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发帖 日志6:学校文化--2015年2月6日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20:5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个词汇里的学校文化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2-7-7  作者:朱永通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7/07/content_73456.htm


包装
    大约五六年前的夏天,在某市的一个大型教育研讨会上,我和一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在一个空调突然坏掉的会场里,听某名校长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讲座。该校长激情四射,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推导出“没有办不好的学校”,再从“校长应是教育家”谈到“校长必须是企业家”,然后是一堆新鲜的词汇,诸如战略、规划、质量体系、品牌管理、利益最大化等。我听得大汗淋漓,云里雾里,满心羞愧,因为愚钝如我,始终固执地以为,就本质而言,学校和企业犹如井水和河水,还是互不相犯为好。
    此后不久,我突然发现,很多校长一谈起学校文化建设,张口闭口都是“品牌”、“影响力”、“经营理念”等等企业化的词汇。再一聊,他们流行的观点是,学校文化至少比企业文化落后20年,我们应向企业学习,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照搬”。
    从此,我被这个问题纠缠住:这些年来,我们的学校究竟向企业学习了什么?
    去年,我参加深圳的一个校长高峰论坛,听了某中学名校长题为《用文化做大做强学校品牌》的讲座。我对他讲座中所罗列的大量“做大做强”学校文化的案例,心生疑窦。比如,经高人指点,他们学校在几年前花了15万元,请来某著名导演团队的两个骨干,为学校排了两个课本剧,从此,这两个课本剧从市里到全国,一路拿奖,成为学校“品牌”之一。
    中场休息,我虚心向该校长讨教。他伏在我耳旁低语,朱老师,你是真不懂吗?所谓文化,不就两个字:包装!“包装”二字,让我终于找到了揭开长时间纠缠我的那个问题的切入点。
    显性的形象工程一般是在建筑上做文章。隐性的形象工程也比比皆是,比如,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热衷于花重金引进外地名师。这些名师引进后,几乎都是滴水入海,无声无息。并非这些名师没有真本事,而是这些学校的投入更多是为了在“师资水平”上更加“好看”一些。另外,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薄弱学校,以一些好生源好成绩的当地名校马首是瞻,不惜斥巨资挂靠这些名校,成为它们的“连锁校”。
    此类形象工程,不管是显性,还是隐性,都是一种烧钱的包装行为。
    话说回来,总是想方设法要把学校文化“建筑”在包装上,这是一种相当肤浅的做法,因为恰恰是它,暴露了包装者内在的精神贫困。我曾到过国内很多中小学校,常常惊诧于学校在文化建设中的“没有文化”。前不久,我到某市的一所学校采访和讲学,这所学校的校长自豪地跟我说,经过几年的文化建设,他们学校已经是该市出了名的“书香校园”。校长带我一个个教学楼走过去,我发现,在每个楼梯拐角处的墙壁上,都做了书架,每个书架上的书学生可以随便借阅,看完再放回去。另外,学校对每层楼过道上的凸出空间也精心布置,做了许多古色古香的书柜,旁边放了不少的椅子,学生课间可到此自由阅读。当我兴趣盎然走近书架,抽起里面的书翻看时,心凉了一大截。这些书无一例外是“垃圾书”。细问之下,才得知学校所有的书都是书商上门推销的,折扣在二三折之间,有的甚至一折。
    恰当的包装,是一种美化学校的形象设计,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值得提倡。但当包装过度,或流于形式时,则与作秀、忽悠无异,皆是中了功利主义的毒,从而露出投机取巧的嘴脸来。

差距
    我先转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崔永元讲述给作家余华关于他和摄制组重走长征路所经历的众多故事之一。
    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崔永元的微型“长征”队伍到了西南某贫困地区。崔永元突发奇想,准备和当地的小学生进行一场足球比赛。令崔永元想不到的是,当地商店从没卖过足球,当地的小学生也从来没看过足球比赛,而且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运动叫踢足球。崔永元让同事开车到州政府所在地买了足球,然后找了一块很大的草地,请摄制组的美工做了一个足球门框立在草地上。崔永元开始给坐在草地上的一千多名小学生进行足球启蒙教育。开始第一课讲罚点球,崔永元把足球放在离门框十二码远的地方,请出摄制组的摄影师来作示范。摄影师先助跑,再把球踢起,没想到用力过猛,足球越过门框,落地后滚进一堆牛粪里。摄影师小跑过去捡起足球,再跑到附近的水池里清洗足球,然后把清洗干净的足球放在点球位置上。接下来,崔永元让小学生们排队练习罚点球。每一个小学生踢出足球后,都跟着足球奔跑过去,等足球停止了滚动,就抱起足球到水池里去清洗一下,再将足球放在点球位置上。他们以为清洗足球是足球比赛的规则。
    这是发生在2006年的事情,我在笑过之后,是揪心的痛。
    近十年来,中国大江南北的很多中小学校触目惊心的奢华程度让人惊讶。我还清楚记得,2006年秋天,我到北京出差,北京某小学的老师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学校仅花在体育馆、操场等体育设施上的专项资金就达一个多亿。此后不久,另一位北京的中学老师告诉我,他们学校的新校长刚一上任,即对校园里树木太少太小太一般表示极大不满,然后大笔一挥,调拨出两千多万元购置名贵的大树。不到一个月时间,学校入口处是两排名贵的“参天大树”。他说,新校长那阵子老说,一个学校没有树,就没有文化,我们种树,是在“种”文化啊!这位老师却说,每次经过这条树阴大道,总是感觉两千多万的钞票在眼前飘舞。
    提到树,我不由想起另外一所学校在对待树的态度上的巨大差距。
    去年冬天,我到江苏溧阳实验小学讲学,看见学校的主干道上突兀立着一排松树,我先是很好奇,了解后,又很感动。张康桥校长告诉我,当年学校在旁边征了地、开始盖新教学楼时,开发商和学校的部分领导都决定把树砍掉或移走,他一直力争把树留下,还征求老师和学生们的意见,大部分师生都不同意移走,后来这一排松树就原地不动了。他自信地说,无论学校以后怎么改造,那一排松树都不会移掉,因为松树已经成了我们学校的象征,我们的校徽就是一棵设计成书的形状的松树。
在今天的中国,谈论学校文化,其实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除了地域经济存在巨大的差距外,还有绝大多数人对教育的认知的巨大差距。

风格
    什么是学校文化呢?
    简言之,风格即文化。一直以来,我们离开学校的风格来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是没有文化的典型表现。何谓风格?这是一个很不好界定的概念,还是先容我和大家讲述一所给我留下美好记忆的小学的一些事情,回头再试着来回答吧。
    大约五六年前,我到福建泉州第二实验小学专访林心明校长。在校长办公室里,开着空调,门却始终开着。我好奇地问林心明校长,把门关上,既舒服,又省电,为何一直开着门呢?林心明校长告诉我,以前,学校行政和教师办公室都没装空调,门都开着。后来,装上空调后,有些教师等到上课铃响才到班级,一下课就跑回空调房,而且每个教师的办公室都是紧闭着门,学生要找老师很不方便。林心明发现后,心痛不已,经与行政研究后,定出规矩:所有办公室必须敞开大门,空调一律开到28℃。林心明说,宁可打开门,浪费一点电,也不可紧闭门,把教师和学生隔开,一旦形成习惯,另一道无形的门从此就横亘在师生之间了。
    原来,林心明校长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我听完,深受震撼。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收集到的例子一个接一个震撼着我。
    一个泉州本地的老阿姆找到林心明,好奇地问:“我观察你们学校很久了,发现这里的孩子都是欢天喜地的,不像有的学校那样学生怕教师怕得不得了,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原来这个老阿姆的外孙是二实小的学生,因全家要迁居厦门,孩子需转学,但这孩子死活不肯转到厦门就读,最后父母只好把孩子留在他外婆家,让他继续在二实小就读。
    在和大家讲述这些曾经让我大为震撼的事情时,我突然悟出,什么是好学校呢,就是一个你未到之时,就无比渴慕到来,到了之后,就再也不想离开的地方。这个吸引力来自学校的传统,而这个传统久而久之自然形成学校的风格。所谓风格,是隐藏在师生行为背后的一整套大家认同并自觉践行的价值观念,它弥漫在学校的空气之中,无声无形,却又无时不在。它的快乐、自信是内生的,拒绝任何虚伪的包装。
    学校的风格是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个人的品味就是这种味道长时间培养起来的。有时候,一所学校的味道有可能在学生的记忆里嵌留一辈子。
    学校的风格与人的成长何其相似,她是多少代人的智慧点滴积累而成的。可惜,现在很多学校进行的学校文化建设,都是排山倒海式地斩断一切传统,从零开始全盘构建,而非基于传统智慧和自身内在风格的建构。这种拼命向外寻找,胡乱堆砌建筑、标语、校训和制度等的学校文化,其实是可怕的“空心”文化。




*********************************************************************************
学校每一个角落都应充满文化味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8-2 作者:徐仲武


    作为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每一个角落和事物都应充满“文化味”。而学校道路、建筑和景物布局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不仅是物质化的校园识别系统,还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展示和传播系统,都具有润物无声、催人奋进的文化力。因此,为学校道路、楼宇、景观冠以体现学校特色和历史的名称,赋予他们生气和灵性,使其在发挥重要标志作用的同时散发出文化的魅力,对于凝练学校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增加学校文化品味有着重要的意义。
“名”要古朴典雅,但不可生僻晦涩
在为学校的道路、楼宇、景观冠名中,如何让名称富有生机和灵气,是每一所学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路名设计本身就是校园的一道文化景观,所以名称的确定要彰显文化力,体现中华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也就是说,要古朴典雅,言简意赅;要有典故出处,具有深厚意蕴;要突出文化内涵,增添人文色彩。命名方向是从典籍、典故、诗词当中选取字词或者概括成字词,要求每个路名尽可能有典籍出处,并有一定寓意,比如“尚书路”,源自我国著名国学经典《尚书》,另外,“尚”有崇尚、尊重之意,“尚书”有尊重知识、文化的蕴意。可以以教育大家的名字命名,也可以以学校创始人或对学校发展有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名号来命名,也可以切合道路、楼宇、景观的位置与作用来命名……当然,在命名追求古朴典雅的过程中,切不可文字晦涩难懂,为追求古典而深奥难以理解,拗口“绕弯子”,牵强附会;为求异而使用生僻字词,词不达意,给人留下造作与刻意雕琢的痕迹。更重要的是要反庸俗、媚俗和低俗之名,因为只有格调高雅,底蕴浓郁,对学生的成长才具有激励作用,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才具有昭示作用。
“名”要有现代追求,但不可缺失积淀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彭迎喜认为,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道路等的名称要尽可能用大家熟悉的名称来命名,容易为大家记住。要让道路、楼宇、景观“说话”,营造校园的“专业气息”。比如某汽车工程学校的道路,就以车的品牌命名,并按照走向分系列命名,如“红旗大道”、“东风环路”、“欧宝路”、“奔驰路”、“皇冠路”等,从而不仅让道路承载起该校汽车工程所独有的速度、便捷、时尚、国际等文化元素,也把不同车系的典型品牌的基本常识“润物细无声”地传输给了广大师生,更在文化的背景上,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洋溢专业的情愫,让校园的一角一落诉说职业的情怀。要让道路、楼宇、景观“成典”,营造校园的“历史气息”。要关注学校的历史积淀,保护历史留存,传承校园的“前进步伐”,将道路等命名缘由背后的文化慢慢呈现出来。
“名”要开放多元,但不可忘却尊重
在实际命名的过程中,要让命名的过程成为学校文化再塑造的过程,成为世人了解感知学校办学的一个过程。所以,这个命名的过程必然是开放的,是让学生、教师、家长、校友及社会人士参与进来的过程。名字也必然是多元的,体现多元的文化,或中或外,亦古亦今;呈现多元的思维、教育思想及历史观,让这种“多元”产生积极的、进步的意义,显示学校本身的进步,体现文化融合的成功和对各种文化、学校发展中各时期的文化以及时空的尊重。现在的不少学校是新建或在原有基础上改扩建的,这之前或有过征地,或有过拆迁,学校所在地的原住民,为了学校的建设搬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作为学校可以立块“感恩碑”,铭记并感谢为了学校的建设作出巨大牺牲的人们,在命名道路、楼宇、景观等的过程中,以他们的名字,或者原地名等来命名,体现对他们的尊重,镌刻下一段历史,让后人了解这地方曾经的“名字”。
“名”要形象直观,但不可忽视学校特质
学校文化是由所有生活在校园里的师生共同创造的,这样的文化虽然很“草根”,但却能让每一个“当局者”真切地感触到、体味到、领悟到来自校园每个角落的文化“芬芳”。大家自发叫出来的名字才最代表这种感受和文化,才最有生命力,才能克服呆板说教式的命名。这样的命名形象直观、易记、琅琅上口,又与学校文化品味相称,能够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目标,并考虑与周边环境相呼应等,能真正做到一楼一式、一廊一品、立异标新、丰富多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激励性。比如北大的“三角地”、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勺池”、清华的“情人坡”、“工字厅”等这些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趣味的名字流传甚广,也不知道是谁叫出来的,但这个就是“自创文化”的生命力。
一段路名标志一段历史,一栋建筑展示一种精神,一个景点体现一种心境,一块路边的宣传标语导引成功的未来。通过对学校道路、楼宇、景观等的命名,美化了学校的脸,修炼了学校的身,提升了学校的魂,使学校的每一条路,每一座楼都鲜活起来,更具有了人文内涵,使学校道路、楼宇、景观,作为学校教育环境的硬件部分,在为师生提供活动空间的同时,也具有了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


***************************************************************************
用校园精神滋养每个学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2-3-13 作者:谭学颖



    初中教育的真正使命是什么?这是我从教20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永远比别人多做好一点点”,是我们的学校精神。我体会到:只有教育工作者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学校精神的孕育。学校是学生接受文化滋养最基础、最丰富的地方。我校精神——“永远比别人多做好一点点”,看起来朴实直白,其实要做到并非易事。比别人做好一点点易,多做好一点点难,永远多做好一点点更难。我们的学校精神蕴含“永恒超越”之意,在教育中,学校坚持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做事要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己,由做事到做学问、做人。学生在不断做好小事情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持之以恒,就会养成习惯,形成品格。
每天早晨,当我看到学生认真打扫教室、走廊,细心擦去花瓣上灰尘的时候,那专注的样子总让我感动;课堂上,他们那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敢于大胆质疑的神态,妙语连珠的发言,总给人留下深刻记忆。
和谐团队的力量。我校一向以和谐大家庭著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会得到所有教职员工的爱护和关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仅成为教师的共识,而且成为教师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准则。我们创新性地开展了“六多”活动,即多侧面了解,多方位沟通,多层次教学,多渠道发展,多平台展示,多角度欣赏。评价评比方式均以团队为单位计算,或以班级,或以年组,或以学生自己组合的团队,人人参与,人人奉献,各显其能;人人有机会,人人有特长,增进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人生最为宝贵的东西。例如,学校初三政治教研组的4位教师设计的趣味政治知识竞赛,在18个班级开展,其中最值得借鉴的是竞赛规则:全班同学人人参加,不许一个人掉队。方法上,他们发挥团队智慧,优扶弱,一个带一个,争取个个过关。经过一周的备战,18个团队都有了不同收获,不仅知识在活动中被灵活地掌握,团队合作共赢的学习策略也让大家学有所得。和谐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自信满满,对生活、学习和实践活动充满了热情,每一个人都因自己的进步而骄傲。
家长赠书的智慧。在我们学校,受学校教师常年为学生赠书的影响,家长主动为班级赠书这件事已坚持多年。如今,这一举动早已成为校园佳话,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由于赠书不断增多,我校建起了“流动图书馆”,由校小记者团的学生负责安排流动图书的去向。我们还寻找机会宣传各类图书的阅读方法,向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书,引导学生挤时间读书,使“阅读静思”真正成为其受用一生的习惯。教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充满智慧,并通过赠书培养了学生终身受用的生活兴趣,让书与学生互动,成为滋养终身的养分。读书养成了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在知识的空间自由自在游走,开启了心灵与脑海中的创造、幻想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读书的兴趣随自己成长的需要而有所取舍,书中厚实的养分孕育其成长,使他们不断认识人生,探索人性。
学生从书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学会发现、呈现、创造和服务。学生演讲团定期举办各种读书演讲活动,并将此项活动延伸至学校周边的各个社区。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在学校开展了“为贫困家庭献爱心活动”,全校2700名学生捐款8万多元,送到社区,送到需要帮助的百姓家中。此外,学校的文化墙、文化角及各个可以触摸的地方,都被热爱读书的学生占领,被布置成读书体会园地、书画展示园地、名著鉴赏园地、名言激励园地……凡是学生想到的,学校都尽力提供场所满足他们的需求。学校文化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成为一种“场”,吸引着无数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者系辽宁省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校长)

****************************************************************************************
寻找校园里最能引领学校主流文化的人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2-3-13




    面对北京市十一学校这几幅月度人物图片,也许不少读者会心生疑窦:这是在做什么?又想要说明什么?别急,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原来,北京市十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但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怎么通过具体的工作去积累学校文化?月度人物评选就是该校持续不断积淀文化的创意和工程之一。
据了解,这项工程由该校工会具体负责,各工会小组或年级、处室共同推荐,教师也可以参与推荐或自荐。根据推荐情况,该校每月评定一位或数位月度人物。月度人物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模范,也不必是人人敬仰的英雄,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存有争议。但在这一个月里,他在某一方面或某些领域,是做出了值得他人学习、借鉴或令人感动和敬佩的事情的,而他所做的这一切,又恰恰能够引领学校主流文化,代表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那么,他就完全可以被评定为月度人物。
经过精心制作的月度人物宣传海报会被张贴在校园10处显要的位置。海报上有该月度人物的大幅照片、人物解读和人物点评。照片要求做得足够大;人物解读要把评选理由说清楚;点评则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比如,学校一贯强调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关键作用,高一班主任刘英老师便因为情急时刻深夜探访学生而被推举为第一期月度人物。
“学生遇到困难和委屈,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班主任;在学生最需要帮助之时,第一时间赶到的还是班主任。”发生在刘英老师身上的此类平常而又不平凡的事情,深深地感动着广大师生和家长。今年2月,学校保洁工王富荣因为4年来勤勤恳恳、不怕脏累、坚守岗位,也荣获了月度人物殊荣,一时传为校园里的一段佳话。
(文/高伟山图/北京市十一学校供稿)






*********************************************************************************
从特色办学到文化强校
—— 甘肃省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采访纪行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12-10 本报记者蔡继乐余闯冲碑忠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1-12/10/content_56606.htm


    穿城而过的黄河,大街上飘香的牛肉面。走进兰州这个有着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其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与这种气息相通的,是眼下兰州市中小学正在开展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热潮。11月中旬,本报采访组一行走进兰州多所学校,近距离感受这里的学校文化建设。
展示形象力,营造学校文化品位
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甘肃的省会,兰州奋力实施“再造兰州”战略,加快率先跨越发展的步伐,近年的经济发展增速明显加快,全市教育事业更是快速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这个时候,教育该怎么办?兰州市教育局局长何泳忠的回答是:“在解决了基本办学条件后,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品质,彰显教育文化,让学校更具活力,让教师更有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学生更加健康与快乐。”
为此,兰州市提出,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把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内涵品质,推进学校发展的新航标。“过去,我们一直讲学校要特色办学。但是,如果不能将特色提炼上升为学校的文化,特色随时可能会丢失。”何泳忠说,“因此,我们提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用文化将办学特色巩固扩大起来。”
2010年7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兰州市深入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2011年初,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被列入兰州市教育规划纲要的改革试点项目之一。兰州市教育局随之成立了课题组,组建专家队伍,为各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专业支持和引领;同时下发文件,明确了全市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一批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
2011年上半年,兰州市确定了30多所学校先行试点,各校制定了文化建设方案。兰州市教育局积极跟进指导,通过专家讲座、编写《学校文化建设应用实例》、实地巡回培训、举办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培育典型,总结成功经验;下半年扩大范围,采取“点上出成果,面上抓推广,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方式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并竭力寻求学校文化建设的抓手,分层分类构建学校文化建设。
首先是强化学校形象力的展示。所谓形象力展示,就是教育的使命意义、意蕴、功能等以物化形态呈现,包括校徽、校服、校旗、校歌等视听觉形象,楼宇、长廊、花园等校园环境等。在兰州几所中小学校,记者目睹了各具特色的校园形象力建设。
在兰州二十七中记者看到,校园整洁、素雅,教学楼内的楼道橱窗里,张贴的是学校每年评选的学习、文艺、体育等“校园之星”的照片。“这样的橱窗布置,比一味张贴名人头像、名人言论效果更好。”校长焦宪庆说。
作为学校形象力建设的一张“王牌”,学校从2009年开始,组建了一支由10多名高中生组成的国旗班。这些学生主要从高一新生军训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中选拔产生,学校体育老师担任教练,每周利用课余时间训练两次。“每周一早上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时,这些学生可精神了,他们步伐整齐、动作干净利落,引来全校师生赞许的目光。”焦宪庆说。
兰州市畅家巷小学坐落在市中心的城关区,被群楼环抱,称得上是一所“袖珍学校”。两栋教学楼中间围个大操场,这便是学校校园的全部。
刚走进学校时,记者的心中不免疑惑:这样的校园如何塑造形象力。但是,当记者走进教学楼时,心中的疑惑一下子消除了。楼道内、楼梯间、图书室、美术室,甚至卫生间都被精心修葺过,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关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每间教室的墙上,都有一块“赞美时空”,上面贴满了小纸条,纸条上写的都是赞扬学生的话。该校校长李建萍说:“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激励,树立自信,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风。”
谈到学校文化建设形象力展示时,何泳忠特别强调:“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园不能向公园看齐,不仅要有良好的校舍设备等物质条件,更重要的通过教育元素的渗透使教育场所具有文化的内涵与教育的意蕴。应该根据学校的特点、育人的要求,着力营造儒雅、典雅、素雅的校园文化品位。”
塑造精神力,丰富师生精神家园
“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校园环境、楼宇设计等层面,更重要的是精神力的塑造。”何泳忠说。
兰州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另一个抓手就是塑造精神力。所谓精神力塑造,就是教育的思想、信念、灵魂、价值观等上升为精神力量,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发展愿景等的提炼和设计,以及校训、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学校格言、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的确定;同时将这些理念、愿景、校训等作为全校师生的行动方向与自觉追求。
如何塑造精神力?何泳忠提出应当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挖掘学校的传统文化。从整理挖掘校史入手,不断发掘其内在的文化存在,认识前辈师生在学校发展史中留下的足迹与精神资源,丰富师生的精神家园。二是积极移植外来文化。学校要想办法移植、吸取别家之长,借鉴别校之优,并把它嫁接到本校文化之中,为本校的文化注入活力,使本校文化更加优秀,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学校文化。三是努力生成新的文化。集中广大师生的智慧,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并将其逐步融入内化到师生的实际行动中,变成师生的共同精神追求和行动力量,从而进一步形成更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在学校文化建设精神力塑造方面,兰炼一校堪称成功的典范。“两年来,我们在继承学校原有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懈追寻和论证,构建起以‘立人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校长朱雪松说。
在专家的指导下,兰炼一校将学校原来的特色办学经验进行提炼,最终形成了包括核心理念、发展愿景、核心价值、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一整套系统的“立人教育”的学校文化体系。
“学校文化建设精神力的塑造过程,就像穿珍珠,要对学校的历史和之前做过的特色亮点进行梳理,然后用一根线将之穿起来,便完成了精神力的塑造。我们找到的这根线就叫‘立人教育’。”朱雪松说。
兰州二十七中是一所有着80多年历史的学校,一直将“勤奋求实”作为校训。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提炼出“师生双成”的文化建设主题,意思是“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又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发展”。
畅家巷小学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提炼出“畅文化”的核心理念,鼓励师生“畅育心灵、畅达生命”,持守“和畅”之理,孕育“顺畅”之心,张扬“畅达”之愿,演绎“畅响”之情,在特色文化熏陶中演绎“畅文化”的灿烂。
落实执行力,形成特色文化品牌
形象力的展示和精神力的塑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必须以学校运行机制与制度的执行力作为第三个抓手。所谓执行力落实,就是通过教育制度与机制将学校的思想观念、核心价值及物化形态内化成学校成员共同行为的动力,主要从学校的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建设、学校礼仪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保证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得到落实。”何泳忠说。
在兰炼一校采访时,学校在“立人教育”文化建设的执行力落实上的一系列做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长朱雪松说:“就学校层面来讲,科学的理念很关键,但如果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的。”
朱雪松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学校文化执行力落实的主要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是“三大载体”和“四个走进”。
“三大载体”是指渗透“立人”文化的班级文化建设、以学会服务为特色的少先队活动和个性色彩浓郁的学生社团活动。“校园小导游”是学校众多特色少先队活动中的一个。记者在学校采访时,“导游”是一名三年级女生。个子不高的她,腰挂扩音器,头戴微型麦克,用标准的普通话大方地讲解着学校的“立人”文化。
“四个走进”是指让“立人”文化走进校园环境建设、走进教育教学实践、走进校本课程建设、走进师生精神世界。朱雪松说,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通过改革评价机制,推行课程督导,强化深度教研等,构建起“乐问善思”的乐学课堂。
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兰炼一校提出,用课程文化丰富“立人”文化,用“立人”文化滋养课程文化。学校形成了以“独轮车”、“书艺”、“古诗文诵读”、“国防教育”等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并编写了教材。
为了让“立人”文化真正走进师生的精神世界,兰炼一校将社区和家长及学校周边资源引入学校,先后成立了“家校爱心社”、“家长义工队”、“校园绿化队”等。
兰州二十七中在落实学校“师生双成”文化执行力方面同样做得非常扎实。在学生成人引导方面,学校开设了以加强学生个人修养、学会做人为目标的校本课程,通过心理辅导、专家讲座、学习辅导等手段,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在教师制度建设方面,学校坚持以班主任为核心,倡导团结合作,打造和谐的教学团队。
目前,兰州市学校文化潜在和巨大的教育功效已在广大中小学日臻显现,并已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和自信,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市中小学内涵发展、品质提升的新航标。
全市现已形成了以兰炼一校的“立人教育”、畅家巷小学的“畅文化”、兰州二十七中的“双成文化”、兰州十中的“思行文化”、兰州四十九中的“爱生文化”等为代表的学校文化精品。
当记者的采访将要结束时,何泳忠说:“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设学校文化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挖掘积累,不断发展完善,从办学特色入手,一步步做起、一点点积淀,从而向着文化强校的目标迈进。”




********************************************************************
用文化为学校立魂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12-05 作者:朱永新



核心观点
学校教育缺乏文化,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有根底的“怪物”。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学校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

如今,很多学校都在打造学校文化,但坦率地讲,真正有文化精神的学校并不多。当前,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其一是物表化,很多学校建得富丽堂皇,但只是一些建筑、图案,并没有真正成为师生生活和记忆的组成部分,没有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蕴。其二是文本化,各种学校都建立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制度只停留在文本层面,没有真正地成为规范学校成员行为的动力。其三是标语化,许多学校努力让每一堵墙都能“说话”,写满了各种标语口号。但这些标语只是挂在墙上,印在宣传册上,没有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甚至行动方向与标语内涵南辕北辙。
学校教育缺乏文化,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有根底的“怪物”。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学校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和传奇的聚合体,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同时显现在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物质载体之中。
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有文化自觉的学校,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该秉承什么,用什么样的理念影响师生生活,因而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学校中得到舒展、成长的文化,让普通人的潜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不好的学校文化,则存在于缺乏文化自觉的学校之中,可能会压抑个体生命,使学校整体处于平庸的文化氛围中。
我们应该怎样去建设好的学校文化呢?学校文化建设最关键的东西在于使命、愿景、价值观。使命是学校的责任,即学校为什么而存在;愿景是学校的蓝图,即学校未来的目标和样子;价值观则是学校对于好坏、善恶、美丑、成败、是非的基本信仰和评价标准,即哪些东西要坚守,有些高压线绝对不能碰,教育应该有所取舍。总的来说,使命、愿景、价值观决定了学校文化的根本。
校风、校训,可以称为学校文化的精神之窗,这是学校使命、愿景、价值观诗意化的表达。校风是历史积淀下的现实状态,校训是一种理想。好的校风、校训,不仅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还能反映出学校的价值追求,是我们打开一所学校历史文化之门的钥匙,是我们眺望一所学校精神家园的窗户。
制度是学校的文化契约,是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共同遵守的契约。制度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制度是文化的体现者和守护者,这样文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弘扬,制度的存续和影响同样会受到文化整体性的保护和滋养。
文化更多的是通过人来呈现,走进一所学校,学生和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就代表了学校的文化。师生的道德水准、课堂的氛围、师生的阅读生活以及师生的行为方式,都可以展现出学校气质。另外,学校的仪式、节日和庆典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活标本,是学生生命中最值得关注的重要时刻。
再说学校建筑,建筑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建筑不仅仅是学校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建筑本身应该有文化气息,还要有鲜明的个性。真正美好的教育场所,是师生亲自创造的空间。走进学校,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度,文化的厚度,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学校应该是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珍品收藏所,一个美好事物的集散地,一个传奇故事曾经发生过的地方。民族文化的精华,当地文化的精髓,本校历史的叙事,脚下这片大地的特色都应该能在学校体现出来。
(摘自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首届全国小学教育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
我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



来源:李镇西博客,2011-12-2 作者:李镇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61efa0102du0v.html




    学校一定要有“特色”吗?
    面对这个问题,有人会惊讶:“这还用说?”
    是呀,这是一个热衷于谈“特色”的时代。几乎所有学校都在争创“特色”——你弄“书法教育”,我就搞“剪纸教育”,你做“人人都会拉二胡”,我就来个“学阿拉伯语从娃娃抓起”……
仅仅增加一门选修课,就叫学校教育的“特色”吗?
    当然,也有学校的“特色”不仅仅体现在选修课,而是在“理念”上“模式”上甚至“培养目标”上都有“创新”有“突破”:比如“让学生拥有诗意的人生”,比如“312课堂模式”,比如“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于是一种“教育服务”应运而生。某些专家,某些机构,专门到学校帮着“提炼”“梳理”“总结”该校的“特色”,于是很多简洁整齐的句式,或夹杂着数字或字母的短语满天飞,比如“教学共生,师生互动”、“6S教育”、“五合教学”……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无数“新理念”“新模式”以及表达学校“特色”的词语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只是因为怕得罪人,于是很世故地不一一点出罢了。
现在很多学校的所谓“特色”,要么是凭空杜撰的几个富有“特色”的标签——比如,标榜“××教育”,但其内容却和其他学校一样,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要么是多开了一门或几门国家规定课程之外的选修课;还有就是学校的什么体育或艺术“传统项目”,如篮球项目,舞蹈项目,等等。
究竟有没有真正的特色学校?当然有。所谓“特色”,应该是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文化传统等方面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风格、个性或独特性,而决不仅仅是开了某一项选修课或课外社团活动,更不是提出了一个别人没有说过的概念。
也许我比较观念比较保守,我一直对义务教育学校大谈“特色”以至“特色”泛滥感到疑惑。愚以为,就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注意,我这里说的是“义务教育”——的学校而言,至少在教育方针(含培养目标)上很难说有什么特色。教育方针由党和政府制定,比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国家意志,显然不允许什么也不应该允许各学校自作主张在教育方针上还有“特色”。培养目标也是如此。基础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全方位打下全面素质基础。培养在人格、知识、能力、体质等方面素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共同目标,难道还有其他富有“特色”的目标吗?当然,如果是职业高中或大学,在培养专业性人才方面确立自己的特色,那是理所当然的。但我说的是义务教育。
这样一说,是不是小学和初中就不可能有特色了呢?当然不是。我只是说在根本的教育思想上,还是慎提“特色”为好。而在我上面所说的“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文化传统”等方面,教育者完全可以实事求是地展示出自己的个性,或者说“特色”。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真正的特色不能速成,它需要实践,更需要时间。所谓“需要实践”,就是说特色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很遗憾的,现在好多“特色”恰恰是“说”出来的。好多学校为了“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或为了迎接什么大型的验收检查,赶忙请来专家帮着“提炼”“梳理”,找几个别致新颖、言简意赅的短语,“特色”便诞生了。所谓“需要时间”,就是说特色是一种长期的坚守,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一种瓜熟蒂落,是一种水到渠成,是同行心服口服的认定,是社会众望所归的认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办三五年的学校,最好免谈什么“特色”——更别说提什么“三年打造名校”之类的口号了。但现在一些学校的“特色”则不需要时间,学校刚刚落成,便向教育局“申报特色项目”了。当然,也有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热衷于让各个学校“申报特色”,人为地展现“一校一品”,这是典型的教育浮躁。
此文写到一半,我参加了成都市教育局组织的一次课程改革现场活动。活动结束前,副局长左华荣在总结中说:“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特色观。许多学校都说‘要形成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所拥有的思想和方法。我特别担心办学特色的功利化,机械化,和泛化。一个学校的特色不是刻意打造出来的。应该是一个学校长期发展自然而然得形成的,不断积累,完善,升华。是日积月累,是源于实践的。”
坦率地说,我很少听到教育官员如此清醒。会后,我抑制不住激动,罕见地上台握住局长的手“大拍”其“马屁”:“说的太好了!”
他谈到反对“功利化的特色”,我理解所谓“功利化特色”,就是为“特色”而“特色”,是假特色。而现在的假“特色”是在太多太多。但教育哪有那么多“特色”?
我想到上半年一位领导来我校视察,我陪他转校园。他问我:“李校长,你们学校有什么特色?”我说:“没什么特色啊!”他看了我一眼,好像不太明白我的意思,我解释说:“我们学校才办几年,而形成特色是需要长期实践积淀的。再说,我现在也没想那么多的什么特色,就想让我们的老师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教好每一个学生,认认真真带好每一个班,我呢,认认真真帮助每一个老师成长,就可以了。”这位领导对我的说法深表认同。
说实话,当该领导突然问我“特色”时,那一瞬间,我也想过一些词语,比如“平民教育”啊,比如“新教育实验”啊,等等。但这些能够说是我校的“特色”吗?难道只有武侯实验中学在搞“平民教育”吗?难道只有我们学校在搞“新教育实验”吗?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教育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就行了。何必要刻意追求什么“特色”呢?
有人曾对我说:“李校长,你的没有特色,就是特色!”
我知道这话很时髦,而且显得很“深刻”。但我也不接受。因为我并非为了“特色”而“没有特色”——如此“没有特色”还是在刻意追求“特色”。
我的确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我和我年轻的同事们,面对的是好多学校不喜欢的孩子——当地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弟。教育局划片分配生源,我们不可能将其中任何一个孩子排除在校门之外。面对这些孩子,我们没想那么多,就朴素地追求“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我们研究的,不是什么“特色”,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难题:有的孩子为什么上课心不在焉?他上课为什么听不懂?有的学生为什么要辍学打工?孩子的家长为什么不愿意到学校来开家长会?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如果考不上高中他将来能够做什么?……当然,我们学校也有相当部分的天资不错的孩子,所以我们同时也在思考:怎么让这些聪颖的孩子最大程度地获得知识,最大程度地提升能力,最大程度地得到发展乃至极致?正是为了每一个孩子——是的,毫无疑问是“每一个”,我们大胆地进行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了考核评价改革。
特别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特别理解和支持我的武侯区教育局和成都市教育局,他们为我校的改革不但大开绿灯,而且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在这里我说了领导的好话,这是我的心里话。我犯不着在领导听不到的地方 “歌颂”领导(我知道我的博客是从来不被局长光顾的),但我得实话实说,这是做人应有的起码诚实。
写到这里,也许有朋友急切地想知道我校究竟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对此,我要让大家失望了。一切才刚刚起步,我不愿多说细节。所以目前我基本上谢绝了所有媒体报道,因为事情才开始做,就大谈“成果”,这样不好。
还有和“特色”相关的一些说法,我也常常越想越觉得不是味道。比如,学校要“打造品牌”,又比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等等。这些说法,显然是一种办企业的思路,是面向市场的思维。品牌是一个商业概念,它以产品质量取胜,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信任度、追随度,因而给产品增加了附加值,企业可以为品牌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打造品牌,产品追求特色,理所当然。
一些大家公认的真正名校(关于名校的产生和意义,我将另文阐述),产生了类似于“品牌”的社会美誉度,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抹杀。但是,我这里要批评的依然是那种为“品牌”而“品牌”,把“品牌”作为学校的主要追求的做法。学校是企业吗?学校需要面向市场吗?也许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业学校包括综合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企业有密切联系,而且需要有市场思维,但我想问,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要“品牌”来做什么?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意义何在?像企业一样争抢市场份额吗?当然,有人会说:“是呀,学校有品牌了,有影响了,就有竞争力,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源嘛!”且慢,按国家规定,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不都是由教育局划片或微机排位分配新生吗?你为什么老想着去抢占什么“市场”呢?说白了,不就是抢优生以提高“升学率”吗?不就是收择校费壮大财源吗?当然,这些话是不能摆到桌面说的,但大家心照不宣。然而,这心照不宣的意图,不是“假教育”是什么?
学校当然要办好,但这不是“对外”的为了什么“品牌”什么“市场”,而是“对内”的为了我们每天面对的孩子!只要孩子在学校能够享受每一个老师的爱,只要孩子能够喜欢每一堂课,并且真正获得全面发展,学校没有“特色”没有“品牌”没有“市场”,又有什么关系?
朴素比“特色”更美丽,良心比“品牌”更珍贵。孩子心灵和他们的未来,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市场”!
    这是我们的教育良知所在。

    2011年11月23日—29日





*****************************************************************************
一所乡村小学的国际化探索
——记四川省崇州市中山小学独特的办学之路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5-25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教育国际化就如同这只蝴蝶,在它美丽翅膀的扇动下,川西平原掀起了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的教育国际化风潮。位于川西名城崇州市东面的中山小学,也在这场风潮中做起了星星的美梦。
中山小学(即原崇州市安阜小学),迄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5.12”汶川地震,学校遭受重创,教学设施被完全摧毁。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民革中央支持下,学校浴火重生,得到迅猛发展,并由此更名为“中山小学”。国家领导人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和图书馆名。
走进中山小学,远远就能望见八个红色大字“博学多才,爱满天下”。这是学校核心理念,秉承了孙中山先生“博爱”思想。教学大楼前,一副对联映入眼帘:“胸怀祖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放眼世界,做民族复兴之栋梁”,这是中山教育人永恒的追求。
灾后重建中,学校紧跟时代脉搏,明确了以教育国际化为中山小学办学特色,并提出了教师理念现代化、教学手段最优化、英语教学国际化、学生活动传统化四大抓手。
依托民革,练好内功,这所典型的西部乡村小学,开始了她的国际化探索。
教育国际化
首先教师理念要现代化
专家指出,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国际视野。而国际视野,则需要教师的教学理念现代化。中山小学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把教育科研变成教师学习、思考、实践、提高的过程,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九五”期间,学校在课题研究中探索、总结出的“选题——集备——试上——评议”四步基础教研法,使教研活动从无序走向了有序,从走形式迈向了扎实过程,受到崇州市教研室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市推广。“十五”期间,学校摸索、总结出的课题管理经验“四个一工程”(每周一篇学习札记,每周一篇教学随笔,每月一节研究课,每月一篇研究论文),在成都市课题总结会上进行了交流,受到大家的好评。“十一五”期间,学校多个课题评为成都市级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还荣获成都市一等奖。
现在,中山小学“十二五”课题“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被四川省电化教育馆立项为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科研课题。
“一个课题就像一个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实践、反思,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山小学名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了学校品位。”中山小学校长王智勇介绍,学校还通过鼓励教师多读书、举办教师论坛、加强校际交流、开办专家讲座等方式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中山小学每学期都给每个教师发购书款,每年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教师论坛;先后组织教师到浦江、双流、新津、新都等小学考察学习,并与市内多所学校开展手拉手教学研讨活动。学校还先后聘请心理学家李含果、学校管理专家卿光亚和几位外籍教师等到校作专题讲座和教育教学指导。
目前,教育科研已成为中山小学的特色。求真务实的教育科研凝聚了人心,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使一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近年来,学校有1人被评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3人被评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9人被评为成都市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崇州市学科带头人。学校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被授予“成都市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连续两届被评为成都市先进教科室。
教育国际化
教学手段应最优化
中山小学现有学生576名,教职工44人。囿于学校规模较小,教育经费相对较少的因素,学校精打细算,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2000年7月,学校自筹经费安上了电脑。许多老师平生第一次与电脑有了亲密接触,但对电脑的知识却就是一张白纸。王智勇校长介绍道:“老师们并不气馁,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起步晚,但起点要高。”学校随即聘请了电脑高手到校为老师上课。老师们利用周六下午的时间参加培训40多次,制作课件的能力迅速提高。
现在,中山小学所有教师都能熟练运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课件,学校还建成了自己的教师课件库。学校参加成都市“红叶电教杯”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优秀现代教育成果评比,获奖27个。多位教师都在成都市级赛课活动中获奖。
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成都市农民网校;2008年,在成都市教育强乡镇验收检查中,学校完善的设施、规范的管理,受到专家好评;2008年9月25日,崇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在中山小学召开,学校的研究成果向全市推广。
为进一步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山小学“十二五”课题选择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此,学校先后安装了12套交互式电子白板、1套固定多媒体,添置了5套移动多媒体,1套听课系统,实现了多媒体课堂演示系统班班通。中山图书馆建成电子阅览室,购置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借阅效率。
2011年10月,学校建成了校园电视台,安装了校园闭路电视播控系统,有独立的演播厅和控制室,配有调制解码器和混频器,能同时播出3套节目,直播现场节目。学校还购置了非线性摄录编系统,配备了2台摄像机,2台数码照相机,能对学校的研究课、优质课和学校重大活动进行录制编辑。
如今,中山小学的信息化装备已达到崇州一流水平,成为首批成都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教学手段现代化,也为教育国际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英语教学国际化
为学校打开一扇窗户
50岁的年龄,1米9的个子,来自英国的教师Alan跳上课桌,大声教孩子们念“on”,继而又把课桌举过头顶,告诉孩子这就是“under”——这是中山小学的一堂外教课,外国教师“行为教育”方式给孩子们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给学校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乡村小学怎样进行国际交流?中山小学决定从英语教学国际化入手进行探索。在民革的帮助下,学校先后聘任了10多位英、美教师为孩子们上课。让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地道的英语教学。学校还邀请了美国眼镜协会4位专家访问学校;接待英特公司志愿者近百人次。
每次外教到校,中山小学所有英语教师都全程参与交流,近距离感受英美教师风采。学校还组织教师与外教同台献艺,就中西文化和教育进行对话、碰撞。学校还成功举办了市、联组英语教研活动,高水平的英语教学受到专家、领导高度评价。
学校成立了英语话剧组,在更名仪式上,话剧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三只小猪》受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宇坤和与会领导的高度好评,认为乡村小学的孩子都这样出色,崇州教育城乡均衡化已取得很大成效。孩子们的英语水平用英国教师Alan的话说,“没想到你们孩子有这么棒的英语水平,我的教案要重新设计了”。
教育国际化
关键是学生活动传统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把民族的根留住,这是中山小学开展学生活动的努力方向。
2011年,中山小学被确定为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成都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学校以此为平台,成立学生社团,秉承“博学多才,爱满天下”理念,寓民族思想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诗词组是这学期新成立的学生兴趣小组。中山小学邀请到了四川省中山学院专家教授到校做国学讲座;崇州市关工委成员、市诗词楹联协会的老同志每周四也到校指导学生,培养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尝试诗词楹联创作,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向深入。
为了让孩子们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学校还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通过“每日早中晚诵读30分钟,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每期一个班级专栏”,让经典文化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开展“了解端午文化、体验端午风俗”等活动,全校师生一起包粽子、包饺子,诵屈原诗歌,陶醉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感受到集体生活和劳动的快乐。
目前,学校少年宫已经开设了合唱、太极拳、经典诵读等14个特色课外活动课,建成200人的木笛乐队、50人的机器人制作组。参加全国小学生各类比赛,杨洋等10多名学生获一等奖。“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博学多才、卓尔不群!”王智勇校长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探索,中山小学以“博爱”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特色初步彰显,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正向着教育国际化目标迈进。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成都市普及初等教育先进集体”、“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成都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成都市农民网校”等光荣称号。
    在非洲,有一种花,开花一次,只有两小时花期;等待花开,却要100年。大自然这样宽容,教育更要有宽容、等待的情怀。教育国际化这只蝴蝶,为中山小学带来了美妙的梦想。或许不久的将来,这美梦就会成真了。(刘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5:25 , Processed in 0.16268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