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不了天才做达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0:4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不了天才做达人

 作者:云也退 

  周末看了几眼“中国达人秀”节目,忽然想到,“达人”一词是介乎凡人和天才之间的,“达人”代表着常人通过在某一方面竭尽所能、勤奋用力,终有所成时的最高境界。过去,我们只能重复“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赋”之类以讹传讹的老话,却没有想到这是种混淆:天才就是天才,应该在天才之外界定出一个档次,用以概括那些下了死功夫才获得回报的人。
  我最熟悉的文学艺术领域,称得上“达人”的极少。文艺圈子不信达人这一套:达人仍是凡人,唱歌的菜场大叔,跳霹雳舞的保安,他们的生活至多就如同赵传那首老歌里唱的“白天黯淡,夜晚不朽”而已,并谈不上分裂,然而你一旦搞起了创作,欲求顶尖水准,你就得主动在内心、在精神世界里制造分裂。艺术家只信天才,那些横行的大师,个个都是双重人格的代表:比较温和的时候,两种人格之间是对话、辩论的关系;更经常的情况是,两者凿枘不投,打了起来,必须凭着顶级力度的努力,通过构思和创作来调和,才能维持一个纤弱但尽量长久的平衡。
  我是想说福楼拜。在文学史上,所谓现代主义,法国的奠基者是两人,一个是福楼拜,他的两本小说《包法利夫人》以及《情感教育》,是早有公论的开山大作,他的好朋友特奥多尔·德·邦维尔说,这两部书写的是“现代生活”;另一个是写《红与黑》的司汤达。然而,现代主义大师福楼拜,却声称自己从来看不懂另一位现代主义大师司汤达。
  

  (资料图:法国小说家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
  福楼拜的人生,似乎充满了恶心感。这有他的书信为证,这些文字是法语写作的典范,在书信大师里,也就D.H.劳伦斯、纪德等寥寥数人,能把这种不为发表而生产的文字都写得这么精致、密集、色彩斑斓。对一般人来说,青春、相爱、性关系,都是最好的年华里最好的事,在他这里,女人、性交、手淫一下子就把他的青春塞满了,满到他还没有多少年轻的感觉就老掉了,25岁,他便觉得自己“老朽不堪,比一块方尖碑的岁数还大”。
  我在生活里遇到过不少心灰意冷的人,但也许他们不曾写作吧,看福楼拜的厌世态度,简直触目惊心:“我憎恨生活……以及一切提醒我我必须忍受生活的东西。生活迫使我吃,迫使我穿,迫使我用脚站着,诸如此类。”他可怕的敏感性,生出了许多让人无法想象与他相处的话,比如:“通风机里逃出来的做菜的味道真恶心,恶心得你不用吃就知道吃一口准吐。”
  但他又有着兴高采烈的一面。他说:“我能从纯粹看的行为里找到近乎性高潮的快感。”他只要觉得自己是处于逃离状态,就很容易快乐,大的如东方之旅,小的如跟朋友在一起时春风陶醉。再有就是读与写。32岁生日前,他给他的情妇路易斯·科莱写信说:“今天,我正在淹没在安宁祥和之中。我觉得平静、容光焕发。我整个的青春完好无损,没有受到病患的消耗。从我的童年到这一时刻是一条直直的线……我爱春日。我心里有一条壮阔的大河在流淌,它让我翻滚着,一刻不停。”
  关于生活的是这些,关于艺术呢?很多研究者、批评家都注意过一个现象:19世纪后半段到20世纪头二三十年,西方出现了一大批不要命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距离一边生活、一边兼着经营些爱好的“达人”太遥远了。14岁的时候,福楼拜就跟好朋友谢瓦里埃郑重地说,“我们要献身于艺术”;他有一种只有天才才会具备的恐惧,那就是害怕自己永远成不了大师,永远无法发表东西。
  恐惧在他的文章和书信里前后奔流,左右驰突,有时候郁结起来,就变成直挺挺的恨意。这种恨,倒不是“我怎么还不出名?为什么别人还不重视我的成就?”而是“我们这些写东西的人,这些可怜的魔鬼呀!任何个人感情,我们都不能直着写出来,非得把我们内心的所有苦涩、所有让我们噎得难受的道德粘液都给思考过。”《包法利夫人》夫人有一个场面他写了五个月,“要不是有一团暴怒支撑着我,我早就又羞又恼,焦躁难耐到死了”。
  跟有些试写小说的男孩女孩谈起他们的状态,谁若没有福楼拜的煎熬,我便(不负责任地)想,嘿,看来成不了大器。他们都是奔着达人的路子去的,没有几个人愿意付出人格分裂的代价。微信上有个帖,说正常人无法想象天才的日子,说得很对,天才都有种极端性(但只有极端性则未必是天才),看看福楼拜是怎么说得:“要是不想不快乐,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你自己锁在艺术里头,把其他一切都当个屁。”“我无法想象那些不琢磨艺术的人怎么打发他们的时间。”“只有持续写作的习惯才能让人持续满足;它产生了一种麻醉灵魂的鸦片。”
  谓予不信,去看艾尔·帕西诺、迈克尔·杰克逊、小罗伯特·唐尼的工作视频,就知道这种鸦片有怎样的威力。
  一个人,一生投入地做一件事就已经很好了。那些靠日积月累地拓展爱好而成的“达人”,大多数恐怕不敢奢想这一点,都是凡人,都有安身立命的现实需要,非打工即创业,能把全部赌注下在唯一一项爱好上的,恐怕寥寥无几;而那些拥有福楼拜那样的较优裕的家庭背景,可以心无旁骛地做个“家庭的白痴”(萨特以此为题写了一本厚厚的福楼拜传),投入到一件艺术性爱好之中的人,在现在这个时代,又很难集中所有的精力,因为他们有太多可做的事去选择。
  昨天,得知一位学识惊人、才华卓荦的学者型作家,放弃了写作,进入朋友的公司去当了一名项目经理时,我好一阵嗟呀。他是一个智商奇高,能在许多领域都有所成就的人,但是,或许正因此,他得在各个领域都尝试一遍,不断做出让他人感到惋惜的取舍;而且,生计的摧折,对这样的人而言也是很不公平的事。但是,19世纪的法国人福楼拜,为了当成大师,在其他方面可以舒舒服服地做一名低能儿。他其实一直是怀恨于这一点,仿佛大写的“艺术”二字剥夺了他成为正常人的机会,然而,这种恨所保持的热度,那一团暴怒之火,又支持了他宵衣旰食、头脑没命地运转,支持了他对艺术的爱。
  “我爱我的工作,用一种疯狂的、邪恶的爱,一种禁欲主义的爱,就像一个苦行者热爱戳刮他胸膛的刚毛衬衣。”福楼拜写道。做苦行的艺术家,成本高得让人无力仰望,我们凡人,即便有天赋,也不能不暂且压抑之,先去谋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于是,“做达人”才成了不甘寂寞的凡人可以设法企及的更现实的目标,在不搞到家破人亡的基础上,日拱一卒,有个盼头。
  故友刘兄,风雅人士,很多年前我问他,要不要考虑靠写东西为生,需要点什么。“努力就可以了,”他告诉我,“不过最好能先继承到一大笔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1:26 , Processed in 0.11594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