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部鲜活的语文教育当代史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20: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部鲜活的语文教育当代史
                黄 行 福
在我求学的时代,读了一些历史书。这中间,既有中小学课本,也有学术专著。那些书籍,基本上都是一种写法:理性的叙述和论证。给我的印象是:历史就是那种理性的、固定的样子。因为它们都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框架。一般都是“五朵金花”唱主角。哪“五朵金花”?它们指的是历史研究中的五个领域: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分期,汉民族形成,农民起义,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土地制度。而且每个朝代,基本上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这样的模式进行写作。更为重要的是,对农民起义的原因与意义的论述,那思维,那文字,都近乎一致。所以,在那个时代,“历史”竟是那样的枯燥,那样的干瘪。
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们引入了美国著名的华裔学者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那本书之后,我们终于发现,历史的写作原来可以像散文写作那样,写得那么生动,那么有趣。
此后,人们的观念才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对历史的叙述中,才有了多种笔法,多种形式,多种样态。
语文教育史又该怎么写?是什么样态的?从已经出版的一些书籍来看,我们原先的那种刻板的历史印象,好象还严重存在。大多都还是像原先的历史著作的写法一样,一章一节的按照历史发展的所谓逻辑,一板一眼地进行。当然,此所谓逻辑,也可能就是编写者心目中的,或许历史的本来面目并不是那样,有着必然的逻辑吧。
手上刚读完一本语文教育的新书《当代语文教育论争》。一看书名,我们几乎就可以想象得到书的大概内容。
这是一部语文教育在当代的论争史,从建国初期到上个世纪末。全书共有“当代语文教育文道关系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价值”、“科学主义背影中的语文教育”及“20世纪末语文教育论争”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建国初到今天有关“文”与“道”的论争;第二章涉及到50年代那场短命的“汉语”“文学”分科的历史。“科学主义背影中的语文教育”主要是关于语文教学中科学主义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包括著名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最后一章,则是关于上世纪末的那场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50年的历史,语文教育就像中国人一样,经历了一系列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曲折。有政治的引领,有国外的影响,更有经验不足带来的教训,也有理论研究的不足产生的后果。
怎样向每一位关心与支持语文教育的人士展示这一段历史?这是每一个站在历史潮头的语文教育的弄潮儿都在思索的问题。对于这一段历史,又怎样去认识?郑国民、张毅、季雪鹃、黄显涵四位博士,他们选择了那四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以论题为经,以时间为纬,给我们描绘了一段50年语文教育的历史。
那是一个轴心转换的时代。1949年,新中国刚刚建立,整个国家政治、文化,都面临的剧烈的转变。语文教育该如何进行?如何进行话语的转换?作者们把它概括为“建构公共话语模式”。这样的概括是极为准确的。因为当时摆在新中国领导者面前的是,必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统一的话语系统,否则,各吹各的调,各说各的话,国家在思维和精神等方面的统一就存在极大的困难。而语文教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便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个重大责任。这期间的曲折,作者们在书中都有深刻的叙述与分析。
“文革”结束后,语文教育又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意味着又一个轴心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整个这本书,作者们都是抓住了当代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采用叙述与论述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在读者面前的。
说其鲜活,除了指其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史书一板一眼的写法之外,还有几个突出的方面:
一是“论争”本身就是鲜活的。其实,不论什么论争,它至少有两方甚至多方参与。论争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也就是各种思想,各种观点,各种理论的展示与交锋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而言,不是一种声音的独霸天下,而是多种声音的同时发出。所以说,真正的争论,真正的论争,是生动的,是活泼的。
这本《当代语文教育论争》,给我们展示的就是这半个世纪中国人在语文教育问题上的基本的看法与观点。比如,上个世纪末的那场语文教育的论争,尽管里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那场论争,是真正的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不论是文学教育理念的占据上峰,还是人文精神的独领风骚。各种观点,各个流派,基本上都参与其中。书中既介绍了钱理群、童庆炳等大家的观点,也涉及到了一些一线教师的看法。即便是对大家观点的绍介,也突出了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尊奉哪一家,哪一派为正宗,将其它各派进行贬抑。
二是展示了不同时期的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指的是教育与其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主体之间的生态关系。
以往的那种按教育发展的历程为基本逻辑的语文教育史,更多的是注重所谓的语文教育发展的内在的逻辑,一般很少关注教育各生态主体之间的基本状况。所以,那样的写法,个人的感觉是静的,是没有活力的。实际上,语文教育的发展,不论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是只有其内在逻辑按照所谓的客观规律向前运行的。它总是原生态的,总是在矛盾的激化与解决的过程中发展的。这本书所展现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一种观点的贯彻与执行,而是多种观点的碰撞与交融。比如上个世纪末的那场论争。它既有外在的原因,更有内在的逻辑。甚至可以说,外在的原因更为主要。以为内它基本上就是有忽视文学教育,忽视人文精神的养育而激发的。尽管被有人用“误尽苍生”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但这种论争也没有因为有了这样的武断性的否定而终止,相反,在各大报刊的参与下,吸引了更多人士的目光,引发出了更多的闪亮观点,大大推动了我们语文教育的向前发展。这是那本书告诉我们的。
四个论题的论争,分别展示了四个不同时期的教育生态。第一个论题“当代语文教育文道关系的演变”,第一节“建构公共话语模式(1949—1966)”为我们展开的是建国初期至“文革”前那段时间内的教育生态。“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大环境的要求,语文学科更致力于构建一种与新的时代相契合的公共话语模式,彻底清楚个人主义,建立革命的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培养公产主义接班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生态环境中,政治的因素就起了觉醒性作用,以致中央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指导与领导。而上个世纪末的那场讨论,则基本上是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文化的背景中进行的。至于教育内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教育生态,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是为我们提供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比较鲜活的教学材料。为了更深刻地使问题的叙述更具有生动性和说明力,作者们还分别选取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些经典课文后面的习题作为例证,让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语文教育的真实面貌。比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直都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课文,作者就分别选取了1956年《文学》课本中《社戏》后面的习题,1978年的课后习题、1986年版的教学要点、1992年的课后习题和一些参考资料的提示,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给了读者深刻的印象。还有《背影》、《祝福》以及外国作家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典型课文的一些参考资料及文后习题;书中还选入了一些不同历史时期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作为例子。所有这些,都是鲜活的资料,也都是非常值得一读的文字。
这里,笔者仅以“鲜活”两字来概括,肯定是有削足适屡之嫌的,但限于篇幅,也只好如此。
当然,还需指出的是,本书名为“论争”,但没有完全展示论战时各方的观点,“论”的因素多,“争”的成分少。其实,像这样一本以“述”为主,而不是以“作”为主的书,“述”的时候,就应该尽可能客观一些,将当时各方主要观点一一概括介绍,再进行一点“作”的工作,情况可能就会好一些。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
邮政编码:3445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2 23:24 , Processed in 0.0900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