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英数学老师在沪思维碰撞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8:0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英数学老师在沪思维碰撞

时间:2014-10-02 04:27:36   来源:文汇报   作者:姜澎   责任编辑:郑泽川  “趁中国国庆长假,我们可以先交流一下在上海各个基地学校收获的经验,看看是否发现了上海老师数学教育的奥秘。”昨天,71位已在上海交流10天的英国小学数学老师聚到了一起。
  这71名来自英国32所数学中心学校的数学老师,此前分散在上海30所基地学校。他们的到来,是因为今年4月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签署了《中英双方关于数学教师交流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老师课前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课后共同提高,而且中国老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聚焦能力,这可说是上海数学教育对我们最重要的经验。”昨天的交流会上,英国数学老师曼迪的话引起了其他老师的共鸣。
  在上海的基地小学,部分英国老师为中国孩子临时上课,在课堂上展示出教学时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鼓励孩子寻找知识的能力,让中国老师获益匪浅。老师们发现,中英两国数学教育的差异,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差异,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文化的差异。
  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思维
  短短35分钟的一节课,曼迪安排了3个游戏,学生整堂课几乎都处于兴奋状态。这堂课也让中国数学老师感到非常特别。“3个游戏侧重点都不相同,都必须要学生动手。”蓬莱路二小数学老师单芳说,虽然只有一节课,但英国老师和中国老师之间的特色非常明显。
  英国老师教学时更发散,而中国的老师更强调推理的逻辑过程。也许,这正是我们的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不行,但是学生数理逻辑基本功比较扎实,而英国教育更能够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因。
  有趣的是,中国老师觉得要学习的,却恰恰是英国数学老师们想要反思的。
  参与上课的英国老师萨利上完课后,第一时间反思:“我们教一个‘4的乘法’要花很长时间,而且并非连贯地把乘法口诀教完,为了照顾孩子的兴趣,是和其他的内容穿插着教。但这到底是保护了孩子的兴趣,还是使他们缺少对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呢?”
  “在课堂上使用那么多的教学工具和游戏,是不是会混淆孩子们的概念?”曼迪反思说,中国老师在教学时更注重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聚焦和知识的连贯性,“而在英国,老师们不断地从一个概念推及另一个概念,这是不是反而会使学生有糊涂的感觉?”
  集体备课与个性教学
  前往洋泾菊园小学交流的英国老师苏珊,虽然听说过上海老师的共同备课制度,但是真正在学校里参与时,她还是感到震惊。“在英国,老师们上课被认为和医生的工作一样,是绝对专业化、个性化的事,不可能互相听课,共同备课和教研,由别人来指出你上课的不足。”
  苏珊听的是五年级的“循环小数”课程和二年级的“2的乘法”,“中国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目标非常清晰,而且每个年级之间的衔接很科学。”
  而在中国老师厉一文看来,英国老师在交流时展示的鼓励学生寻找答案的能力非常强,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们对老师教学时的个性化发展非常重视,希望每个老师都是不一样的,教出的每个学生也是不同的。”
  “中英数学教学的差异,并非是教学手段或方法的差异,而是文化的差异。”项目负责人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张民选教授表示:“例如他们更鼓励个性发展,使得一些学生过早地放弃了对于他们暂时显得有点难的数学。但是鼓励孩子个性化发展,恰恰是我们现在需要从英国等发达国家汲取的教学经验。”
  本报记者 姜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4 22:38 , Processed in 0.13955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