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读书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11:0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读书

  文章引用自:青青葡萄藤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ptt1981

跟养生一样,读书的话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谈过它。我之所以凑热闹谈这个话题,是因为昨天整理书房的时候受到了一些触动。从读大学至今已二十多年,书房的六个书架已放得满满当当,一些书不得不堆放在书桌上或者墙角里。在我的印象里,有些书买回来时翻过一下,有些书根本都没有翻过。这点藏书都没法看完,何况我们学校的两百多万册图书以及网上海量的图书。面对书山、书海,真得该好好考虑一下如何读书了。
有一篇文章是谈“读书种子”的,列举了我国历史上堪称“读书种子”的读书人,他们是方孝孺、钱允治、叶德辉、陈寅恪、钱钟书、季羡林。这些人读书特别多、影响非常大,且能在文化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六个人中,别的不说,单就我们熟悉的陈寅恪、钱钟书来说,陈寅恪在国外留学20年,展转于几十所名牌大学,掌握了五种外语,精通佛学、哲学、儒学、史学、文学等,被誉为“教授之教授”。钱钟书一辈子都在读书,而且博闻强记,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几乎把图书馆的文史类藏书都读个遍,因此他的著作引证宏富,多有创见。总结两人的读书经历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他们都学贯中西,国学与西学都精通;二是他们都博闻强记,甚至达到过目不忘的地步,因此对一些知识能够烂熟于心。反观我们这一代,正值记忆力最好的少年时期,一是无书可读,二是无暇读书,因为都学工、学农、学军去了,所以先天不足,不要说外语没学过,就是其他科目也开得不完整,古文功底更是难以启齿。而且,作为一个常人,我们没有超强的记忆力,甚至有时感觉读书水过鸭背,忘得特别快。对我们这些常人来说,显然不能照搬大师的读书经验,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要勤奋这是不错的,但把读书当作一件苦差事,则不尽然。我觉得读书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读书方法。我把读书分为研究型读书、技能型读书、求学型读书和消遣型读书。
研究型读书是专家、学者常用的读书方式。研究与教书,或者说写论文或著作与写教案或讲稿的最大区别是,教书是“照着讲”,照本宣科,传授知识,是它的主要功能。而研究必须是“接着讲”,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学术有所贡献,哪怕这贡献只有一点点。如果你照搬照抄别人的成果,那就是抄袭、剽窃,从学理上说是绝对不可以的。因此,研究型读书就是在确定课题之后,大量地阅读前人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地阅读第一手资料。这种类型的读书是一种对学术前史的回顾,从中找到研究的突破口。任何新观点的提出和新学说的创立都必须经过这样的读书过程。这一类读书是很辛苦的,除了了解现有的研究状况外,还要对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提炼观点、阐发思想。
技能型读书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补充一些技能而进行的读书。比如我所从事的编辑工作,除了在读书期间所掌握的专业基础外,还需要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各种政策,了解各种与编辑出版有关的标准和规范,还要有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一定的写作能力,以及与人协调和沟通的能力。这些方面,如果有什么欠缺的,就要及时补上。有时为了尽快适应工作,还需要有计划地恶补一阵。这一类读书当然要下一番苦功。必要时还要死记硬背一些东西。
求学型读书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读书方式。学生求学都有一定的年限,不可能漫无目的的读书,一定要选择本学科、本专业最有代表性的图书阅读。拿研究生来说,入学第一年大部分时间用在学外语上,最后一年又要写论文和找工作,真正用于读书的时间是很少的。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图书阅读,专业理论和专业基础的图书应该是首选图书。这种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今后的进一步拓展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来说,学习期间要完成学位论文,因此,他们的阅读也有一部分是研究型读书。求学型读书是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的读书方式,因此也是紧张而辛苦的。
消遣型读书是一种积极的休闲方式,不抱任何功利的目的。看什么不看什么,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爱好。读多少、读多快,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情。一书在手,信马由缰,纵是开小差,思想游离于图书之外,也没有半点关系。我们有时看一些漫画、读一些幽默小品文,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图书很多,用书山、书海形容都不为过。在汗牛充栋的书山中流连,在漫无边际的书海中畅游,什么事都不做,穷其一辈子也无法读完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就需要一要有所选择,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读;二要挑一些重点的来读。在读的过程中,有些要精读、细读,有些则稍作浏览就行了。有些书看一看前言、目录、后记,大致了解一下书的主要观点就可以了。而那些经典名著,尤其是本学科的经典名著则需要精读、细读,不但要了解作者的观点,而且还要弄清楚作者论证的逻辑关系,把握作者的思想。
当然,对一些人来说,读书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他们通过读书与许多素未谋面的作者交流、沟通,他们从读书中得到乐趣。由于长期与书为伴、以读书为乐,久而久之就改变了气质,身上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因其文质彬彬而显得高雅而淡定。读书如果能够如此改变个人乃至社会,也是读书的“无用之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4 23:13 , Processed in 0.07857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