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视剧2014:行业发展回归理性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23:0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电视剧2014:行业发展回归理性家庭伦理剧拔得头筹
来源:北京日报  大禹

  回顾过去一年,国内电视剧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电视剧类型同一化创作的趋势 得到了有效控制,往年诸如“谍战风”“宫斗风”的扎堆热在2014年并未出现,多种题材创作较为均衡,其中历史剧、家庭伦理剧取得成绩尤佳,从市场收益和 观众口碑出发,基本可以平分秋色,但从播出量上看,家庭伦理剧作为国产电视剧的大户,在2014年以喜人之势拔得头筹。
  青春偶像剧:收成平平 未见惊喜
  青 春偶像剧作为反映国家流行文化的代名词之一,其核心是反映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表达年轻人对爱情、事业的态度,最容易跨越不同的文化障碍。2014年青春偶 像剧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表现平平,没有出现往年如《奋斗》、《北京爱情故事》等引起话题效应的佳作。集中的问题主要被指植入广告过多、过度宣扬拜金主 义、剧情单一、情节雷同、场景过于奢华、亲热镜头较多等问题。
  一直秉持“娱乐立台”、将目标观众群锁定为青少年的湖南卫视依旧是 2014年青春偶像剧的大赢家,先后推出了《把爱带回家》、《因为爱情有奇迹》、《一见不钟情》等剧集,其中尤以《因为爱情有奇迹》最盛,全剧播出期间最 高收视率曾高达4.59%,市场份额高达12.59%, 在湖南卫视金鹰剧场众多独播剧中折桂。“子凭母贵”,剧中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主演赵韩樱子、彭冠英 等也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新生代偶像。这样一部既无星、也无“腥”的电视剧能够在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上表现突出,其制胜利器就在于湖南卫视这个无可比拟的播 出平台。
  另在2014年不得不提的两部青春偶像剧是2014年初登陆四大卫视的《爱情公寓4》和赵宝刚、王迎执导的《青年医生》。 前者在1月17日登陆四大卫视首日,网络点击率在一天之内就过1.06亿,全系列单日播放量更是在当天飙升至1.5亿,当年红到不行的韩剧《继承者们》整 部剧集累计至今也不过才8亿多。说来奇怪,《爱情公寓1》前几年在江西台播出时,收视率不过0.4%,就在业内要给这部青春偶像情景剧盖棺定论的时候,其 收视率忽有大地春回之势,在后续几季中稳步回升。究其原因,说实在的,就是“抄得越来越娴熟”了, 剧情架构上直接套用英美模式、搞笑内容就地取材网络段 子,植入广告也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但正是这样一部被网友发起“抄袭公寓”大讨论的剧集却正在众多粉丝的质疑声中实现着步步为“赢”的收视神话。当年 在穿越剧身上出现的“恨之深、爱之切”也在《爱情公寓》中重现。
  在2014年底刚刚结束的国剧盛典颁奖礼上,《青年医生》列选十佳 电视剧,排名第八位。从制作阵容上看,2014年11月18日上映的《青年医生》有可能是“一剧两星”政策实施前国内最后一部“一剧四星”的大戏。本以为 赵导的这部大戏能够给实行了10年之久即废的“4+X”电视剧播发政策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最后看来,多少还是不如人意。如果单纯从青春偶像剧的维度 去看,赵导还是保持了一贯的创作水准,《青年医生》沿袭了典型的赵氏风格,虽然主演阵容略显“寒碜”,但是片中孙红雷、文章、马苏、霍思燕等人的客串还是 保住了演员这一分,是否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则另当别论。然而,最大的败笔是在赵导的“创新”——明明是本着拍青春偶像剧的初衷,却有意搭行业剧的风潮,结 果两边都没有保全,留下遗憾无数。国产电视剧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在创作类型上日渐丰富,但是行业剧一直都是创作上的软肋,尤以医疗剧最为薄弱。前 两年推出的《医者仁心》已经算是尽心尽力了,无非也才刚刚达标,姑且可算是国产医疗剧的“准成功”补白。《青年医生》一边要轻松诙谐不严肃,讲饶舌的段 子,赢青年观众的认同感,另一边要刻画严肃的医生群像,勾勒繁复的医疗环境。青年医生可以有,但是青年偶像医生的肖像实在难描啊,人物气质和存在环境不能 有机统一,从创作的根上看就败了,收视率低迷、业内人士差评也可想而知了。
  历史剧:厚积薄发 黑马频出
  长期 以来,历史剧一直都是国产电视剧偏爱的题材,但是近几年来,历史正剧的收视空间正不断被其他类型剧及“古装雷剧”挤压,数年卧薪尝胆一部《大秦帝国》不及 雷剧《隋唐英雄》一半的“收成”,这无疑都是国产历史剧的危机缩影。曾有一段时间,业内人士纷纷发声“闻历史剧必丧文胆”,说真话必扣上考据党的帽子,一 味逢迎捧杀,又实在有辱对历史存在的敬意,久而久之也就出现了历史雷剧漫天飞、明白人装傻充愣不言语的怪象。大概是“暴露疗法”起到了作用,过去一年,历 史雷剧、抗战神剧的歪风明显有大弱之势,涌现出了以《北平无战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红高粱》、《战长沙》、《大漠苍狼》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作 品,给2014年国产电视剧注入了不少强心剂。在2014年12月17日结束的国剧盛典评选中,年度十佳电视剧排名第一的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二 则是《北平无战事》,这一排名不仅是对这两部历史正剧的褒奖,同时从侧面也反映出电视剧市场对历史正剧的吸纳和观众日渐提升的审美取向。
  改 编自刘和平同名小说的53集电视连续剧《北平无战事》于2014年10月6日起在北京、天津、河南卫视上星首播,一经播出立即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收到业 内外人士一致好评,11月1日起已开始在广东卫视二轮播出。不少业内专家纷纷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可以代表国产电视剧最高水准的作品。剧本创作先后历时五 年,拍摄及后期制作长达两年,七易投资方,制作投入过亿元,云集了陈宝国、刘烨、廖凡等七大影帝加盟,可以说是达到了优质资源的垄断。不少观众表示,在电 视无艺术的时代,《北平无战事》是一部电影化的电视剧长篇。以往限制历史剧水平的最大窠臼就是架空历史,空借历史的皮囊,虚构跟历史无关的故事。此次 《北》剧制胜的原因除了上述的高投入、高标准外,其关键是在于编剧“尊重历史”的创作初衷。为了确保历史真实性,为了还原1948年这场以“失败而告终” 的短命革命,编剧刘和平曾多次到台湾、美国胡佛研究院搜集历史文献资料,其中不乏尚未解密的历史日记,不但要交织展现反贪腐斗争、政治斗争、官民斗争,还 要兼顾“好看”,避免教科书电视化的迂腐;编剧还要同时铺陈剧中人物的情感线,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作为《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剧的主要推手, 刘和平还是比较出色地完成了这次挑战。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部长篇,《北》剧还是没能逃脱虎头蛇尾的遗憾,进入剧集后半部分,明显出现了前紧后松、叙事拖 沓、逻辑不够严密、事儿不够情来凑的老三样问题,此外在个别人物的塑造上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先立而后败”的情况。这当中以刘烨饰演的方孟敖最为明显,此 人物到最后所有的行为几乎都无原动力和逻辑性可言,仅是借历史使命发泄荷尔蒙的过程。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北》剧坚持的高格成就了其庙堂之 高,但也正是因此局限了其受众群体,用时髦的话说,《北》剧绝对是一道高冷的幕墙,竖在观众前,有的人可以越过,而有的人只能敬而远之。正如刘和平在序言 中借王充《论衡》笔意所言:“当一个巨大的存在,一瞬间消失,不是土崩瓦解,而是一堵高墙,历史在那边,我们在这边,涛之起也,岁月盛衰。”
  可 以这样说:莫言、郑晓龙、周迅这三个名字并列在一起的时候就已经在国内市场产生了某种化学反应,确保了电视剧《红高粱》在2014年国产电视剧中不可撼动 的地位。然而,观众在集数过半后,就会深感这又是一次对莫言及其文学的过度消费,发出了“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的”评论。先从艺术创作的规律出发去看 《红》剧,第一大问题就是创作周期太短,精品工程无从谈起。2012年10月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2013年3月,山东卫视取得《红高粱》的电视剧改编 权,2013年4月,剧本大纲出炉,8月剧本完成,9月开机,2014年1月杀青,对于一部60集的剧集而言,这么局促的时间显然是不足以让高粱长熟长好 的;与此同时,也暴露了国产电视剧长期以来的短平快的积习。第二大问题则是小说《红高粱》是否适合被改编为长篇电视剧,其实将电影版和电视剧版《红高粱》 拿来稍作比较,就会发现,文学本中的张力和气度与电影的切合度更高,电视剧版《红高粱》无疑是小说的二次方,这种扩充除了物理时空上的扩充,最直接的就是 体现在人物和叙事线索上。60集的电视剧,仅凭原小说中的人物是撑不下来的,必然需要增加新的角色和叙事线索。原小说好就好在浑然天成,关于战争、死亡、 性爱的色彩搭配得天衣无缝,后来人为了凑时间的添加明明就是在“节外生枝”,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充实故事,丰富人物,实际上是在不断肢解小说的气场。不管多 好的文艺作品,气被打散了,神就再也聚不起来了。
  透过2014年国产历史剧取得的成绩,不难发现,市场衡量电视剧的标准正在提高, 如《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北平无战事》等历史正剧,全然没有怪力乱神的戏说嫌疑,也没有为夺人眼球生编乱造的狗血剧情,更没有旁门左道的营销宣传,已经 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受到观众的瞩目,从这个意义上看,国产历史正剧的春天正在到来。
  古装剧:绕树三匝 无枝可依
  继 2011年《甄嬛传》再度掀起古装戏热潮后,直至2014年末,古装剧明显有气数不足的症状,不论实在产量和质量上都难以称道。其中在业内引起关注的有 《宫锁连城》、《古剑奇谭》以及岁末开播的古装大戏《武媚娘传奇》。然而,这三部作品,从总体上都不能代表国产古装剧的制作水准和实力,回想早些年古装剧 的全盛时代,2014年的古装剧则显技穷,让人叹怜。
  63集古装剧集《宫锁连城》是编剧于正继《宫锁心玉》、《宫锁珠帘》后的第三 部系列作品,2014年4月在湖南金鹰独播剧场播出后曾一度创下了内网收视第一的成绩。然而,随着琼瑶告于正抄袭《梅花烙》案胜诉,《宫锁连城》也将被彻 底“打入冷宫”,不再面世。在于正的所有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抄袭的质疑,看于正剧成为了广大电视观众集体找茬的一场游戏,与编剧本人的艺术修为无 关,这一现象的频发是否在昭显着国产古装剧的创作力量已经严重乏力,只能通过诸如拼凑、抄袭、混搭、怪力乱神等的下作手法来实现?暑期档亮相的仙侠古装剧 《古剑奇谭》改编自同名网络游戏,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儒释道与武侠、玄幻、言情,通过一把剑串联起来,重新架构了一套完整的世界体系。该剧在暑期播出时 收视率也曾高悬, 成为了2014年的不二剧王,其收视群体明确锁定为青少年,并标榜着“这不是电视剧,是青春”的口号吸引广大青少年观众的关注。制作方 公开表示我们的初衷就是有市无“价”,如此公开放弃追求主流价值文化,唯收视率的做法在国产电视剧行业中并不鲜见,这显然是在钻未成年观众三观尚未建立、 暑期无人监管的空子,在这个意义上称作“剧王”的电视剧甚为叫人担忧。另有一部绕不开的古装剧,则是岁末上映的古装剧《武媚娘传奇》,这部原本要逆袭《甄 嬛传》、造梦国产古装剧的电视剧在刚刚播出后不久就因剧中人物衣着暴露被叫停,复播后,被剪辑的电视镜头大篇幅都剩下了特写镜头和近景镜头,被网友戏称为 “武大头传奇”,在近日也成为电视圈热议的话题之一。就在尺度风刚刚平静下来后,人们又意料之中地发现《武媚娘传奇》换个历史背景看,又是“甄嬛”的姊妹 篇了。
  家庭伦理剧:产量喜人 有市有价
  家庭伦理剧具有贴近民生的天然优势、其中的故事内容和剧情大多涉及社 会伦理、道德情感等民众关心的问题,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和大众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津津乐道的话题。2014年家庭伦理剧产量喜人,其中不乏市 场收益与艺术质量俱佳的作品,关注度较高的代表作品有《产科医生》、《我爱男闺蜜》、《生活启示录》、《离婚律师》、《大丈夫》、《大都市小爱情》、《跟 我回家》、《半路父子》、《父母爱情》、《团圆饭》、《一仆二主》等。
  从整体上看,2014年家庭伦理剧在原有的表现婆媳关系、夫 妻关系、姻亲关系等题材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视角也更加开阔,除了以平民的视角展现生活琐事,创作者也在开始探讨家庭生活中所蕴含的生活哲学,力图实现源于 生活、高于生活的最高目标。大部分家庭伦理剧在叙事上也在朝着更加高级的方向去努力,避免深陷生活化的琐碎细节,提纯生活的意识在逐渐加强。另有一点值得 指出的是,过去一年,多数家庭伦理剧都在女性解放的思潮中走得更远,构成了一种新的集体认同,比如《一仆二主》、《大丈夫》都是通过女主人公的视角来叙述 故事的,剧情的发展脉络本身就是女主人公个人的成长史。让人欣慰的是,这种女性视角又不是赤裸裸的女权主义,恰如其分地做到了好看但又不让人产生距离感。
  农村题材电视剧:
  稳扎稳打 渐趋均衡
  作 为农业生产大国,中国目前尚有9亿多农民,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乡土社会,中国的底色就是农民和土地,面对如此庞大的收视群体,农村题材电视剧走出的每一步都 至关重要。近几年,说起农村题材电视剧,必绕不开《乡村爱情》,必绕不开黑土地上吹来的东北风,然而正是这种“垄断”使得荧屏中的中国农村千人一面。不少 作品试图通过展示概念化的乡村、农民来取悦城市观众,来调侃乡村生活,以丑为美,以泼辣为能事,以滋事打闹为话题等拙劣手段比比皆是。过去一年,农村题材 电视剧绕开了这一污流,稳扎稳打,除了勾勒中国当代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民精神世界60年发展演变历程的史篇巨著《老农民》,也不乏以积极向上的中国农村人物 为表现对象的《小麦进城》、《满仓进城》这样的暖心之作。在这些作品背后,所映射出来的不仅仅是乡土中国的变迁,同时也是电视工作者真正注目农村题材创作 的跋涉。
  2014年电视剧行业发展受到“一剧两星”的政策驱动,很多电视剧制作公司趋于审慎,市场方面,网播平台布局完毕,观众的 选择更加广泛,追求精品的要求更高,电视剧制作公司纷纷实施“拔高质量、控制产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必将导致单集制作成本的大幅提升,在客观上将压低 整体产量。但是从电视剧行业的业态发展看,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视剧质量的高标准。电视剧行业必将面对重新洗牌的风险,不同层级的卫视必将重新思考自 身定位,走一条差异化的自新之路,地市级电视台依靠电视剧维持广告收入的生存之道也将结束。而对广大电视观众而言,可以改变换台不换剧的现象,换台可以有 更多选择。不过,对于黄金档只能播出两集,不少观众颇有微词,直呼看不过瘾。


2014年度发展报告·电视剧篇创作有高原缺高峰 产业有活力趋理性
2014年全国备案拍摄制作的电视剧题材分布 制图:韩业庭
  2014年,中国电视剧创作、发行和播出呈现出总体向好、稳步推进的态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的数据显示,2014年电视剧生产总量超过15000集,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整个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亮点也留有遗憾:创作题材多 样,内容丰富,好作品不少,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引领口碑和收视的现象级作品不多;在一系列政策调整和市场信号的作用下,市场结构不断变化,如 何构建电视剧行业的新常态,激活产业效能,是我们面临的又一课题;在全媒体语境下,电视剧的传播渠道和编播方式进一步调整,一些适合跨屏传播的作品特别是 网络剧创作越来越红火,给电视剧发展提出了新命题。
  在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之下,荧屏上的家斗热、宫斗热、抗战热逐渐趋于理性,题材扎堆、粗制滥造、雷人雷剧等乱象得到一定程度地遏制,创作者主动在故事讲述、人物塑造、主题意蕴等方面尝试创新,在电视剧艺术探索领域形成了一个个高原。
  视频网站兴起,让美剧、韩剧更多地进入观众视野,节奏紧凑、悬念迭起的叙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观剧思维和习惯。中国电视剧人看到 了这一变化,纷纷从类型化结构与差异化叙事入手,进行创作突围。《十送红军》以长征为线索,穿插讲述十个红军战士的故事,十个故事各自独立,十个人物相互 关联。《北平无战事》在情节设计、悬念设置以及人物心理描摹方面摆脱了既有谍战剧模式,让观众获得了陌生化的审美享受。《舞乐传奇》在新派古装剧的类型框 架外,融入民族题材、公路探险等典型特质。
  社会转型期,一些电视剧出现过度娱乐化倾向,不仅不能承担弘扬主流价值的文化责任,反而对观众产生误导。2014年,电视剧创作在深度挖掘 创作主题、唱响主旋律方面有所收获,对这一不良倾向有所匡正。《老农民》站在客观的立场肯定农民的合理愿望和生存需求,给予他们战胜艰难走出困境的信心和 希望。《大河儿女》以河南两户钧瓷名家制瓷、斗瓷、护瓷的历程切入,反映中原儿女大忠大勇的大河精神。《原乡》首次讲述台湾老兵冲破阻碍回乡探亲的故事, 以强调“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我和我的他们》从医生与患者两个视角切入,用理解和关爱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四十九日·祭》以纪念首个国家公祭日为缘起创 作播出,给予剧中每一个生命个体以充分尊重。
  电视剧是关于人的艺术,一部作品的情节或许容易被遗忘,但鲜活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却能长久地活在观众心中。然而,有些电视剧创作过于注重情 节推进,而忽略了人物行为的合理化,导致一些角色要么高大全,要么扁平化,要么行为缺乏理性。所以,如何塑造具有真实感和亲和力的人物形象,成为2014 年电视剧创作着力攻克的命题。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塑造中,往往习惯仰视伟人,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从“小”处入手,“平”视伟人,从还原 本真出发,走向崇高。《勇敢的心》里,霍啸林从游手好闲的懦弱少爷成长为英武剽悍的民族英雄,唤醒了那些被刻板历史束缚的生命意识。《红高粱》里的九儿虽 然有自私的一面,但在生活和战争的磨砺中逐渐成长为大方能干、深谙民族大义的女子。
  2014年,视频网站制播剧迅速崛起,“一剧两星”政策出台,80后、90后群体的观剧口味在美剧、韩剧的影响下日新月异,电视剧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对电视台、电视剧制作方、视频网站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下,基于新媒体的大数据技术已经得到具有前瞻意识的影视精英的足够重视和尝试应用。大数据最为核心的魅力是发现规律和提供预测,如果应用 到电视剧的项目评估、投融资、班底组建、创作、营销乃至衍生品开发等领域,找到受众的观看规律和审美期待,那么电视剧的收视率、口碑和效益将大大提升。所 以,拥有海量而准确的大数据,可以为整个电视剧产业链的打造提供革命性的助力。2014年,包括爱奇艺、优酷等在内的多家影视制作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完 成了一系列的战略联合之后,开始运用大数据介入产业发展,而大数据技术所带来的高收视率也在《爱情公寓》《不一样的美男子》等剧中得到彰显。
  随着各路资本不断汇集电视剧产业,大制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单集制作成本的纪录被不断刷新,《离婚律师》高达150万元一集,《武则天 传奇》甚至超过300万元一集。这些大制作不乏品质高的优秀剧目,但也有很多口碑不佳的失败之作。这些失败之作大多是虚有其表的“伪大片”,投入很大程度 上被个别明星的片酬、宏大的场面、奢华的服装道具所占据,留给剧作本身的预算却很少。殊不知,大制作不只是高投资,高投资也未必能出精品。大制作最重要的 特点应该是大情怀、大视野和高品质,所以巨额投资不只要用在演员、服装、道具等画面上看得到的地方,更需要投入到导演、编剧等创作者在荧屏背后对故事内 容、思想内涵、价值观念的精工细作上,从而形成合力。倘若剧作艺术水准不足、主题思想偏颇,只倚重明星出演、华丽视效来提升作品卖点,长此以往本末倒置, 将使产业堕入明星出演价格虚高、创作奢华浮躁之风弥漫的恶性循环中。
  《湄公河大案》《开国元勋朱德》等电视台的独播剧目或获得较好收视成绩,或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使“独播剧热潮”成为2014年中国电视 行业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实,这种播出模式在西方电视业流行已久。2005年,中央电视台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独播剧”概念,并播出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部 独播剧《宝莲灯》。仔细分析,这种独播方式拥有诸多优点:首先,这有利于电视台对制作成本的管控,从而降低电视剧的购买成本。其次,独播剧可以和电视台的 立台理念进行个性化对接,以凸显媒体的辨识度,锁定目标受众。如江苏卫视的“幸福中国”理念和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理念,都在其各自的独播剧中有所体 现。再次,独播剧有利于打通电视剧和其他电视节目如综艺节目之间的壁垒,进一步提升电视剧与目标受众的关联度。如湖南卫视的“金鹰独播剧场”、江苏卫视的 “幸福剧场”、东方卫视的“梦想剧场”、浙江卫视的“中国蓝剧场”,都与各自的综艺节目形成呼应。出于自身战略及长期发展考虑,愈来愈多的各大电视台选择 独播模式,据业内人士统计,2010年以来,已有70%左右的省级卫视涉足独播剧,使独播剧逐渐成为各大电视台抢占电视剧市场的一招鲜。
  2014年,网络自制剧迎来规模化爆发,据艺恩咨询提供的数据,截至12月中旬上线的就有54部之多,其中《探灵档案》《灵魂摆渡》《暗黑 者》《匆匆那年》等剧动辄就有数亿次的访问量,影响力直逼电视剧。传统电视剧制作机构也看到了其市场潜力,纷纷与视频网站结成战略联盟,在资金、技术、创 作层面互通有无。因此,2014年被业界称为“网络自制剧”元年。相比传统电视剧,网络剧的准入门槛较低,制播自由度更大。制作过程可以充分考虑网民的观 看诉求,甚至可以以网民的集体意志决定剧情的走向、人物的命运和演员的阵容,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实现了创作者和粉丝的互联互动,真正彰显 互联网思维的魅力。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目前已经播出的网络剧大多艺术水准和制作水平不高,仍以色情、血腥、暴力等作为卖点。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网络 剧只能是电视剧的山寨款,视频网站也只是电视剧的播出平台。
  台网互动播出,成为2014年电视剧传播方式的新常态。在新兴媒体的强势来袭下,传统电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被网络快速分流,使电视剧制作 者意识到,只有与网络媒体协同作战,才能把流失的观众锁定,获取效益的最大化。传统电视的线性播出方式使观看电视剧的时间固定化,而网络点播的方式则更加 灵活随意,这些原因促使越来越多观众选择网络追看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观众与电视的约会意识,选择台网同步播出无疑为电视剧扩大受众基数、获取资本 收益提供了一条直接而有效的途径。而《爱情公寓》等网络剧在获取了高点击率和美誉度的同时,也开始登陆电视播出平台。
  电视剧创作虽然形成了高原,却很难打造出称得上高峰的经典之作;都市生活、古装武侠、战争风云仍然是荧屏主流;一些潜藏在类型剧创作中的不良趋势依然存在;“一剧两星”政策给产业格局带来挑战……2014年电视剧行业的老问题和新趋势值得关注。
  从《大丈夫》《爷们儿》《团圆饭》《生活启示录》到《一仆二主》《爱情最美丽》,在2014年的电视荧屏上,以家庭和爱情为主要内容的都市 生活剧创作热情有增无减。这种类型常以都市为背景,或铺陈烟熏火燎的市民日常生活景观,或展现远离各种沉重议题的青春时尚话题,获得了观众的青睐。然而, 也有一些剧作要么过度追求情节的大起大落而使故事内容单调、人物性格极端,要么在豪门恩怨、香车美女的宅斗中乐此不疲,用奢华的物质呈现和颓废的精神世界 来放大人性的阴暗面,而远离真实的现实生活,导致传达的价值观念有所偏颇,都市生活剧这种创作趋势亟须扭转。此外,行业剧崛起,《产科医生》《青年医生》 《我和我的他们》等医疗题材和《金牌律师》《离婚律师》等律政题材热播引起热议。仔细剖析这些作品,大多还是披着行业外衣的都市生活剧,对行业内容表现尚 不专业。但这是一个开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电视剧市场需要各种题材类型来充盈,希望这股创作热潮能使行业剧逐渐脱离于都市生活剧的模式,实现类型创作的 成熟稳定。
  《古剑奇谭》《神雕侠侣》等剧播出在社会形成热点话题,让古装剧类型在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文化生活中继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一些创 作者对所涉及的历史内容缺乏理解,使作品频频出现穿帮硬伤,有的则直接戏说或架空历史,沦为依靠偶像演员的收视号召力、包裹着古装躯壳的现代爱情剧,失去 了古装剧独有的历史厚度和侠义豪情。在资本运作和商业逻辑的驱使下,个别创作者在剧作中体现雷人气质,甚至以抄袭搏出位,试图以恶评如潮来博取观众注意 力,陷落到“观众骂得越狠,收视率就越高”的谶语之中无法自拔。但观众的艺术品位不断提高,终将对这种缺乏思想力量的作品产生审美疲劳。要实现可持续发 展,古装剧必须坚守主流价值取向和严肃的原创精神,跳出玄幻、戏说、宫斗的漩涡,将视野更多地转向创作《大秦帝国》系列之类具有深度和底蕴的历史正剧上 来。
  以《北平无战事》《长沙保卫战》等为代表的战争题材获得不俗口碑,成为2014年电视剧创作的又一斩获。然而,与这些严谨之作相对应,还有 一些战争题材创作依然徘徊在雷人的情节中无法突围,演员造型、服饰与历史脱节,飞机头、牛仔帽、美式装备出现在敌后作战的深山老林里。这些作品打着战争剧 的幌子,实际上在以商业运作和投机取巧的态度来诠释革命历史。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可以预见,抗战题材创作生产 将形成一个高潮,如何更好地书写那段史实,反思那场战争,并获得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这是创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类型创作领域存在的老问题仍在持续发酵,电视剧生态发生的新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自2015年1月1日起,“一剧两 星”政策开始实施,在中国沿用多年的“4+X”电视剧播出模式即将退出舞台。此次政策调整,强调卫视综合频道播出电视剧的差异化竞争,将促使其走上特色发 展的道路,改变“千屏一剧”的现象。政策实施后,卖片收入减少,投资风险增加,电视剧制作机构为规避风险,降低电视剧投资额,演员收入将受到影响,从而抑 制演员片酬畸高的不良趋势。至于新政能否催生更多不同题材类型的优秀作品,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总而言之,文艺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我们提倡电视剧艺术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但不等于放任价值观缺失的剧作大行其道。须知低俗不是通俗, 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如果我们总是陶醉在豪门恩怨、后宫缠斗、娱乐化抗战的“小时代”里,沉迷于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 产、快餐式消费等浮躁心态中,那么电视剧艺术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所以,讲好中国故事,让梦想照进现实是当代中国电视剧创作者的基本命 题。我们应用敬畏谨慎的态度重回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缘起,让古老的历史教训、纷繁的朝代变幻、动人的神话寓言来照鉴中国的现实和未来,勇于深入火热的现实 生活中去,用真诚的关切和理性的思维对照现实生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汲取创作灵感,用深刻的艺术创见来诠释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在新的产业 环境中,电视剧行业越是充满活力越要保持理性。我们在坚守电视剧创作的艺术品格基础上,应不断开阔产业视野、拓宽产业版图,汲取外国先进的电视剧制作与传 播理念,在类型化创作中凸显电视剧的民族标识,推动电视剧文化走出去。2014年的荧屏落下帷幕,2015年的光影之旅已经启程,我们要以历史为鉴、据时 代放歌、为人民抒怀,书写具有思想高度、艺术深度和情感温度的电视剧作品,为中国梦的实现鼓与呼。(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
  
  2014年值得关注的10部国产电视剧
  作者:杨洪涛、李蕾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反映邓小平的影视作品不多,讲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历史功绩的电视剧更是凤毛麟角。《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讲述了从1976年到1984年的8年间,邓小平作为坚定的改革者如何力挽狂澜,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过程。该剧同时从国家层面和家庭层面出发,将邓小平形象塑造得立体而丰满,填补了电视剧创作的空白,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探索上实现了突破。
  《北平无战事》
  七大影帝同时飙戏,加上暗潮汹涌的时局、骨血丰沛的人物、掷地有声的台词、逻辑缜密的叙事、静水深流的情怀……这部电视剧以超然的灵性和肃穆的语态,营造了大音希声般的美学质感,凭借超越同类题材创作的想象力,在2014年的电视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送红军》
  在众多长征题材的电视剧中,《十送红军》显得卓尔不群。该剧从互有关联的十名普通红军战士的视角切入,采取穿插叙事的方式。无论是红军老爹钟石发还是自毁容颜深入敌军的女战士戴澜,他们行走长征的精神起点虽然不同,但在经历了战火淬炼和革命洗礼之后,都完成了信仰的确立和灵魂的升华,对电视剧叙事方式和艺术表达进行了有益尝试。
  《四十九日·祭》
  在首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讲述77年前南京城里一群特殊中国人自我救赎故事的电视剧《四十九日·祭》播出,实现了对30万无辜死难者的一次荧屏祭奠。独特的艺术气质使这部剧作从众多抗战剧中脱颖而出,尤其是演员极富张力的表演,使浓烈情感融进一句句简单质朴的台词对白中、一个个行云流水的肢体动作中,形成一种摄人心魄的思想力量。
  《老农民》
  近年来,现实主义农村题材成了电视剧创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扭转这一局面,《老农民》的创作者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该剧站在平民化的叙事立场上,通过全景式呈现一个普通村子的村民为摆脱贫困而努力拼搏的故事,贯穿起我国整个农民群体跨越60年之久的历史进程,谱写了一首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农民史诗。正如该剧编剧高满堂所说,现实主义创作不能只吹美丽的肥皂泡,也不能戳破伤疤就走人,我们必须深入到生活的肌理中去,用自己的心和农民进行对话,从中寻找积极向上的力量。
  《红高粱》
  因原著小说和同名电影的人气,电视剧《红高粱》从开播就获得了社会关注和观众追捧。该剧在忠实遵循原著“抗日”的核心主题基础上,巧妙地加大了爱情戏。从追求爱情自由的小家梦到追求民族独立的强国梦,电视剧《红高粱》不仅为观众讲述了一个有关爱情与命运的凄美故事,也是对那段苦难历史的悲壮回望,更是对这个不屈民族的虔诚礼赞。
  《父母爱情》
  在这部家庭情感剧中,“土老帽”出身的军官江德福和资本家大小姐安杰原本是两个世界的人,而命运却把家庭出身、脾气性格、兴趣爱好皆不相同的两个人组合在一起,携手走过50年的风雨。剧作时而用插科打诨的幽默情境,时而用相濡以沫的言情段落,揭示了平凡爱情里的质朴与纯真。
  《马向阳下乡记》
  《马向阳下乡记》的出现,扭转了农村喜剧题材一味刮“东北风”的现状。吴秀波饰演的下乡书记马向阳是一个久居于都市的雅痞青年。他以游客的心态进入农村,在都市与乡村的文化落差中,在和刘世荣、李云芳等人的村务博弈之间,制造出笑料百出的戏剧冲突。没有无厘头和低级趣味,不靠恶搞和巧合,彰显了深厚的喜剧功底和清新活泼的美学风格。
  《离婚律师》
  《离婚律师》乍一看是律政题材,实际上讲述的还是都市男女的情感故事。作品戏剧性地将离婚官司和主人公的恋爱过程作为两条叙事主线,让剧作呈现复调式的故事结构,从而揭示具有现代意识的爱情哲学和生活寓言。
  《舞乐传奇》
  《舞乐传奇》里,探险、悬疑等商业元素和武侠片的飘逸气质、少数民族题材、歌颂和平友谊的主题融合在一起,让一场从骠国到长安的献乐之旅显得神奇玄幻而富有深意。当下的古装剧创作为迎合年轻观众口味而落入了宫廷斗争和爱情缠绕的窠臼中,大多缺乏宏大主题和深刻立意,这部电视剧另辟蹊径,在实现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有机融合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肯定。
  (杨洪涛、李蕾撰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01:38 , Processed in 0.19259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