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图里的政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15:2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图里的政治


 
   
    一套最新出版的竖版中国地图,意外地让“南海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这套地图包括《中国地势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是湖南地图出版社首创出版的大幅面全开竖版地图。目前它已得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认可,获得审图号、书号,并正式出版发行。此前,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地图院还共同编制出版了竖版《世界地图》。

    国家领土没有主次之分

    与横图最大的区别在于,竖版地图中,南海海域和岛屿与大陆为同一比例尺,南海诸岛不再作为插图形式表示,地图中海南省、海南岛以及南海诸岛的地理关系及行政区划,变得更为清晰明了。湖南地图出版社总编辑雷宜逊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这样能使读者全面直观地认识中国全图,不会再误以为国家领土有主次之分,有利于国民的版图意识和海洋意识的树立。”
    从外观上看,在同一开幅的幅面上,竖版地图比横版地图的比例尺要小些,比如同是一全开,竖版比例尺为1∶700万,横版大约是1∶600万,即横版比竖版的陆地展现得更大些,而竖版海域展现更直观完整。
    竖版中国地图展开张贴后,宽0.86米,长1.16米,4次折叠后,符合A4纸的规格。“竖版中国全图不太好挂,以前之所以出横版地图,主要是跟世界地图搭配好看。”国家测绘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张小霞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从绘制上来说,竖版地图没什么变化,相当于同样的纸张中国图变小了。”
    不过,中国竖版地图一经出现,就引起南海周边国家的关注。中国外交部则试图对该地图的意义做低调处理。
    然而,南中国海开发创意研究会秘书长傅中星却认为此事意义重大:“可以让民众准确了解中国海洋面积到底有多大。”

    横版地图让观众“小看南海”

    竖版中国地图从无到有,傅中星一直认为自己“功不可没”。
    2012年6月,傅中星在三亚发起成立了一个民间社团组织——南中国海开发创意研究会。这个组织类似保钓协会,邀请了包括航母、国际法等领域二十多位学者参与,主要目的是对南海进行主权、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保护。
    作为研究会秘书长,傅中星在研究中国地图时发现一个很大问题:一没有一个全图,分别是一个是陆地局部图和海洋局部图;二是两个局部图比例尺不统一,陆地局部图的比例尺较大,海洋局部图缩小了一半。
    傅中星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它会给民众一系列误导,以为中国版图就是一只雄鸡,把占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海洋忘掉了。“第二个误区是让人一看,感觉中国东西长,南北短,实际上东西长5200公里,南北长5500公里。”特别是电视台在播放气象预报时,对地图并不标明附图的比例尺不同,观众只能凭直觉判断海洋面积,“会小看了南海和海南岛”。
    2012年6月3日,傅中星写了一篇文章《中国地图要改版了》,发表在新浪和搜狐博客上。在文章中,他第一次提出“横版”和“竖版”两个概念。这篇文章引起了媒体的注意。2012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经济导报》刊发傅中星与该刊记者共同署名的文章《重视海权意识中国地图应改版》,其中把老版中国地图称为“横版”,把傅中星设计的中国地图称为“竖版中国地图”。
    在此背景下,2013年1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只是未引发外界过多关注。之后傅中星找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向他讲解竖版地图的构想,得到单的极大认同。
    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3年第二期卷首语中,单之蔷特别提到傅中星的竖版地图构想,并且认为,“正是因为中国人的海权意识差,才设计了横版中国地图,并且长期以来无人挑错,习以为常。”
    单之蔷为此还在北京查遍图书馆,发现至少从1927年起,就已经有了横版中国地图。那一年,地理学者屠思聪先生编纂了《中华最新形势图》,那张图就是横版的,但右下角并没有小方块。到了1948年,亚光舆地学社创办人之一的金擎宇编辑出版了一本《中国分省新地图》。这本书开篇就是一张横版中国地图,在这张图上,南海及南海诸岛已经变成一个小方块,放在全图右下角,与今天的全国地图很像。
    2013年年中,傅中星找到湖南地图出版社,洽谈合作出版竖版地图事宜。傅中星主张把海南省三个字重新在地图上标注,“把‘海’字标注在海南岛上面,把‘南’字标注在西沙群岛附近,把‘省’字标注在南沙群岛上。”傅中星认为,“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述海南省与南海诸岛的行政隶属和地理关系。”
    湖南地图出版社当时并未接受他的建议,傅中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认为很难通过。”双方合作出版竖版地图一事就此搁浅,直至湖南地图出版社于近期正式出版竖版中国地图。

    地图里的政治

    作为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图不仅有科学性、艺术性,还有很强的政治性。地图体现了一国在主权上的意志和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场。
    更为人熟知的一起“政治事件”是1968年“文革”非常时期,邮电部准备发行一版《祖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纪念各省“革委会”全部成立。邮票原定11月25日全国发行,原中国地图出版社副总编辑陈潮11月23日在邮亭提前购到,发现票面全国地图缺少南海诸岛,图形也不准确。陈潮立即向上级反映,邮电部认为事关重大,通令全国,停止发行,收回报废。
    中国人对国家版图的意识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后继承了中华民国的疆域,当时的中国边界按照1930年代出版的《申报》地图边界绘法表示。
    《申报》地图是当时国内精度最准确、画法最先进的地图集,主要包括《中华民国新地图》、《中国分省新图》,以及1∶300万的《中华民国地形挂图》。据2011年第1期《地图》杂志报道,解放战争时期,西柏坡毛泽东办公室墙上挂的地图就是《中华民国地形图》。
    对于未确定的国界,双方都会将己方的领土主张写在自己国家的地图中,上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就因为地图问题引起一场纠纷。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披露,1958年12月14日,印度总理尼赫鲁给中国总理周恩来写信,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出版的几幅地图”问题,尼赫鲁认为“这些地图上粗略划出的边界是同实际边界不符的”,“它在好几处直接穿越了印度的领土”。
    次年1月23日,周恩来在复信中指出:“中印边界是从未经过正式划定的”,因而“双方地图对边境的画法不可避免的会有出入。我国现行出版的地图对四邻边界的画法是几十年来(如果不是更久的话)中国地图的一贯画法”。
    截止到现在,在所有与中国接壤的14个国家中,只有印度和不丹未与中国达成边界条约。在日常审校地图过程中,关于边界在哪里,是否需要改动,国家测绘局完全根据国务院的指令。张小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比如这个界线要变,外交部就下一个文,我们才改。”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93期,摘自2014年7月3日《南方周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1:56 , Processed in 0.10785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