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读的困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01:3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的困境

文 _ 林茶居

十多年前,我在老家的教育局工作。缘于分管领导朱华彬老师的推动,我所主持的部门组建了一个教师读书班。作为班主任,我自然要在每月一次的活动上做主持、点评、总结之类的事,发言中难免引用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话语。
那个时候,刚好在集中阅读俄裔美国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的著作,其中,文论集《文明的孩子》里面的一段话,我时时谈起——这是布罗茨基在198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发表演讲时所说的:“……在这些罪过中,最深重的不是对作者的迫害,不是书刊检查组织,不是书籍的葬身火堆”,“更深重的罪过是,鄙视书,不读书。由于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身受到惩罚;如果这一罪过是由整个民族犯下的话——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
应该说,我当时主要是出自对这位伟大诗人的热爱而转述的,而非出于对阅读之意义的深刻理解,更没有意识到,布罗茨基为什么如此“重视”阅读,为什么将阅读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
这些年,因为经常参与策划、组织“大夏书系读书节”的活动,对于阅读及教师阅读的问题,自然关注更多。我发现,和哲学、宗教、语言、美、死亡、爱情、教育等一样,阅读也是古今中外诸多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不会绕开的话题。不过,其中更多的是阐释性、演绎性的文字,而实证研究方面的内容可谓严重匮乏。
我曾经设想,“大夏书系读书节”应该有阅读心理学、阅读身体学方面的专题讲座。通过网络搜索,国内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张必隐教授于1992年出版、2004年再版的《阅读心理学》(就在写作此文时,我刚获知,张必隐教授于2015年1月10日病世,享年82岁。哀哉!)。至于阅读身体学,“百度”不到任何信息。
所以也就难怪,面对“电子阅读”、“网络阅读”对“纸质阅读”、“书本阅读”的挤压,人们如此紧张和恐慌。对于何谓阅读,对于阅读何为,对于“阅读如何发生”,我们本来就缺乏科学的认知,缺乏心理学、身体学意义上的准确描述。当然,阅读本身亦如教育一样,早就成为越来越强大的技术文化阴影下的一种“现代性焦虑”——人们大都认同阅读的意义,但几乎无法从社会生活中抓取到有现实说服力的对应物和“证据”。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不管是经济、军事还是体育、教育,技术以及以技术、技术思维为核心的知识正在发挥愈来愈关键的作用,网络时代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剧了这个趋势。“技术革命”成为最容易让人激奋的语词和事件,也最能带来市场份额和关注度。
这个大势体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就是量化、速度、规模等技术谱系内各种因素的价值日益凸显,而人文、审美、心灵等形而上存在显得可有可无。那些不能马上产生作用、不能迅速转化为效益和一时还无法进行意义确证的东西,一律被排除在外——人们似乎已经忘记,恰恰是那些被认为无用的东西,解释了什么东西可以马上产生作用、为什么可以产生作用和怎么产生作用。
当下社会,更需要的是能够充分盘活各种资源为己所用的技术官员,能够设计出低成本项目方案的技术专家,能够高效率完成任务的技术骨干,以及赞美各种技术和技术文化的“宣传队”,而不是追求生命独特性的艺术家,不是满怀忧患的知识分子,不是迷恋于形而上追问的思想者。诸如“富有团队意识”、“执行力强”等,正是当下人才标准的关键指标。它们决定了纪律、训练、统一、竞争、集体,必然成为学校教育及各种职场生活、社会生活当中最具常态性和活跃程度的基本要素,而一切如阅读、思考这样的个性化活动、必须顺应人之天性的活动,只能成为依附和点缀,甚至不被欢迎。
网络时代,书籍被挤到一边,这是必然现象。但也应该看到,阅读正以更多的方式在延展、变化。尤其要注意到,我们的孩子,他们的阅读品质可能在下降,而阅读趣味、阅读取向、阅读载体,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只不过,在校园里,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懂事”的孩子都知道,阅读也是需要讲纪律的,最好是能在集体生活中被表彰为“读书积极分子”。这是更大的“阅读的困境”,是成人深陷“阅读的困境”后挖出的精神之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5 23:55 , Processed in 0.09944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