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阅读出版业的七个角度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1:2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阅读出版业的七个角度   历史热欲去还留
  虽然“历史热”风光不再,但历史类图书仍属热门,在严肃出版中占据半壁以上的江山。
  历史书的优点在易入门,可以多元解读,既能从中看到教训,也能从中读到故事,这在无形中扩大了潜在读者群。
  读者喜欢历史,也有功利性因素:在我们的文化中,普遍坚信历史被简单规律所左右,似乎只要把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在现实中获得成功,就能立刻应用到当下。表面上看,大家都是现代人,可骨子里,他们要么是刘备,要么是曹操,要么是关羽,总之,很少人愿做自己。
  历史也许存在规律,但它绝不可能像物理规律那么对称:古代的苹果同样会往地上落,但古代的良法显然不适合今天。
  历史是具体的、丰富的,一旦抽象化,就会尽失活力,可麻烦的是,将历史“规律”化会给我们带来精神愉悦,这很容易将人带入偏执思维,有了规律优先的意识,我们就会看不到那些不符合规律的史实,这鼓励人们深陷在误会中,无法自拔。
  这些年来,各种“粉”们互相对立、恶语相向,恰恰体现出规律读史的弊端——谁都能找到一些材料来为自己的“立场”辩护,结果是读书越多,共识基础越薄弱、社会越分裂,阅读助长了偏执,而非多元视野,实为憾事。
  事实说明,我们的文化虽遭遇过激烈变革,却并未触动深层偏见,明天我们注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该聚合还是该分化
  今年历史出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大部头多,二是分化细。
  前者以《徐复观全集》《新全球史》《明清以来乡村社会经济变迁》《地中海史诗三部曲》等为代表,包括吕思勉史学系列著作、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罗马帝国衰亡史》和《战后欧洲史》等虽是再版,亦分量十足。
  后者以《脆弱的崛起》《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等为代表,《脆弱的崛起》是从军事领域的大战略理论来解释历史,《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则从经济史的角度钩沉出一段被忽略的故事,将阿拉斯加海豹数量锐减、夏威夷檀香树灭绝与清末广州贸易结合起来,令人耳目一新。这类出版的特色是用新视角分解旧题材,将其他专业知识融会到历史叙述中。
  聚合的好处是让读者一次看个够,从而获得系统知识,而分化的好处是独辟蹊径,令人茅塞顿开。从长期看,分化更符合演化论规律,物种进步是靠分化实现的,而非聚合,巨无霸对环境依赖太大,一旦环境改变,便难以为继。
  不过,演化是长线过程,从当下需要看,两种出版均不可或缺,尤其是大部头的出版者,他们投入更多,对市场的承诺更多,他们为读者建立了一个尺度,标示了严肃出版应有的高度。没有补贴,没有支持,他们依然在坚持,这值得特别尊重。
  题材撞车不可怕
  如今出版业都在追“热点”,今年的热点一是甲午战争,一是“一战”。前者风生水起,后者悄无声息,说明中国读者对世界的关注依然有限。
  甲午战争虽然题材撞车,但多属再版,所以整体质量颇高,比如《清日战争》《甲午战争史》等,新作如《甲午海战》《甲午战争十二讲》《重读甲午》《甲午两甲子》,亦各有特色,其中最好的一本书是《龙的航程》,是北洋海军的航海日记,其中可以看出战前军官们已料到结果,因双方装备差距明显,这与后人片面强调精神迥异。甲午题材出版虽热,但也有不少书执着于雪耻之类的通俗话题,缺乏对史实的基本尊重,一味煽情,拉低了严肃出版的下限。
  其实,题材撞车并不可怕,关键看出版质量,同样的例子是“君士坦丁堡沦陷”,今年至少有3本书涉及此题材,分别是克劳利的《1453》、朗西曼的《1453》和盐野七生的《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各有特色,比如克劳利把“萨拉森人”看成是中性的称呼,而盐野七生则认为是蔑称。彼此矛盾,方为读史中最大的趣味。
  大风吹在窗外,天气冷得太快。心中时常想你,怀里一抱花开。
  被忽略的“一战”题材
  “一战”话题遇冷,殊为可惜,其实相关出版质量极高,如克拉克的《梦游者》、基根的《一战史》、哈曼的《一战画传》等,包括《脆弱的崛起》,都是不可错过的好书。
  “一战”是一次意外的战争,此前欧洲几度出现危机,均被条约框架化解,这让人们相信,理性可以战胜疯狂,机制已经足够。但在社会进化论的推波助澜下,各国百姓普遍认为可以通过最后一战消灭所有战争,从而在进化中领先一步,而这样的战争自然是越早打越好,造成的破坏、付出的代价会越少。面对危险的公众情绪,政客们却沉浸在为个人私利你争我夺中,最终酿成了集体悲剧。搞笑的是,虽然大难临头,人们却以为事情皆在掌控中,战争中的德国甚至还开发出“战壕一日游”这样的旅游项目。
  在今年出版的“一战”题材中,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唐启华的《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和邓野的《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前者根据档案做出了专业解读,而后者则从当时国内各方政治博弈的角度看外交,见解独到深刻,两本书均堪称是今年最优秀的书籍。
  小说需要说真话
  近年来小说出版渐次回暖,由此带来炒作之风,给读者以误导,真正的好作品反而遇冷。
  《繁花》就不评价了,只能赞叹方言写作对通俗文学的巨大包装作用,至于《庆祝无意义》,米兰·昆德拉确实带有他写作所有的优点与缺点,所以找不出亮点,由此带来的热潮只是文青的一次集体狂欢,展览一下他们有多独特、多任性而已。
  有几本好书不能错过,耶茨的《革命之路》、安·比蒂的《纽约客故事集》、契斯的《栗树街的回忆》《死亡百科全书》《达维多维奇之墓》、贡布罗维奇的《宇宙》、帕拉尼克的《地狱派对》《窒息》、米尔豪瑟《危险的大笑》等。
  在小说艺术上,我们还需要阅读更多的外国优秀作品,从中获得启迪。毕竟,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学刚刚开始,“我”的个性尚不鲜明,今天中国读者对生命的无序、荒谬有了更多体会,当年读加缪、萨特、米兰·昆德拉时,相信多少人曾一头雾水,随着中国城市化突飞猛进,人们才突然发现,原来人家笔下早已写出,那么,城市化后又会如何?我们的认识与情感又会产生哪些改变?这恐怕只能从国外小说中获得认识。
  中国小说家处境艰难,坚持下来确实不易,但以自夸来宽慰落后,以炒作来提升自信,甚至拿出义和团情结来,则愚昧可笑。小说需要说真话,而当下小说出版中假话太多。
  经济图书重归热闹
  今年经济类图书中最热的,莫过于《21世纪资本论》,很怀疑有多少人能将它读完,毕竟它太专业也太广博了。
  经济学图书这些年热度下降,因为很难遇到皮凯蒂这样的作者,他既有专业功底,又持左派立场,还知道如何讨好读者。经济学是一套理性分析模式,俨然是现实的照妖镜,以它的视角,生活中种种悖论都被展示无遗,而这种批评式的立场并非人人欢迎。
  但,世界并非只是一个市场,它有更多、更丰富的侧面。经济学容易给人以理性幻觉,根据几条基本原理,便可以纵论一切,这很可能步入理性迷狂中。这些年来产生的经济学明星,大多是秀立场不秀成果,从经济学研究意外地成为公共良知的代言人,未始不是一个巨大错位。近代以来,公众沉迷于简单理论的批判,以此发泄挫折感,伪逻辑与伪崇高互相激荡,所以我们会一次次沉入乌托邦的幻想中。
  真正的理性应该是随风潜入夜的,至少不应太功利,这才能培育出平稳、中立、审慎、深刻、善于思考的国民性,也许,陈志武、张维迎、任志强等的热并非好事,而皮凯蒂的热亦属同类。相比之下,倒是《盲点》《洞察力的秘密》《理性动物》这类相对浅俗的书更有味道。
  翻译之痛谁来解
  出版业整体欠景气,出版人才流失,也带来严肃出版不严肃的问题,如《中国的内战》,错别字过多,令人咋舌,再比如《零边际成本社会》,竟然译成《零成本社会》,这个玩笑实在过大。  
  翻译错误多,因收益太低,或业余担纲,或在校研究生执笔,后者接触社会不充分,见识有局限,前者精力不够,难有背景阅读。孙仲旭的死,道尽了翻译界的哀伤,这是一条看不到希望的路,除了热爱,没有什么能鼓励你坚持下去。
  近代以来,翻译对民族进步的作用不可替代,可奇怪的是,我们却总忽视翻译的价值,其实,拿来是提升自我的最佳之路,与其沉浸在别人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讨论过的话题里绕圈子,为什么不直接切入现实呢?这不仅有利于学术进步,更利于社会进步。
  我们修了很多水泥工程,而许多知识工程仍嗷嗷待哺,对翻译支持力度偏小,显然缺乏远见,像“短经典”“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这样的精品,政府理应有所投入。
  翻译跟上,会减少我们与世界的隔膜,中国终将走向世界,而现在就应做好准备。
(来源:北京晨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2 18:40 , Processed in 0.09163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