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城墙、城堤与环城路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15:4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要说环城路,必须从老城区说起。
  孝感老城区包括城墙内外的街道。城墙内的称“街”或“正街”,如西正街;城墙外的称“外街”,如西外街;城出口处的来往通道叫“门”;靠门的街也叫门,如西正街也叫西门内正街,西外街也叫西门外正街。
  现在的环城路,是过去老孝感城的城墙脚。其老城墙走向是:西起后湖公园大门口对面,经孝南水利局、孝感电力、孝南工商局至西门城门洞;再继续向南至城隍潭处,经澴酒厂旧址、儒学场,东南至原孝感卫生纸厂;折向东北经新华派出所、一医院,解放街东端口;再向北至董永公园大门口处;然后折向西北沿槐荫大道抵后湖公园门前。
  孝感老城墙开了不少城门,除去北面的北门外,从西到东,依次还有西门、南门、学门、小东门、大东门。
  拆城墙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北伐战争时,北伐军在武昌打了一仗。因为武昌那时有城墙,军阀部队紧关城门负隅顽抗,结果军民战死饿死不计其数。有鉴如此,辛亥老人梁克成一倡导,立即得到当局和群众的支持,遂将孝感城墙拆除。
  当时,府澴河没有改道,老澴河在城区西南侧,它既有交通之便,也有洪涝之害。因此,在拆除城墙时,留下了一定高度,由“护城墙”变为了“护城堤”,从而可以抵御一般洪水。解放初期,经过府澴河改道,老澴河再也泛滥不起来,而“护城堤”也失去防洪功能,逐步变成一条高低不平的土马路。
  一九二六年拆除城墙后,人们顺着城墙脚盖了一些房子,逐渐成为沿堤街道。形成较早的是南段,解放前就有人在此盖了一些房子,但都是“半边窍”。因为原有的房子前门朝老街,后门通堤街,而后盖的房子前门朝堤街,后面临河。
  城墙脚的西段、东南段两边的房屋,则是六十年代起开始兴建的。
  西段是汪公池。六十年代,地区电力局开始在这里基建。接着,县水利局也在这里围院建房。书院中学的扩建,终于完成了把这一片沼泽改为集居区的转变。
  东南面是壕沟,也是护城河与澴河的衔接处。五十年代,东方红中学、县轴承厂开始在此建房。六十年代末期县家具厂在这里开办。进入七十年代,县邮电局线务工段、县电力局分别在这里围起大院,高楼大厦一栋一栋地竖起来。后来,计生委、文化局、东门电影院先后来此落户,地区卫校、县医院也将大门开到了这条路上,增添了环城路的繁华。
  东面是田园。从六七十年代起,这里先后建起了县钢犁厂、县轮胎厂、地区信托公司。尤其是长途汽车站由槐荫大道迁到这里后,路上行人如织,市面热闹非凡。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到,环城路的演变是由老城墙而变环城堤,由环城堤而变环城街市的。由于环城路形成的历史过程较长,加上缺乏统一规划,使得这条长街不连贯、不整齐,房屋七零八落,路面坑坑洼洼。
  孝感县改市后,城市统一规划布局,对城市主要道路进行扩建改建,环城路盼来了新生。1987年至1992年,环城路被分期分段改造建设,共拆迁房屋260多户,3.08万平方米,临街修建了三至五层的新楼房,新浇了混凝土路面,路宽达18米。除开槐荫大道部分,半月形的环城路总长达2308米。昔日高高矮矮、东倒西歪、陈旧破烂、参差不齐的沿街房屋,一改旧貌,变得屋宇轩昂,门面整齐,市面繁华,焕然一新。

(紫檀据《孝南文史资料.第一辑》有关文章改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17:52 , Processed in 0.08343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