?

  首先,教育写作不仅提供了一种反思的平台和工具,而且促使教师完成教育学意义上的反思过程。多位名家论述过教育反思对专业成长的意义。但教育学意义的反思不是生活中的让我想一想,而是包涵一个完整的过程。杜威认为,反思由五个步骤构成:(1)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情境产生困惑、混乱、怀疑;(2)对现有的原理或情境意义及其可能后果进行预期推测和尝试性解释;(3检查、审视、分析各种可能的方法,界定并澄清遇到的问题;(4)对各种尝试性的假设建议进行说明;(5)采取一项行动计划或者根据期望的结果做出行动。调查告诉我们,不少教师正是通过教育写作这个平台和工具,对自己教育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给出符合规律的解释或结论,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付诸自己的教育行动。如此循环推进,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写作就是要记录和提纯这个过程中的得失和收获,完成系统深入的教学反思过程。在这种深入反思的过程中增加专业理解,促进专业成长。

  其次,教育写作也是逼着作者进行专题化学习的过程。写作是阅读下的蛋。刘良华教授提出,用写作促进有意义的阅读,不断扩张生命的视野。很多教师在问卷中都强调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读书是欠债,写作是还债。有人甚至以自己的经验为例,认为如果要写出1万字,起码要阅读4万字以上。顾广林说,教育写作逼着我读了许多理论书籍,逼着我平时多思考教学中的问题,使我学会了发现问题。我们认为,为了写作的阅读是一种高效的有意义的阅读,它不同于平常的休闲性阅读,是一种应用性阅读与学习,是一种带着问题寻找答案的阅读与学习,还是一种专题化的深度阅读与学习。这种学习是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不同于参加培训之类的被动学习,因而也特别有效益。

  再者,教育写作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而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是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相伴相生的。郭元祥教授认为,写作是与研究相伴而生的。当然,研究有多种方式,在人文科学中,观察与写作就是一种研究的方式,也就是马科斯·范梅兰所说的生活体验研究。而研究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争的事实。高子阳说,真正的教育写作就是研究,就是对教育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就是经过思考直接把优秀的教育思想整合起来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文章就是记录自己的教育行程,研究自己的教育史。冯卫东认为,研究有多种形态,教育写作就是一种形态,它同时又是一些具体研究行为的终端,它还是对平时零零碎碎的一种研究、一种提纯。当然,有的写作不是研究,如急功近利的写作、无病呻吟的写作等就不是研究,更不是所谓的真研究。的确,研究是一个大概念,而且研究有多种形态和样式。教育写作,也是一种广义的研究,甚至是有效的行动研究。

  当然,也有人对教育写作与研究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杨文娟说,教育写作并不一定要与研究挂钩,不是从事教育写作的人都在做研究,做研究的方式也不止教育写作一种,科研成果虽然多是通过写作来实现,但也不是只有教育写作一种表达方式……教育写作也许是一种兴趣、爱好,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而已。

  五、有人认为,“名医一把刀,名师一堂课”,对教师应当提倡上好课而不是写好文章。那么特级教师们是怎样看待和对待教育写作与课堂教学的呢?

  冯朴认为,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也应当是教师的看家本领。但是,单有课堂的精彩是不够的,还要能将这种精彩进行记录和理性反思,这样既能够与人分享,也能提升自己。孙双金则赞同名医一把刀,名师一堂课这样的说法,其理由是:教师的主要价值是指向学生,而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传承、碰撞启发、引导点拨的主要阵地。从这个角度讲,教师上好课是最重要的。教师写文章的重要性位列第二。因为教师要走向名师、教育家,必须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有思想就要有思考、有实践、有探索、有研究,就要有自己的文章。
杨文娟认为,写作与课堂教学并不矛盾。只从事教育写作,疏忽了课堂功夫的人,不是合格的教师;只专注于课堂,而忽视了教育写作反思的人,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这两者必须同时合格,才能走向教育家。

  冯卫东则是从道德和伦理角度阐述了他对教师上课与写作关系的认识:能否在课堂上站成一个真善美之人,是写作的前提;如果不能,他是没有资格谈写作的。同时他又认为,没有一个名师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进行教育教学写作。写作是他们走向成功之境的必由之阶。

  六、教育写作写什么?怎么写?是该从问题入手还是从兴趣入手?是写他人还是写自己?怎样处理教育写作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这次的问卷我们也设计了这方面的调查项,意在了解专业发展方面取得成功的教师们在教学研究与教育写作方面的一手经验。

  教师们普遍认为,教育研究与写作,应当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为对象,而不应在自己的工作之外另辟领域。不少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指出,教师写作应当教什么写什么。高子阳教数学就写与数学相关的文章,后来改教语文,就开始语文方面的研究与写作,而且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李万龙原来教历史,就写历史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章,后来改教地理,就写地理教学方面的文章。杨文娟原来做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就写作了《用情铸就人生》等一系列有关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研究类的文章,后来教思品课就写作了《小学思品课程中的资源整合》这类文章。这些经验归纳起来其实就是把工作当研究来做,干什么就研究什么。只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和敏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会有所发现。相反,如果好高骛远,老是把自己的目光投放到那些与自己工作和专业不相关的领域,不仅难出成就,而且容易影响工作,还得不到学校的理解与支持。

  当然,写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比如写自己的孩子,实际结合了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是结合了自己的生活。有多位教师用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写作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所谓写自己的孩子,就是把自己的孩子作为观察对象来写,写教育孩子的故事与体会,他们这样做不仅对孩子爱得更理性、更科学,而且还能够爱得更专业。杨文娟老师不仅将自己的女儿送进了名牌大学,而且把教育子女的经验写成了《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一书,市场反映良好。高子阳不仅把孩子成功送进了名牌大学,而且读到了博士,他把教育孩子的经验写成多篇文章发表。现在他还在继续这样的写作,并打算结集出版,在女儿出嫁时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她。

  关于写什么、如何写,还有的教师从体裁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孙双金说,教师应该写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写教育思考,写教育研究。也就是说,他不太提倡写纯理论的文章,因为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在实践一线,他们首先是教育实践家,所以应更多地写叙事案例教育实践。当然,对于那些有相当教育素养和理论功底的教师也鼓励他们写教育的思辨,写教育的思想。沈茂德说,教育写作还是要多写教育随笔。在教育生活中,大量的教育案例,或有启迪,或为教训,这些东西写出来,可以是有用有趣、鲜活真实的培训材料,也易被教师学习借鉴。王栋生老师在教育写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都是教育随笔的佳作,但他并不主张教师的写作应当提倡什么。他说:我主张自由写作。不要提倡或者限制教师写什么内容。愿意写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心得,热爱文学创作,记录自己的思想录,都很好,前提是热爱。有位教师热衷于写游记,只写游记,还听说有位教师每天写菜谱,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只要写,愉快就行。

  教育写作,是从问题入手还是从兴趣入手?这也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这次调研中还是相持不下,有的教师认为,教育写作不要规定写什么,而是应当让教师自己选择,他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从教师的兴趣出发,不要让写作负载太多的东西。但有的教师认为,教育写作,本身是教师的一种职务行为,应当提倡为提高工作效能而写作,为专业发展而写作,最根本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写作,正如有人说如果发展了自己,而耽误了学生的写作,是应当反对的教育写作应当有问题意识,如果说脱离实际的写作是空写作,那么,没有问题的写作就是假写作。(顾广林语)

  有人认为,教育写作不仅应当思考写作的技术问题,还应当思考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这些原点的问题,也就是终极于教育的最终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

  当然,我们的调查发现还远不止这些,从中我们不仅发现了许多教育写作与专业发展的规律,还获得了不少教师们独特的写作故事。限于篇幅,无法一一陈述。

  作者系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辑

http://www.jjcbxx.com/contentlist_192_188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2 12:34 , Processed in 0.13213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