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下“禅境界”—专访中国当代工笔画名家王露女士(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16:5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笔下“禅境界”—专访中国当代工笔画名家王露女士(图)
发布者:陈晓晓 时间:2012-10-31  来源:凤凰网
初秋时节,北方大地一派葱茏,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北京专访了当代中国有着“工笔画传承人”之称的中国工笔画名家王露女士。

京城西郊,一座住宅小区掩映在树影婆娑之中。走近一个单元轻轻叩门,前来应门的正是王露。在与握手的王露微笑着,一脸慈祥,目光清澈而炯炯有神。

王露1965年出生,祖籍山东,定居北京。亲受名家指导,作品多次在全国书画大赛获奖,2005年全国“中华名人”书画大赛荣获二等奖,2006年全国“工笔画大展”荣获二等奖,2007年第二届“盛世中华”书画大赛荣获一等奖,作品被收藏并发表。现任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笔下“惮境界”

王露从艺30年,她走过的人生和创作之路,折射出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经历的痕迹,其艺术上的传承和创新,昭示了传统工笔画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但是要准确把握其艺术风格,确是不太容易的事情。的采访从这个话题开始。

1965年,王露出生在山东,16岁开始发表作品,80年代考入美术学院。她是中国画系的学生,后来开设工笔画专业课后,王露也是主修工笔画的学生。王露言及于次,至今不无骄傲之感。期间受到多位前辈大师的悉心指教。

90年代,不甘在单位平庸一生,王露选择了弃岗从艺,进入专业工笔画创作之列,并在此后的工笔画道路上造诣颇深。2005年,在全国“中华名人”书画大赛上展出的工笔画“人物、花鸟”荣获二等奖,得到众多书画大家的肯定,从此声名雀起。

2006年,在全国“工笔画大展”上,王露展出的作品荣获二等奖。2007年,在第二届“盛世中华”书画大赛荣获一等奖,作品被人民大会堂等机构收藏。

为了构建自己的艺术殿堂,王露与丈夫——中国书画大家李征携家定居北京,成为北京工笔画院的专职画师。工笔画对王露,可谓十分厚爱,而王露对工笔画,自然也增色多多。“绘画快30年了,我也快50岁了,可是不愿意退休,要一直画下去。”王露显然十分喜欢工笔画,话语间,有了几分欣慰的沉思。

多年挖掘与创新,王露在工笔画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王露在工笔画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她以极其工致的笔法,一丝不苟地描绘出了生动形象情景。她的画,都以工笔描画,笔笔俱到,丝丝不乱。线条的装饰性极强,简捷准确,加一笔嫌多,减一笔嫌少。

她描绘的花鸟,透视性很强,造型相当准确。配景花草,都画得真实自然,如临其境。她笔下的人物,典雅端庄,让人欣赏之时,心底下腾起一股相当宁静之感。她的画,与别人画作不同,有种惮定的境界。

王露将中国工笔画,又往上提升了一步。

用心绘画

王露是中国当地著名的女画家,擅长中国工笔画。她孜孜以求,探索画艺,如此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画家,她的艺术创作到底是如何演进和发展的?王露在工笔画上的完美造诣,30多年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王露看来,传统工笔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古人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事实上,隋唐五代是辉煌期,一大批巨匠都产生在这个时代。但延宕至建国后,坚持画工笔的老画家,已经屈指可数了。

从这个背景看,继承传统艺术是后人的责任。王露认为,学习、继承传统工笔画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创新。首先把传统工笔的所有技法变成为己所用。采用工笔画表现当代生活题材,两者缺一不可。

论及这些,王露思维敏捷,如数家珍,像一位博学多才又循循善诱的学者。显然在她的创作中已深入思考和长期积淀。“创作上任何的突破,首先需要理论上的创新。”王露说。

在初学阶段,是王露探索色彩奥秘的起步阶段。主要使用的是工笔重彩的“随类傅彩”法,这是工笔画色彩的根基。同时接受了各种有关色彩学的理论知识,这是另一扇认识色彩世界的门。将色彩学知识用在工笔画的创作中,是一项大胆尝试,也是一个新的追求开端。《雪中情》、《富贵吉祥图》等作品,都会让人眼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融进了色彩学的东西。

为积淀创新阶段,王露闭门在家。她关起门研习技艺,但创作并没有停止。说到这里,王露会心一笑说:“这个时期我追求色彩的和谐与对比、色彩的装饰性和色彩的抒情性,还大胆采用水彩、水粉等化工原料,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和鲜明。”

此后,王露对工笔画探索突飞猛进,不再满足于色彩的和谐对比、色彩的装饰意味等,有意尝试通过色彩的多重功能,来表现特定的画面氛围、时空氛围以及色彩对人物情绪的渲染等。

王露的创作进入丰收期。《满庭诗境飘红叶》、《秋韵》、《和鹤》等名作相继问世,《王露工笔人物选集》、《王露工笔画集》先后出版,此后各种荣誉和职务也纷至沓来: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问起这些荣誉,王露对创作作品感受很深刻,其他的倒是比较淡然。

在客厅的正面墙上,挂着多幅代表作。这是2009年8月17日,中国联合商报刊登的“当代著名工笔画家王露”的工笔画作品。书评如此概括:“王露作品是美丽的孔雀和几幅花鸟小品,栩栩如生的孔雀充满着画面,使人们仿佛在轻盈的春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描绘出纯朴真挚的动感温情,体现出画家宁静而细致的意境,画家的花鸟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充满温馨宁静的美感,给人们一种大自然的艺术享受。”

“这是对色彩独特理解和完美诠释完成的。”知名书画家评论说。王露艺术创作在中国工笔画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块新的里程碑。书画界称,王露是当代工笔画的传承人。王露则认为,她我的作品是对美好事物的礼赞,也是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赞美。我只想画的美丽一点,温柔一点,可爱一点。

写意精神为灵魂

事实上,传统中国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画种。前者工致精微,五彩缤纷;后者意笔恣肆,水墨为上。

在“写”与“写意”的本义,王露认为,写意画经明、清的繁盛与至今的蓬勃发展,在写意画法高度成熟的同时,把写情寄意的艺术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

正如写意画不但不排斥写实精神,而且还以写实精神为根基、为源头活水一样,工笔画在秉承写实传统的同时,也须臾没有远离写意精神,而且从来都是以写意精神为灵魂的。

王露的作品分别从艺术观察、艺术体验、艺术感悟、艺术想象、艺术构思、艺术表现以及形象思维等方面,阐述了神韵、妙趣、生气的表现之于绘画创作的首要地位,强调了神会、写意及艺术想象之于创作的高度重要性。

由此可见,写意精神乃工笔和写意两大画种的灵魂,所不同者,唯形式、技法、趣味之区分。这恰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诗性审美文化性格。为了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写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王露从“迁想妙得”“气韵生动”“意境”等传统理论做了粗疏的探讨。

在创作中“迁想妙得”既是艺术观察、体悟的开始,又是审美发现的成果与艺术构思的核心。王露深入观察对象,在想象力的助力之下,渗透到对象的内部,而且会与之神遇、融会,发现其内美,其微妙,其意蕴,并从而激起审美感和创作冲动。王露的工笔画,是她与山水“神遇而迹化”,就是对“迁想妙得”的极好诠释。

在工笔画创作中,王露意趣隽永的佳作,无不得益于艺术想象,但同时也还存在着另一种现象:勤于精工细作,精于对象描摹。因此,王露对写意精神的强调,是从传统画论再认识着手,是从艺术想象力的培养着力。

“气韵生动”来自绘画创作中多种形式元素的和谐,它不仅关涉笔墨技巧,更关注超越技巧之上的精神性蕴含。正如王露所言:“气韵生动,正是传神思想的精密化,表现人和自然最深刻的陈述。”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这是王国维绘画创作与鉴赏的理论核心。对王露来说,不论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意象是艺术构思的起始又是形象创造的灵魂,意境是创作的旨归又是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工笔画的写意其主旨在于营造意境。

“慈善书画”意境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李可染如是说。

“艺术的生命在于画魂。”为铸就艺术魂,王露的作品《梅香仙客来》、《花艳细语》是确定目标后的初始实践,一经面世,便好评如潮。

2007年,王露参加了京华博雅堂名家书画精品展暨现场笔会,王露现场挥毫泼墨,作品被许多藏家收藏。2008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国书画家协会等举办的“丹青绘家园”汶川赈灾大型笔会上。王露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了自己的作品,受到了业界内外的赞赏。书画大师称王露的创作“赋予传统工笔画以新的生命”。

2009年,王露接到《中国民族博览》约稿。不久,经过耐心创作,她的《和为贵》、《花鸟》等工笔画作品被杂志选登。该杂志顾问有:王琦、刘大为、沈鹏等一批书画界泰斗。

著名画家王露在“丹青绘家园”赈灾活动中捐献作品

由国家文化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中国民族书画杂志社主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单位协办的“丹青绘家园”汶川赈灾大型笔会,受到了中央、军界老首长,美术界及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及大力支持。著名画家王露在这次“丹青绘家园”赈灾大型笔会活动中,积极主动为灾区人民贡献一份力量,并向红十字基金会捐赠了自己的作品,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赞赏,并获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颁发的捐赠证书。

2010年,在第二届“相约香江”中国书画(工笔画)交流展中,王露的作品《静观》荣获优秀奖,并被杂志刊登。王露还在北京、山东、河北等地,举办多次个人画展或联展,引起强烈反响。《富贵图》在全国当代工笔画大赛中获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画卷中,她的作品被入选。

在2009年庆祝建国60周年全国名家书画艺术大展上,组委会评委会多次召开评审会,从大量高水平作品中反复磋商,最终王露的作品获得大赛铜奖。

王露成名后,受到各方器重。但她还是一心趴在她喜爱的工笔画上。

“宁要精品一张,不要粗作三千。”王露对作品要求几近苛严,使她的作品“无一幅不精品”。她的画以不可仿冒的鲜明个性在美术界享有极高美誉。有名家评论:“王露的画美而不艳,美而不俗,美而不洋。”中国书画名家李征称她“是中国民族不可多得的工笔画家”。

之前,王露对工笔画表现在色彩的创新和运用上。她追求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突出色彩的装饰性和抒情性。之后,王露通过色彩的功能来表现特定的画面环境氛围和时空氛围及色彩对人物情绪的渲染。

在中国第二届相约香江中国书画(工笔画)交流展中,王露女士的作品《静观》荣获优秀奖,并被《相约香江》杂志刊登。

“不违背艺术体现真善美的宗旨,不忘记艺术追求无止境的宗旨,不放弃艺术要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宗旨。”王露崇尚的“三不”宗旨体现了她的进取精神和处事态度。

在中国工笔画精品大展上,王露的作品每每被藏家推崇,但大部分作品都由她自己保存。虽然画可以变钱,但在北京各大画廊中却很难见到她的画。

“画家致富适可而止,过度追求物欲必然影响专业提高。我不想因为金钱降低品格,更不会做金钱的奴隶,终生愿做一个平凡的画家。”王露说,一纸书艺度此生。

在王露的愿景中,她和丈夫李征围绕“书画联展”作过多次对谈。王露提出的“书画同源”这一概念值得注意。事实上,若干月后,王露和李征将在中国美术馆等地进行多场书画联展。而与此前单一的、零散的书画展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两个书画家将用各自创作的书画艺术精品演绎一场“书画互证”的视觉盛宴,并将所得的部分财富用于慈善事业,践行慈善书画的书艺之道。

书画互证、慈善书画。如何有效融合创新?评论家争论不休,但对于两位书画家来讲,这正是一次探索、实践的绝好机会。他们在墨韵淋漓中展示创意、理念,在苍润古劲中求丰富协调,把书画当作一次心灵的歌伴舞。

精彩回眸

著名画家王露女士的作品被《中国联合商报》选登

中国联合商报刊发了题为“当代著名工笔画家王露”的工笔画作品。王露作品:美丽的孔雀和花鸟小品,栩栩如生的孔雀充满着画面,使人们仿佛在轻盈的春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描绘出纯朴真挚的动感温情,体现出画家宁静而细致的意境,画家的花鸟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充满温馨宁静的美感,给人们一种大自然的艺术享受。

由国家文化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多次选登了王露女士的工笔画作品。杂志的顾问有:王琦、王明旨、韦江凡、孙其峰、冯远、刘大为、许江、沈鹏、肖峰、潘公凯等。

著名书画家王露参加京华博雅堂名家书画精品展暨现场笔会

画家王露参加京华博雅堂名家书画精品展暨现场笔会,并现场挥毫泼墨,作品被许多收藏家看好并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3:03 , Processed in 0.13500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